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出事年年吃!5年裡,雲南已有42人因為吃它送了命

2020-12-17 無線昆明

今年9月份

德宏州就有14人在食用草烏後出現中毒

其中1人因搶救無效死亡

同樣在今年

一名楚雄州雙柏縣的老人

因為食用了草烏髮生了中毒的情況

被緊急送醫

所幸的是經過及時搶救

這名老人脫離了生命危險

而這樣的事情,近年來也屢屢發生:

2018年6月15日,7名遊客在迪慶州德欽縣一家客棧飲用了客棧自製瑪咖酒,發生中毒。後經檢驗,客棧自製瑪咖酒中含有附子成分。

2017年12月5日,玉溪市華寧縣3個村民食用草烏中毒,1人死亡

2017年11月15日,昆明市尋甸縣一農村家庭食用附子,9人中毒,1人死亡。

2017年4月1日,楚雄州元謀縣一農村家庭食用草烏,14人中毒,2人死亡。

2015年9月8號晚,大理賓川縣金牛鎮發生一起食用草烏中毒事件,造成27人中毒,6人搶救無效死亡。

… …

記者隨機走訪中

一些老昆明都表示

自己曾經吃過草烏

「吃了治療風溼。」

「主要是治療風溼,膽子大的人就敢吃了。」

「起除溼的作用、防止感冒,老家吃的人多。」

在採訪中,雖然大家都會聽說一些吃草烏進補的功效,但也紛紛表示,只有膽子大的人才敢食用。而老昆明馬師傅說,做草烏的講究不少。

馬師傅:「弄不好吃了就中毒了,吃了還不能吹風,要睡著,不然吃了就走了 就會中毒。」

馬師傅說,食用草烏,從備菜到烹飪再到食用後的保養,都很有講究,而歸根結底,還是草烏毒性太大,他並不主張為了進補而食用。

而老家在晉寧的李阿姨說,小時候老人會讓他們在冬季吃草烏,後來親自看見了家裡的親戚中了毒,現在家裡的人都不敢再食用了。

李阿姨:「我的舅舅他們吃過草烏中毒了,我們親眼看見,我們不敢吃了。」

食用草烏、附片等烏頭類

中藥材的毒性可不小

草烏不是可以隨意食用的

它甚至被列為大毒之品

近日

雲南省疾控中心也發布提示

近5年已有42人

因為食用烏頭鹼類中藥材進補導致死亡

烏頭鹼毒性極大 5年已致42人死亡

省疾控中心發布提示:烏頭鹼毒性極大,若自行加工不當,食(飲)用過量,極易引起使用者中毒甚至死亡。2015年至2019年,我省累計發生33起因自行烹飪使用烏頭類藥材導致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毒174人,死亡42人,病死亡率為24.14%。

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 鄭粉雙:「吃的這個東西為什麼會中毒呢,是因為它裡面有影響我們神經系統、心臟系統的毒素在裡面。」

據了解,《中國藥典》根據中醫理論和經驗,將有毒中藥飲片分為「有大毒」「有毒」「有小毒」三類,而在10種有大毒藥材中,草烏就位列其中,是名副其實的「毒藥」。

所以家庭、個人不要擅自

加工、食用草烏等毒性中藥

避免出現進補不成

反中毒的悲劇!

專家建議: 食用類似中藥遵醫囑 切勿私自烹飪食用

因為悲劇頻發,我國更是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出售以草烏為原料的食品;嚴禁餐飲經營單位、學校食堂、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築工地食堂、農村自辦宴席、婚喪宴請和會議涉及集體用餐等加工食用草烏、附片等毒性中藥材。

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 鄭粉雙:「我們國家最近都不允許交易大草烏,也不允許餐館烹飪大草烏。」

醫生介紹,在食用烏頭類藥材中毒後,會出現口唇舌發麻,或者是臉部皮膚發癢,甚至是噁心和發慌等症狀,一旦發生中毒症狀需要立即催吐,然後及時到醫院就醫。

生命只有一次

千萬不要盲目食用

把自己和家人置身險境!

草烏、附子知多少?

草烏、附子含烏頭類生物鹼,毒性很大,普通加工方法難以破壞其毒性,研究表明,口服烏頭鹼0.2毫克即可中毒,3-4毫克即可致死。

烏頭鹼的毒性是砒霜的上百倍,超量使用會引起口唇和四肢麻痺、噁心、嘔吐等中毒症狀,對心臟毒性大,可導致心肌麻痺而死亡。

草烏、附子原本有毒性,但通過炮製與正確的煎煮方法,可以降低其毒性,甚至將此藥化為起死回生之良藥、補藥!

草烏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母根,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加工品,二者主要成分為烏頭鹼,草烏、附子藥性辛、甘、大熱,均有毒性,其烏頭鹼的含量草烏高於附子,因此草烏毒性比附子大。草烏與附子同出一本,但因入藥部位不同,功效亦有差異,烏頭鎮痛作用較附子強,而強心和祛寒作用不及附子。

草烏與附子的生品可外用,內服須炮製,不宜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芨同時服用,孕婦及陰虛陽亢者忌用。若內服過量,或炮製、煎煮方法不當,或配伍不當,或個體差異均可引起中毒,嚴重者可致死亡。因此使用草烏、附子時必須嚴格炮製,按照規定的用法用量使用,才能保證用藥安全。

怎樣預防草烏、附子中毒?

1、使用經過炮製減毒的制草烏、制附片時通過醫院、藥店等正規渠道購買,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謹慎運用。

2、注意煎煮方法,煎煮時間一定要夠。煎煮的過程中,不能加冷水,水熬幹了也應加熱水,應煎煮2個小時以上,根據藥量延長煎煮時間,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

3、服用期間,避免吹風淋雨,忌食辛辣、生冷之物。

草烏、附子中毒什麼樣?

如果誤食以草烏、附子等毒性中藥材為原料的食品,或煎煮不當,或服用過量,或配伍不當,則會出現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眼花,口乾,呼吸困難等症狀。

草烏、附子中毒後怎麼辦?

中醫解烏頭鹼中毒大致有如下一些方法:

1、甘草是中醫常用的解毒藥,因此不少附子類的藥方裡都配伍有甘草,烏頭鹼中毒的病人,可以煎湯飲用,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2、蜂蜜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用水兌蜂蜜飲用,但效果緩慢,不適合急性中毒的危重患者。

相關焦點

  • 過年了吃年糕 廈門老手藝——年糕,年年高!
    過年吃年糕,是閩南人的風俗之一,「小孩吃年糕,年年會長高;大人吃年糕,年年會高升;老人吃年糕,年年會高壽」。一塊年糕,早已不只是一種單純食物,更像過年的一項必需的儀式,吃到了年糕,才是真正的過年。吃了年糕,才能「年年高」。正所謂「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不單閩南人,甚至全中國的人,過年都有一個關於年糕的故事。
  • 這個7月,笑點被吃菌子的雲南人承包了!
    沒錯,雲南人又雙叒要吃野生菌「試毒」了,在很多雲南人看來,沒有吃過野生菌的夏天,都稱不上夏天。年年中毒年年吃!在雲南,吃菌中毒這種事,都算不上新聞了。雲南人罵人是瘋子會說:「你怕是吃著菌兒了!比如這個男士,你以為它在拍蚊子?
  • 真正年年有魚,廣東人用1000條魚熬了5噸魚湯,果然廣東人最會吃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對美食都沒有抵抗力。說到中國美食,那可就多了。有八大菜系,吃法也是多種多種。要說到哪個省的人最會吃,大家公認廣東人,沒想到廣東人這麼會吃。廣東除了有佛跳牆和早茶外,吃的食物種類豐富,有蛇、老鼠、鱷龜、蟲子等等,因此廣東人也被大家調侃什麼都吃,也是最會吃的人。
  • 過年吃年糕,吃了年糕年年高
    每逢過年時就有孩童不時的說唱:「過年吃年糕,吃了年糕年年高。年糕年糕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可見過年時節年糕在寧波人心裡的地位。寧波年糕是浙江省寧波市的特色小吃。寧波人吃年糕,主要是炒、湯二種。油菜蕻炒、薺菜炒、梭子蟹炒味道最佳。青菜肉絲年糕湯、雪菜肉絲年糕湯也較常見。
  • 雲南這種果子特別多,年年爛市,做成果醬價格翻倍
    記得自己小時候就經常和小夥伴們去山上找各種各樣的野果子吃,有些時候採摘的野果子特別多的話,還會帶一些回家給爺爺奶奶吃,那個時候爺爺奶奶就會特別的開心。野果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是一種生長在南方的果子,雲南這種果子特別多,年年爛市,做成果醬價格翻倍。
  • 雲南人在吃菌這件事上,命比誰都硬|原創
    近年來雲南吃菌子中毒的新聞屢見不鮮,已有近千人因為食用野生菌中毒,甚至當地政府和專家都操碎了心。每年省衛健委都會發簡訊勸大家一定要小心,還是少吃菌子為好,但云南人就是戒不掉,依舊在「作死」的邊緣試探。這迷之信仰可把外地人看迷惑了,雲南人是沒吃過山珍海味嗎,連蘑菇都是嗜之如命?雲南人對這些質疑都表示不屑一顧,山珍海味倒不是沒吃過,但哪比得上野生菌的魔力。在昆明生活了七年的作家汪曾祺懂吃,他曾為雲南菌子立傳:「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
  • 「年糕年年高」:吃了這口糕,才算年來到
    「年糕年糕年年高。」在盛產大米的江南,年糕歷來便是過年期間的重頭戲,年糕與「年高」諧音,於是便生了「吃年糕,年年高」的說法。小孩兒吃了年糕,寓意會快快長個子,大人吃了年糕,則寓意生活與工作一年比一年好,於是,每逢節前,家家戶戶便都開始搗鼓著打年糕迎新年,並作為新年中走親串戶送親戚的傳統禮物,十裡八村充斥的年糕味兒,讓人聞著就心生歡喜。
  • 南方新年吃年糕,祝福家人「年年高」,加上脆皮炸一炸,年味更濃
    南方新年吃年糕,祝福家人「年年高」,加上脆皮炸一炸,年味更濃大家好,明天就除夕啦。除夕吃年夜飯是全中國人的傳統,已經大家都是在家裡自己做一桌子好菜,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很多家庭直接去餐館裡點一桌硬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
  • 過小年吃年糕 新年萬事如意年年高
    回放 過小年吃年糕 新年萬事如意年年高
  • 東北人過年都吃啥?這幾道菜必不可少,年年吃也不膩!
    年夜飯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頓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頓團圓飯,除去一年的黴運,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做的菜也非常重要,不止大魚大肉,還有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菜,東北人非常看重過年,在東北臨近過年時,會感到濃濃的年味兒,特別親切,今天我就來看看東北人過年的時候都吃些什麼吧!
  • 過年吃魚,寓意年年有餘,分享5道魚,有你喜歡的嗎
    魚在中國象徵著平穩、喜慶和繁榮,人們喜歡用魚來表達美好的祝福之意,例如年年有餘,吉慶有餘等。春節家宴,年年有餘,魚的菜餚不可缺少,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中國那些關於魚的經典做法,味道鮮美不說,還非常營養,並且寓意也非常好呢。
  • 「年年有餘」習俗之由來
    」習俗之由來  吳正格  除夕,家家年夜飯必有一盤「全魚」,這種「年年有餘(魚)」的風俗,自古已有,至今盛行。其間,黃河、長江流域漁俗交匯,江東進而開發,魚稻遠勝孫吳之時,時人則始稱江東為「魚米之鄉」。那時,漁業勃興,商機遍水,為生財時尚之道。漁業發達必然帶動漁俗興起,「食魚寓吉」、「以魚譬餘」的祈福輿情的「苗頭性」,是「魚米之鄉」的江東漁業人士所張揚,隨順情理。起碼,這裡是有了「年年有餘」之年俗的成因氛圍。
  • 年夜飯的壓軸菜,寓意年年高升事事順意,Q彈過癮,上桌搶著吃
    我家年夜飯的壓軸菜,寓意年年高升事事順意,Q彈過癮,上桌搶著吃。年一到春節,有一樣食物在餐桌上是一定要有的,大家想必已經猜到了,它就是年糕。年糕,是中國歷來過年傳統的食物,各地逢年過節吃年糕的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它不僅有濃重的歷史氣息,也是寓意深遠一種食物。特別是大年初一當天,大多數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會吃年糕,它已經成了過年裡一定要吃的美食之一,年糕諧音「年高」,表示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吃年糕也預示著新的一年,事業財運等年年高升,事事順意。
  • 春節飯桌「年年有餘」,剩飯剩菜吃著有順序
    過年期間,各家各戶都在餐桌前好好吃頓團圓飯,然而在年年有餘的習俗下,許多家庭總會盡其所能地在年假期間準備整桌年菜,卻因為過於豐盛而吃不完,結果就是留待隔餐,甚至接下來好幾天都得吃剩菜,再怎麼可口的菜餚也讓人胃口盡失。
  • 春節年菜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味道鮮美寓意好,年年有餘年年富!
    春節年菜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味道鮮美寓意好,年年有餘年年富!這段時間開始準備年菜了,魚蝦肉什麼的一筐一筐往家搬,兔兔也參與到了這場準備年菜的活動中,熱熱鬧鬧過大年是兔兔最期待的了。說道年菜,兔兔今天也想分享一道菜,這道菜主料是魚,是兔兔家每年必不可少的年菜,取其「年年有餘」的吉祥兆頭,吃了它,好像真的就能年年有餘,哈哈哈。中國人過年,就是圖個熱鬧和吉祥,是不是?
  • 農民工每天能掙兩三百,為何「年年打工年年窮」?錢都去了哪裡?
    農民工是我國一個特有的群體,因為城市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近幾十年間出現。根據我們的數據統計,現在全國有3億農民在外面打工。之所以他們外出打工,是因為農村種地收入水平比較低,農民在家裡掙不到錢。很多農民外出打工之後,每天可能拿到200~300塊錢的工資,算起來並不是很低。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民工很窮。
  • 年糕年糕年年高,過年百種年糕怎麼吃最好?
    年糕年糕年年高,寓意吉祥如意,年年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傳說是以前一高姓部落為對付「年獸」,蒸了很多粘米糰放在院子裡,人則躲進屋內堅決不出來,結果「年獸」找不到人只好把米糰吃了,味道還挺好,吃完也就走了!這下好了,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都效仿高姓部落蒸米糰度年,並把它稱作「年高」,後面也流傳成「年糕」!
  •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在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唐詩宋詞元曲可稱得上是最鼎盛時期的文化瑰寶,所以有太多的優秀作品被傳承了下來,並且在其影響下一直被後人所推崇和喜愛,尤其是以唐詩宋詞最為突出。
  • 年夜飯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雞寓意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
    眾所周知,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傳統春節,每年必吃年夜飯。而春節也有一家團圓、一家團聚吃年夜飯的習俗,中國人講究吉祥如意,喜慶和圓滿,吃的年夜飯上,每道菜也有特別的含義,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年糕代表步步高升,一年更比一年高;糖醋排骨代表節節高升;那麼吃雞代表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說到吃雞,可能有小夥伴可能會想到,」大吉大利,今晚吃雞「一款射擊網路遊戲。
  • 除夕夜不空鍋:新年吃舊糧,年年有餘糧!
    「除夕不空鍋」說的是除夕夜裡(也有說從除夕夜起連續三天),人們要在飯鍋裡放上些乾糧或其他食物,稱為「壓鍋」。表示去年的餘糧能夠存放到今年,意為年年有餘,以此來祈盼來年生活富裕安康,溫飽無虞。關於「除夕不空鍋」的習俗,並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源於何處,但有一個很有趣的民間故事,道出了「除夕不空鍋」習俗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