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就國際化了?

2020-12-22 三聯生活

怎麼就國際化了?

2002-11-01 13:30 作者:王曉峰 2002年第43期

因為17歲,可以給田原冠以「少年美女作家」,這比那些老氣橫秋的美女作家來得更有衝擊力;因為這本《斑馬森林》,另一位前輩美女作家稱之為「是一個天才,是一個來自未來世界的藝術家」;因為英文歌詞,所以田原成了「中國最具國際化魅力的歌手」。

前些日子,國內一支三人樂隊「跳房子」出版了一張專輯,和大多數樂隊一樣,唱片出版僅僅是樂隊在前一段時間工作成果的證明而已,除此之外,似乎證明不了多少其他東西。但和大多數樂隊不一樣的是,「跳房子」的主唱田原只有17歲,與唱片同時發行的還有她的小說《斑馬森林》,而且,更讓其他樂隊不及的是,「跳房子」所有歌詞全是用英文寫的,唱片從裡到外一個漢字都沒有……這樣,就可以找出證明其他結果的理由。

因為17歲,可以給田原冠以「少年美女作家」,這比那些老氣橫秋的美女作家來得更有衝擊力;因為這本《斑馬森林》,另一位前輩美女作家稱之為「是一個天才,是一個來自未來世界的藝術家」;因為英文歌詞,所以田原成了「中國最具國際化魅力的歌手」。

僅僅是參加過一次外國的音樂節,僅僅是接受了國外媒體的採訪,僅僅是歌詞用英文寫的,就國際化了,這樣的國際化也太容易了一些吧。

之所以這麼迫切想國際化,是因為以前我們不國際化。之所以不國際化,是因為以前不知道怎麼國際化。我們的流行音樂以前就不國際化,加上港臺的歌星,在全世界知名的沒有幾個。鄧麗君夠有名了,但她的名氣也僅僅是在亞洲範圍內,如果在美國,除了華人沒幾個知道她的。說到這裡又要參照「美標」了,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國家都要參照美國標準來衡量自己是否國際化。拿另外一個說英語的國家英國來說,雖然美國人祖上和英國沾親帶故,但是英國歌星想成為世界級歌星,就必須在美國混個臉熟,否則就是二流歌星。美國人對自己的「遠房親戚」都這樣,對其他國家也就可想而知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歌星松田聖子成了國際級歌星,就是因為她有一首歌曲進入美國排行榜前50名,除此之外,再找不到任何一個證明她是國際歌星的理由了。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國際化的歌星除了那個CoCo李之外,再找不出第二個,因為她的唱片在美國市場賣得還算令人滿意。你別看王菲上過《時代》封面,你別看鄭鈞上過《公告牌》,可這都不是國際化的硬道理,充其量算是個「亞洲化」。

但我們特別愛用「國際化」這個詞,但凡跟外國發生點關係的,就一律國際化。張曼玉做廣告,必有一行字:「國際著名影星。」是因為她在柏林影展上獲獎還是她嫁給了一個法國老公?與此類似的還有另一位國際影星鞏俐。如果按照「美標」來衡量,這兩個人根本算不上國際化,倒是成龍和周潤發符合這個國際化標準。

大概語言總是非英語國家藝術家成為國際化明星的障礙,像「阿巴」這樣的組合,如果他們只說瑞典語,可能就永遠不會被全世界所知;席琳.狄翁如果還用法語唱歌,她也只能在加拿大法語區或法國混口飯吃。說來說去又說到英語霸權上了,既然說英語的國家霸佔著這個世界,你想國際化,也只好委屈一下你改用英語唱歌了。曾經有人做過分析,法國的流行音樂十分豐富,但是法國在全世界知名的歌星不多,原因就是法國人討厭說英語。但你能說法國沒有好的流行音樂麼?

全世界的音樂家都愛說同一句話:「音樂是沒有國界的。」事實並非如此,只有能超越語言、民族、文化背景的人才能明白這句話的含義。那麼音樂如何超越國界?從上個世紀80年代興起的第三世界音樂潮流中不難發現,語言障礙已變得越來越小,西方世界開始更關注音樂本身,所以很多音樂風格純正、本源的音樂家同樣獲得國際性知名度,與眾不同比「同流合汙」還受到尊重。所以,在相對比較落後、封閉的非洲,他們的音樂率先走向國際,美國人喜歡用「African-American」一詞來形容影響美國文化的非洲文化,其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的尋根,而是在這個時代對外來文化的承認。也許,從我們的朱哲琴在國際上獲得的成功中能得到一些啟示,人家對你感興趣,就是因為你和別人不一樣,換句被用濫的一句話就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再說說「跳房子」,如果客觀地講,這支樂隊也僅僅是比國內大部分樂隊的水平稍稍高出一點,在對國外某一支(或一類)樂隊的模仿上,相對到位一些,從《Soldier》、《Animal Fazenda》能感覺出他們還是有一定才氣的。但如果說樂器演奏和編配上,和他們複製的對象差的不是一天兩天。如果繼續努力,也許能從眾多的樂隊中脫穎而出。否則,我寧願去聽Mazzy Star。

「跳房子」究竟能跳多高,跟他們的歌詞用什麼語言沒關係,但這卻成了唱片公司推銷他們的賣點,因為受到瑞典公主的接待,因為參加過一次外國音樂節,因為歌詞變成了外國人更容易明白的英文,於是就國際化了。

你開什麼國際玩笑?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國際化不是外國人優先——為了國際化而被寵壞了的白人
    我想,一定是展會組委會和地方政府急需「國際化」。然而實在招不到什麼真真實實的歐美企業參展,因此只能出此下策,招徠一些留學生充當門面,並虛構一些德國企業來參展。從而讓場面看的很「國際化」,用這種方法來欺騙媒體以及上級領導。
  • Qt 國際化(上)
    國際化(上)2D 繪圖部分基本告一段落,還在想下面的部分要寫什麼,本來計劃先說下 view-model 的相關問題,但是前面看到有朋友問關於國際化的問題
  • Qt 國際化(下)
    國際化(下)上次說了國際化的過程,現在來看一下具體的國際化的相關代碼。在代碼中,我們使用 tr()將需要翻譯的字符串標記出來。
  •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漢語由核心詞語,再組成百萬級的短詞,來表達意思,英語也是如此一樣,如果按詞語學習對方的語言,雙方的學習難道強度都較大,這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如果走向國際化,漢語的核心字在3000字左右,掌握了,
  • 接受國際化教育是打造國際化人才的最好途徑
    10月17日下午,李平先生在他的辦公室接受了記者的獨家轉訪   李平先生認為,打造國際化人才最好的途徑是讓學生接受國際化教育,利用國外先進的教育資源培養中國的本土人才。這既適應了教育國際化的全球大趨勢,也有助於中國提高自己的人才隊伍素質,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
  • 高等教育的深度國際化
    原標題:高等教育的深度國際化——西南交大徐飛校長在「2016大學國際化國際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一、演進嬗變中的世界高等教育國際化   世界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一個不斷演進和嬗變的過程。歷史上中世紀大學被稱為黑暗時代的「智慧之花」。
  • ...下基礎教育國際化與中小學教師國際化素養提升」論壇在浙師大舉辦
    葉志雄處長在開幕式上說,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國際化素養,既符合「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的國家需要,又順應了教育國際化的大趨勢,他希望通過本次論壇把國際化的理念、方法和策略運用到基礎教育國際化實踐中。劉鴻武教授從國家戰略的高度,提出教育國際化的本質和路徑;杭州市教育局程黎瑤處長介紹了杭州市教育局實施了20年的中小學教師海外研修項目,分享了國際化素養教師讀本的成功經驗;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副院長劉承峰教授介紹了華東師大的教育國際化舉措;教育學院社會服務中心中任楊光偉教授分享了他在師資培訓上的成功經驗,上海協和教育集團的外籍中小學生規模在國內位居前列,校區張洪亮校長介紹了協和教育在國際化上的成功經驗
  • 民辦教育國際化:2017年中國民辦大學國際化競爭力排行榜
    「2017年中國民辦大學國際化競爭力排行榜」由創業時代網和京領教育聯合發布,這是國內首份全面評估民辦大學國際化的排行榜單。在此之前,創業時代網和京領教育聯合發布了「2017年中國大學國際化競爭力排行榜」。公辦大學和民辦大學排行榜的陸續發布,使中國高校競爭力排名構成了完整體系。
  • 拓寬國際化"朋友圈" 旅遊商貿曬國際化辦學成果
    日前,從常州旅遊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傳來好消息,該校「跨境協作、項目驅動、生態運營」職業學校國際化育人培養模式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目前正以《中職校「三化五路三景」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衝刺2018 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 希朗少兒英語引領國際化教育新風向
    希朗少兒英語引領國際化教育新風向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的改革與開放也隨之興起並深入,而早在1983年鄧小平就提出過「三個面向」之一的「面向世界」,現在我們已經走到了世界的門口,而「教育國際化」就是面向世界的鑰匙,只有實現「教育國際化」的全面發展,國人才能真正的面向世界,走入世界。
  • 觀點分享│國際化視野的重要性:如何培養孩子的國際化視野?
    在這個全球競爭的高科技時代,越來越多企業看重的,是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精英。以美國矽谷為例,在那裡就聚集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高科技人才。這些人才必須具備國際化的視野,才能在人才濟濟的矽谷拼得一席之地。
  • 深圳邁入國際化街區建設元年!市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國際化設施
    未來,深圳將嘗試以生產、生活、生態三者融合發展的理念,通過探索「國際化街區」的新路徑帶動各城區國際化水平的整體提升,引領國際化城市建設工作的創新。交流會上,市委外事辦公室主任蔡穎對《實施意見》進行了詳細解讀,相關專家圍繞片區規划進行案例分析講解。此外,南山區以及蛇口街道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國際化樣板街區和街道如何推進國際化建設的成功經驗。
  • 上海交通大學召開國際化宣傳大會暨國際化宣傳培訓會
    11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國際化宣傳大會在閔行校區舉行。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羅鵬、宣傳部新聞中心副主任李厚銳及各單位近90位國際化宣傳工作負責人和聯繫人共同參加了會議。此次會議旨在促進學校國際化戰略實施,為全校國際化宣傳工作搭建平臺,進一步打造學校良好全球形象,提升學校全球聲譽和影響力。
  • Flutter實現國際化
    國際化的認識 開發一個App,如果我們的App需要面向不同的語種(比如中文、英文、繁體等),那麼我們需要對齊進行國際化開發。國際化的英文稱呼:internationalization(簡稱為i18n,取前後兩個字母,18表示中間省略字母的個數)App國際化開發主要包括:文本國際化(包括文本的順序),Widget顯示的國際化:某些Widget
  • 根特正在嘗試走國際化的道路
    你好網:對一個從沒聽說過你們學校的人,你會怎麼描述你們學校?南條晃司:根特環境很贊,有歷史也有活力。學校總體還是可以的。你好網:你們學校的學術水平和學生水平怎麼樣?你好網:你吃飯問題怎麼解決呢?學校食堂飯菜怎麼樣? 南條晃司:我一般是自己做,實驗室忙的時候就去食堂。我很習慣這裡的飯。你好網:那邊的天氣怎麼樣呢?南條晃司:這邊多雨,溫度啥的倒是和國內差不多, 夏天不會很熱。
  • 中國華僑大學的「國際化」
    中國華僑大學的「國際化」 2017-06-08 19:52: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何路曼
  • 2017日本那些國際化教育超強的大學(附「國際化超強大學排名」名單)
    文/陳小牧(微信公眾平臺:陳小牧工作室) 國際化程度偏低,歷來被認為是導致日本大學國際評價(世界大學排名)偏低的原因之一。 2014年政府選定了37所大學(SGU)作為國際化試點,大學國際化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被選定的37所大學又具體分為兩種類型:一是A類top型,目標是衝刺世界大學排名前100位;二是B類牽引型,旨在引領國內大學國際化。 SGU 入選大學可從政府得到相應的資金援助。
  • 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啟動,方星海:有條件的期貨品種都要國際化
    方星海表示,將在原油、鐵礦石期貨國際化的基礎上加快開放,只要是有條件的期貨品種,都要推進國際化,都要發揮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的國際影響力。「與此同時,我們將強化監管,在開放的環境下打造穩健而充滿活力的資本市場。對此我們充滿信心。」方星海說。
  • Android App國際化
    前言internationalization (國際化)簡稱 i18n,因為在i和n之間還有18個字符,localization(本地化),簡稱L10n。一般用語言_地區的形式表示一種語言,如zh_CN表示簡體中文。Android 對i18n和L10n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Android沒有專門的API來提供國際化,而是通過對不同resource的命名來達到國際化的目的,同時這種命名方法還可用於對硬體的區分,如不同的屏幕解析度用不同的圖片。
  • 財新夏季峰會熱議人民幣國際化 抗疫背景下怎麼推?
    6月22日,在名為「重啟全球信心」的財新夏季峰會上,多位與會嘉賓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討論了人民幣國際化問題。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發言中,從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半導體企業在科創板融資等問題出發,談及自己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