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沒有高潮,真對不起德普的臉

2020-12-20 腹黑電影

實話實說,阿布感覺「東方快車謀殺案」並沒有網上評價的那麼好。

目前豆瓣上7.1的評分還是比較中肯的(個人意見)。

還是要給導演肯尼斯·布拉納一些掌聲,有勇氣把這樣一部在偵探界人氣超高的小說改編成電影。

對於很多喜歡偵探小說的人來說,「東方快車謀殺案」絕對不陌生。

這部小說出自英國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1890-1976)之手。

阿加莎·克裡斯蒂,從26歲開始寫作直到85歲去世。

一生中共出版了68部長篇偵探小說,21部短篇或中篇小說選集,18個劇本,1部自傳,2部詩集等,銷量突破20億本。

阿加莎·克裡斯蒂開創了偵探小說的"鄉間別墅派"。

(鄉間別墅派:兇殺案發生在一個特定封閉的環境中,而兇手也是幾個特定關係人之一。)

歐美甚至日本很多偵探作品也是使用了這一模式。

據金氏世界紀錄統計。

阿加莎·克裡斯蒂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而將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聖經與莎士比亞的著作的總銷售量在她之上。

她和日本的松本清張、英國的阿瑟·柯南·道爾三人並稱為世界推理小說三大宗師。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很多優秀作品均被改編成了電影。

例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等。

今天要說的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更是被多個導演多次改編。

為什麼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麼受人青睞?

主要還是因為,故事足夠精彩,足夠特別。

它被定為所有的偵探類小說中,情節最精彩,案件最難破的一部,故事的亮點在於案件中的所有證人全部都說了謊話並且隱藏了身份。

而且這起案件對波洛個人的影響也是極大的。

原本在波洛的價值觀中,只有對與錯,沒有中間地帶。

但是這個案件,卻讓他打破了自己多年的信念,讓他突然意識到,有時候正義的天平,並沒有那麼絕對。

「東方快車謀殺案」最有名的一版,當屬1974年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那一部。

這一版本贏得了超高的口碑,而且在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一舉拿下了最佳女配角獎以及最佳男主角提名和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為什麼阿布在前面說導演肯尼斯·布拉納很有勇氣。

主要原因有三點:

Ⅰ. 本身原著就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改編的話,既要滿足原著粉們的要求,又要把小說合理的影視化。這對編劇和導演都是一個難度非常大的挑戰。

Ⅱ. 「東方快車謀殺案」在此之前已經有了很多的影視版本,其中不乏1974版這樣的高分之作。這一座大山立在面前,壓力可想而知。

Ⅲ. 作為一部偵探題材電影,最忌諱的就是提前被觀眾找到故事走向、真兇。但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劇情和真兇,有一大部分觀眾都是提前就知道的。

肯尼斯·布拉納在明知山有虎的情況下,卻偏向虎山行。

當然,既然敢這樣做,那就證明導演應該有所準備。

肯尼斯·布拉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保持原著的精彩推理之餘,又加入了一些符合現代人口味的小幽默。

如果說1974年西德尼·呂美特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中,波洛詢問嫌疑人時咄咄逼人的氣勢讓人印象深刻。

那麼,在肯尼斯·布拉納的版本中,波洛能迅速抓住觀眾心理的幽默風格和臺詞就是導演的殺手鐧。

影片開始前十分鐘定的基調,就是有些輕鬆幽默的。

以色列繁華的街道上,一個小男孩急急忙忙的跑著,手裡提著一籃雞蛋。

鏡頭快速切換,廚師把雞蛋蒸熟,擺盤,放上餐車送到波洛面前。

一臉嚴肅的波洛拿出溫度計和水平尺仔細的測量雞蛋的溫度和高度,然後搖頭。

如果有人不了解「東方快車謀殺案」這個故事以及波洛這個人物的話,肯定認為這是那個萬惡的資本家或者惡勢力在作威作福呢。

緊接著鏡頭再次快速切換,重複小男孩和廚師的動作。

當雞蛋再次擺在波洛面前的時候,其實還是沒有滿足波洛的要求的。

但是這次他沒有再讓人拿下去重做,而且對著緊張的小男孩和廚師狡黠一笑。

告訴小男孩:不用重做了,雞蛋不一樣大不是你的錯,而是母雞的錯。

然後音樂響起,街道上熱鬧歡快的氣氛傳進觀眾耳朵。

雞蛋只吃溫度達到40度、高度一樣的。

熟悉波洛偵探小說的朋友們,對他這一奇怪的生活習慣應該很熟悉。

肯尼斯·布拉納用短短的幾分鐘幾句臺詞,就把波洛的個人習慣交代出來並且是以一個輕鬆幽默的風格。

包括後面那為了防止小偷逃跑而提前插入牆縫的拐杖,一隻腳踩到牛糞之後竟然用另一隻腳故意再踩一遍以尋求心理上的平衡感等等事件。

這些設定把波洛的人物性格很好的表達了出來並且把「東方快車謀殺案」這種偵探故事中摻進了一些輕鬆幽默的橋段。

阿布在看到前十分鐘的時候,真的以為這會是一部和以往風格完全不同的作品。

但是讓人失望的是,肯尼斯·布拉納在之後的故事中並沒有延續這種風格。

也就是說,前期的鋪墊根本就沒有用到······

之後的故事走向一直都在按照原著進行。

波洛原本想要去度假,突然接到一起急案,然後準備乘坐"東方快車"前去破案。

車上坐著身份各異的乘客。某天晚上,波洛被隔壁的噪音吵醒3次,第二天早晨醒來發現隔壁的富商雷切特被殺了,手法極其殘忍,死者被刺了12刀。

面對此等大案,波洛開始了尋找線索的過程。

這段內容,沒有什麼亮點但是卻也沒有值得詬病的地方。

讓阿布有些不喜歡的,是最後的高潮戲。

所有人聚在隧道口等待審判的那個鏡頭一下就勾住了阿布的眼睛。

熟不熟悉?

這個鏡頭的構圖取材於達·文西的名畫「最後的晚餐」。

導演肯尼斯·布拉納似乎也想用這個構圖來誤導觀眾。

因為「最後的晚餐」畫面中的人物,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各不相同,而且兇手是猶大一人。

而「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兇手,並不是一個。

當劇情鋪墊到一個制高點,也就是所有人等待審判的時候,阿布認為全片的衝突都應在此時匯聚成一個大高潮爆發。

讓我失望的是,高潮有了,但是不夠大。

這也是這部電影我最不喜歡的一點,全片都太平穩了,沒有大幅度的波動。

如果讓阿布評分的話。

肯尼斯·布拉納的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只能給到7分。

全片沒有大的漏洞,同時也沒有一個值得稱讚的亮點,有些平庸。

阿布感覺,這部電影只適合那些非常喜歡「東方快車謀殺案」這個故事的原著粉們去看一下,至於其他人,還是算了吧。

對了,說一件在觀影過程中特別有意思的事。

影片進行到富商雷切特(約翰尼·德普 飾)想要僱傭波洛保護自己而波洛拒絕時。

波洛是這樣說的:

如果你不介意我說話很直接的話,那麼我要告訴你,我非常不喜歡你這副面孔,雷切特先生。

這句臺詞出來之後,後排有個妹子幽幽地說了一句:

如果誰不喜歡德普的這副面孔,那一定是個大傻 X ······

德普:呵呵噠~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相關焦點

  • 《東方快車謀殺案》對波洛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否成功?
    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東方快車謀殺案》曾先後多次被改編,登上大熒幕。比較著名的版本有1974年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英國版,2010年《大偵探波洛》系列英劇第十二季第四集和2015年是日本富士電視臺製作並播出的電視劇Special版。今年,由肯尼思·布拉納執導並主演,雲集了約翰尼·德普、佩內洛普·克魯茲、米歇爾·菲佛、朱迪·丹奇等一眾大咖加盟的美國版最近上映了。
  • 《東方快車謀殺案》 曝配音陣容 王千源俞飛鴻獻聲
    懸疑偵探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1月2日曝光配音陣容,王千源和俞飛鴻領銜獻聲,上海電影譯製廠副廠長劉風演繹偵探波洛(Poirot),配音大師曹雷獻聲朱迪·丹奇(Judi Dench)的「公主」一角。
  • 全明星陣容的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首映,又一個新波洛來了
    11 月 6 日,肯尼思·布拉納執導並主演,雷德利·斯科特擔任製作人,朱迪·丹奇、約翰尼·德普、米歇爾·菲佛、黛茜·雷德利、佩內洛普·克魯茲參演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北京舉行了中國的首映式。《東方快車謀殺案》是根據阿加莎·克裡斯蒂同名小說改編。原著作者和原著本身也都非常出名。它講了一起發生在火車上的謀殺案,這個案件不僅撲朔迷離,還會引發主人公偵探波洛內心的震蕩。在這個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之前,《東方快車謀殺案》就已經有過很多個版本。也就是說,這是一部懸疑電影,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知曉結局。
  • 《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可惜這次德普沒能笑到最後!
    今天,《東方快車謀殺案》登陸國內大銀幕,阿家莎又開啟了一場懸疑之旅。《東方快車謀殺案》主要講的是發生在著名的「東方快車」上一起離奇命案,每個人都有作案的嫌疑,比利時大偵探波洛(Hercule Poirot)經過縝密的、抽絲剝繭的邏輯分析,終於讓案情大白於天下的故事。
  • 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樣的東方快車,不一樣的神探波洛
    一列於午夜雪中狂飆的東方快車,一樁讓人匪夷所思,離奇古怪的謀殺案。所謂的真相,只有兩個人知道,一位是上帝,另一位就是大偵探波洛。應該說,很多觀眾並不好奇謀殺案的結局真相,他們或許早已從原著或者此前拍攝的舊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中得到了答案,這些觀眾只是想看一看新版如何把原著的所謂「精髓」表現出來。
  • 《東方快車謀殺案》背後的正義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由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製作,肯尼思·布拉納執導,肯尼思·布拉納、佩內洛普·克魯茲、威廉·達福、朱迪·丹奇、約翰尼·德普、喬什·蓋德、小萊斯利·奧多姆、米歇爾·菲佛、黛茜·雷德利等主演的驚悚劇情片。
  • 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發布全卡司陣容,導演親自出演波洛
    今天,福斯版《東方快車謀殺案》發布數張。定妝照肯尼斯·布萊納、湯姆·貝特曼、潘妮洛普·克魯茲、威廉·達佛等知名演員的加入使這版改編顯得格外重磅。有趣的是,約翰尼·德普將在片中飾演受害者山謬·雷切特先生。這已經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第3次電影改編。
  • 《東方快車謀殺案》這個超級IP背後的那些事
    Part 1:偵探片的傳世經典,《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版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由美國傳奇導演西德尼·呂美特(《熱天午後》、《十二怒漢》)執導,是《東方》原著(以下簡稱東方)在1934年發行以來首次被改編成電影長片。
  • 《東方快車謀殺案》:古典推理小說的巔峰之作
    我已經記不起看過多少個影視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了,大概是第五個,起碼是第四個。故事的結局自然早已寫就,豪華的列車,性格各異的乘客,兇狠的謀殺,聰慧的偵探,封閉環境下的驚悚,法理困境中的人性,一起成就了這部標誌性的推理派經典小說。
  • 簡影|1974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才是阿婆的味道
    之所以這期會推薦這麼有年代感的電影,是因為簡小姐最近的英文原著賞析課正好在讀《東方快車謀殺案》,一部由英國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撰寫的偵探小說。阿加莎,江湖人稱阿婆。因創作偵探小說的成就,被吸收為英國皇家文學會的會員,後被英國女王授予「偵探女王」的桂冠。
  • 成信大發布圖書館大數據 學生最愛看東方快車謀殺案
    其中,《東方快車謀殺案》成為成信大學生們最愛節借閱的書籍。據公布,在過去的一年中,該校航空港校區圖書館的進出人次達702782次,而借閱過圖書的數量為92988冊。在所有的借閱圖書的排名中,《東方快車謀殺案》以65次的節約次數排名第一。
  • 《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的內容驚險刺激引人入勝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是由英國推理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創作的小說。「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海報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因為大雪被困在這趟東方快車上,看似安寧的夜晚卻因一聲吼叫被打破了平靜,而比利時著名偵探波洛也從此刻開始他的任務。
  • 東方快車謀殺案:代表正義的波洛卻當了一次「幫兇」,卻有血有肉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又一部經典作品,說起阿婆,我很敬佩她的開創性,無論是《無人生還》時開創的「暴風雪山莊模式」,還是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開創的「合作謀殺」,她開創了很多足以影響後人寫作的類別和寫作常規。
  • FOX重拍《東方快車謀殺案》 《普羅米修斯》導演執導
    20世紀FOX日前宣布購買了阿加莎·克裡斯蒂經典偵探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版權,將對老版電影進行重拍,由著名導演,《普羅米修斯》等片的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同時他還準備拍攝巨片《出埃及記》的重拍版。
  • 《東方快車謀殺案》:成為名偵探的英語必備詞彙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由英國推理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創作的小說,也是名偵探波洛系列知名度最高的一部。除了波洛個人縝密的思維和偵察能力,他也擅長用言語試探嫌疑人的內心讓對方露出馬腳。今天帶大家一起學習電影裡和偵探有關的英語說法,其實普通人也有可能成為大偵探喲!
  • 【閱讀】東方快車謀殺案
    最近重溫阿加莎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看的版本顯示是10.5萬字左右,我個人的閱讀速度大概花費2.5個小時讀完,讀起來前期10萬字都是在鋪墊,為了最後揭曉真相的時候可以達到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效果。
  • 《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作者,她創作出僅次於聖經和莎翁銷量的記錄
    她創作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被改編為電影,一經上映就佔據票房冠軍,至今仍被評為全球最暢銷的推理小說之一。——洛裡蒙夫人——《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案》7,愛他,就是對他的一切保有永遠的好奇心,慢慢讀他。
  • 《東方快車謀殺案》——列車上的集體兇殺事件
    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帶來一部懸疑破案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該片改編自同名小說,同名電影共有2部,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2017年的這部。一列載有偵探波洛的快車駛向遠方,期間有位富商雷切爾收到威脅信,於是尋求波洛的幫助,但波洛卻因為他賺的並非良心錢而果斷拒絕。次日早晨,雷切爾被發現身亡,身中數刀,死亡時間是夜裡12點到2點。那麼兇手到底是誰?
  • 這個美國世紀大慘案,促成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至今謎題未破
    文|王子銘(復旦大學、專欄作者)根據阿加莎·克裡斯蒂同名小說改編的偵探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又一次再版,於11月10日在中國大陸和北美地區同時公映。這部作品可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阿婆的作品之一,西德尼·呂美特的1974年版斬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等一系列國際大獎,並很早就被譯介到中國。
  • 又有一部聚焦說唱歌手 Biggie 之死的電影,這次有了德普
    現在,約翰尼·德普也將出演一部與之相關的電影。不過與多數圍繞說唱歌手本人的前作不同,德普主演的電影《謊言之城》的主角是負責調查案件的探員。本名為華萊士的說唱歌手 The Notorious 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