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百年不遇,造成的經濟損失不亞於打了一場世界大戰——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世界各國的服務業和實體企業遭受重創:餐飲、酒店、旅遊、影院、娛樂、培訓、交通、物流等和工業企業損失之大無法計算,損失程度為人類歷史罕見。關鍵是,從感覺上美歐的疫情似乎愈演愈烈,有點世界末日的樣子。
鑑於這種情況,各種聲音此起彼伏,關鍵詞為衰退、崩潰、金融危機;少數聲音為短期衰退,很快復甦。難道世界經濟特別是美歐經濟真的會發生金融危機並導致經濟崩潰嗎?我不這麼認為。因為這次危機是突發性的急性病,與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以前的經濟危機所患的慢性病不同。
慢性病積累而成,病重倒下,病去抽絲,很難好轉;急性病來得突然,病情嚴重,需要猛藥,很快就好。以前的金融危機是金融繩索突然斷掉,導致實體企業墜落懸崖;目前這場危機是服務業、實體企業受疫情影響損失巨大,波及金融業。前者看不見危險將至,只能赴死;後者看得見懸崖繩索將斷,來得及救生。
導致金融危機的首要條件是金融鏈條斷掉,那麼我們就分析一下這次疫情危機的哪個環節會導致金融鏈條斷掉。首先是服務業和實體企業倒閉引發公司債務問題牽連金融機構;其次是個人破產導致個人債務(包括房貸)問題發生波及金融機構;最後是股市暴跌後流動性緊缺衝擊金融體系。問題是它們會發生嗎?
為了防範公司倒閉和個人破產,3月27日,美國出臺了2萬億美元救助法案,向大多數美國成年人發放1200美元現金,向大多數兒童發放500美元,為企業、州和城市創建一個5000億美元的貸款計劃,以及撥款3500億美元以幫助小企業處理工資問題。還將擴大失業保險制度,並向美國醫院系統注入逾1000億美元。
我們看看美國2萬億美元救助法案的細則吧:
1.向大多數美國成年人每人發放1200美元現金,向大多數兒童每人發放500美元。若個人年收入超過7.5萬美元,夫婦收入超過15萬美元,這項福利將開始逐步取消。個人年收入超過9.9萬美元,夫妻收入超過19.8萬美元將完全取消。
2.增加失業保險,在受益人通常從各州獲得的基礎上,每周增加600美元,最多四個月。擴大自營職業者和獨立合同工領取資格。
3.創建一個5000億美元的納稅人資金池,用於向受危機破壞的企業、州和市政機構提供貸款、貸款擔保或投資。
4.向航空公司提供250億美元撥款,向貨運公司提供40億美元撥款,專門用於支付僱員工資、薪金和福利,並分別撥出250億美元和40億美元用於貸款和貸款擔保。
5.為未指明的「對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企業」提供170億美元貸款和貸款擔保。
6.向醫院和退伍軍人醫療保健投入1170億美元。
7.為國家戰略藥品和醫療用品庫存提供160億美元。
8.為小企業提供3500億美元貸款,用於支付工資和福利,貸款上限為1000萬美元。
9.對那些被迫停業或總收入比上一年下降50%的企業,給予對保留僱員的稅收抵免,其價值不超過危機期間支付工資的50%。
10.要求團體健康計劃和保險提供者在不分攤費用的情況下提供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預防服務。
11.延遲僱主的工資稅支付,要求在2021年底之前支付遞延稅的一半,另一半在2022年底前支付。
12.禁止從政府獲得貸款的企業回購股票,直至貸款償還一年後。
13.禁止給去年收入超過42.5萬美元的員工或高管加薪。
14.禁止川普總統及其家人的企業接受緊急納稅人救濟。這項規定也適用於副總統邁克·彭斯、各行政部門負責人、國會議員及其家屬。
15.暫停聯邦學生貸款還款至9月30日,在此期間不計利息。
看完這些你認為美國的公司和個人還能發生債務問題嗎?顯然不會,這些方案從本質上講就是為應對公司和個人債務準備的。至於股市流動性問題,先期美聯儲的超常規降息和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以及後期的無底限量化寬鬆已經封住了美股繼續下跌的空間。
我們再看看德國。3月23日,德國政府內閣成員會議推出規模空前的經濟救助方案,金額超過7500億歐元。細則如下:
1. 為大型企業提供高達6000億歐元的救助方案。①1000億歐元的經濟穩定基金用於對陷入財務困境的公司進行投資(可解決企業應急需要;可直接購買企業股權;也可以阻止外資收購);②政府給企業提供4000億歐元的擔保,聯邦政府用政府的信譽為企業的負債背書。③1000億歐元是通過德國政策性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給企業提供貸款。政府授權復興信貸銀行發行2000億歐元債券為上述兩項舉措籌資,政府為債券發行提供擔保。
2. 針對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德國政府提供高達500億歐元的資金補貼。①規模小於5人的公司每三個月將得到一筆一次性9000歐元的資金注入;②全職員工數量在5至10人的公司,每個季度獲得一次性補助15000歐元。
3. 1000億歐元用於僱主和個人救助:①當企業有10%的員工無法正常工作時,企業可申請短期工作津貼。對於申請短期工作津貼的員工,其社保支出中僱主支付的部分將100%由聯邦勞工局承擔,這一政策最多可持續12個月。企業的臨時工也可享受此政策;②對於受疫情影響失去收入的僱員和自由職業者,可以申請德國政府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③聯邦衛生部在原有68億歐元抗疫支持基礎上再增10億歐元撥款用於保障防控設施的配備和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正常運轉;④聯邦研究與教育部獲得1.45億歐元撥款用於疫苗研發。
4. 覆蓋所有規模企業的稅收減免政策,包括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這一政策最長可延續到2020年12月31日。包括:延期繳納稅款;調整預付稅款;暫停稅務強制執行措施。
5.與歐盟委員會計劃設立一個250億歐元規模的「危機基金」,向成員國所有需要幫助的企業無需繁瑣手續提供援助金。
我們再看看英國。3月20日,英國宣布史無前例的全方位撒幣式的救助計劃,細則如下:
1. 幫助英國僱主解決80%的人員工資,上限2500英鎊每人每個月;
2. 月底前,企業都不需支付增值稅,大約增加300億英鎊的流動資金;
3. 未來12個月全民統一福利金(Universal Credit)增加1000英鎊;
4. 就業人員返稅金(Working Tax Credit)增加1000英鎊/年;
5. 個人所得稅申報推遲至2021年1月;
6. 推出企業貸款計劃提供12個月免息貸款給中小型企業;
7. 向租客們提供總額10億英鎊的支持,避免居民流離失所;
8. 自僱人士將以法定病假補貼比例全額獲得全民統一福利金;
9.不僅全民醫療免費,所有在英國的遊客,甚至無籤證人士也同樣免費。
看完德國和英國的救助方案(歐洲其它國家模式大抵如此),你還會認為歐洲的企業和個人會發生債務問題導致金融危機發生?不會的,這次雖然與病毒作戰屬於看不見的戰線,但與經濟崩潰的周旋卻是一場看得見的戰爭。看得見危險,就會消滅危險。這次不會出現2007年沒有預料的、轉眼間雷曼兄弟倒掉的問題。
另外,從疫情角度看,雖然美歐的形勢相當嚴峻,但從武漢的經驗教訓看,疫情即便是被耽誤了,只要人類重視,同樣可以最終控制病毒,畢竟歐美的政府和國民已經開始像中國後期那樣隔離和救治。基於這種判斷,武漢從重視到控制用了2個月時間,美歐再翻一倍時間4個月怎麼也控制了。這與美歐救助計劃期限以4個月為主基本呼應,其實這也代表著美歐各國政府的基本判斷。
正因為如此,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才說:新冠病毒疫情導致的經濟停頓更像是一場「大暴風雪」,而不是經濟蕭條。他預計美國經濟將「非常急劇」地衰退,也將「相當迅速」地復甦。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才說:雖然經濟可能陷入衰退,但當前的情況並非典型的經濟下行,一旦疫情過去,經濟將很好地反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才會說:今年陷入衰退,2021年復甦。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文高經濟時評。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