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裡斯本孔子學院孔子像與《孫子兵法》放在一起 韓勝寶攝
中新網蘇州5月9日電(記者 韓勝寶)海外學者稱,孔子學院遍布全球,《孫子兵法》應用遍及全世界。孔子與孫子是世界最閃光中國聖人,也是世界認可度最高的中國偉人,也是兩張全球最耀眼的中國文化名片。《孫子兵法》應隨孔子學院在全球一起傳播,並蒂開花,這更能全面展示中國文武之道的傳統文化。
香港《文匯報》撰文指出,中國在海外設立「孔子學院」以孔子名之,具有代表性和象徵性。世界有學習了解中國的大量需求,「孔子學院」應傳播弘揚中華文明 。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五千言老子可窺自然規律,《孫子兵法》不但能用以指揮戰爭,而且能用來管理公司、推廣市場、面對競爭。
澳大利亞華人孫子研究學者丁兆德認為,《孫子兵法》流傳2500多年,光輝永存,至今傳播到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光耀全球。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和世界寶庫,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智慧價值、應用價值,不亞於孔子倡導的儒家學說。
在葡萄牙裡斯本孔子學院,正廳最醒目的位置,孔子像與《孫子兵法》竹籤並列放在一起,讓人領略中國古代文武兩位聖人的風採。裡斯本孔子學院葡方院長費茂實博士說,這體現了中國儒家學說與兵家思想在孔子學院等量齊觀。
新加坡孔子學院在傳播孔子儒家學說的同時,傳授孫子的兵家文化。該院院長許福吉博士表示,《孫子兵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它放射出的智慧光芒閃耀了2500多年,至今受到全世界的推崇並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我們把《論語》和《孫子兵法》一起傳授,把儒與兵、文與武、柔與剛、軟與硬,交融在一起。
該院出的《<論語>與<孫子兵法>的現代啟事》,其中有《論語》與《孫子兵法》的共性互補性,孔子倫理與孫子智慧關係等。許福吉認為,孔子和孫子都是同一時代、同為齊國人,儒家文化與兵家文化也是互相滲透、互為影響的。如中國的兵家文化講究「先禮後兵」,這個「禮」就是儒家的,而「兵」則是兵家的,兩者融為一體,相互相成。
蒙古國唯一的孔子學院建院5年來,致力於辦成「文武兼備」孔子學院,先後將中國傳統經典《論語》、《大學》、《孫子兵法》一同翻譯成蒙文並出版。該院負責人評價說,齊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光輝燦爛,浩浩蕩蕩,影響著中國,也影響著世界。其中最傑出的是文武兩聖:文聖孔子,創立了儒學,經典是《論語》;武聖孫子,創立了兵學,經典是《孫子兵法》。《論語》以道德治理天下,《孫子兵法》以智慧平定天下。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表示,如今在海外影響最大、最受崇拜的中國優秀文化代表人物莫過於兩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孫子,孔子學院以傳播中華文化而譽滿全球,《孫子兵法》以智慧應用而揚名海外。
世界孔子協會會長孔健形象地比喻說,日本人手上離不開中國的兩件寶:左手孔子,右手孫子,可謂文武並重,收發自如。這兩件寶,一是哲學,二是兵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孔健論證,「《論語》加算盤」的經營理念,很早就由被譽為「日本資本主義之父」澀澤榮一提出。澀澤榮一能創辦並使500多家企業發展壯大的秘訣就在於此,即用孔子的哲學統一思想,用孫子的兵學武裝企業。
算盤就是計算、算計、計謀,《孫子兵法》十三篇開篇就是「計」。孔子和孫子基本生於同一時代,家鄉都在山東,一個是文聖人,一個是武聖人。「左手孔子,右手孫子」的搭配可謂完美無瑕。孔健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