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本次參加比賽的大部分同學的教育研習報告選題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基本都能圍繞著教育實習經驗交流、課堂教學觀察、班級管理、反思自身的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形成一定的自己的見解與觀點。能閱讀相關的文獻,結合自身在教育研習的實踐基礎上,結合新課標、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對某些教育現象、教育問題進行比較細緻的觀察,以及針對當前教學中的存在問題進行調查與研究和探討;提出新觀點、得出新結論,或站在新的視角做出新的解釋和論證。
大部分同學們的論文結構比較完整規範,研究方案設計比較合理,研究方法基本可行。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有關理論、表述概念正確,較好地收集了各種原始資料與數據,有一定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大部分同學還能根據選題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其中部分同學藉助統計分析軟體進行了因素分析,資料收集詳實,圖表清晰、嚴謹。論證清晰有力,論據充分,報告內容豐富、條理清晰,反映出部分同學具有較好的科研能力。
不足:
一、選題不夠新穎,問題導向不足。一份好的教育研習報告一般具備以下幾個共性的特點:(1)立意要新;(2)論點鮮明;(3)論據充足;(3)理論與實踐層面分析透徹;(5)對策與建議突出重點,有創新點。但從本次的研習報告選題來看,立意不夠新穎,研究選題的問題設計還有待提高。通過真實的教學實踐,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力基礎,探究、創造性地解決真實情境中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的加強。
二、研究方案設計有待加強,思維不夠嚴謹。此次參賽研習報告中,部分同學的研究方案設計還不夠規範,可操作性還需進一步加強。研究選題過於空泛,導致研究目的不夠明確,研究內容不夠具體,概念表述和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夠清晰;對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探討還比較單薄;調查過程的研討還不夠深入,調查結果的探討還不夠深刻;研究方法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數據的分析和論據的收集注意寬度和廣度。報告的語言表述、例證分析還不夠嚴謹、報告的邏輯思維與結構有待進一步加強。在個別的論文中,還存在錯別字、排版等問題,要多細心、仔細打磨和反覆的proof-reading。
建議:
(1)注意選題的適切性,多聯繫教學實際。
建議同學們勤觀察勤思考,以自身的教學實踐、觀摩的課例、聆聽的學術報告或參與的課題研究活動等自主實踐探究為研究的出發點,在教育實習過程中,多以具體的教學反思點和需要解決的真實教學問題為研究導向,在不斷的觀察與思考的過程中提出典型的、具有研究價值且易於操作的問題。注意問題的切入點要小,以落實學科素養目標為研究支點,以紮實課堂實踐為研究弧面,以創新視角為切入點,聯繫實際,以小見大,這樣研究的選題才更有研究的意義和凸顯出研究的價值。
(2)注意報告撰寫的格式規範性。
建議同學們要熟悉掌握學術論文或是研究報告的寫作結構、語言特點和格式規範以及選用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例如,課題名稱要確切地反映研究的目標、內容、對象、變量關係、方法等;要畫龍點睛般地告訴其研究者所要闡述的問題實質。摘要、關鍵詞都要讓讀者明白你的研究報告的概貌,內容要準確精煉,能把主要內容概括出來。然後再圍繞著具體的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你的選題背景、闡述你的研究的目的、意義及價值;積累一定的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對所研究點做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論假設;確定調查研究的目標、內容、對象以及選用恰當的研究方法,研究設計要有具體的調研步驟和具體措施體現,闡述清楚從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從假設發展到規律探討的過程;調研的結果與分析要實事求是,對數據資料要進行量化處理和客觀分析,經得起驗證。研究的結論要提出自己的新見解與新觀點、反思建議或是進一步的研究設想等。參考文獻的引用和格式的引用都要做到規範有序。
最後,期待同學們在不同領域、課程中擁有多樣的創造性學習體驗。在調研項目中,多體會日常的、身邊的、真實的問題解決過程;在學科專業研究項目中,多形成對知識的新見解,多創造性地用學科知識進行新實踐;在跨學科研究項目中,多關注更具有社會關懷導向的真實而複雜的問題,探索實踐不同專業領域的合作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