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猴子愛吃桃,為何玉帝還讓孫悟空看守蟠桃園?

2020-12-19 自說文史

孫悟空第一次上天庭做官,只是小小的弼馬溫,負責養馬而已。猴哥盡心盡力,天馬都養的膘肥體壯,可以說工作很盡責,但是得知弼馬溫只是小官時,猴哥生氣了,他直接不幹了,下界繼續做美猴王了,還打敗了哪吒、李天王,嚷嚷著要做「齊天大聖」。

玉帝本想繼續派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但是,在太白金星的建議下,他採取了招安辦法,封孫悟空做了「齊天大聖」,然後讓他看守蟠桃園。

猴哥這下可開心了,他隔三差五去偷蟠桃吃,盡情地享受。後來,孫悟空更是盜吃太上老君的五葫蘆丹藥,並且大鬧了蟠桃會。由此引出孫悟空戰二郎神、鬥如來佛,最終被壓五行山,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之故事。

問題是:猴子愛吃桃,這是個常識,玉帝肯定也知道。既然玉帝明知道這一點,為什麼還要派孫悟空去看守蟠桃園呢?這不等於讓孫悟空「監守自盜」嗎?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主要是三方面。

其一,孫悟空看守蟠桃園是「碰巧」

孫悟空再次上天庭時,玉帝封他做了齊天大聖,但沒有立即安排他做事。因為孫悟空沒事,整天東遊西蕩,不論別人地位、等級是高是低,都和別人交朋友。許旌陽真人擔心他閒了生事,所以建議玉帝給孫悟空安排個工作。

玉帝也沒多想,就讓孫悟空去看守蟠桃園了。

其實,玉帝這次安排工作,就是因為蟠桃園恰巧需要人,而孫悟空又正好閒著,所以才讓他去。和之前孫悟空做弼馬溫一樣,碰巧罷了。

玉帝宣文選武選仙卿,看那處少甚官職,著孫悟空去除授。旁邊轉過武曲星君,啟奏道:「天宮裡各宮各殿,各方各處,都不少官,只是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

正因如此,所以玉帝就讓孫悟空去了。對玉帝而言,天庭到處不缺人,只有御馬監缺,自然這麼安排。基於此,所以其他人包括許旌陽真人也沒說啥,其他文臣武將也沒反對。

其二、此段是沿用之前的西遊故事

和《三國演義》、《水滸傳》一樣,《西遊記》也不是一人一時的作品,在明代之前就有西遊故事,從最初的《大唐西域記》,到元代楊景賢的《西遊記雜劇》都是《西遊記》的藍本。在《西遊記雜劇》中,就有孫悟空大鬧蟠桃園的故事。

【隔尾】漢明帝佛始來中國,唐太宗僧初入外夷。全仗著觀音大慈力。則為他將蟠桃會鬧起,今日將花果山鎮伊!(行者雲)山神救我咱。

這裡,就說到孫悟空被壓在花果山下,是因為他當初鬧了蟠桃會。《西遊記雜劇》第十九出,孫悟空想借鐵扇妖的鐵扇,來滅火焰山之火。這時候,鐵扇妖說出了孫悟空當年的壯舉。

【柳青娘】休麼,從來不以這妖魔,忒輕薄也待如何?那廝有神通難摸,藝高強名揚播。偷靈丹老子怎近他?盜蟠桃玉皇難奈何。

從這話可知,孫悟空當年不僅鬧了蟠桃會,而且偷吃了蟠桃。不過,是不是玉帝安排孫悟空去看守蟠桃園,而後孫悟空又偷吃蟠桃,這部劇中沒說。但不管怎麼說,至少在元代時,孫悟空就和蟠桃相關聯了。

由此,吳承恩在創作《西遊記》時,根據這些再寫到玉帝讓孫悟空看守蟠桃園,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三,不能因為猴子愛吃桃,就說玉帝是故意

很多讀者解釋這個問題時,出現了很腹黑的回答——比如說玉帝是故意如此,蟠桃園是王母安撫眾仙的東西,玉帝沒有,他也因此沒權,故而他派猴子去,他就是要讓孫悟空毀掉蟠桃園等。

但是,在我看來,這種解釋太牽強。

因為猴子愛吃桃,所以玉帝派他守蟠桃園就是故意如此,這種解釋不是很荒謬嗎?完全沒有嚴密的邏輯啊!

男人好色,所以讓男人去管理女生舞蹈隊,就是送狼入羊群?大家都愛財,所以古代官府安排人去看守財庫,就是官員故意如此?小孩子愛玩手機,所以學校安排手機上網課、手機直播課,就是故意讓小孩子玩手機?人都愛權力,都想做皇帝,古代將軍都有可能黃袍加身,所以必須要殺了?人參果也是寶貝,所以鎮元子讓清風、明月看家,其實是故意讓他們吃人參果?

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沒有這樣的道理。

你不能因為猴子愛吃桃,就說玉帝讓他看守蟠桃園是故意如此。都這麼想,恐怕玉帝不能相信任何人了。畢竟,九千年才熟的蟠桃,吃了與天地同壽,誰不想吃?難道派去看守蟠桃園的鋤樹力士、運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掃力士就不想吃了嗎?派別人去,就不會想吃了嗎?

所以,玉帝派孫悟空看守蟠桃園,沒有什麼其他目的。

動不動就說爭權奪勢、玉帝老君下大棋,實際上都是陰謀論。這種解讀是最低成本的,因為不需要做任何考證,也不用考慮西遊故事的演變,只需要腦補就行,反正很多人都愛看。

相關焦點

  • 明知悟空愛吃桃,玉帝為何安排看守蟠桃園?原來不是害他而是幫他
    (蝸牛看西遊第3108期)文/蝸牛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中,玉帝老兒代表著整個三界的最高權力,一切事物都要經過他老人家的定奪,但偏偏在86版西遊中,玉帝被塑造成了一位膽小如鼠,愛吃軟飯的慫人你說,明知道悟空就是一個貪吃的猴子,卻偏偏要讓他去看守蟠桃園,這不是讓老虎去看守綿羊嗎?明明了解孫悟空的個性,舉辦蟠桃會時偏不邀請人家,這不是擺明了想搞事情嗎?有人認為,玉帝真的是想搞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修道的神仙越來越多,可是天庭的資源始終是有限的。
  • 明知道猴子喜歡吃桃,玉帝為何還派悟空去蟠桃園?其實別有心機
    說到猴子最喜歡的水果是什麼,一半的人覺得是香蕉,還有一半的人覺得是桃子。既然桃子都入選了猴子愛吃的水果之列,當初玉皇大帝又為何要讓孫悟空管蟠桃園呢?難道是玉皇大帝不知道猴子的習性嗎?還是玉皇大帝有其他的打算呢?
  • 猴子愛吃桃,玉帝派孫悟空去守蟠桃園,其中原因不簡單
    導讀每當想起孫悟空的光榮事跡,不得不提起的就是大鬧天宮,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孫悟空就是一個被人利用的棋子,從他上天庭開始,一系列的事情都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讓孫悟空去看守蟠桃園,很明顯是故意的,小孩都知道猴子愛吃桃,玉帝會不知道嗎?
  • 玉帝明知猴子愛偷桃,卻讓孫悟空看管蟠桃園?或有一神仙推波助瀾
    一個只有1000匹天馬的御馬監的存在,本來就非常邪門,玉帝設置御馬監,就是為了孫悟空的猴子特性而準備的。玉帝讓如來像培養異形一樣培育出孫悟空就是希望孫悟空用自己的猴子特性來吃蟠桃,從而達到蟠桃會不開的目的。那麼玉帝和如來怎麼來達到這個目的呢?
  • 玉帝腦子是不是壞掉了為什麼讓猴子看蟠桃園?背後的故事你想不到
    《西遊記》孫悟空第五回的故事很多人都有一些疑惑,疑惑玉皇大帝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居然讓一隻猴子去看管蟠桃園!這不是逼著孫悟空監守自盜嗎?哎,注意!玉皇大帝讓孫悟空看管蟠桃園其實真的是為了讓這隻猴子偷桃!其實應該說是西遊記的作者讓孫悟空去偷蟠桃!這個蟠桃必須偷,不僅僅是劇情需要,這裡還有淵源!要鬧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得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西遊記》這本書的成書過程,西遊記嚴格來說它不是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作品,其實西遊記是一部累計型作品!在吳承恩版《西遊記》之前已經有西遊記了,而且不止一部!
  • 剖析蟠桃園偷桃案,揭秘天庭的高明布局
    孫悟空大鬧天宮,源於偷吃了蟠桃園的蟠桃,攪亂了蟠桃大會,整個事件存在一個讓人不解的問題。《西遊百問》篇外篇第029期:猴子明明喜歡吃桃子,玉皇大帝為什麼要安排孫悟空看守蟠桃園?不說他嫌官太小反下天庭,就說他做「弼馬溫」期間,做得就非常出色,按照文中的說法,孫悟空主動加夜班,天馬被養的肉膘肥滿。這個效果,常用車馬的玉皇大帝心中必然有個衡量。一個重要的部門,交給一個勤勉的人來打理,理論上是錯不了的。當然猴子愛吃桃,最終監守自盜,這個結果讓玉帝大吃一驚。
  • 蟠桃盛會為何不請孫悟空,你看太白金星當初說的啥
    其實這事也怨不得孫悟空生氣,因為他這個齊天大聖的官職名義上和玉帝一般大,現在又是他代管蟠桃園,開蟠桃會不請蟠桃園的園長,擱誰身上誰不生氣!那麼這次蟠桃盛會為什麼沒有請孫悟空,這又是誰的主意呢,後面玉皇大帝曾親自給觀音菩薩解釋過:「他乃無祿人員,不曾請他。」
  • 王母和玉帝是不是夫妻?為何孫悟空偷蟠桃她卻一點不生氣?
    玉帝招安了他不止一次,後來給了他個任務——看守蟠桃園。不知道玉帝會不會料想到後來,悟空因為蟠桃會名單上沒自己而大發雷霆,將天庭差點掀翻。按說蟠桃園是王母的,她才是最應該生氣的人,可她沒有流露出一絲不快,而是讓玉帝決定如何處理這件事。
  • 這個凡人比孫悟空還大膽,偷了王母三次蟠桃,最後卻成為壽星
    大家都知道,在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曾被天庭招安過兩次。第一次是在太白金星的誆騙下,孫悟空上了天,被授予了弼馬溫一職。剛開始孫悟空還挺高興,每天騎著天馬到處飛,過得好不快活。當他得知玉帝招他上去是為了養馬時,瞬間怒火中燒,反下了天庭。
  • 《西遊記》四巨頭和石猴故事——玉帝為何讓他掌管蟠桃園(一)
    在《西遊記》裡,有四位至高無上的巨頭,分別是玉帝、太上老君、如來佛祖和菩提祖師,且都跟一隻石猴發生過不得不說的故事。先說玉帝。在道教體系裡,他根本就不是什麼老大,在玉帝之上還有一連串的大神。但《西遊記》裡,玉帝則被安排在天地老大的地位之上。
  • 除了孫悟空還有誰偷過王母的蟠桃?竟是一個大神的弟子
    都知道孫悟空在擔任齊天大聖期間,負責看管蟠桃園,結果沒有碰到偷桃的,他自己成了最大的賊,把9000年一熟的大株蟠桃偷吃了一大半,這才搞得王母要用的時候採不上貨,攪了盛宴,在眾仙面前顏面盡失。因為雖然身為女仙之首,其實王母手中能打的牌並不多,也就是靠著當年親手栽種的幾畝桃園撐著,假如蟠桃突然斷貨了,她還拿什麼來滿天庭拉關係搞公關?這也就是王母一定要告到玉帝那裡整死孫悟空的直接原因。
  • 蟠桃園之謎:孫悟空前任是誰,或藏玉帝一秘密,東華帝君知道答案?
    短人因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謫來此。』」 這位短人,也是遭天庭貶罰之仙,大抵覺得被人指名道姓是件極其丟臉的事,於是搶著在漢武帝面前掏了東方朔的底。原來,東方朔因三次偷了蟠桃園的蟠桃,東窗事發,被王母娘娘貶下了凡間,遭遇紅塵之劫。
  • 其實孫悟空大鬧天宮是此人在指使,你看王母的蟠桃會上誰缺席了?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大家肯定耳熟能詳,至今依然被很多人改編成動漫或者影視劇,依然活躍在大家的眼前,起初孫悟空還是一隻不知人情世故的猴子,但是自從拜了精通三教法門的菩提祖師為師後,他的視野大開。在也不會滿足花果山這一塊小小的地盤,於是就搶了龍王的定海神針,毀了閻王的生死薄,從此美猴王的名聲響徹三界,可僅僅如此,孫悟空依然不願滿足,他還想與玉帝平齊,甚至想做上玉帝之位。
  • 孫悟空吃蟠桃咬一口扔一個,其實並不是浪費,而是另有隱情!
    文/盧葛亮《西遊記》中的蟠桃,孫悟空咬一口扔一個,並非浪費而是另有隱情說起《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在中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有一個細節大家或許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在經費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拍攝孫悟空大鬧蟠桃宴這一情節時,孫悟空吃蟠桃為何會咬一口扔一個?其實並不是浪費,而是另有隱情。在《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因為大鬧天宮被玉帝招安看守蟠桃園。本來孫悟空已經心滿意足,但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孫悟空卻沒有被邀請參加。
  • 首位蟠桃園長是誰?他才是偷桃的元兇?猴哥也有被陷害的一天!
    在孫悟空從吸收了天地精華的靈石中破石而出之前,玉皇大帝已經知道了孫悟空的存在。 他認為它是緣分法,便放任孫悟空不斷地發展。 孫悟空出生後,他在玉皇大帝的管轄下,表示他天不怕地不怕的「異類」。 孫悟空到菩提祖師門下拜了師,除了老猴子的指導,還有荒島樵夫的指路,仔細想想,老猴子也住在山林裡,為什麼能這麼詳細地認識世界盡頭的仙人呢?
  • 難怪孫悟空要推倒鎮元子的人參果樹,你看看如來和玉帝想幹啥?
    難怪孫悟空要推倒鎮元子的人參果樹,你看看如來和玉帝想幹啥?不管是在《西遊記》或者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渴望能夠長生不老,也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不怕死,就連齊天大聖孫悟空也不例外,當初為了學到長生不老之術,足足跨過兩大洲,才在菩提祖師那得以圓夢。在原著的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孫悟空為何要推倒鎮元子的人參果呢?難道真的是和清風明月兩位童子鬥氣?不是!
  • 鬧天宮時孫悟空吃蟠桃,為何吃一口就丟了?將桃子放大你就明白了
    這,讓它捧紅了孫悟空,那個大鬧天宮的孫猴子形象,便持久地刻印在了我們的心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影視行業的發展,也就有了改拍成電視劇的《西遊記》,86版本西遊記不是最早的影視劇版本,但它一定是最為成功、經典的作品。在86版本作品中,孫悟空大鬧蟠桃園時,吃的桃子為何只是吃一口就丟棄?這反應出了什麼?
  • 定住七仙女後,孫悟空都幹了啥?難怪玉帝憤怒王母氣得跺腳!
    玉帝就是坐天宮的,他想奪了玉帝這個位子,大家可知道,玉帝是修煉了兩億多年才成為的三界之主,孫悟空一個毛頭小子,膽兒未免太大了?以他這樣的實力修為來搶奪玉帝的寶座,估計是許多人做夢都不敢想像的吧?一個士兵,可能夢想不過是當個連長排長,而孫悟空這個士兵一來就想當統帥,屬實少見! 但這並不能說明孫悟空有夢想,而只是充分展現了他之狂妄。
  • 沒有蟠桃人參果,菩提祖師靠什麼維持生命?孫悟空不慎說漏了嘴
    剛到方寸山的時候,菩提祖師就告訴過孫悟空,別以為學了一點法術就能夠長生不老。原來三界有個定律,不管你是高坐靈霄寶殿的玉帝,還是凡間吃人度日的妖怪,每隔五百年都會降下天災在修煉者的身上。這天災又叫做三災,如若躲得過則繼續苟延殘喘,如若躲不過,就算你有千年修行,也要頃刻之間化為焦炭。
  • 為什麼孫悟空人脈寬泛能左右逢源?多方優勢,美猴王得天獨厚!
    玉帝再一次聽從太白金星勸諫,第二次招降孫悟空,讓他上天做了有官無俸的齊天大聖。這段時間才是美猴王真正為自己以後創下人脈基礎的時刻。他「平地飛升,」有了齊天大聖的官名,卻又不懂天庭規制,不知道什麼避諱和顧忌,正好閒來無事,於是每天就是這轉轉、那逛逛,把普天上下的神仙,無論尊卑,都當作了像「七大聖」一般的朋友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