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2000億還不夠、再招5000名工程師,正在變厚的阿里雲

2020-12-27 騰訊網

做深基礎,做厚中臺,做強生態。

作者 | 王與桐

編輯 | 火柴Q

現在再提阿里雲,你很難用一個詞形容它

IaaS?PaaS?SaaS?雲廠商?晶片?伺服器?數據中心?釘釘?在線辦公?達摩院?人工智慧?

都對也都不對。

就在剛剛,阿里雲舉辦了今年以來的第一場大活動——「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

從「全面上雲」到「全速重構」

因突如其來的疫情,忙於「擴容、擴容、擴容」的阿里雲在這半年裡幾乎沒出來正式亮相,而今天的峰會則給出了——「阿里雲到底是什麼?」——的最新答案。

攢了這麼久,阿里雲一氣在一天內放出了62場活動:包括1場主旨對話,27場涉及數字政府、新金融、工業製造等7個細分場景和20個軟硬體新產品的發布環節,以及31個涉及不同領域和產品的專題演講。如果你聽得累,也可以出門左拐去參加極客脫口秀,聊聊開發者的「轉型求生」路。

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部分議程

為幫助大家更快理解阿里雲「半年不發聲,發聲頂半年」的爆炸式信息輸出,「甲子光年」將結合去年以來阿里雲的進展、今日線上峰會的重磅發布,勾勒本次線上峰會展現的阿里雲最新面貌,梳理其背後的戰略意圖。

一句話概括:如今的阿里雲正在變厚、變深。

在中國的科技商業宇宙裡,阿里雲是一顆質量大到足以扭曲引力場的星體。

重新認識阿里雲,不僅關乎阿里雲和其他雲廠商的未來,更關乎建立在雲基座上的「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

1. 123,快速get阿里雲新方向

61場活動,看起來琳琅滿目,但善於搞理論總結和戰略梳理的阿里系辦峰會,風格是邏輯非常清晰,不會散。

阿里雲2020的新動作和新想法,被濃縮在看似輕鬆的開場對談環節中,要點如下:

一個變化:從全面上雲到全速重構

2019年,阿里雲的主題是「全面上雲」,而今年的新說法是「全面重構」。

張建鋒認為,全面上雲更多發生在技術層,是IT基礎設施從非雲到雲的轉變;而全速重構則更廣泛,既包括技術、產品的推陳出新,也包括與數字經濟時代契合的新的組織運轉模式。

就像秋天到冬天的更替是因為一陣秋雨突然到來那樣,數位化時代的新舊交替也是「一夜發生」。

在張建鋒看來,疫情就是這場急雨: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級政府意識到數位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城市的新基建也將加速,原本需要進行3~5年的數位化轉型,可能在接下來1年就完成了。」

兩位一體:雲釘結合,數字經濟的Wintel

全速重構具體怎麼實現?

善於發明新表達的阿里這次又給市場貢獻了一個新提法:「雲釘一體」。

在9點的雲峰會開場環節中,張建鋒首次把「阿里雲+釘釘」的組合與資訊時代「Intel+Windows」類比。

《財經》總編何剛與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張建鋒(行癲)的主旨對話

「很多人把釘釘理解成溝通工具,我的理解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作業系統的一部分。」張建鋒說。

在「作業系統」被說濫了的現在,張建鋒對這個概念給出了如下定義:

「作業系統的一個很典型的特徵,就是我自己做掉一部分東西,大家可以在上面做更多東西。」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政務領域,浙江省政府使用的政務釘釘平臺。

在浙江省,有100多萬政府工作人員在釘釘上辦公;基於政務釘釘,浙江省政府開發了1000多個應用,一個應用上線時間最短只需2個小時

張建鋒還舉了自己作為杭州家長的例子,疫情期間,他收到了教育局對學生在家學習的調查問卷。在雲和釘釘等產品帶來的移動、在線政務之前,教育局要了解這些信息一是流程緩慢,二是無法直接接觸家長,而現在卻可以快速觸達教育活動涉及的多方,且調查數據上傳後可以很快就分析出來。

除政務部門外,上交所、太平洋保險、立白等機構和更廣大的中小企業也基於「雲釘一體」的基礎設施開發了數百萬種企業應用。

「數字經濟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雲+一個作業系統。」張建鋒總結。

三個方向:做深、做厚、做強

雲釘一體如何被支撐?

張建鋒講得很清楚:三個方向來夯實。

一是做深基礎,除了阿里雲引以為傲多年的飛天作業系統,他們還要做晶片,更多晶片——原話是「和安全、虛擬化相關的晶片」;資料庫、交換機、路由器、網絡技術、伺服器等也都在要持續推進。

二是做厚中臺,阿里雲要提供更多AI、大數據、IoT、移動的能力,我們中臺做得越厚,以釘釘為重要載體的作業系統的功能就越強大。

三是做強生態,阿里雲要進一步打造一個開放體系,使軟體開發商能基於雲的結構和新型的作業系統幫助各行各業做應用開發。

一個數據是,目前釘釘已匯聚了超過20萬的企業應用開發者;他們服務的則是已使用釘釘的2000萬組織超過3億的用戶

經過45分鐘「漫不經心」的對談,阿里雲講完了自己「一生二,二生三」的大邏輯。

後面的61個環節和專題演講,進入「三生萬物」環節。

2.向上是行業,向下是技術

在目不暇接的重磅發布環節,阿里雲不斷放出各種解決方案、產品、技術,以充實數字經濟作業系統+新型計算體系結構(雲)的「雲釘一體」新組合。

所有布局都是為了阿里雲的新使命: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

七個行業解決方案

涉及數字政府、運營商合作、未來社區、新金融、智慧交通、工業製造、未來教育7大領域,你能想到的數位化轉型熱門行業,幾乎都有。

其中C位出道的是數字政府領域。

一是城市大腦3.0的發布。

城市大腦3.0產品架構

二是政務釘釘1.3發布。

三是政務中臺首次發布。

支持各類政務應用敏捷搭建的平臺——0代碼平臺「宜搭」也一起露了臉。

在政務釘釘+政務中臺的支持下,疫情期間,釘釘為浙江省衛健委快速搭建了「線上疫情防控作戰指揮室」,它連接了省市縣鄉村從衛健機構、疾控中心、社區醫院網格員、家庭醫生等多方角色,能實現物資、疫情等數據層層上報,快速響應和協調物資供給和疫情反饋,對疑似人群做網格化重點監測,對疑似病人做快速隔離和轉診處理等功能。

可以看到,阿里在與浙江省政府的合作中攢足了經驗,政務領域將是阿里雲「雲釘一體」實踐率先領跑和持續深耕的重點領域。

政務之外,此次行業發布還重點提到了與中國聯通合作的「天宮雲」,目前已覆蓋了聯通3.6億全球用戶的線上計費業務:

已落地24個社區的「5個1」精細化社區管理方案「未來社區」:

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在內的金融核心系統雲化結構改造方案——全分布式單元化架構:

為高速公路收費站實現數位化高速在線計費的「高速自由流2.0」:

包括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工廠和產業集群升級的工業製造相關產品的發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雲上春雷」計劃,號稱未來3年要為1萬家工廠做數位化改造:

包括K12數字課堂解決方案和在不同科研團隊內彈性使用計算資源的「科研雲」方案在內的未來教育的發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行業重磅發布環節沒有專門提到新零售。

6大技術板塊更新

對應行業的解決方案目的是「作業系統」的充實,是做厚中臺;支撐龐大雲計算體系順暢運轉的則是「做深」的部分,是阿里雲一直以來的立身之本——基礎技術。

概括而言,阿里雲已有的技術牌面包括:達摩院XG實驗室,平頭哥等最新研究成果獎率先應用在阿里雲下一代數據中心,飛天作業系統、含光800晶片、神龍伺服器,自研雲交換機、高能低延時網絡、計算系統集群、PolarDB分布式資料庫等。

這些自研技術將進一步推動中心大規模部署。

此峰會上,阿里雲重點展示了6大自研基礎設施層的創新和升級發布。

先看阿里雲目前著力發展的硬體層面,這也涉及到市場最關心的半導體領域。

本次峰會中的三個重磅硬體分別是ECS第七代高主頻實例、含光800雲伺服器、以及「雲原生容器+新一代裸金屬伺服器ACK」。這代表著阿里雲基礎設施算力的全新升級。

而這三個產品背後,是阿里雲自研的飛天雲計算作業系統,以及三個核心平臺——神龍計算平臺、盤古存儲平臺、洛神網絡平臺的支撐。

另一基礎設施層的新產品是阿里雲混合雲

早在本次峰會官宣之前,業內就頻頻有「阿里雲混合雲有新動作」的聲音傳出。

現在,靴子落地。專有雲敏捷版全新升級,可以支持三臺伺服器輕量級的部署方案,實現小時級交付的同時,還可以部署在VMware、OpenStack等其他雲平臺上;混合雲管理平臺發布,具有智能化能力,可以實現最佳資源配比和智能分析預警,也能與客戶現有平臺無縫集成。

再看新一代雲原生的數據倉庫和數據湖的解決方案

這兩個方案都是為了解決AI時代,大量非結構化數據出現,企業需要同時處理結構化、非結構化等多類型數據的問題。

基於MaxCompute大數據計算服務、Realtime Compute實時計算和Hologres交互式分析的新一代雲原生數據倉庫就能實現從數據孤島到一種存儲、多種計算、實時即服務的系統設計。

而阿里雲OSS對象存儲解決方案則可以構建一體化的數據湖解決方案。解決多種形態的數據無縫接入、聚合的問題;同時這套存儲方案可以對接多種自建的和託管的引擎來實現多樣的分析服務的創新。

在基礎設施層上、平臺層下的資料庫部分,此次阿里雲峰會上也發布了兩個新品: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

在此前阿里雲自研的PolarDB雲原生資料庫的技術上,阿里雲發展了其分布式版PolarDB-X,結合雲原生的彈性能力和分布式水平拓展能力,可以解決海量數據的存儲、處理、分析和計算。

在去年的雙十一,PolarDB-X平滑地支持了一秒鐘內暴增的135倍系統負載。

AnalyticDB則被稱為「顛覆傳統數據倉庫的新一代雲原生數據倉庫」,這是因為它通過打造自研的向量處理引擎,對非結構化數據無縫分析,提供智能化的實時在線分析能力;並且可以兼容MySQL、PostgreSQL等生態,進行統一智能調度。

在平臺層,阿里雲此次發布了視覺智能開放平臺和數據中臺「2+2」產品。

其中,視覺智能開放平臺將推出13類超過100項視覺AI能力,全面賦能開發者。

在數據中臺層面,作為「中臺」概念的提出者和領導者,阿里雲此次發布了兩個升級產品——提供一站式數據構建及管理能力的Dataphin和實現決策觸達及通知閉環的QuickBI;以及兩個首發新品——以消費者運營為核心,幫助企業實現全方位、多渠道增長閉環的Quick Audience和觸達不同渠道並進行智能決策的Quick A+

同時,阿里雲還推出了針對不同行業的數據中臺,包括零售、金融、網際網路和政務。

眾多技術與產品的發布和升級背後的「做深基礎」,邏輯並不是簡單的以新替舊,不是用更快的馬車代替過去的馬車,而是造一輛新的汽車——基於雲的特點來構建整套新的基礎體系。

這是個大工程,產品和技術多到令人眼暈便也不足為奇了。

3.2000億怎麼花?

最後,所有的宏偉願景都離不開錢和人。支持得到位。

阿里雲峰會上,何剛向張建鋒問出了那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今年4月,阿里雲宣布未來3年再花2000億,具體怎麼花?

當年馬雲說每年要給阿里雲投10個億投10年,已是驚世駭俗。而現在,張建鋒會淡淡地說一句:這個投入並不大。

「我們現在管理超過100萬臺伺服器,3年後會達到300萬臺。這個投入就很大。還要做大量網絡,要做數據中心,要做新產品比如晶片的研發。所以2000億看起來多,可能3年還不夠。」

此外,張建鋒也放話了,今年阿里雲要再招募5000名工程師。

不難看出,阿里雲將繼續在研發、技術和產品上重投入。

Canalys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主要公有雲廠商如AWS、Azure和阿里雲的投入都在增加,阿里雲的投入從2018年的32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52億美元,AWS的投入則從254億美元增長至346億美元,在與全球頂尖對手的競爭中,已坐上中國雲市場頭把交椅的阿里雲需得繼續再接再厲。這麼看來,3年2000億元人民幣是真的不誇張。

對與數位化轉型密切相關的眾多科技公司來說,接下來的影響包括:

更多的生態扶持——阿里雲這次發布眾多解決方案的同時,也發布了「金融核心先鋒聯盟」、「雲上春雷」等生態計劃。比如阿里雲明確提到要給予包括大型諮詢公司和科技金融公司在內的「金融核心先鋒聯盟」成員以資金支持。

業績增長的機會——依託釘釘做應用開發的SaaS廠商很可能迎來亮眼增長,比如在2016年至2019年,基於釘釘開發的移動CRM應用銷幫幫在釘釘平臺獲得了年均400%的增長。從打造雲釘一體和釘釘作為數字經濟「作業系統」的角度,釘釘上的部分ISV會獲得更多機會。

最後,阿里雲出手的收併購案例也可能增多

雲服務市場已從單純的IT基礎設施替換進入了更好、更深支持行業應用的新階段,同時也進入了遠超以往想像地大體量投入和重研發時期。但是在數字經濟的未來面前,它值得。

END.

相關焦點

  • 阿里雲總裁張建鋒:今年將繼續招聘超5000名工程師
    每經記者:劉春山 每經編輯:陳俊傑6月9日,在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上,阿里雲總裁張建鋒表示,阿里雲早前提出的3年要花2000億,對於全社會的數字經濟的新基建來講,投資規模其實並不大。目前整個阿里雲管理有超過100多萬臺伺服器,預計在3年之後就會超過300萬臺伺服器,300萬臺伺服器本身就是個非常巨大的投資。4月20日,阿里雲宣布未來3年再投2000億,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重點布局中西部、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等數字經濟發達地區。
  • 招聘5000工程師,2000億投入三大領域,看阿里雲智能總裁怎麼解讀...
    招聘5000工程師,2000億投入三大領域,看阿里雲智能總裁怎麼解讀數位化轉型新動向? 章鷹 發表於 2020-06-10 17:07:49 本站原創!
  • 騰訊5000億元、阿里雲2000億元 都是投的啥?
    原標題:騰訊5000億元、阿里雲2000億元,都是投的啥?   股價剛剛創出年內新高的騰訊,又有大手筆了。
  • 三年投資2000億 阿里雲究竟想做什麼大生意
    未來三年,將是阿里雲不能錯失的三年,2000億元投資有深層邏輯  文 |《財經》記者 周源  在人們普遍擔憂疫情導致投資減少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4月20日,阿里雲宣布未來三年再投2000億元,投入新技術與新基建。
  • 4月20日:阿里雲未來3年將再投2000億;WPS海外月活總量已經突破一個億
    他還認為,中國企業要對全球化戰略作出調整,不能夠簡單地把產品賣出去就萬事大吉,而是要把企業的產業鏈建在當地,在當地生產和在當地服務,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樣的全球化才能夠做到真正紮根當地。·今日熱點阿里云:未來3年將再投2000億 用於雲作業系統研發等
  • 一周企服 | 阿里雲計劃招千名雲計算AI工程師;在線抓娃娃解決方案...
    行業動態 阿里雲在廣東成立研發中心,計劃招募1000名雲計算AI工程師 日前,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宣布,將設立阿里雲廣東研發中心,招募1000名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工程師,推動前沿技術與廣東產業融合其中在製造領域,阿里雲宣布將在廣東建設其工業網際網路雲平臺,將全國工業雲總部定於廣州,深度再造ET工業大腦,目標是服務全國 10 萬家製造企業。 另外,阿里雲宣布CDN價格下調,降幅達25%,帶寬單價最低需16.2元/Mbps/月,創國內最低價;VPC環境下的企業級實例最高優惠40%,另有5年長期購買優惠至3折;遊戲盾針對中小創業企業,降幅63%。
  • 阿里雲創新中心厚植數字人才沃土
    阿里雲創新中心厚植數字人才沃土 2020-11-04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024程式設計師節:阿里雲送出價值4500元加油包 還可贏取「bugfree」鍵盤
    1 月公測,保證在公測前一周通過簡訊告知用戶;2、阿里云:雙十一上雲津貼禮券包(不限量)有門檻代金券,支持新購、升級的產品通用代金券,滿3500減420、滿5000減600;可在阿里雲雙十一會場使用,具體使用規則請參照阿里雲雙十一會場活動規則;3、36氪:36氪VIP會員(不限量)
  • A股明日風口:阿里雲擬未來3年投兩千億攻堅核心技術
    會議確定,為幫扶涉及近2億人就業的外貿企業紓困發展,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簡化內銷認證和辦稅程序。支持電商平臺、大型商業企業等開展外貿產品內銷活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
  • 阿里雲「出海」往事
    阿里巴巴高管曾向《中國企業家》表示,阿里雲在某些海外市場上「增速喜人」,「尤其是東南亞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到2022年,東南亞五大國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經濟的年增長率將超過5%,超過北亞地區3%的平均值。換句話說,東南亞正在變成下一個中國。趁熱打鐵。
  • 螞蟻暫緩上市,別忘了馬雲還有一張「王牌」,估值已超8000億!
    由於沒有基礎,2009年到2012年,這四年是阿里雲最困難的時候,當時80%的工程師都選擇離開,為何?因為壓力大啊,項目始終沒有起色,面對無窮無盡的嘲諷,且做到最後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馬雲卻對王堅充滿信心,並放狠話稱:「即使每年投10億進去,也要堅持搞下去!」
  • 阿里雲技術再突破 自研資料庫AnalyticDB登頂TPC-DS
    DoNews 5月14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日前,來自權威國際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官方數據披露,阿里雲自研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以1489萬的性能指標刷新了世界紀錄,比第二名提升近30%以上。
  • 中國技術再下一城 阿里雲自研資料庫AnalyticDB打破TPC-DS世界紀錄
    日前,據權威國際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官方披露,在被譽為「資料庫分析場景珠穆朗瑪峰」的TPC-DS基準測試中,阿里雲自研的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以1489萬的性能指標刷新了世界紀錄,比第二名提升近30%以上,同時單位計算成本降低到0.08元,首次將數據倉庫的性價比帶入「不足1毛錢」時代。
  • 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已接入5000家企業 年內將翻番
    來源:中國網科技1月8日,阿里雲AIoT宣布企業物聯網平臺已經接入5000家企業,在近期啟動」堡壘計劃「後,阿里雲AIoT預計今年年內將有1萬家企業接入,增長率達到100%。1月5日,阿里雲AIoT啟動了「堡壘行動」,將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措施,擴大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覆蓋率,目前已經正式上線,並通過阿里雲官網對外開放。阿里雲AIoT方面表示,通過使用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企業將不再需要自建物聯網平臺,低成本高效率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
  • 阿里雲技術再獲突破 自研資料庫AnalyticDB打破TPC-DS世界紀錄
    來源:證券時報網日前,據權威國際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官方披露,在被譽為「資料庫分析場景珠穆朗瑪峰」的TPC-DS基準測試中,阿里雲自研的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以1489萬的性能指標刷新了世界紀錄,比第二名提升近30%以上,同時單位計算成本降低到
  • 阿里雲挑戰IOE,阿里健康向甲骨文說拜拜
    微軟在2012年6月6日首次公開了自己的IaaS服務,隨後Google在I / O大會上也發布了IaaS平臺GCE(Google Compute Engine)。不過正式打響去IOE化的第一槍是從Amazon在2013年3月獲得美國中情局6億美元的大單開始。當時,IBM甚至不惜把中情局告上法庭,但仍然未能挽回局面。
  • 年內再招2000名事業編!昆明出臺10條措施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名公務員充實黨政機關;在全省統一專項招聘4845名普通教師和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基礎上,再公開招聘2000名事業單位人員。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5000元/人的標準從就業補助資金中給予用工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 全球雲計算周紅黑榜:AWS、谷歌、甲骨文、阿里雲、華為雲均上榜
    除此之外;谷歌雲負載均衡系統癱瘓18小時;Oracle硬體部門大面積裁員;華為雲宣布CLOUD BU為華為集團一級部門;阿里雲10億元戰略融資七牛雲,破解收購傳聞......Oracle硬體部門裁員,為雲業務部門讓出編制5000人上周有消息傳出,Oracle定於9月1日星期五對硬體部門大規模裁員。據稱Oracle的好多員工表示已接到通知,會在明天收到Oracle總部通過聯邦快遞(FedEx)寄來的東西,普遍認為那是解僱函。同時根據外媒報導,為了與Salesforce爭奪雲服務業務,甲骨文決定再招聘5000名員工。
  • 從「2000億浪費變消費」,看閒魚的「乘數效應」
    改革開放四十年,前半段成長起來的都在追求新,改革開放,其命維新。但是現在的孩子想法變了,他們成長於新反而沒有對新的饑渴感,對舊沒有厭惡,對新沒有反彈式的追求。我和他媽說:這孩子其實比你先進。最近,國家在大力倡導不浪費糧食。但其實,需要反對浪費的不只餐飲領域,所有社會資源都是稀缺的。
  • 阿里雲上半年營收245.6億,市場份額連續四個季度增長
    數據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阿里雲總計實現245.62億元營收,相比去年同期的155.13億元呈顯著增長。對比最近5年數據,在2016上半年時阿里雲營收為23.09億元,到2020年的245.62億元,五年間增長超過10倍。截至本季度,阿里雲已連續三個季度營收超過百億元,該季度營收達123.45億元,同比增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