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四小」評選新聞通氣會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9日14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李金恆)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今(29)日獲悉,2018年,重慶市城市管理局在全市城市管理行業開展「四新」「四小」成果評選活動,「四新」指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四小」指小發明、小創造、小設計、小革新。通過兩年的時間,城市管理行業「四新」「四小」成果轉化明顯,成果轉化率達70%以上,應用範圍覆蓋我市30個區縣。即日起,重慶市城市管理局面向全市再次啟動這一評選活動。
這些「小發明」卻有「大用處」
據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科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四新」「四小」既有新型工藝、技術、材料、產品設備的實物應用,也有新思路、新辦法、新程序、新管理的思維創新。城市管理行業包含城市道橋管理、供節水管理、照明燈飾管理等職能職責,涉及專業範圍廣、內容多、事情瑣碎、貼近民生。因此,全市城市管理行業特別注重「小而新」「小而精」「小而實用」的創新。
比如可攜式降溫降塵霧化機,是針對重慶的夏季氣溫高,而在廣場、步道、社區等區域,又無法使用大型設備和車載設備進行降溫降塵的小型移動式的霧化機。實測使用該機器降溫作業,5分鐘後地面溫度能下降5度左右,空氣中瞬間降溫4度左右,降溫效果明顯。
再比如環衛工人閃光服,由於路面交通情況複雜,使得環衛工人的工作環境惡劣,尤其是在凌晨或者能見度不高的天氣、車速過快的機動車是環衛工人身安全的重大隱患,該創新在環衛服的前後安裝四排16顆燈珠,警示效果十分明顯,穿戴十分便捷,有效解決了環衛工人的人身安全問題。
而像「城管機器人」視頻智能分析系統,應用了視頻抓拍、大數據分析等技術,不需要更新前端攝像機等硬體設備的情況下,接入現有用於城市管理視頻攝像頭,通過城市管理視頻分析軟體與數位化城市管理平臺對接,實現了出店經營、無照經營遊商等城市管理六大類12小類事件的自動發現、自動上報、自動核查,提升了城管事件的發現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了解,截至2020年5月,「四新」「四小」優秀成果轉化率在70%以上,應用範圍覆蓋我市30個區縣。
在全市開展「四新」「四小」成果評選活動
即日起至8月30日,將在開展全市城市管理行業開展「四新」「四小」成果評選活動,與市政設施、供節水管理、城市照明、市容環境衛生、農村環境衛生、生活垃圾分類、廣告店招、城市園林綠化、城市公園、城市管理執法、智慧城市管理等相關領域緊密結合的,特別是深化「四化三管」,推進「七大工程」的,具有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在技術和工藝上有較大創新,具有顯著的節能降耗或提高生產效率,改進工作流程的工藝、發明等,即可參與評選申報,重慶市域內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社會團體及個人均可申報,具體可通過所在轄區的城市管理局諮詢或申請,屆時,將評選出優秀成果30項,並頒發證書和獎金。
據重慶市城市管理局介紹,下一步,將集聚創新資源、聚焦人才建設、加快成果轉化,對評選出來的優秀成果,屆時將通過媒體對社會公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