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人人都有一個老闆夢
希望有朝一日
做一店之主
成為指揮者
老闆其實和明星一樣
表面看著光鮮亮麗
但背後付出的心血和精力
都是常人所不敢想像的
開店創業真的能隨心所欲嗎?
真相只有開店的人才知道
近日
論壇網友分享了經營母嬰店的「血淚史」
自己創業到底輕不輕鬆
從她的故事中應該能找到答案
1
開店的初衷 入坑母嬰行業
去年3月份開了一家母嬰店,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比較暴利的行業。隨著二胎政策開放,很多家庭都會再多一個孩子,大家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都比較捨得花錢。
以前自己作為消費者,每次去母嬰店買奶粉一屯就是幾千,尿不溼每個月也是幾百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每個月用在孩子上的消費都不低。根據自己當時作為消費者的心態,一時衝動就選定了母嬰行業。
真正到自己邁進這個坑之後才發現,跟想像差太多了。網絡的衝擊、同行的競爭,真的是讓這個行業越來越不好做了。入門之後,發現很多知名的奶粉是最不賺錢的,有些一箱(6聽)總價1千多的奶粉利潤就只有幾十塊錢。
母嬰店開了一年多,投入幾十萬還有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基本每天都是自己守店,現在每天沒有人流量,基本是靠全家掙錢養著我這個店,覺得心累,但是又不甘心就這麼放棄了。
本來以為這是一個充滿愛的服務行業,但是遇上了很多的奇葩事情,經常都忍氣吞聲的,下面就來說一說我遇到的那些奇葩故事。
2
想像被現實打敗沒有什麼是輕而易舉
一直覺得開母嬰店可以一邊開店一邊帶娃,真正開店後才發現完全沒有帶娃的時間。而且很多賣不掉的奶粉,趁著還沒過期都是自己娃兒喝了,賣不掉的衣服也是給自己娃兒穿。有時候會覺得委屈了孩子,赤果果的現實並沒有想像那麼美好。
客戶們也是千奇百怪,大部分人覺得你賺了她很多,常常要求送這送那,利潤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每次遇上那樣的客戶都很無奈...每個行業都並不是大家看到的那樣光鮮亮麗,都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艱辛。
客戶1
▼
某個客戶在一個月前買了一箱奶粉,是單獨幫她預定的。客人取貨時,當場檢查過沒有問題才拿走的。結果後來拿回家之後,說有兩桶奶粉的蓋子是被打開過的,奶粉蓋子有一個密封扣嘛,她說有兩桶都沒有,但是裡面的內包裝是密封的,要求換貨。
問了下同行,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據說可能是快遞途中擠壓導致的密封條掉落所致。不過好在我有進口奶粉都有海關證明,質量這一塊是可以保證的,但是客戶依然堅持要換。最後還是只能自己貼兩桶奶粉錢給她換了。妥協的瞬間覺得自己好無奈,做個生意隨時小心翼翼。
客戶2
▼
一個寶媽來買奶瓶,讓我推薦一款。因為寶媽的寶寶一直是母乳餵養,接受起來有個過程,售賣的時候都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寶寶可能會出現一開始接受不了的階段,需要慢慢引導。這個寶媽奶瓶拿回家後,沒多久就來要求退貨,理由是:孩子不吃奶瓶,就用來喝了點水,沒怎麼使用。
店裡對於出售的商品,如果沒有質量問題是不退換的,並且還被使用過了,我一直堅持不能退換,因為已經影響了二次銷售。這位寶媽一直不依不饒,兩個人一直在店裡爭執不下,晚上老公來店裡看到了,感覺客人有點無理取鬧, 有點不耐煩語氣不是很好地說:退給她!奶瓶也喊她拿起走,我們要來也不能賣了。
因為老公這句話徹底把客人得罪了,客人馬上就走了,出了門就給我發微信說:表示再也不會來店裡消費,說我們看不起她,覺得她買不起一個奶瓶。感覺無形中得罪了客戶,事後心裡膽戰心驚,總感覺是自己沒處理好。
3
面臨大環境的衝擊 同行紛紛轉店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整個行業都大起大落。其實疫情期間因為快遞停滯的原因,生意反而很好,每天都會接到單子:奶粉、尿不溼那些很好賣,但是快遞恢復之後,很明顯感覺生意差好多了。
後來疫情解除,但是很多人又停工了,有些介於可吃可不吃奶粉階段的娃兒,有些家長就給娃兒把奶粉戒了,損失掉一部分客流。到了夏天很多孩子也不用尿不溼了,又損失掉一部分...
受大環境影響,這兩個月好多同行都在出貨、轉讓,準備關店。我也開始猶豫要不要關店,一天身心俱疲的守店,從開店以來除了真的是有急事才能關門,馬上1年半了可能就完整休息過5天不能再多了。
每天一個人從早守到黑,瘋都要瘋了。家人就一直勸我轉店,我就是邁不過自己那個坎,第一次創業就失敗告終,意難平,而且現在這個樣子轉店也不容易,總之自己創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很多人都難以想像,並不是表面那麼輕鬆賺錢的。
對於實體店到底好不好
很多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喜歡在實體店購買,
做不下去及時止損比較好」
「都在網上購物,實體店沒有什麼價格優勢」
「網上購買更方便,一年去逛街的次數屈指可數」
「自己也入了母嬰店的坑,想著能給寶寶節約錢
但是利潤真的很低,賺個白菜價」
「創業失敗很正常,網上購買渠道確實花樣更多
實體店不好做,不要硬扛」
有時候創業就像炮灰
在沒有充足資金
更好的選擇和準備前
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看了母嬰店老闆的經歷
給了你什麼啟發
歡迎留言區討論
來源於購物狂論壇網友分享
主編:伍曉晴 執行主編:黃瑩 責任編輯: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