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去醫院複查
不然還一直當流感治療。」
9月10日
出院的長沙李女士感概說道
兩周前,54歲的她高燒39.5℃
還出現了咽痛、右腳大拇指甲溝處疼痛等症狀
自認為是得了流感
在小區診所打「消炎」針治療5天
仍然持續發燒,險些釀成大禍
上周
李女士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常規複查
結果讓她大吃一驚
↓↓↓
血常規顯示,李女士白細胞極度減少,粒細胞基本處於缺乏狀態,意味著她身體沒有抵抗病毒、細菌、真菌等外界病原體侵犯的能力,如果不及時治療,感染控制不住,可能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險。
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黃德斌診斷李女士為「粒細胞缺乏症」,並將她緊急收治住院治療。
經詢問病史,原來40天前
李女士曾因胸悶、氣促症狀到醫院檢查
被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醫生為她開了「甲巰咪唑」進行抗甲亢治療
服用藥物一周之後
複查見各項指標都正常
李女士自認為沒什麼事了
便沒有再遵醫囑繼續複診
這一懈怠就是一個多月
出現了咽痛、甲溝疼痛等抗甲亢藥物所致的
粒細胞缺乏的症狀
經過一周的治療
李女士的白細胞才「慢悠悠」地上升起來
持續了近兩周的發熱逐漸緩解
黃德斌介紹
甲亢患者除了要注意低碘飲食、護眼、適度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等日常保健外,還要規律用藥、不可擅自停藥,並且警惕抗甲狀腺藥物副作用。「抗甲亢藥物治療周期通常為1年半到2年,有些患者不能堅持規律用藥,殊不知這樣可能會出現病情加重、治療周期延長或治癒後復發作等情況。」黃德斌提醒,即使在全療程治療後,患者在停藥後尤其是停藥一年內仍然需要定期複查甲狀腺功能和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
抗甲亢藥物的主要副作用為肝功能損傷、白細胞減少、過敏性皮疹等。若出現咽痛、發燒或其他感染的情況,還需及時來院完善血常規檢查明確有無粒細胞減少或缺乏的情況,避免造成器質性損傷。
最近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
不再按時序展現
如果你不和我們互動
以後可能就
再也收不到我們的推送了
所以如果不想錯過內容
以及星標公眾號
經常來看看我們又更新了什麼
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
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
記者 張洋銀 通訊員 劉璐
【來源:三湘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