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偉大聖人,孔子的儒教學說

2020-12-17 中華文明歷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儒」是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且熟悉詩書禮樂而為貴族服務的術士。《說文》:儒,術士之稱。《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依據可靠的文獻資料,周代初年,曾經協助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統治的周公姬旦,在周朝建立以後,曾經「制禮作樂」,建立了當時先進的政教一體的禮儀制度。但是數百年以後,這套制度逐漸遭到了破壞。春秋時代的孔丘,憂慮當時的混亂狀況,一生恓恓惶惶,希望國家恢復秩序和安定。他是當時最為博學的學者,因而得到許多人的尊敬,被尊稱為「孔子」或「夫子」,人們若稱呼他的名字就感到是一種褻瀆。但是孔子的主張得不到當時國君們的響應。於是,他整理了被認為是古代聖帝明王們創造的文化成果,並且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希望這些文獻能夠成為後世人們行為的依據。經由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獻,成為儒經或者儒經的基礎。由於周公姬旦和孔子在禮儀制度和宗教觀念上的重大貢獻,直到唐代,人們還常常是「周孔」並稱,認為他們是兩個最大的聖人,並把儒教的主張說成是「周孔之道」。

儒道佛文化形成的年代與當今,在社會形式、生產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已經絕然變化,人的社會經歷、生活實踐、思想方式等已經絕然不同。因此,其思想內容、文化特色及表現形式等,也與今日存在巨大的差異。由於古今差異太大,令人認識儒道佛文化之時,好似總有迷霧遮眼的感覺。要撥開迷霧,唯有利用較豐富的現代知識作時代性的演繹,運用科學思維作創意性的闡釋。這樣,才能令人對儒道佛文化有更清晰的認識及更深層的領悟,從而推動傳統文化全面復興,為中華文化大復興注入磅礡能量。

長久以來,儒道佛文化的繼承,弘揚及發展受制於兩方面:一.傳承的局限,古代只有少數人有機會讀書及認識儒道佛文化,多數人最多只了解其中通俗的內容,遑論其中深奧的經典。這必然阻礙其廣泛的弘揚。二.知識的局限,古時的知識貧乏及科技落後,儒道佛文化未能得到更為科學、更為精確的演繹。特別是,其中深奧的內容,長期停滯於抽象、玄虛及其固有的詮釋層面。至今,這種狀態基本上沒有改變,難怪會出現種種尷尬的議論。例如,有人說,佛教似宗教又非宗教,似哲學又非哲學,似科學又非科學。還有人,在爭論陰陽五行是否科學等等。

相關焦點

  • 淺談儒教與儒家(三)
    水:西方學者用「水」的漢字代表儒教象徵。認為孔子論水,君子如水,是中國哲學五大元素。囍:西方學者也用「囍」的漢字代表儒教象徵。認為這個字代表人與人之間和平的相處之道。表示孔子重視「禮」和文教。孔子像:最普遍出現,古代學堂都有孔子畫像,近代教育場所也有孔子銅像。三辰旗:代表華夏的最高象徵「天」,天地君親師,同時也是儒教的最高信仰。儒教的宗教儀式。
  • 當代儒教的重新體制化與儒教的改新
    例如,孔子的確不是開宗立派的宗教家或教主,可是並不能說明孔子沒有在後來被尊為聖人,崇為教主;孔子的思想不是宗教,也並不能說明孔子以後的儒家思想從來沒有被發展成宗教;儒學一直存在反宗教的人文性傳統,並不意味著儒學中就不存在著宗教性品格;等等,反之亦然。
  • 聖人孔子:弟子是聖人,孫子是聖人,兒子為何是個「二世祖」?
    儒家思想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孔子是歷代公認的至聖先師,孔子座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出類拔萃者七十二人,合稱「孔門七十二賢」,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繼承和傳播者,而弟子中最出色的兩位顏回、曾參,更是都有聖人之稱。
  • 「孔子是中國五千年最大的聖人,也是最大的罪人」,此話有無道理
    「孔子是中國五千年最大的聖人,也是最大的罪人」,這句話本身就十分荒謬,以點帶面、一葉障目,等於否定了孔子的偉大貢獻。「聖人」和「罪人」是完全相反的兩種人,一個人不可能既是聖人又是罪人,就像一條河不可能同時向東流又向西流。
  • 古代4大聖人導師中,孔子排在末尾,第一被稱為「百家宗師」
    從我們中國古代到現在,時間一晃就已過了幾千多載之久;在這段悠久漫長的歲月中,我們國家湧現了一些開創一派文明的偉大聖明的人物。而這些人物思想和學說,一直貫穿著我們中華文明!在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他們都被當時的人們敬稱為聖人;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僅對他們門下的學生們有重大的影響,而且還被當時社會的百姓們所讚譽模仿。而他們的所作所為,也都不愧為聖人導師這個名號。在我們國家歷史上的四位聖人導師當中,孔子僅排在第四位的位置;排在第一的被古人稱作百家學派的宗室!小編接下來就跟各位觀眾們仔細地講述一番。
  • 孔子為何沒有做成「儒教教皇」?
    孔子為何沒有做成「儒教教皇」?  ■孫玉良  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這一大變革時期,孔子創建的儒學系統與道家、墨家、兵家、法家等學派並駕齊驅,形成了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派別,被後人稱為「儒教」。孔子,理所當然地當成了儒教教主。
  • 儒家被尊稱為聖人的都有誰
    儒教被稱為聖教,也是諸子百家最大的教派,儒家經典《論語》等被後世人奉為治學經典,更與科舉結合,而漢代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方法,儒家也湧現出五位被後世人尊為「子」的聖人,那麼這五位聖人都是誰呢?
  • 現在孔子的後人怎麼樣了?還應該受到尊重嗎?
    看看孔子的畫像,幾千年,特徵都不變,現在的後裔遺傳了哪一點?其實早就不知道在哪斷了,現在是官方需要保留這麼一隻聖人家族,需要他們姓孔而已。 我們國家有氏族階級概念,哪怕時代在變,其實你感覺沒有,其實只是變了一種形式存在,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什麼是社會關係?
  • 在孔子眾多弟子中,哪個弟子對孔子的貢獻最大?子路?子貢?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在漢武帝之後,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觀,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可以說,無儒家不中國。其實,孔子對中國文化具有承先啟後的偉大的貢獻,他順應春秋晚期知識文化下移的趨勢,創立了私學,開創了中國私學的先河,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孔子孫子兩位聖人應在全球並蒂開花
    圖為裡斯本孔子學院孔子像與《孫子兵法》放在一起 韓勝寶攝  中新網蘇州5月9日電(記者 韓勝寶)海外學者稱,孔子學院遍布全球,《孫子兵法》應用遍及全世界。孔子與孫子是世界最閃光中國聖人,也是世界認可度最高的中國偉人,也是兩張全球最耀眼的中國文化名片。
  • 孔子「野合而生」,是怎麼低開高走,成為聖人的
    孔子學說的起點《史記·孔子世家》這樣記載了孔子的出身。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現象學闡釋九講》,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頁)正是特殊的出身,使得孔子有著強烈的身份歸屬,要恢復自己「聖人之後」的身份。這也是孔子學說的起點。具體來講,孔子的學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同時,這也是孔子自我塑形、脫胎換骨的道路。
  • 聖人孔子一生的四大「汙點」
    孔夫子被人們當作典型,膜拜了2000多年,號為聖人。作為穿越時空的先進典型,必然經過塗脂抹粉、濃妝打扮,外加濾鏡、P圖,這樣的孔夫子自然成仁成聖,美麗得不要不要的。老夫少妻野合而生的孔子可能就是個私生子,要是能夠親眼看到自己會有如此巨大的聲譽,想必一定會偷著樂呵。
  • 孔子學說: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聖」與「仁」的深度解析)
    在孔子的學說中,「聖」與「仁」是最高的兩個境界。這是一種實用理性,側重於行為和實踐,旨在培養個人的情操,並養成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而且,這種情懷還應是發自內心的,完全自覺自愿的,並能堅持至終。我們從這段話的語境來分析,當時可能有人把孔子比作聖人或仁者了,但是孔子卻不以聖人自居。這說明了孔子的謙虛。說到自己的修養,他強調自己能做到「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正在朝著「仁」和「聖」的境界努力。不過,在後人看來,他這種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不斷地用仁義道德教育後人的美德,已經達到聖人的境界。
  • 港視文置 I 中國最偉大的教師:孔子
    1985年9月10日被確立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而在中國古代,雖然沒有教師節這種明確的說法,但是一直都有向老師表達尊重與感謝的類似節日。說到教師,就不得不提及春秋時代的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歷史上最偉大的教師之一。
  • 毛澤東談孔子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2020年9月28日,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誕辰2571周年紀念日。孔子被毛澤東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聖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西方人認為中國最偉大的人物,連美最高法院門框上也有他的雕像!
    西方人認為中國最偉大的人物,連美最高法院門框上也有他的雕像!要是問道我國最偉大的歷史人物是誰,也許有人會說秦始皇統一天下,也許會有人說唐高宋祖,當然或者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了。那麼在西方人眼中,我國最偉大的歷史人物是誰呢?這個人就是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也是十大文化名人的孔子了。在世界上的名人中,他最然不及屈原和釋迦牟尼,可是地位也是名利前茅的。而且他的雕像更是被放在了美國最高法院的門框之上。孔子一生弟子無數,到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出後,加上漢武帝的配合儒學成為了我國重要的一門學派。
  • 《中國》五千年:從喪家犬到孔聖人,孔子的堅持到底有多難?
    書中對孔子影響的介紹是:掌握中國的思想家,哲學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哲學戒律強烈影響中國、韓國(韓國儒學)、日本(江戶道學)、越南和印尼(印尼儒教)。 不僅如此,周公還頻繁的出現在孔子的夢中,每次夢見周公,孔子總是要激動很久。也因為仰慕周公,所以他經常到處考察學習。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周公之夢」的由來。 在儒教長期主導文化的中國,周公也就這樣不可避免的和夢聯繫在了一起,想來周公自己都沒有想到,許多年之後,他竟還成了解夢達人,《周公解夢》也是後人借他之名而作。
  • 「國學」從《論語》中闡述孔子儒家學說的現代意義
    儒家學說,作為中國古老的學派,由孔子及其弟子所創立,從春秋時代一直延續至今,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其間幾度興衰,但依然存在於社會的思想體系中,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孔子,作為至聖先師,以身力行,為達到希賢希聖的境界而努力,是一位自我完善的聖人。
  • 以聖人觀世界:美國早期外交視野中的孔子
    主張談判的英國人質問政府:孔子門徒是「宇宙中唯一固定的自然神論群體」,為何英國願意向他們派遣使團,而對法國卻不願如此?從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英國政府顯然沒有採信反對意見。這些信息給美國人留下的印象是,英國政府相信,即使是孔子學說,都優於法國的無神論。
  • 孔子思想中國再復興 儒家學說現實意義惠澤全球
    中國僑網消息:據美國《明報》報導,為什麼有兩千年歷史的孔子學說在今日的中國再度綻放出光芒?展望中國未來的發展,儒家思想可以提供怎樣的指導意義?這是10月27日在紐約華埠容閎小學舉辦的紐約中華文化論壇2007年度冬季學術研討會探討的課題。研討會由紐約大學終身教授熊玠、中國交通大學訪問學者賴尚龍和著名評論家劉實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