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報告接診了三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為一家三口。據患者回憶,孩子在小區裡挖到" 野山藥 "帶回家 ,母親就切了幾塊與排骨、鮑魚、山藥一起煲湯,沒想到吃成這樣。
事後,專家在患者家中垃圾桶找到切剩的致病物—— " 野山藥 " 植株片段,經現場初步辨識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毒性很強。
2018年7月,深圳的陳老先生特地託人從老家帶回一些新鮮的藥材,給祖孫三代煲了一鍋清肝明目湯。晚上,陳先生一家有說有笑地開飯了,家中有6個人都品嘗了這一鍋愛心滿滿的藥材湯。
然而大約到了晚上八點,喝過藥材湯的人陸續出現了頭暈、視物模糊、噁心、嘔吐等症狀,並且喝湯最多的人症狀最嚴重,這個時候他們意識到這湯可能有毒趕緊求醫。
福田區疾控中心的醫生採集到剩餘的藥材湯和病人的尿液,趕緊送往實驗室檢測,很快確認了藥材湯中含有鉤吻,也就是斷腸草。
斷腸草在毒藥榜上是名列前茅的一種毒藥物,因「人人奇酸內即粘腸上,半日則黑爛」而得名,她又叫爛腸草,還因「蔓葉圓而光」被叫作胡蔓草。她的學名為鉤吻,取「人口則生鉤人喉吻」之意,另一說是「吻當作挽字,牽挽人腸而絕之也」。
鉤吻的主要毒性成分為多種生物鹼,全株植物都有毒、特別是春夏時期的嫩苗、嫩芽、嫩葉,毒性更大,人只需吃幾片就足以致死。它所含的鉤吻素會抑制中毒者的神經中樞,令中毒者四肢無力、語言含糊、視野重影、上吐下瀉、腹疼難忍等,最終在4至7小時後死於呼吸麻痺。最令人心驚肉跳的是,在整個過程中,中毒者的意識始終是清醒的,甚至在呼吸停止後,心跳都還能持續一小段時間。
據傳遠古時期那走遍山林荒野、嘗百草試療效的神農氏就是這樣親眼目睹自己走向生命終結的。傳說他長著透明可見的腸胃,吃下的食物在胃裡每每清晰能見,當他試吃鉤吻後,毒性猛然發作,完全來不及吃下他常備在身邊的解毒葉子了,只能目睛自己的腸子粘連發黑,變成一段段,生命消逝。戰國末期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文家韓非因受同窗李斯的城妒面被設計身亡時,被迫服用的也是鉤吻。「李斯使人遺作藥,使自殺。」據說韓非逝狀極慘。
所以,鉤吻的毒性的確是非常可怕的。古代醫藥學著作把藥物分為上品、中品和下品,只有被列為上品的才可以養生,中品要斯的其宜,下品多毒,治重病才適量使用鉤吻是被列為下品的。更可怕的是,鉤吻居然長相豔麗,黃花,綠葉,小果,長藤,搖曳在春天,極具迷惑性。但是,在戶外踏青時,萬一看見她,一定不要靠近她,她的花粉都帶毒性。清代醫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說:「胡蔓藤合香,焚之,令人昏迷。」一些醫藥類單位的藥園裡,因為工作需要得種植鉤吻時,多與種植的工作人員都會穿戴好防護用品,且一定會把鉤吻單獨種在一塊地方,再用鐵欄框住,並特別註明劇毒標識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