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成立,並公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其中除了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三大巨頭外,還有國內智能語音領域的領軍者——科大訊飛。
當時,對於很多已經習慣了中國科技三巨頭就是BAT的人來說,科大訊飛這個名字的出現讓人有點始料未及。有些人認為科大訊飛會被BAT圍剿,有些人將其捧為唯一能與三巨頭抗衡的公司。
實際上,如果我們稍微關注一下科大訊飛的發展史的話,就會發現,科大訊飛之所以能夠躋身於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名單中,與BAT並列,並非僥倖,其中有著諸多必然因素。
科大訊飛創立於1999年,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分別成立於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從創業時間來看,科大訊飛與三大巨頭處於同一時期,而從近幾年取得的成績來看,科大訊飛的表現也足以驕人。
僅2018年,據不完全統計,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國際權威競賽或評測項目上奪得的冠軍就至少有12個:
2018年1月,機器閱讀理解SQuAD閱讀理解大賽科大訊飛再次刷新世界紀錄,EM得分超過人類平均水平(參賽者包括微軟、谷歌、Facebook、IBM、Salesforce、史丹福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清華、北大等國內外企業和科研機構);
2018年2月,在由國際計算語言學協會(ACL)下屬組織主辦的第十二屆國際語義評測比賽(SemEval2018)中,科大訊飛斬獲基於常識的機器閱讀理解全球第一;
2018年3月,在由醫學影像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ISBI舉辦的IDRiD糖網病挑戰賽上,科大訊飛取得微動脈瘤分割任務第一名、其餘三項任務前三名的佳績;
2018年6月,在由模式識別領域國際學術頂會ICPR舉辦的MTWI(Multi-Type Web Images,多樣式網絡圖像)國際識別挑戰賽中,科大訊飛榮膺「文字識別」、「文字檢測」和「端到端識別」全部三項冠軍;
2018年7月,科大訊飛在國際權威英文語音合成比賽中連續13年蟬聯世界第一,仍然是語音合成自然度指標全球唯一超過真人說話水平的公司(獲得10個測評項目中的9項第一,在最關鍵的自然度和相似度評測指標上均大幅領先第二名);同月,在CGED 2018中文語法錯誤自動診斷大賽上,科大訊飛綜合排名第一;
2018年9月,在國際權威英文語音識別大賽「CHiME-5」中,科大訊飛包攬全部四個項目的第一名;
2018年10月,在國際自動駕駛領域權威評測任務Cityscapes上,科大訊飛團隊刷新了全部兩項子任務的世界紀錄;
同月,在國際口語機器翻譯評測比賽(簡稱IWSLT)中,科大訊飛與中科大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團隊以在英德方向語音翻譯任務上端到端模型顯著優勢獲得第一,基線模型獲得第二的優異戰績。
IWSLT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口語機器翻譯評測比賽,每年舉辦一次,截止2018年10月,已舉辦了15屆。IWSLT 2018吸引了世界各地多所機器翻譯領域的知名大學及研究所參加,包括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義大利Bruno Kessler基金會、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德國AppTek公司,以及國內的阿里巴巴、搜狗等。
如今,科大訊飛積極搭建生態平臺,持續為移動網際網路、智能硬體的廣大創業者和海量用戶提供智能語音及人工智慧開發與服務能力。截至2018年底,訊飛開放平臺開發者總量達92萬,總應用數達57.7萬,累計終端用戶數22億,日均服務量達 47億次,A.I.大學學員總量26.21萬,同時,其應用領域範圍也在飛速擴大中,目前已涉及到家電、電信、銀行、手機、交通、旅遊、音樂、玩具等多個細分行業,其產品佔據中文語音市場70%的份額,在專業領域的應用已佔到80%的市場份額。
因此,科大訊飛能夠戰勝國內其他涉及智能語音研究的企業,與BAT一起登上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並非偶然,而是實力所致。
「我相信,在2019年,越來越多的人會在教育、醫療、翻譯、司法等眾多領域看到人工智慧成功落地的案例,以及在中國成功,從而走向全世界,為人類的未來做出貢獻。」在談到2019年及以後的發展時,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如此表示。
(免責聲明:中國青年網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