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愷、孟建民、聶建國、莊惟敏4位院士憶高考

2020-12-16 建築名苑

2020年高考正在進行中。

今年高考,受疫情影響推遲一個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組織考試,又恰逢暴雨季,這是一次高難度的工作,許多人為這次高考鍥而不捨地默默工作,這是激勵莘莘學子前行的力量!這一屆高三生的「經歷」和往屆都不太一樣。

今天,小編整理了4位來自建築界院士的高考故事,分享給大家。

崔愷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築師

他眼中的「高考」關鍵詞

機緣巧合進了天大建築

「我出生在北京,從小一直住在我母親單位的機關大院,是在京師大學堂的院子裡,靠近景山,所以從小在那個環境下長大,對古都的歷史環境是很有感觸的,不過後來學建築,並不是從小立志的,還是與喜歡畫畫有關。那時小學放學以後,沒有什麼事情做,就到媽媽的辦公室找一張空桌子,我就在那兒畫畫或看書,之後就慢慢養成了喜歡畫畫的習慣。後來到中學時,稍微正規地學了點畫畫,當時景山學校有個美術小組,老師教得都很認真,小組裡教畫國畫、年畫、素描畫石膏像等。」

「因為我住在母親的機關大院裡,所以跟我父親的設計院工作並沒有太多的接觸。後來有一年的暑假,我到父親遷到蘭州的單位過暑假,宿舍旁邊的鄰居是沈三陵建築師,她來家裡看到我在畫畫,說這孩子有此興趣挺不錯的,又知道我受過一點兒中學美術教育,便建議我可以學建築。但是她也說,建築學專業跟美術專業是不太一樣的,要講究結構與邏輯。她畫的草圖也是很漂亮的,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中畢業後,我到農村勞動了三年。後來國家恢復了高考招生制度,當時高考報志願的時候是想報清華建築系,但是清華第一屆沒有招建築學專業,我就報了清華物理專業。第二志願報了天大建築。考試時數學錯了一道題,沒去成清華大學,就到了天津大學。」

莊惟敏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

他眼中的「高考」關鍵詞

高中是玩命學參加高考

「1977年下半年剛剛恢復高考,那時就立志要好好學習參加高考了,否則沒有好出路。1978年下半年我進入了重點高中北京師院附中(今天的首師大附中),我的整個高中生涯就是悶頭狠學,其他印象都不太深刻了,只記得天天髮捲子做。那時我們的班主任是數學老師,我從他那裡借了三大本書猛看,每天晚上熄燈前看,記筆記,基本把那幾本書抄下來了,就這樣高考湊合考上了。小時候是『文化大革命』,初中是學工學農學軍,高中是玩命學參加高考,但真正的中學時代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初中的『三學』,所以每次去香山我都感覺很親切,我跟我兒子說:『看!這就是你爸學農的地方!』」

「我學建築還是受家庭的影響,我父親學結構,他一直對我說結構一定要聽建築的。我問父親:『您那時候思想怎麼這麼先進啊?』他說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同濟完全是受德國的影響,在德國、在西方,結構和建築的關係很清楚,建築是龍頭,結構是服務,結構如果能夠把建築師的想法實現是很牛的,所以我爸說我一定得考建築學。」

孟建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孟建民建築研究所創立人

他眼中的「高考」關鍵詞

兩次高考,只為追尋建築夢想

「接到淮南煤炭學院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為自己考上了大學而高興,卻並沒有發自心底的興奮。我了解到這所學校裡沒有我嚮往的專業。這是因為當年高考並沒有報志願的環節,而是直接根據分數來分配學校。那時候的我一門心思要學建築學,於是選擇放棄入學,繼續複習。當我1978年第二次從高考考場走出來的時候,心裡有了底,知道自己這次一定能考上。報志願的時候,我在第一志願欄裡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南京工學院建築系。」

「當南京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廠裡後,消息一下子就傳開了。那時了解建築專業的人並不多,一些工友對我的選擇十分不解,甚至有人還取笑我考了個『泥瓦匠』專業。現在看來,我很慶幸堅持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專業道路。終於考上了心儀的學校和專業,我對未來滿懷憧憬。我父親一直比較支持我去考理想的大學,我母親雖然希望我能留在徐州,但看我這麼高興,也並未阻攔。」

「南京工學院,即現在的東南大學,是中國現代建築學學科的發源地之一,大師雲集。中國近現代的『建築四傑』——梁思成、楊廷寶、劉敦楨、童寯,後三位都曾在這裡任教。尤其是楊廷寶先生,他是我崇拜的建築學家,是近現代建築設計開拓者之一,與梁思成並稱『南楊北梁』。就這樣,帶著對建築學的鐘愛、對大學校園的嚮往和對大師的崇拜,我踏上了求學的旅程。」

聶建國

結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他眼中的「高考」關鍵詞

夢想成為一名工程師

「1977年10月得知恢復高考的消息後,儘管當時的公社主要領導勸說我不要去參加高考,還答應儘快幫我『轉幹』,因我在公社的確幹得不錯,各級領導和同事對我的評價都挺高,升遷應該有機會,但我自己還是非常希望能讀書,實現自己的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工程師。」

「打小起,母親就教育我們兄弟說,只有讀書才會有出息。她還經常提起我們老家誰家出了一個工程師,這讓我覺得工程師是『大人物』。正因為如此,我更願意深造,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一名工程師。現在看來,我實現母親和父親的遺願了。」

「由於渴望參加高考,我還是堅持請假於10月底去曾經的母校衡陽縣四中複習。當時學校不能安排住宿,我只好借住在劉紫石老師(他老家也是我們大隊的,屬香花組,跟前臺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劉兆玄老家同祠堂)的宿舍。現在我還時常懷念並感激已故的劉紫石老師當時為我提供的無私幫助。記得那時經常停電,晚上根本無法複習,我們就利用白天的時間如饑似渴地看有限的油印資料、做題練習,還經常做模擬試卷。到複習快結束時,我的成績在復讀生中已名列前茅。」

「1977年12月初,我回到家裡,等待參加高考。考試日期是12月17日、18日,我的考點在金蘭區,考場裡和我同桌的是我的老同學常嵩華(是我小學一年級的同班同學,也是我初中復讀的同班同學,我們倆第二次初中畢業前的經歷完全相同)。當時考試科目有數學、語文、理化、政治。1978年1月我接到體檢通知書,赴縣人民醫院參加體檢,並填寫志願。我在『是否願意錄取中專』志願一欄中毫不猶豫地填寫『願意』,可見當時我是多麼渴望能讀書。到了2月,我接到了湖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當時心情真是特別激動。」

「我考上湖南大學的消息給當時金蘭區的老鄉(約9萬人口)留下了深刻印象,聽說很多家長和孩子都知道我的名字。我的經歷也給後來的高中畢業學子鼓舞了士氣,之後,金蘭區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崔愷、孟建民、​聶建國、​莊惟敏4位院士憶高考
    2020年高考正在進行中。今年高考,受疫情影響推遲一個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組織考試,又恰逢暴雨季,這是一次高難度的工作,許多人為這次高考鍥而不捨地默默工作,這是激勵莘莘學子前行的力量!這一屆高三生的「經歷」和往屆都不太一樣。今天,小編整理了4位來自建築界院士的高考故事,分享給大家。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清華大學聶建國教授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13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聶建國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 Academy of Japan),由大學、產業界以及國家機關中在工程及科學技術相關領域作出卓越貢獻並具有重要領導和指導地位的人士組成。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 聶建國院士:抓住機遇做大事業—新聞—科學網
    在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只要和誰聊起聶建國老師,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組合結構」這四個字。30餘年來,聶建國為了我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發展,在學術研究、工程實踐以及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取得了突出成績。2013年,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胡忠雄考察啟迪控股並拜訪聶建國院士團隊
    「智」推長沙高質量發展胡忠雄考察啟迪控股並拜訪聶建國院士團隊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敏)6月16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胡忠雄率隊考察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迪控股),並拜訪聶建國院士團隊,就進一步加強合作進行深入交流。
  • 衡陽四中傑出校友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日前,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湖南省衡陽縣第四中學傑出校友聶建國院士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時,他也是這次增選中唯一當選的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聶建國,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結構工程專家。在結構工程領域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20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各1項。獲中國鋼結構協會首屆鋼結構傑出人才獎、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來長授課 胡忠雄要求:發揮院士作用提升長沙...
    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來長沙授課胡忠雄要求:發揮院士作用 提升長沙品質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4日訊(記者 錢娟)12月24日,長沙市政府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聶建國來長授課,圍繞「當前城市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對策」主題進行專題講座。
  • 衡陽風華·70年70人丨聶建國:從衡陽走出的土木工程強國夢
    聶建國,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結構工程研究所所長、結構工程與振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土木工程系和建設管理系學術委員會主任。而他也是從衡陽縣走出去的又一個院士。求學之路輾轉曲折1958年8月出生于衡陽市衡陽縣金蘭鎮香花村的聶建國,由於家庭原因,1972年1月畢業初中畢業後便開始務農。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醫學院教授董晨、生命學院教授謝道昕和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鄭泉水共4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建築學院教授莊惟敏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8位校友分別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 第一次落榜後,我再進考場考了全縣第三名丨院士憶高考
    1978年9月進入蘭州大學化學系學習。1982年、1985年和1989年在蘭州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年至1995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曾任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科技委化學化工部副主任、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快報》副主編、 化學會會士等,目前作為雙聘院士受聘於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記201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土水學院教授聶建國
    聶建國 清華大學土水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982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獲學士學位。他就是清華大學土水學院教授聶建國院士。多年來,聶建國把所有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土木工程事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創新型成果,培養了一大批組合結構優秀人才。2015年「五一」勞動節前夕,聶建國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夢想與熱愛同在 機遇與使命共存「趕上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聶建國一直為自己的選擇而慶幸。
  • 【導學思政】聶建國-郭宇韜 | 大師何以為師?
    在2019年清華大學學風建設大會上,郭宇韜分享了他與導師聶建國院士之間的故事以及自己在過程中對於「治學為學」的思考。他說,「做大學問如烹小鮮,聶老師讓我看到的是白髮丹心,是家國情懷,是廣闊藍天。」 郭宇韜選擇了「大熊貓」,不僅在於聶老師的研究於對社會的重要性,還因為聶老師平易近人、可愛可親,身上毫無院士的架子,總是在生活上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 有一次兩人在冬季一起出差,談及衣著時,聶老師笑著說:「衣服有一件合身的就夠了。」冬天的聶老師,總是習慣地穿著不打眼的黑色大衣,也許有兩三件換洗的,但他不在意,款式也都差不多。
  • 3位院士、50多位設計專家、1500名來賓……他們這是要幹啥?
    ■就出席領導來說,5位集團領導齊聚,修龍董事長代表主辦方發表主旨演講,文兵總裁致開幕辭,孫英副總裁主持主旨論壇。■就演講專家來說,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以及眾多業內享有盛譽的知名專家在內的50多位行業大咖應邀出席,並作精彩演講。
  • 剛剛,湖南新增7位院士!兩院院士達73人
    剛剛,湖南新增7位院士! 今天,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湖南共有7位專家入選,全部來自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