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分享│國際化視野的重要性:如何培養孩子的國際化視野?

2020-12-25 國際教育觀察者

未來精英的核心競爭力是國際化競爭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年輕人想要在職業生涯中發展得更好,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來自海外人才的競爭。而新時代的學生面臨21世紀新挑戰,在校的學習僅僅是自我成長的很小一部分。在21世紀學習、就業和生活,要求學生獲取更多的技能和知識,更高的國際化視野能力。

在這個全球競爭的高科技時代,越來越多企業看重的,是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精英。以美國矽谷為例,在那裡就聚集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高科技人才。這些人才必須具備國際化的視野,才能在人才濟濟的矽谷拼得一席之地。

未來的國際化人才是指具有國際化意識和胸懷以及國際一流的知識結構儲備,視野和能力達到國際化水準,在全球化競爭中善於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高層次人才。國際化人才應具備以下7種素質:

寬廣的國際化視野和強烈的創新意識;

熟悉掌握本專業的國際化知識;

熟悉掌握國際慣例;

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獨立的國際活動能力;

較強的運用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且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能經受多元文化的衝擊。

而我們的孩子,如果僅僅依靠高考這一途徑訓練起強大的記憶力、應試能力和計算能力,即使一時贏了大學的門票,出了社會也依然難以避免被淘汰的命運。未來,這些能力都將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未來孩子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創造力、社交能力、演講能力、領導力、自我管理能力、思維能力、逆商和情緒管理等能力和國際化的視野。這些能力才是人類真正可以與人工智慧抗衡的利器,而擁有國際化視野,是未來在人群中立足的重要法寶。

全球化時代更需要從小就具備國際化視野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與我們生活相關的,不再僅限於本土本國。未來十幾年,我們國家也將會有大量的國際人才湧入。自從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每個國家都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小島,整個世界已經連接起了一個越來越緊密的大網。只有那些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才能擁有更大的發展平臺。

因此,新時代的孩子想要融入到大環境去,就應該從小就具備國際化視野。這就需要我們鼓勵孩子走出眼前的小世界。

EDU新視野的專家團隊大多是國際教育者組成,我們曾看見過這種從小接受國際化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好處。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最容易獲得更大的發展平臺。

現在有不少家長單純地將學英語視為培養孩子國際化視野,但在實際操作上則更注重孩子對外語的掌握,忽略了對國際文化的熟悉。對此,建議家長一定要意識到,學習國際語言也還要學習國際文化。

當孩子走出世界,接觸見識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見識不同的思維觀點和處理問題方式,他的心靈會受到震撼,他的大腦受到衝擊,不僅眼界大開,腦洞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會隨之大開。

一個擁有國際化視野的孩子,見識過這個世界的遼闊,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差異,所以他們會對於這個世界熟稔於胸,行走之間會多一份從容自信,有準確的判斷力,也將會更勇往直前地面對未來的人生道路。

父母培養孩子國際化視野的核心六要素

父母作為孩子走向世界重要的引路人,在孩子的成長中,需要父母為他們打開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那麼,作為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國際化視野呢?EDU新視野的資深專家將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解讀:

一、拼娃不如拼自己,父母要走在孩子的前面;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模仿學習的榜樣,父母展現給孩子的世界就是孩子擁有的第一世界。作為父母首先自己先要擁有國際意識,而不是閉關自守、閉門造車。

如果我們僅僅讓孩子為了高考而強化訓練背誦、計算能力和應試能力,即使贏得了大學的入場券,在未來的世界裡依然難免面臨被淘汰的命運。這些能力都將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因此,父母需要主動接觸和學習世界上最先進的理念,才能引導孩子跟上世界的腳步。

二、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對多元化世界的興趣;

從小讓孩子看世界地圖,告訴他各個國家的特色,讓他知道原來這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民族和生活方式,這麼多新奇的事物,激起他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三、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敢於質疑的精神;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家長不要急於給出答案。不妨多引導孩子去做一些查證,讓孩子學會自己去尋找答案。這說明孩子不僅要有理解力,更要有批判性思維——學會提問、學會好奇、學會判斷。

四、通過傳統節日讓孩子了解和學習不同的文化習俗;

不僅給他過中國的傳統節日,還可以引導他對世界各國的傳統節日感興趣。不僅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還要了解世界的文化歷史。一個孩子對世界的興趣,是從小培養出來的。

元旦、春節、立春、情人節、女兒節、復活節、兒童節、端午節、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等等。孩子們通過慶祝這些傳統節日,了解和體驗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小時候這些愉快的經歷,會讓孩子們終身受益匪淺。

他們長大後,這些過節的體驗全部化成了美好的童年回憶,從而對世界各國的文化和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他們走出國門、走向更大更廣的天地。一個人擁有了全球化視野,就站在了世界的更高處,也就擁有了更大的格局。

五、培養服務社區能力、國際合作意識;

建議家長可以每月帶領孩子清理一次樓道,讓孩子幫老人清潔衛生,多參加社區建設性活動,或者幫小區居民解決一個問題、設計一個小發明等等,看似微小的行動,其實都在訓練孩子的責任心與執行力。

隨著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國際交流將會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孩子長大後必然會有非常多的國際合作和海外工作機會,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是需要國際合作來解決的。所以在遇到問題時,可以推薦孩子多看看國外的孩子是怎麼做的,從而有意識培養孩子跨文化溝通的能力。

六、鼓勵孩子就是走出來,去擁抱更大的世界。

走出來,結交不同的朋友,見識多元化的世界,孩子才會發現,原來世界這麼大,原來人生有這麼多的可能性。

他見識到不同的人和做事方式,見識到不同的思想和生活,通過直接模仿吸收為自己的智慧,做到了自己從未想到的事,成為了自己曾經不敢想的那個人。

當一個人擁有了全球化視野,就站在了世界的更高處,也就擁有了更大的格局。

從小培養孩子的國際化視野,就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讓他人生不迷茫,不斷努力地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相關焦點

  • 如何在英語學習中培養孩子的國際化視野?
    作為語言交際工具,英語教育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提供了基礎,發揮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中國的孩子來說,如何在英語學習中培養國際化視野,運用好英語課堂是非常重要的。愛貝國際少兒英語的課堂專門為孩子設計 Around the World 版塊,帶領和幫助孩子去認識、學習並感受各個國家不同的文化以及風土人情。
  • 讀經濟學人商論培養國際化意識和視野
    國際化是我們說了多年的老話題,我們國家和國際接軌越來越密切,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開始在國內發展,可以說數不勝數,來國內發展的外國人才也不斷增多。想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就要不斷培養國際化意識和視野。一個人的世界觀是需要通過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不斷收集更多的國際信息加以思考才能夠逐漸積累起來的。
  • 大福·愛美語國際少兒英語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國際化視野!
    那麼到底如何才能把孩子培養成國際化人才呢?除了出國留學,還有沒有別的辦法?當然有,讓孩子來大福 · 愛美語少兒英語吧~愛美語·和世界做朋友,愛美語不僅培養孩子的聽、說、讀、寫、秀五大能力,更注重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愛美語為孩子配置完善的知識儲備和強大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將來能夠從容應對未來的挑戰,成長為21世紀新型的國際化人才。
  • 周滿生:基礎教育國際化視野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我的報告題目就是「基礎教育國際化視野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講兩個大問題:第一,把握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機遇;第二,基礎教育階段怎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有的人提出來說強調基礎教育國際化,就是全盤引進西方的模式,全部照搬西方課程;有人說,倡導基礎教育國際化與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相背,違背教育公平;有人說,倡導基礎教育國際化就是提倡辦出國留學預備班,為低齡留學開綠燈等。而我們說基礎教育國際化的側重點,就是注重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國際競爭意識,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推動跨文化交流。
  • vipJr著眼未來教育培養孩子國際化視野
    一個人的眼界決定著他未來的高度,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的大潮下,青少年一代要想為自己搏出一片天地,更需要從小就培養他們擁有更廣闊的眼界,用國際化視野去審視這個世界,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更具國際競爭力呢?青少兒在線教育獨角獸vipJr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教育部官宣:加快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不同於大眾的普遍認知,雖然留學是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捷徑,但國際化人才並非完全等同於「留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看重的是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經營,與此同時,培養擁有全球視野的人才也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共識。作為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捷徑和橋梁,留學也成為了國際化人才的成長起點。從較為功利的角度來看,接受國際化教育的留學生更受企業青睞,相比國內高校畢業生起薪更高,事業起點更高;而從長遠發展來看,擁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則擁有著獨立人格、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等寶貴財富。
  • 上大MBA中心副主任孟添 MBA要拓展國際化視野
    最近,國內知名媒體撰文說:國際化視野與情商是職業經理人的兩大門檻。此言可謂是一語中的。MBA,作為未來的優秀職業經理人或企業家,如何在學習中拓展自己的國際化視野?為此,MBA中國網採訪了上海大學MBA中心副主任、GFMBA項目執行總監孟添老師。MBA中國網:孟添老師,有人說國際化視野與情商是職業經理人的兩大門檻,你是如何看待的?
  • 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新時代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視野與世界眼光的卓越人才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
  • 立足國際化視野 啟迪外語學習思維 京華學校舉行第一屆英語文化...
    據悉,這次考試中的題目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同學們的年齡特點進行出題,既能考查同學們的單詞掌握情況,又培養了同學們記單詞的好習慣。青島京華學校作為一所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高中,立足於國際視野,在外語上有獨到的教育方式,及特色的英語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英語上真正開始全方位突進。
  • 廣東白雲學院實施國際化戰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應用型才人
    (原標題:廣東白雲學院實施國際化戰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應用型才人)
  • 市金融局青工委:青年幹部國際化視野初提升
    市金融局青工委:青年幹部國際化視野初提升——金融英語入門學習 來源: 南通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發布時間:2019-10-25 字體:[ 大 中 小 ] 「身懷金融心,勇追金融夢,做國際化金融工作者」,25
  • 國際化視野、全球化教育,新加坡等你來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語言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很多中小學生選擇留學新加坡,正是看中新加坡全球化教育理念。  雖然我們國內學校在開展全球公民教育方面也有一些措施,但仍存在很多缺失和問題。  反觀新加坡,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有一門課程--社會研究,幫助學生了解新加坡與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的相互聯繫,了解人類發展的坎坷歷史,探索複雜的世界緊張局勢。
  • 「幼兒教育國際化」分享會日前在廣州舉行
    原標題:「幼兒教育國際化」分享會日前在廣州舉行蒙氏、華德福、瑞吉歐……如今,越來越多幼兒園運用了國際化教育理念,各種類型的國際化學校遍地開花。不少幼兒園在走國際化的道路上發現,如何與本土化結合,是一個難題。5月22日,貝聊科技、團園會在廣州東方文德廣場舉辦了一場「高端幼兒園的國際化融合與創新」分享會,眾園長和幼教大咖匯聚一堂,一起暢聊幼兒園國際化那些事兒。
  • 新加坡管理發展學院理事會秘書長戴翁君:以國際化視野辦教育
    自1996年開始招收國際學生以來, 我們一直強調以「國際化視野」辦學。目前我們擁有來自76個國家的留學生。2008年,MDIS在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幹建立了首家海外分校;在馬來西亞的第二所海外分校也將於2015年迎來2000名新生。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的目標是:MDIS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校園,在不同文化氛圍中收穫不一樣的學習經歷。
  • 「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問題與出路
    北京外國語大學提出要培養融通中外文明的引領者,使複合型、復語型、國際化成為其基本特徵,而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是其基本素養。[2]上海外國語大學致力於培養具有全球視野、人文情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外語特長,並能夠暢達進行跨文化溝通和交流的卓越國際化人才。
  • 基礎教育如何國際化-光明日報-光明網
    基礎教育國際化的明確界定     基礎教育國際化的側重點在於,注重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國際競爭意識,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推動跨文化交流,積極吸收和借鑑國際上先進教育思想和理念,促進區域與學校的內涵和特色發展。
  • 專訪深圳北大附周恩芝:培養面向未來的國際化人才
    如何在深圳「雙區驅動」的國家戰略加持下帶領學校迎接未來國際化的挑戰?小編有幸對其進行獨家專訪,與讀者分享她的辦學經驗和育人理念。  積澱:教育國際化,讓孩子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  您認為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作為一所有著20年辦學經驗的老牌民辦學校
  • 新東方攜手麥克米倫打造國際化綜合素質培養課程
    新東方打造Global You青少兒國際化綜合課程,助力中國孩子國際素質教育據了解,新東方Global You青少國際教育是新東方留學考試旗下,專注於8-15歲青少兒國際化綜合素質培養的課程產品作為新東方留學考試培訓體系中新晉一環,Global You青少國際教育項目集素質教育與考試實踐於一體,實現全人教育與博雅教育的深層連接;通過在線課堂、實景課堂與實踐活動的結合,鼓勵孩子學會深度學習,開拓國際化視野,成為多元思考、自我驅動、具備綜合競爭力的優秀國際公民。課程體系涵蓋針對青少兒語言能力提升的國際語言課程、培養學科素養的國際學科課程與注重綜合能力和軟實力培養課程三大類。
  • 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為了掌握國際競爭的主動權,同時與不同地區的人們開展交流與合作,很多國家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作為其國家戰略的重要保障,通過開展國際理解教育、推動學生的國際交流等多種途徑,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尊重各民族文化價值、具備國際交往能力和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
  • 喜訊丨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
    教育部及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領導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研討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全球治理,培養全球治理人才的重要性及方法途徑。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分別為會議致辭。上海海洋大學研究生院執行院長王錫昌代表學校作了題為「專業碩士改革與全球治理人才培養的有機融合」的發言,分享了上海海洋大學在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方面的特色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