《西遊記》四巨頭和石猴故事——玉帝為何讓他掌管蟠桃園(一)

2021-01-10 靜者為王的江湖

在《西遊記》裡,有四位至高無上的巨頭,分別是玉帝、太上老君、如來佛祖和菩提祖師,且都跟一隻石猴發生過不得不說的故事。

先說玉帝。在道教體系裡,他根本就不是什麼老大,在玉帝之上還有一連串的大神。但《西遊記》裡,玉帝則被安排在天地老大的地位之上。這點,在書中有相關描寫,比如道祖太上老君,給玉帝煉製仙丹。很難想像,若太上老君非玉帝下屬,怎麼可能會給玉帝煉丹。而從如來佛接到玉帝旨意後的說辭,也表露出其尊玉帝為老大的意思。

既然是說《西遊記》,那也只能遵守西遊這個江湖規矩。不然就不是說《西遊記》了。

玉帝這位老大,從書中看其實是不錯的老大,起碼對石猴表現出了,老大的胸襟和包容。比如石猴剛出世,就驚擾了天宮,玉帝查明後,說:「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而當這隻石猴學藝歸來,闖龍宮奪寶、鬧地府註銷生死薄後,龍王和閻羅來告狀時,玉帝出於一位最高領導,維護江湖不被攪亂,同時也是為安撫兩位手下,做出懲罰石猴的決定。從這個決定上看,也是沒有任何毛病的。而當太白金星有了更穩妥的辦法後,玉帝及時調整,以不動刀兵的方式解決,也表現出一位老大人物的決斷力。

由此石猴孫悟空,終於進入仙班,體制內人物了。雖官職很小,但考慮到一個既無背景,又未有寸功,更應是「被懲罰對象」這些因素,弼馬溫這個官職的確有高抬、厚愛一位初入體制內者的嫌疑。這點不解釋。體制內者想必感觸更深。所以到此為止,玉帝無論各方面的表現,可謂是合格的領導。

但問題就出在誰也想不到,這位初入體制內的石猴,不但本事大,而且自尊心強到了有些「病態」的地步。這跟石猴在菩提老祖那裡學藝時的表現,簡直是天壤之別了。

翻開在菩提老祖那裡學藝,這石猴的乖巧、懂事,簡直讓人懷疑,這是石猴故意為之,大有欺負人,不把玉帝和整個天庭放眼裡的意思。

所以這次,玉帝必然要拿出些懲罰措施,因為石猴已入體制內,再也不是江湖閒雲野鶴,所以必須派李天王去。可惜上面已談,誰也沒料到,這石猴的本論會這麼大。

但這裡必須要解釋一個概念。所謂石猴的本事大,是出於所有人對其的不了解。就如一個五歲男孩,能搬起五十斤的面袋。這的確讓包括玉帝在內的所有神仙都驚呆了。一個五歲小毛孩,真就搬起了五十斤的面袋子。站在這個五歲小毛孩的角度上觀察,的確是最牛逼,最厲害的天下第一。所以石猴稱為了「齊天大聖」!

這也是為何玉帝能聽進太白金星的勸諫,給孫悟空這個稱號的真正原因。但就在此刻,卻發生了一件最詭異的事情,就是玉帝居然讓這石猴管理蟠桃園。

那蟠桃園是什麼地方?可不是人們認為的無非一個果園子,人們休假時去摘著玩的地方。而是屬於天宮最重要的資源寶庫!

天宮之內,有兩個最重要的資源寶庫,一個是33層離恨天的兜率宮。另一個就是蟠桃園。兜率宮是由道祖太上老君親自看場,是天宮的兵器庫、最前沿的科技園地。而蟠桃園則是西王母坐鎮,從對蟠桃的介紹來看,這就是維持天地間各路神仙生命的能量場。

如此重要的資源地為何要讓一隻有前科,且又盲目自大,不知深淺的石猴看管呢?玉帝莫非老糊塗了?且看《玉帝為何讓他管理蟠桃園》(二)。

相關焦點

  • 明知道猴子愛吃桃,為何玉帝還讓孫悟空看守蟠桃園?
    猴哥這下可開心了,他隔三差五去偷蟠桃吃,盡情地享受。後來,孫悟空更是盜吃太上老君的五葫蘆丹藥,並且大鬧了蟠桃會。由此引出孫悟空戰二郎神、鬥如來佛,最終被壓五行山,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之故事。問題是:猴子愛吃桃,這是個常識,玉帝肯定也知道。既然玉帝明知道這一點,為什麼還要派孫悟空去看守蟠桃園呢?
  • 玉帝明知猴子愛偷桃,卻讓孫悟空看管蟠桃園?或有一神仙推波助瀾
    玉帝讓如來像培養異形一樣培育出孫悟空就是希望孫悟空用自己的猴子特性來吃蟠桃,從而達到蟠桃會不開的目的。那麼玉帝和如來怎麼來達到這個目的呢? 花果山的混世四猴,就是兩個赤尻馬猴,兩個通背猿猴是如來的人,在他們的幫助下,如來先讓孫悟空搶了龍宮,鬧了地府,引起了天庭的注意。玉帝注意到後,有意給孫悟空安排了一個弼馬溫的編制。
  • 玉帝腦子是不是壞掉了為什麼讓猴子看蟠桃園?背後的故事你想不到
    按照之前的進程我們今天聊一聊《西遊記》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西遊記》孫悟空第五回的故事很多人都有一些疑惑,疑惑玉皇大帝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居然讓一隻猴子去看管蟠桃園!這不是逼著孫悟空監守自盜嗎?哎,注意!
  • 西遊記中共有六界,為何玉帝僅掌管三界?剩下三界誰統領?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神魔小說的巔峰之作,也是代表作。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故事流傳在大街小巷,在中國幾乎沒有什麼人不知道。《西遊記》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在西遊記中我們知道玉帝是天界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公認權力最大的。
  • 明知悟空愛吃桃,玉帝為何安排看守蟠桃園?原來不是害他而是幫他
    (蝸牛看西遊第3108期)文/蝸牛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中,玉帝老兒代表著整個三界的最高權力,一切事物都要經過他老人家的定奪,但偏偏在86版西遊中,玉帝被塑造成了一位膽小如鼠,愛吃軟飯的慫人你說,明知道悟空就是一個貪吃的猴子,卻偏偏要讓他去看守蟠桃園,這不是讓老虎去看守綿羊嗎?明明了解孫悟空的個性,舉辦蟠桃會時偏不邀請人家,這不是擺明了想搞事情嗎?有人認為,玉帝真的是想搞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修道的神仙越來越多,可是天庭的資源始終是有限的。
  • 明知道猴子喜歡吃桃,玉帝為何還派悟空去蟠桃園?其實別有心機
    既然桃子都入選了猴子愛吃的水果之列,當初玉皇大帝又為何要讓孫悟空管蟠桃園呢?難道是玉皇大帝不知道猴子的習性嗎?還是玉皇大帝有其他的打算呢?玉帝的心機孫悟空因為如意金箍棒得罪了東海龍王,又因為劃生死簿得罪了十殿閻王。在東海龍王和十殿閻王的告狀之下,孫悟空被騙上天庭做了個弼馬溫。
  • 蟠桃園之謎:孫悟空前任是誰,或藏玉帝一秘密,東華帝君知道答案?
    其間到了一處,喚作方丈仙山,山中住著一位過氣的神仙,叫東華帝君。此仙原掌管著眾仙進階之門,頗有些天庭「組織部」一把手的意思,但凡修仙者,要想獲得天庭天仙編制,必須要經過帝君的察審。譬如豬八戒,本是凡間一隻慵懶的妖精,大抵帝君覺得投緣,便給了他一張直通天庭的「綠卡」,做起了天蓬元帥。當然,這可以看作帝君體察推薦的結果。
  • 三界為何只有如來對玉帝稱大天尊?太上老君為何不這樣稱呼?
    《西遊記》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首次把釋儒道三教放在一起排座次,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梳理和劃分,讓人一目了然。位置不一樣,稱呼就不一樣,在原著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進行了嚴格的區分。分析相互之間的稱呼,是了解西遊仙佛體系的入門鑰匙。
  • 猴子愛吃桃,玉帝派孫悟空去守蟠桃園,其中原因不簡單
    導讀每當想起孫悟空的光榮事跡,不得不提起的就是大鬧天宮,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孫悟空就是一個被人利用的棋子,從他上天庭開始,一系列的事情都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讓孫悟空去看守蟠桃園,很明顯是故意的後來孫悟空去看管蟠桃園的時候,其實大家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孫悟空吃蟠桃不假,但是蟠桃園的桃子就算孫悟空吃十年也未必吃的完,但是西遊記中的劇情不是這麼回事,孫悟空剛去不久天庭就開蟠桃大會,而且這時候去摘桃子已經沒有幾個了,試問孫悟空怎麼可能這麼快吃掉所有的桃子。
  • 玉帝的妻子是王母娘娘?其實不是,那麼七仙女是誰的女兒呢?
    其實七仙女的故事我們不僅能夠從西遊記中了解,還有許多的神話故事都是關於七仙女的,在《西遊記》中,天庭有玉帝、王母娘娘還有七仙女,不過七仙女出場的畫面很少,在剛開始的時候仙女們曾來摘蟠桃,而蟠桃大會也是王母娘娘舉辦的。
  • 王母和玉帝是不是夫妻?為何孫悟空偷蟠桃她卻一點不生氣?
    玉帝招安了他不止一次,後來給了他個任務——看守蟠桃園。不知道玉帝會不會料想到後來,悟空因為蟠桃會名單上沒自己而大發雷霆,將天庭差點掀翻。按說蟠桃園是王母的,她才是最應該生氣的人,可她沒有流露出一絲不快,而是讓玉帝決定如何處理這件事。
  • 弼馬溫其實並不小,掌管皇宮的兵權,玉帝如此安排孫悟空另有深意
    在《西遊記》的故事中,主角孫悟空有著很多頭銜,比如」齊天大聖「、」美猴王「、」鬥戰勝佛「等等。其中最讓孫悟空深惡痛絕的便是」弼馬溫「,這個稱呼幾乎成了激怒孫悟空的必要臺詞。在大鬧天宮的故事中,孫悟空被太白金星招安上天,然後被玉帝封為弼馬溫,負責管理御馬監的天馬。後來孫悟空嫌棄官小,反出天庭,引發了十萬天兵圍攻花果山的故事。
  • 《西遊記》中神仙為什麼靠仙丹續命,而不是閻羅王改生死簿?
    玉帝很生氣,派十萬天兵天將前去捉拿。神仙們也很生氣。對他們而言,能參加蟠桃會,不光是榮譽,還很有實際意義。按書中說法,三千年一熟的蟠桃樹,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六千年一熟的,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九千年一熟的,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所以,吃不吃蟠桃,對神仙們很重要。
  • 《西遊記》中,神仙為什麼要靠仙丹仙桃續命,而不是請閻羅王修改...
    三界之主的玉帝多大歲數呢?按如來的說法,這樣的毀滅,他經歷了一千七百五十次。即便如此,玉帝仍然對長生孜孜以求,被孫悟空偷吃的「九轉金丹」,就是太上老君專門給玉帝煉製的。這樣就不難理解眾神仙們在蟠桃會被破壞之後有多失落,同樣不難理解眾多妖怪為何都對吃唐僧肉那麼執念。除了自然死亡的威脅,神仙們還要面臨處罰帶來的性命之憂。
  • 人參果與蟠桃哪個更牛,鎮元子參加蟠桃會,為何不朝貢人參果?
    在西遊記中,仙界和地界有兩種最神奇的果子,一個是蟠桃,一個是人參果,蟠桃是王母娘娘調動神仙的利器,在一年一度的蟠桃會上,誰當年表現的好就給他一顆,表現的差就只能吃小的,甚至無桃子吃。先來看蟠桃,在原著第五回,孫悟空剛看管蟠桃園時,土地這樣向他介紹:蟠桃樹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
  • 難怪孫悟空要推倒鎮元子的人參果樹,你看看如來和玉帝想幹啥?
    不管是在《西遊記》或者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渴望能夠長生不老,也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不怕死,就連齊天大聖孫悟空也不例外,當初為了學到長生不老之術,足足跨過兩大洲,才在菩提祖師那得以圓夢。在原著的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孫悟空為何要推倒鎮元子的人參果呢?難道真的是和清風明月兩位童子鬥氣?不是!
  • 天生地長的孫悟空,為何剛出生就要跪拜四方?其實和他的身世有關
    或許是書讀雜了的緣故,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小編並沒有一絲的不悅和哀傷,反而立刻想到了《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普通人皆有父母,孫悟空為何沒有呢?為何他的身世總是撲朔迷離呢?猴哥在花果山破石而出的經典時刻,很多人的關注點都在一個天生地長的靈石,如何能夠孕育出一個「石猴」的荒唐事,卻忽略了猴哥破石而出之後做出的兩個意味深長的動作。原著中是這樣描寫的:「有一仙石……,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 玉帝掌管著三界者那如來佛是如何稱呼他的
    小時候在看西遊記的時候,只知道玉帝的地位很高,很多人都從聽他的。玉帝是掌管三界的領導者,天上的各路神仙都聽從玉帝的,甚至連觀音都會稱玉帝為陛下,那你知道如來佛是怎麼稱呼玉帝的嗎?想當初孫猴子剛出社會不久還不懂得在這個社會生存的規則,單憑著他自己的一腔熱血來改變這個社會,甚至要用他自己的實力來代替玉帝老兒的位置。雖說孫猴子這個想法有點不成熟,但也是起到了一點化學作用。當時的天界因為孫猴子的加入亂的是一團糟,玉帝老兒幾乎動用了他所有的關係和人脈來對付孫猴子,結果都無功而返。
  • 孫悟空為何進貢四隻犀牛角給玉帝?西遊記裡犀牛精的後臺又是誰?
    孫悟空為何進貢四隻犀牛角給玉帝?西遊記裡犀牛精的後臺又是誰?  孫悟空為什麼要給玉帝送四隻犀牛角的大禮?孫悟空為什麼開始偏向玉帝了呢?是什麼事情讓他有了轉變?姜子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從《西遊記》第九十一回到九十二回,孫悟空的遭遇,是怎樣一步步引著孫悟空重新審視評判玉帝與如來的高度,從此心中的天平開始有了大逆轉。
  • 其實孫悟空大鬧天宮是此人在指使,你看王母的蟠桃會上誰缺席了?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大家肯定耳熟能詳,至今依然被很多人改編成動漫或者影視劇,依然活躍在大家的眼前,起初孫悟空還是一隻不知人情世故的猴子,但是自從拜了精通三教法門的菩提祖師為師後,他的視野大開。孫悟空本來玉帝聽從太白金星的建議,被孫悟空封一個與天平齊的齊天大聖的職位,已經是丟了天庭的臉面,按道理來說,孫悟空得了便宜就應該賣乖,好好的在天宮但大官,逍遙快活樂無窮,那為何後來他堅決要坐上玉帝的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