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厭學、叛逆」的兒子你有嗎?孩子個性化培養是教育的方向

2020-09-05 海涵看教育

【前言】我有過一個青春期「厭學、叛逆」的兒子,並且教育成功,現在在上海做高級投資人項目工作。我們家認為孩子教育的成功,首先要有獨立、健康、合格的心理素質,其次要有獨立思考和應對變化的應變能力等,孩子個性化能力培養一直在我們家得到貫徹。孩子青春期「厭學、叛逆」時,我和許多家長不同,既然青春期問題已經出現,那就要想辦法換一個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從挖掘孩子的「潛在能力」和了解孩子對哪些知識領域感興趣來培養,一樣能讓孩子在青春期這幾年積累到相應的知識體系。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說過: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孩子出現了「叛逆、厭學」問題時,更應當注重「因材施教」,安全的度過孩子的青春期。

這篇文章我寫於2018/09/20,也是兒子自主去上海後的幾天。現在做部分修改和補充。

這是兒子2017年在上海拍攝 有興趣愛好的孩子,就是逆反、厭學,也不會無所事事,因為孩子學會了思考

換個角度觀察孩子的「厭學、逆反」問題。

「叛逆、厭學」 這個詞用在 現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叛逆、厭學」我總是從孩子個性化這個角度,來觀察孩子的特長和欣賞他的能力,從孩子的個人興趣愛好和特長,作為我們相互交流溝通的「基石」,相互發表觀點進行討論,這樣才會發現孩子的頭腦中,除了學校的學習以外,還有我們不知道的知識領域的新聞見解,和創新科技信息,這就是孩子個性化興趣愛好的方向,往往我們滿足了,孩子個性化思想的交流和思考,反而提升孩子對課內學習的興趣,覺得學習不再枯燥,因為所有的知識都是相互相成的。如果您和孩子交流,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個方法很好用,你可以試試!

2017年兒子拍攝

「厭學、逆反」的解決過程,需要發現孩子的個性化發展方向。

2018年9月16日是我兒子剛剛20歲的生日,今天這個時候,他已經遠離家庭,在上海為了他的志向而努力,開始尋找與自己興趣相適應的實習崗位(投資分析)。可是誰又能想到三個月前,我們還和兒子商量著,關於是否「退學或休學」的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2018年5月24日,兒子學校機電班的老師,給我來了個電話,說我兒子有2、3天沒有去學校上課了,讓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學校一趟。在缺課就辦休學或者退學。我當時一聽,就著急了,這小子又是怎麼了?

2017年兒子拍攝

因為他從上初三沒多久,就開始不喜歡學校的應試教育「厭學」。主要覺得應試教育講的太枯燥,節奏慢,知識面不寬……不能引起他的學習興趣。他認為,還不如讓他在家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比如最早上初中開始閱讀的《圖說世界史》、《世界地理全知道》、《瘋狂科學》《福爾摩斯全集》、《人性的弱點》、《羅斯福自傳》、《塔木德》等。到了17歲後,由於興趣又閱讀的《司馬懿權力的奧秘》、《地緣政治》、《君主論》、《彼得林奇》、《塔勒布三部曲》等等。

其中有一部分書籍,也是我先生根據孩子的特長和閱讀理解能力水平,引導孩子深層次閱讀。這一方面的培養,充分運用了我先生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社會經驗等,正好兒子也喜歡這方面的知識「引領」,常常是相互交流討論對事件的看法,所以我們家親子關係一直非常融洽,現在工作了,還是經常交流溝通。現在回想起來,我認為這就是孩子「個性化」培養,是他的興趣特長,這些都為現在做投資有關的工作,打下了能力基礎。

當時我和我先生就和孩子商量一起去學校見老師,可這小子他不去,他說他要去上海,因為去上海工作是他的夢想。沒辦法我們倆單獨去見的老師,和老師做了有效的溝通。再回來的路上,我對我先生說,如果直接去和這個「臭小子」談這件事,肯定氣氛會不好,會加重家庭關係的緊張,還不如約上孩子,全家人出去吃一頓,在飯桌上大家談一談。就這樣那天下午我們全家就上了「佰燒」自助。

吃飯的的時候,我們先從美食開始談,聊聊食物的產地,需要的原材料,食材的種植,季節收穫,價格,物流運輸周轉、外賣等。比如辣椒的種植歷史,用途及應用,世界分布……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觀察孩子的表情,發現他的內心也是有些「忐忑」的。

之後我先生就開始給他分析問題和提前需要做的規劃。

第一,去上海可以,不攔著他,但是這個月份,也不是招聘季節,因為公司招聘都是有招聘計劃的,怎麼也得等到大學校園宣講招聘開始上升再去。

第二,根據招聘條件和具體崗位,去應聘,你要有拿得出手的個人能力,文憑不是你的強項,那就看你個人能力儲備到哪一個階段,讓別人能看到你有哪些能培養的「潛在能力」等,你能具體做什麼?這樣成功率就會高些。所以在去上海之前,必須要把學校的學習上完,拿到畢業證。同時加緊按自己的職業規劃方向做能力的相應準備。

接著我先生又讓兒子,說說他自己對未來幾個月的計劃安排和想法,這樣我們全家都明白了各自的想法和下一步的目標,這樣的好處是,自己知道自己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減少了不必要的家庭教育問題。

從那以後,兒子除了按時上學,業餘時間就按照我先生的要求,準備相應的能力儲備。比如兒子是17歲左右開始對投資有興趣的,也為此閱讀了相關的書籍和國外拍的有關金融紀實紀錄片、影片等。

美國商業大亨傳奇 紀錄片等

18歲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職業方向,我們也支持他的興趣,他都是主動學習,時間自己安排,根本不用我們操心。因為投資分析肯定要用到英語交流,英語自學是從小看美式大片開始培養的,所以兒子就把看原版的美國電視劇做為了英語的提升工具。

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二者,所帶來的的收穫差距是多麼的不同啊!所以在和「逆反、厭學」的孩子交流時,我們家充分的運用了父母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社會經驗,與孩子的興趣發展方向相結合,讓孩子重新思考自己的計劃和方向。

現在我兒子已經在上海工作,也是他的興趣方向。雖然這個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總的大方向還是比較順利的。

「厭學、逆反」的解決過程,需要家長自身的儲備知識和社會經驗。

孩子「厭學、逆反」就這麼幾年,如果我家在這幾年把孩子的問題擴大化,那麼孩子的人生軌跡就會偏離健康的軌道。當我們的孩子出現「厭學、逆反」問題時,我們做為家長一定要冷靜的觀察孩子,是否已經培養過獨立分析判斷的思考能力和孩子個人的興趣愛好,這樣孩子就是有教育問題,也不會「迷茫」。

是否培養過孩子獨立思考的意識

想一想您的孩子在出現問題之前,有什麼興趣愛好?平時喜歡動手做什麼事情?喜歡和您討論什麼新聞事件?孩子的觀點是什麼?孩子對哪一些領域的知識和創新科技感興趣?這是否就是您的孩子個性化的「潛在能力」呢?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不太願意和父母交流,因為父母的頭腦中只有「分數」。親子之間的談話內容太單一,所以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做為父母,您擅長哪個領域呢?放平心態,結合孩子的興趣,和孩子進行有效的相互交流,只要孩子願意交流,就是」成功「。

現在青春期的孩子,生活在深度數位化創新時代,頭腦中不可能只有課堂的學習內容,一定還有其他對先進科技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等,只不過每個孩子的興趣方向不同,這和孩子的身體發育規律和心理成長有關,給沒有經歷過生活經驗的孩子,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所以和孩子交流溝通時,要讓孩子知道,在父母這裡能得到知識儲備和經驗方面的引領。中國有90%的家長都低估了孩子能力水平。

中國教育缺少孩子個性化能力發展培養這一部分,孩子得不到展示和發揮,才會出現所謂的「厭學、逆反」這一部分問題。我們家當時就是支持孩子的個性化能力發展,從而提升了孩子對課內知識的學習興趣,思維方式更靈活,思想不單一,才會有孩子現在的發展。

如果您也有和我同樣的孩子「厭學、逆反」經歷,可以換個角度觀察孩子,從挖掘孩子的「潛在能力」和了解孩子對哪些知識領域感興趣來培養,一樣能讓孩子在青春期這幾年積累到相應的知識體系。運用家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社會經驗,與孩子的興趣發展方向相結合,利用孩子課外的個性化發展來提升課內知識興趣,讓孩子順利的度過青春期這幾年吧,孩子個性化培養是以後教育的方向。

希望我家的經驗對您有用!歡迎閱讀我其它,關於孩子教育方法的文章。

相關焦點

  • 河南專業青春期孩子叛逆教育學校電話
    河南專業青春期孩子叛逆教育學校電話,學校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和誨人不倦的大愛精神,來幫助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有厭學、早戀、叛逆、自卑自戀、揮霍無度、厭學逃課、離家出走、人格異常、打架鬥毆、暴力傾向、親情冷漠等不良行為習慣和不健康心理的青少年,進行行為矯正、心理輔導、思想教育和文化補習,在學校多年的成功教育模式下
  • 厭學、遊戲、叛逆,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成為「問題少年」?
    接觸過一位學員家長,自己是一位老師,自認為教育孩子不在話下,但是孩子到了高一的時候仍然出現了厭學、沉迷遊戲的情況。自己曾經對學生的那套,對孩子完全沒有作用,一度認為就是孩子不爭氣,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到了孩子身上,絲毫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問題。但是當孩子對她喊出:「你只知道做一名老師,但卻不知道如何做一位媽媽」的時候,這位朋友開始了自己的覺察和反思。
  •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青春期孩子厭學的最好解藥
    青春期孩子叛逆,父母能接受,青春期孩子厭學,父母就不能理解了。你說,大好的青春年華,不去學習不去為未來打拼,將來如何在知識經濟時代立足呢?青春期孩子厭學問題,是父母最為苦惱的問題。後臺有不少父母求助,青春期孩子不去上學怎麼辦?經數據分析,不願意上學的青春期孩子有著類似的表現:1.主觀上不願意去學校;2.向父母提條件得到滿足後被動上學。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青春期沒叛逆,媽媽談教育:關鍵在小學
    文|凝媽11歲到18歲處於青春期,要想孩子不叛逆,教育不要等到11歲才開始,而是從小學階段開始。——陳美齡經驗總結家有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煩惱莫過於孩子叛逆不聽話,油鹽不進,貪玩愛打遊戲,不努力學習,親子關係逐漸疏離,家長卻一籌莫展,無可奈何。
  • 濟南大千教育:孩子網癮早戀厭學叛逆?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
    孩子厭學、叛逆、早戀、網癮幾乎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因叛逆產生的問題非常多  濟南大千教育就孩子成長中所遇到的厭學、叛逆、網癮和早戀四大突出問題,為家長們支招。濟南大千教育支招青春期的孩子長大了,會有自己的想法,不要還是像對待兒童一樣,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心理問題嚴重,不及時調整很可能影響孩子一生身心健康發展。
  • 對厭學、叛逆孩子的教育要點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1家長眼中厭學叛逆的孩子有家長朋友諮詢和心理求助時說,孩子在學校學習時由教師輔導,學習狀態尚可。但周末、放假在家裡表現的就玩遊戲、厭學,不寫作業、貪玩,自制力差。
  • 解決孩子厭學叛逆問題心理機構
    伯爵書院_解決孩子厭學叛逆問題心理機構?每個家長都要重視家庭教育,孩子從出生就在體驗父母的教養方式。但是,如果家長不顧及孩子成長的需要,胡亂地說一些傷人的話,會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今天,伯爵書院青少年厭學叛逆行為矯正中心為各位家長推薦的這篇文章,希望各位能抽出一點時間認真看看。
  • 我的孩子為啥會厭學?青春期為什麼會叛逆?
    前幾天我收到一個來訪者的問題:我的孩子為啥會厭學?青春期為什麼會叛逆?然後我給出了以下回答:這是兩個問題,咱一個一個來解答:第一個問題:孩子會啥會厭學?你見過小孩子厭玩嗎?沒有吧。其實沒有人天生是厭學的,一個小孩子從出生的時候,就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東西都想往嘴裡放,什麼東西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當他看到好玩的東西的時候,他還會咯咯咯地笑。我曾經做了7年的中學教育,大家都說中學學生壓力很大,經常出現厭學,但是我教的學生一個比一個有活力,他們很喜歡上我的課。因為,我總是給他們提供一些好玩的任務,並提供足夠的創作時間。
  •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麼辦:學會對話捨棄聽話,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青春期叛逆現在好像已經成了許多家長與老師的默認現象,面對這樣的孩子怎麼教育其實也是有很多爭論的,同時成因也是比較複雜的。那第2個就是互動性,互動就是我跟你對話討論,能夠跟你互相了解的這樣的能力,那麼聽話的孩子比較容易產生出兩種方向,第1個就是乖乖崽,我只敢做你說的,內心比較多的害怕,那第2個就是叛逆,我雖然有創意,可是我學不會跟你互動。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幫初二兒子戒掉「青春期厭學情緒」,這位媽媽只做了一件事
    當孩子學習成績下滑時,我總是說他:「你之前學習成績不是挺好的嗎,怎麼現在落下來了?」,不再提過去的成績,而是看到兒子厭學背後的情緒,不斷鼓勵他,引導他看到學習的好處,慢慢讓他相信自己擁有變得更好的可能!
  • 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不服管?濟南大千教育教你幾招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即使再關心孩子,也要適度降溫,陪伴孩子要時刻謹記——不要太關心,不要太有好奇心,不要太熱心。一定要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懂比愛更重要!當一向乖巧聽話的孩子,忽然以你不習慣亦不喜歡的方式對你說話、與你相處,甚至和你頂撞時,先別急著生氣,更不要一巴掌打下去,他(她)其實是正在用這種方式向你宣告:我,已經進入青春期了!
  • 青春期孩子叛逆,親子關係緊張?5個建議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
    01在生活中,見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網絡、厭學逆反、早戀等等,孩子的種種表現,很少父母能夠理解,有的中國父母常用抱怨、指責、說教、甚至打罵等不正確的教育方式,給處於迷茫中的青少年帶來很多煩惱,親子關係也越來越緊張。其實這都是青春期荷爾蒙激素不平衡造成的心理問題。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鋒哥的觀點是: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向成人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他更希望被當作成人而不是一個孩子來對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能減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會表現得不像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
  • 你相信青春期孩子會叛逆,你家孩子就會叛逆
    說到青春期,家長們往往如臨大敵——就會想到叛逆、個性張揚、不斷挑戰世俗和規則……說到家有「中二少年」,家長們都能心領神會這種艱難,真的是這樣嗎? 有一位心理學家卻說,青少年的問題其實沒那麼普遍。如果你相信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叛逆的,你家孩子就一定會是叛逆的。這個假設之所以成立,是你自找的。
  • 一位媽媽的分享:與青春期孩子的一場較量,我明白了他厭學的真相
    正常下班回家後,一進門我就看見孩子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我跟他說了幾句話都沒有任何回應,一生氣,我就上前搶走了兒子的手機。孩子的情緒一瞬間爆發了,一把搶過手機跟我大吼:「手機是我的,你沒有權利管!」「我是你媽,我怎麼沒有權利管!
  • 為什麼有些孩子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現象?
    在很多家庭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孩子叛逆的情況。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都會擔心。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避免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或者有哪些方法把已經出現叛逆現象的孩子,通過改善不再叛逆了?關於青春期:我們的偏見和誤讀進入青春期後,有很多孩子變得暴躁、不聽話、不努力學習,甚至染上各種吸菸、酗酒的壞習慣。然後許多父母就錯誤地認為,只要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就會變得叛逆。等到自己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許多父母就會像遇到敵人一樣,變得很痛苦。
  • 孩子叛逆不聽話、厭學成績差,沉迷遊戲
    朋友家孩子讀初二了,叛逆期很叛逆,脾氣犟不聽話,多次偷家裡的錢,她快被氣死了;學校老師也多次說孩子成績差,希望家長幫一下。他爸氣不過動手打他,孩子不但不理解家長的擔心,竟和他爸還手,摔門就走。之前給他報補習班,幾個月也不見成績提高,孩子卻更加厭煩學習;朋友很擔心孩子叛逆期做傻事,耽誤學習,長大後悔抱怨家長。心急如焚,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那麼,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呢?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不喜歡被人從頭管到腳。對於家人和老師的教導,他們根本就聽不進去,有時候忍不住了,他們還會和別人頂嘴,別人說他們一句,他們就回別人十句,他們總是會有一大堆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犯下的錯。總之,他們會把所有反對他們的人看成是敵人,並且會一直和他們對抗下去,給人一種不見棺材不掉淚,不跳黃河不死心的感覺。
  •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厭學背後,隱藏著父母不為所知的內心世界
    所以在這個階段,特別需要家長來讀懂孩子的「叛逆」:當孩子回家關上門不和家長交流,可能是在學校中由於自尊心受損,但又不得不面對他人;他們「愛打小報告」,可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失了太多的關注和關愛,變成了「討好型」人格。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他們的行為密碼,等待著家長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