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命運嗎?
是否有過在無數次掙扎後,放棄努力,最終聽天由命的經歷?
或是深陷重複的境遇不知如何是好時,聽信了算命先生口中的預言?
01.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世界
命運是如此神秘,以至於很多人都對「宿命論」,深信不疑。
那麼心理學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呢?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你的潛意識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
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
也就是說,心理學認為,我們的命運其實是由潛意識決定。
先來個小測試,下面這幅圖,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
不同的人,看到的都不一樣。
有的人看到了一對戀人在風景中,有的人看到了一個嬰兒;
有的人看到了一雙腳,有的人首先注意到的是嬰兒的頭。
為什麼會這樣?
就是因為潛意識在無形中,左右了我們的判斷。
所以我們看似生活在一個世界,實則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再舉個例子,同樣是半杯水放在那裡。
悲觀的人的想法是:不好,我就剩半杯水了;
而樂觀的人想的是:不錯,我還有半杯水。
看到沒?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你想看到的。
我們看到的世界,不過是內心的映射,而操控這一切的神秘力量就是潛意識。
假如把我們的整個意識,比喻成一座冰山。
我們日常的思想、行為和選擇這些「有意識」的想法,只佔5%,
其餘95% 都是隱藏在水面下的潛意識。
潛意識決定著我們對事和人的態度和看法,也決定了我們會做出怎樣的行為和選擇,形成怎樣的關係。
和物的關係,和他人的關係,和自己的關係,無數個關係糾纏和交錯。
如同蜘蛛網一樣,層層疊加,相互作用,最終編織成了一張越來越大的網,牢不可破。
就好像我們的命運一般。
02.重複同樣的命運,是你的潛意識在搞鬼
心靈雞湯中說:性格,往往決定命運。
這句話用於心理學,也同樣成立。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一個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體(一般是撫養者,通常是指父母)構建的關係,會內化到一個人的內心深處。
成為一個人的內在關係模式,即性格。
一個人在新的關係中,總是將他的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在新的關係中。
也就是說,潛意識會引領一個人會不斷重複構建類似的關係模式。
就好像在迷宮中前行,兜兜轉轉總是回到原點,始終走不出去。
比如說,一個因為丈夫反覆出軌而離婚的女人,內心對男人充滿了厭惡。
她獨自和女兒生活,經常向女兒傳遞「男人沒有好東西,都是好色之徒」的思想。
缺乏父愛的女孩,渴望愛但也懼怕愛。
她的內在關係模式是「對異性保持警惕,才能讓自己處於安全之中」。
突然有一天,有個深愛她的男人出現,剛開始她幸福不已。
後來,兩人在一起後,男人忙於工作和應酬,陪她的時間越來越少。
女孩的心裡,就會不停冒出這樣的想法:他到底在忙什麼?是在忙工作還是在和別的女人曖昧?
於是,女孩時不時電話查崗確認,甚至偷看對方的手機,就連對方女同事的情況也要盤問清楚。
時間一長,男人煩透了,終於有一天,忍無可忍,主動提出分手。
女孩傷心絕望,堅定地認為:他一定是愛上了別人,才提出了分手。
男人都是好色之徒的想法,也在女孩心裡再次強化。
巧的是,分手沒幾天,女孩果然看見了男人和一個女孩有說有笑地在一起。
這一幕讓女孩更加堅信:男人果然沒有一個好東西。
奇怪的是,之後女孩談了幾段戀愛,竟然都是這樣的結局。
於是,她開始怨天尤人,開始相信命運。
03.你相信什麼,命運就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你認為這個女孩,是真的不被命運厚待還是她自身的問題?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和助手在一所小學裡,聲稱評估學生們的未來發展前景。
並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學生的名單神神秘秘交給教師們,還要求嚴格保密。
幾個月後,心理學家回到這所小學檢查實驗進展。
當初名列「有發展前途」榜單的學生們果然成績進步、性格更開朗活潑、跟老師的關係也更好。
當教師們歡喜讚嘆心理學家的評估驚人準確時,研究者揭開了出人意料的謎底:
其實那份名單是隨機選出來的,跟評估一點關係也沒有。
心理學家發現,真正影響結果的,其實是教師們相信他們有發展前景後,
無意中流露出的對「天才學生」的關愛和期望。
這些信任、鼓勵和正向的期待,改善著師生關係,激發出這些孩子的自信和學習熱情。
對此,心理學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自我實現預言效應。
是指一旦你的心裡產生了某種想法,就會不自覺把事情朝著你認為的方向推動,
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暗示」,你給自己怎樣的心理暗示,就會得到怎樣的結論。
再回到上面的問題,這個女孩給自己的心理暗示是「男人都是好色之徒」。
於是她就會不由自主地「搜集」相關「證據」,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比如和男友在一起時,看到對方忙碌,就會想辦法監督對方。
分手後,看到男友和一個女孩有說有笑地一起吃飯。
會覺得自己的想法,再次得到驗證。
但真相其實是,男友正在款待遠道而來的老同學。
退一萬步來說,沒有哪個人能受得了不被信任,時時刻刻被監督的感覺。
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讓感情升溫,反而會把男人推向別處,尋找新的戀情。
於是,女孩更加堅定「男人都是好色之徒」的想法,也會重複體驗不幸的感覺。
而這就像是死循環一般,而當事人卻渾然不知,甚至樂此不疲。
於是,我們將它稱之為命運。
04.如何擺脫重複的命運
由此可以看出,想要擺脫重複的命運,關鍵是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
也即原生家庭中,固化而消極的對人和事的看法和態度。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因為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都是無意間被潛意識控制。
作為當局者,很難察覺和發現自己的問題。
那麼,該如何破解呢?
既然固有的思維模式是在原生家庭中學到,新的關係中會重複原有的思維模式。
那麼意味著在新的關係中,只要察覺並鬆動固有模式,就可以重獲新生。
還以上文的女孩為例,表面上看她總是無法相信男朋友,喜歡追問對方的行跡。
但如果深入思考和察覺,會發現她其實是在追求缺失的父愛和安全感。
因為父愛的缺愛,女孩在潛意識中很渴望得到完整的家,希望有一個愛自己的爸爸。
所以當她和男友在一起時,她就會把這種渴望投射到對方,內心會得到滿足。
但同時,她又害怕對方拋棄或不忠於自己,其實是害怕回到童年的感覺。
因而哪怕對方反感至極,還是忍不住監督對方。
如果女孩能在一段段戀愛出現問題的時候,重新審視內心的渴望。
明白自己這麼做的深層動機,就可以打破所謂的命運。
其次,有些人察覺到了原生家庭的狹隘,卻走不出命運的桎梏,
拒絕成長,反而甩鍋給了「原生家庭」。
這種懼怕成長,懼怕付出代價的「巨嬰思維」,只能讓你留在原地。
因為這時候,你已經以受害者的身份看自己,殊不知每個家庭都是不完美的。
父母有他們的局限,其實他們也同樣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接納和包容是改變的第一步,否則只能停在原地,自怨自艾。
再次,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比如,如果你總是暗示自己,做不好某件事,
那結果大概率你會做不好或半途而廢這件事。
但如果總是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取得一點小的進步後,給自己正向反饋。
你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就會大大提高,反而能把那件事做好。
這就是積極心理暗示的力量:你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樣的結果。
你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嗎?
那麼從現在開始,好好思考一下自己重複的思維模式是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