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會經常說某幾句話,如果你沒有意識到,就問問你身邊的人,你經常會說哪幾句話?你的口頭禪是什麼?
這就好比一個心理測試,內容就是讓一個熟悉你的朋友或你的家人回想一下你經常說的三句話,寫下這三句話,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讓人類驚訝的發現,原來我們連自己的意識都控制不了,我們每天的想法和行為很大程度上不是自己說了算的。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看看下面這幾句「口頭禪」會暴露出一個人怎麼樣的性格,它們又是怎麼樣成為一個人的命運的。
這幾句來自口頭的俗語,估計我們都很熟悉,因為它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習慣用語,可是你有沒有細心觀察過,認真思考過,這些話的語境、言外之意、潛臺詞是什麼。是妥協、是收斂、是被動,而這些對於一個人生命力的展開,對於一個人能量的釋放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為什麼有的人活潑,有激情,因為他的生命是打開的,是向外伸展的,而不是向內綣縮的。
也許一時一刻的妥協、收斂、被動對一個人不會有重大影響,可是不要忘了當你常說這些話的時候,這些東西就已經成為了你的習慣,成為了你的性格特徵,這些習慣和特徵就像一個一個珠子一樣,串起來就成了你的命運,成為了你的人生。
自然界能量是守恆的,人作為大自然的一份子也不例外,從心理學上來說亦是如此,一個人困、累,最明顯的就是心理能量不足,可是能量是守恆的,那麼他的能量跑哪兒去了?內耗,心理內耗是大多數人能量消耗的一個途徑,比如自責、抱怨、焦慮、擔憂、緊張等。
此外他沒有很好的方式從外界獲取「能量」,比如讀書、學習,和別人交流等。身心是一體的,相互影響的,心理上的「困、乏、累」,在機體上的表現就是瞌睡、沒有精力、提不起神,長此以往,對於一個人的發展和成長就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千百年以來古人早有此明見,我們人類很容易被懶惰「吞噬」,變得拖延,可是假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只是這句話的第一層,因為這句話還透露著一個人的「規避性」,規避風險,蒙蔽自己是這句話的第二層含義。
因為只有不做,找個理由不做才是最安全的,只要有選擇,只要有行動,必定會有結果上的好壞與成敗。比如你需要考一個資格證書,可是你就是怕自己考不過,成績出來怕別人笑話,於是就拖著等下一次再報名,這樣就不是你考不過,而是你沒有報上名而已。
這些生活中一個人經常說的話難道不是他習慣背後的心理反應嗎?不是他的性格特徵嗎?是,不僅如此,恐怕還不止如此,除了是他的心理反應,性格特徵外,還是他潛意識的流露,比如那句「明天再說吧」,流露出的就是他潛意識裡的「恐懼」。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如果潛意識的東西不能轉化成意識,他就會變成我們的命運,指引我們的人生。
而那些慣用語、口頭禪背後往往就藏著一個人的潛意識,所以你常說的話,不僅暴露了你的性格,還會成為你的命運。
作者簡介:非著名心理諮詢師,關係助推者,心理健康教師,筆名心理相先生,致力於探索心理,讓有緣人成長和發展的更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