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學時間是有限制的,一般為120分鐘。很多學生,不給他時間限制,他能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但是考試時都有時間限制,每年中考,都有不少學生抱怨時間不夠,來不及寫數學試卷。大部分原因就是,有些學生會盯著一道難題,花費大量的時間,導致沒有其它時間做剩餘的題目。那麼,初三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答題呢?掌握解題技巧很關鍵。
1.控制答題速度
我們在一輪複習時、參加一模考試前,需要整體把握本地的中考數學試卷結構。有幾道選擇題?有幾道填空題?有幾道解答題?每道解答題考查的內容是什麼?是不是每年考查的知識點都類似?要知道這些內容,那就需要我們刷近三到五年的中考數學真題卷。了解清楚後,我們可以準備本市去年或前年一模、二模卷,自己計時考試。計時考試時需要清楚地了解以下幾個情況:(1)整體上時間夠不夠用;(2)完成每一項題目大概需要多少時間;(3)有沒有留出檢查的時間。
我們要準確地知道自己造成選擇題、填空題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完成除了壓軸題以外的解答題所需的時間。很多學生可能覺得沒有必要,反正我考試時按照自己的解題速度解答就行了,比較佛性,其實這種想法不可取。只有將平時的準備工作做足了,考試時才能做到不慌不忙。考試時就按照平時的解題節奏,如果發現哪一塊所用時間超了,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解題節奏。
2.答題遵循的原則:先易後難
這句話大家都聽過無數遍了,看起來是一句廢話,但是有多少學生在考試時能真的遵循這個原則解題呢?我們一張試卷拿到手,不是直接上手解題,而是應該將整張試卷通覽一遍,看看有沒有缺頁少頁,當然更重要的是瀏覽全卷的難度,哪些題目我是一看就有思路的,哪些題目暫時沒有思路,哪些題目看起來很難,在解題前要做到心中有數。
一張試卷難度一般都是按照由易到難排版的,比如選擇題最後一題是選擇題中最難的一題,填空題最後一題是填空題中最難的一題,解答題最後一題是全卷的壓軸題。但是這是對於大多數同學而言的,對於你可能不一定適用,也許你會覺得倒數第三題反而比倒數第二題難,那你為什麼非要將倒數第三題做出來後再去做倒數第二題呢?或許當你做完倒數第二題後,將解題思路打開了,再做倒數第三題時覺得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了。
3.答題書寫思考的原則:兩快兩慢
思考問題時要慢,答題時要快。解題時我們首先要將題目理清楚,特別是證明題,不要拿到題目就急急忙忙寫,寫到一半發現自己的思路有問題,擦又不好擦,而答題區域就這麼一塊,超出答題區域掃描不到,那就一分都拿不到了。所謂「成也審題,敗也審題」,要抓住題眼,觀察分析題目特點。答題時要快,快的前提是字要寫得清楚乾淨,不要東一塊西一塊,老師都不知道從哪邊看起來,這就需要我們平時解題時養成良好的答題、書寫習慣。
計算要慢,書寫要快。計算一定要謹慎,很多解答題的第一問就是計算,並且第一問與後面幾問都有聯繫,如果第一問出錯,很可能前功盡棄。
4.利用技巧答題
數學上很多題目都是有答題技巧的,一道同樣的題目,可能一位同學花費1分鐘解出來,另外一位同學卻需要花費10分鐘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解答出來。比如小題目,小題就應該小做、巧做,不能大做。方法利用起來,排除法、圖解法、數形結合法、特殊值法、轉化構造法等等,要手段盡出,不擇手段,雖然這是貶義詞,但是我覺得用在這裡毫無違和感,我們在做中考小題時就應該做到不擇手段。
解答題不同題型也各有技巧,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平行四邊形存在性問題、相似三角形存在性問題、將軍飲馬模型、半角模型、一線三角模型等等,你了解多少?
不同題型,區別對待,每種題型都有其特點。
中考數學備戰,初三學生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答題,從而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