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解析
學習遷移的相關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二的考察中主要是客觀題的考察,考察的角度非常多,有識記的,也有要求理解的,考察時會涉及理論與人物或者觀點的對應,部分理論還會考察實驗或者地位。所以要多維度的了解學習遷移的理論。
1.形式訓練說。該理論主要考察理論、人物、觀點、地位的相互對應。
代表人物是沃爾夫。地位是:形式訓練說是對學習遷移現象作出最早的系統解釋的理論。觀點是:形式訓練說主張遷移要經歷一個"形式訓練"過程才能產生。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基礎乃是官能心理學。形式訓練說把訓練和改進心智的各種官能,作為教學的最重要目標。它認為學習的內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學習的東西的難度和訓練價值。它重視形式的訓練,不重視內容的學習,因為形式訓練是永久的。它還認為,學習要收到最大的遷移效果,就應該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於是,難記的古典語言、數學和自然科學中的難題,被視為訓練心的最好材料。觀點相對而言多了一些,但是總的說的話需要關注:形式訓練重視形式的訓練,不重視內容的學習。
2.共同要素說。該理論主要考察理論、人物、觀點的相互對應。
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伍德沃斯。觀點是:只有當兩種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或者共同成分時才能產生遷移。該理論的觀點相對而言簡單很多,關鍵是要記住代表人物兩個人。
3.概括說或者經驗類化說。該理論主要是理論、人物、觀點、實驗的相互對應。
代表人物是賈德。賈德做了一個水下擊靶實驗,從該實驗中得出了觀點。觀點是:產生遷移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出它們之間的共同原理。賈德的理論揭示了原理、法則等概括化的理論知識在遷移中的作用,為學習遷移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4.關係轉化說。該理論主要考察理論、人物、觀點的相互對應。
代表人物是苛勒。觀點是:遷移是由於學習者突然發現兩個學習經驗之間存在關係的結果。人所遷移的是頓悟——兩個情境突然被聯繫起來的意識。
二、考題在線
【單選】賈德的"水下打靶實驗"說明( )。
A.掌握知識是次要的,訓練官能才是最重要的
B.兩種情景相同的要素越多,遷移的程度越高
C.概括化原理掌握得越好,遷移的效果越好
D.遷移取決於對各要素間整體關係的理解
【中公解析】C。題幹考察的是關於人物理論與觀點的對應。A對應的是官能訓練說,B是共同要素說,C是概括說,D是關係轉化說。賈德是概括說的代表人物,故選擇C。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