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瀘州消息(楊尚威)「張老師再見!」……記者來到瀘州市優秀教師、「百變拼音卡」發明人張焱老師任教的瀘州市龍馬潭區瀘化小學時,張老師正在校門口送學生離校。據附近居民介紹,20多年來,張老師每天都堅持送孩子出校門,風雨無阻。
1989年7月,20歲的張焱從長春理工大學中文系畢業,回到了母校瀘化小學,從母親手中接過教鞭站上了三尺講臺,這一站就是28年……
百變,一份源於母愛的禮物
2003年,張老師的兒子上小學了,他會認2000個漢字,但是卻對漢語拼音一竅不通,一張一張認讀拼音字母的碎片化教學即不方便管理教學,怎麼辦?
孩子不願讀拼音,張焱便和兒子玩起了數學卡,突然,張焱腦中忽的電光一閃:疊放、順序、字母、拼音……有門兒!她趕緊打開兒子的草稿本,分三欄依次寫上了23個聲母、3個介母、24個韻母,剪了兩剪刀,將二十幾頁紙片裁成了三疊,像一套活頁卡。
忙活了一陣,張焱帶著兒子一起試了起來,發現,這樣做不光拼讀起來思路清晰、流暢靈活,教學起來十分方便。
在兒子的建議下,母子倆將聲母、介母、韻母各用三種顏色來書寫,後又在韻母欄的上方設立了聲調欄,用一長一短兩套聲調卡給韻母標調……在張焱的指導下,兒子用它迅速地學會了漢語拼音,孩子也將這套充滿媽媽愛的拼音卡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百變拼音卡。
教學,初露鋒芒一鳴驚人
在家裡嘗到甜頭的張焱將這一法寶帶到了她的語文課堂上,從這以後,張焱班上的學生拼音基礎都異常紮實,在一次學校的教研會上張焱給全校的老師們展示了《百變拼音卡》,會後,老師們紛紛將百變拼音卡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去,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更是得到了學校、老師、家長的一直認可。
「張老師在課堂上用百變拼音卡教我們學習拼音,字母、音節的組合都有,又好認,又好記,我媽都誇我拼音都比高年級的哥哥都還好。」班上的學生徐錦鴻這樣說道。
在一次龍馬潭區的教研會上,張焱給全區的教師介紹介紹這套拼音卡,沒想到只是短短五分鐘的展示,卻掀起了會場的高潮,幾百位老師像是發現了金礦一樣,把張老師圍得團團轉。
2006年張焱和她的《百變拼音卡》獲得四川省第三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獲得優秀成果二等獎。
點、線、面的成功,證明了張焱的百變拼音卡具有真正的教學價值,更是堅定了張焱推廣百變拼音卡的信心。
專利,為自己做代理人
為了讓「百變拼音卡」得到更好的有效推廣,朋友建議張焱申請專利進行推廣,在思考了專利推廣的可行性後,張焱開始聯繫瀘州市的各大律師事務所申請專利的事宜,可是律師們不認為教學用具可以申請到國家專利,紛紛不受理。
2013年暑假,抱著「做自己的專利代理人」這種想法,張焱在網上學完了專利學的全部課程之後,便帶上《百變拼音卡》去了成都,尋找專利事務所尋求幫助,但依舊是好幾家事務所不予支持。苦心人天不負,在張焱老師的執著尋找下,成都一家專利事務所願意幫助張老師完成這個心願,2014年1月張焱的百變拼音卡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
2014年「《百變拼音卡》在漢語拼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作為瀘州市教科所重點課題立項,同年6月在瀘州市全市範圍內得到推廣,9月在部分學校和老師中進行教學試點。
推廣,任重而道遠
2014年暑假,幾經輾轉張焱聯繫上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批出版的百變拼音卡出版後便被搶購一空,2016年7月底,突然接到出版社的電話,因為要換新教材等緣故,原定於8月份再版的《百變拼音卡》可能會延後出版……
事情來得很突然,暑假前市教科所已經定好了一開學就要在全市四縣三區推廣使用《百變拼音卡》。為了能在開學前拿到拼音卡,張焱先出資買下幾千冊圖書並能跟出版社籤訂包銷合同,這樣才能讓出版社督促印刷廠加班趕製拼音卡。
拼音卡印出來了,但是,怎麼送到各位老師手中呢?一次偶然的網上買書經歷讓張焱想到了如今火爆的電商平臺。
這個想法謀生以後,張焱說幹就幹,在諮詢了相關政策之後,張焱找到了淘寶大學,學習了一系列開店課程,辦理好了網店相關證件,忙了半月,張焱老師的「漢字寶寶」淘小鋪就這樣開張了。
「開這個小店,不光是為了給大家提供圖書,以後還打算將漢字教學PPT、教學視頻進行推廣,老師們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放到店鋪裡來推廣,總之,就是想搭建一個平臺,讓老師們能將自己在教學中的成果進行推廣。」
「在我看來,張焱老師的研究成果屬於重大發明和創造,不亞於飛彈。百變拼音卡尤其試用於華中、華南和西南地區的低段拼音教學,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大難題。」華中師大夏家發教授這樣評價到。
為滿足不同人群的學習漢語的需求,張焱與川師大教師、西南大學博士後劉翔共同進行百變拼音卡軟體的開發,目前已將軟體的核心程序編寫完成。
「我的夢想就是想讓更多的人通過《百變拼音卡》了解拼音、了解漢字、了解中國的文化,讓漢語走向更大的舞臺!」談到未來,張焱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