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平:一個濃鬱的鄉愁情結在古厝裡凝聚

2020-12-23 人民視窗

在福建省漳平市溪南鎮有個南柄村,南柄村裡有座古建築觀音厝,觀音厝裡有個鄉愁記憶館,還有鄉愁文化牆,儼然是一個新開放的鄉村版博物館。

氣勢宏偉的古建築觀音厝

這座清代歷史建築觀音厝,位於山腰山坳處,四周群山環繞,房前屋後古樹參天,整體規模氣勢宏偉。由於地形地勢酷像觀音菩薩,由此名為觀音厝,是漳平遠近聞名的一座清代鄉村古建築,至今已有180多年歷史。自2017年開始修繕保護,歷經四年的努力,現已面貌一新,十分壯觀,古厝換新顏。

修繕後的觀音厝煥然一新

更讓人驚喜、驚訝、驚嘆的是,在古建築觀音厝裡,由鄉賢章汝先教授與鄉親們一起創建了一個鄉愁記憶館。這個鄉愁記憶館由鄉賢章教授個人出資,鄉親鄭偉明負責收集購買,歷經三年多,到目前為止共收集購買有六百多件,其中部分是鄉親自發捐獻的,現全部收藏陳列在觀音厝八間展室裡。

鄉愁記憶館裡主要展出生產用具:犁、耙、打穀機、打穀桶、甩谷板、鍘刀、牛枷、蓑衣、手動抽油機等;生活用品木器、竹器、家電、木雕、陶器、瓷器、鐵具、舊自行車、縫紉機、舊照相機、電視機、電唱機、舊音響、梳妝盒、胭脂盒、果印等共有六百多件。這些老物件靜靜地放置在這裡,仿佛在訴說著本地生產和生活的過往歷史與故事……。

已被歷史淘汰的生產用具犁等

走進鄉愁記憶館,能讓你找到時光的線索,能讓你想起過去的歲月,能讓你見證時代的變遷。鄉愁記憶館收藏展出的大都是具有上世紀鮮明特徵的農耕器具與生活用品。這裡的一犁一機,一石一磨,一桌一椅,一瓶一罐……都濃縮了本地鄉親生產和生活的印跡,都承載著鄉親們的汗水、情感與智慧,喚起參觀者的鄉愁記憶。一件件歷經歲月洗禮的農具、家具、日用品,收藏在鄉愁記憶館裡,記錄著鄉村春華秋實的故事,喚醒鄉愁記憶。

望著一件件老物件,曾經的鄉村生產生活境相,如同一抹抹鄉愁,讓人思緒如潮,無限感慨!通過這些「看得到,摸得著,聽得見,留得住」 的民俗文物,為後人集中展示了當地鄉村歷史文化特色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歷史階段,讓老一輩過來人想起過去的日子,能讓現在的年輕人見證家鄉生產與生活方式的時代變遷-----這個鄉愁記憶館的創建與擴展,是為前人存史,為後人留史。

舊時生活用品

來到古建築觀音厝裡,不僅有鄉愁記憶館,還有濃濃的鄉愁文化氣息,向你撲面而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愁文化主題牆,左右兩邊副牆也張貼著九幅體現鄉愁文化的標語。走進第二個門內,即可見到牆上寫有保護古建築的標語。進入館內即可見到「鄉愁記憶館簡介」(前言)和「收藏文物,記住鄉愁,守望家園」(結束語),還可看到收藏保護鄉村民俗文物的標語------這裡撲面而來的鄉愁文化氣息會讓你感動、驚嘆。

老式電視臺

清新的鄉愁文化在這裡呈現,濃鬱的鄉愁情結在這裡凝聚。古建築觀音厝,鄉愁記憶館,鄉愁文化牆,這個三合一特色的景點,將成為漳平市一個獨具特色的鄉村歷史文化品牌,一張記憶鄉愁、思念鄉情、留住鄉史、守望家園的名片!這裡的古厝、古道、古樹、古韻和鄉愁文化會讓你流連忘返!

往昔的鄉村生活用品

在古厝裡的鄉愁文化牆

相關焦點

  • 人民法院報:延續文脈 守護鄉愁——福建永泰縣法院推進古厝司法...
    11月16日,《人民法院報》刊發《延續文脈 守護鄉愁——福建永泰縣法院推進古厝司法保護紀實》,點讚永泰法院古厝司法保護工作。現對全文予以轉載。延續文脈守護鄉愁——福建永泰縣法院推進古厝司法保護紀實近年來,福建省永泰縣人民法院堅持在創新古厝司法保護上強化新擔當、探索新路徑,延續城市文脈、守護鄉愁記憶,為打造具有文化特徵、地域特色的古建築貢獻司法力量。
  • 保護閩南古厝 留住美麗鄉愁
    原文連結:《保護閩南古厝留住美麗鄉愁
  • 紅磚古厝凝鄉愁:僑鄉晉江的「建築博物館」五店市
    紅磚古厝凝鄉愁:僑鄉晉江的「建築博物館」五店市 2020年09月01日 16:05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 福州古厝勾連兩岸鄉愁
    中新社福州9月28日電 (記者 林春茵)殘破木樓變身舊時光沉澱的旅館,鄉人長輩舊照投影在路旁影壁上,木插銷木門裝在公廁裡……6年來,來自臺灣的鄉建團隊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的嵩口鎮,進行了一場鄉土活化實驗,備受兩岸業界關注。  如今,在福州的永泰、閩清、晉安等地,越來越多臺灣鄉建鄉創團隊的身影活躍於此,從事古厝保護、修復工作,共建大陸美麗鄉村。
  • 延平巨口用古厝留住鄉愁、留住文脈、留住遊客
    > 2020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在它的誕生之地 巨口鄉從新出發, 從三年前的藝術「喚醒」鄉村、 到去年的藝術「激活」鄉村、 再到今年藝術「賦能」鄉村, 巨口鄉一步一個腳印
  • 古厝茶飄香——走進永春茶葉博物館
    福建日報記者 黃楓 通訊員 蘇福彬 攝東南網5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楓 通訊員 蘇福彬 文/圖)永春縣五裡街鎮埔頭村,距縣城五六公裡。樹木掩映中,一座兩進兩護厝的閩南風格古厝,靜靜立在霞陵溪旁。兩年前,這座古厝還是幾近荒廢的模樣,如今,這裡成為永春首家集茶葉歷史文化、古茶器具展示及品茶休閒功能為一體的「永春茶葉博物館」。
  • 福建泉州十八景之一,被譽為閩南建築大觀園,紅磚古厝的傑出代表
    閩南建築的傑出代表,除了土樓,另一個就數那些獨具特色的紅磚古厝了。紅磚古厝又叫「皇宮起」,是福建四大民居形式之一,自五代以來,閩地的先民們將獨具閩南特色的建造技藝發揚光大,留下了眾多古厝遺蹟。泉州作為古厝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至今保留著眾多聞名全國的古厝群,而位於泉州南安的蔡氏古民居,更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 石獅鄉村古厝: 堅守根脈沉澱記憶與鄉愁
    為進一步展示石獅特色的旅遊風光和人文風情,即日起,本專欄將按照「鄉村古厝古韻」「舌尖上的石獅」「美麗海岸風情」「『森』石獅『森』呼吸」「鄉愁人文風情」「石獅城市風華」六大主題,陸續刊發部分入選照片,敬請關注! 石獅是閩南地區出了名的僑鄉,歷來也是閩南文化的重鎮。
  • 福建漳平特色小吃「油炸粿」,當地賣兩毛錢一個,外酥裡軟特別香
    今天小優就來跟大家分享福建漳平一種超實惠的特色小吃,當地只賣兩毛錢一個,看這價格仿佛回到了十幾年前,真是太便宜了,而且當地人都是從小吃到大的,這就是油炸粿了。其實這種油炸粿是純天然的傳統小吃,用的都是純天然食材,只有大米、黃豆、香蔥和鹽,僅此而已。
  • 古厝承載濃濃鄉愁 晉江塘東僑村故事多(圖)
    古厝承載濃濃鄉愁 晉江塘東僑村故事多(圖) 2017年03月13日 09:30   來源:石獅僑報
  • 福州古厝:遠行人的桃花源
    「厝」在方言中意為房子,人們親切地稱那些有歷史、有故事的房子為「古厝」。古厝蘊藏著福州的城市文脈,也是福州人的鄉愁、鄉情、鄉戀。到福州的城區郊野、街頭巷尾走一走,古厝的「前世」說不盡,「今生」更出彩。宏琳厝:鄉愁保得住「2016年7月9日,水高3.3米」。
  • 福建這些古厝,亮相央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攜手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推出大型直播特別節目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福建篇清新福建 絲路揚帆55分鐘的特別節目全方位展示了讓你熟悉又意外的福建福建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 廈門翔安:講述紅磚古厝的文化味兒
    新圩烏山村裡,連片的「九十九門」形成壯觀的古厝群,更顯閩南人家生活氣息。  走入宅厝內,埕、廳、院相通,屋屋相連,門門相對。九十九間厝的建築形式為六牆五間開,加上兩旁護厝,共6個房間,稱「大六規」或叫大六路,另外加上外埕、大門、內埕、天井、廳堂、回巷等,是廈門大六規標準的紅磚大厝,具有典型的閩南特色。
  • 新歌:觸碰海內外遊子記憶點的《一字鄉愁》
    一個聲音梨花落落地呼喚,回來呦!回來呦!回來呦!她長發盈空,她已從鄉間,鄉間夢裡畫裡,夢裡畫裡走過!後記:筆者來自福建的一個小山村,是尤溪籍本土詩人,在穿越農村到城裡的漫長歲月之間,睹物思情創作了這首《一字鄉愁》。
  • 延平區巨口鄉「半邊天」在古厝裡...
    最近福建多地發布了出行禁令延平區也一樣各位宅在家中是不是很無聊呢?延平區巨口鄉的姐妹們打開了宅家新模式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巨口鄉向轄區內的家庭發出倡議——開展以「宅身健體宅古厝」為主題的居家健康管理活動,組織婦女群眾帶頭在家「曬廚藝、展手藝、露才藝」,線上徵集溫馨、快樂、健康的居家生活圖景。活動旨在倡導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豐富婦女群眾和家庭的宅家生活,並為疫情防控工作助力!
  • 福建漳平:為臺胞創新創業保駕護航的「大陸阿里山」
    福建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自然風光 央廣記者萬存靈攝央廣網龍巖5月9日消息(記者萬存靈)5月的福建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茶園連綿,鬱鬱蔥蔥,茶香襲人
  • 福建漳平永福臺灣高山茶入選「故宮貢茶」
    中國臺灣網3月13日漳平消息 去年底,北京故宮博物院到各地遴選贈送貴賓的禮品茶,相關人士到福建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考察後,對當地的氣候環境、科學生產與製作工藝都十分滿意,與創業園籤訂了協議,將永福高山茶列為「故宮貢茶」。
  • 晉江梧林這百幢古厝洋樓 盛滿閩南華僑的鄉愁
    修養樓這近百幢古厝洋樓裡,盛滿了閩南華僑的鄉愁。新生與歷史的交融中,訴說著閩南華僑深沉的家國情懷。2016年11月,梧林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當古厝遇上花田,讓這片古村落更平添了引人入勝的悠遠韻味。據史料記載,梧林村落形成於明洪武年間。清末,梧林開始有人旅居海外,隨後陸續有旅居海外的華僑回國出資建造了大量精美的洋樓,村莊規模逐漸擴大,建築風格亦逐步多元化。現在村莊轄區面積約1平方公裡,戶籍人口1800多人,海外僑胞有1.5萬人,是名副其實的僑鄉。
  • 連江三落厝:「保」「用」並舉,古厝新生
    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林冰 攝   東南網12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林冰 文/圖)   歷經400多年的風吹雨打,連江縣規模最大的古民居三落厝逐漸衰敗。
  • 詩文中的古厝風情:福建文藝界舉辦主題詩朗誦會
    2019年07月15日 15:52:45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15日電(林堅)14日,由福建省作家協會、福建日報東南網、福建新華發行集團聯合主辦,福州文學院、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日報社共同協辦,鰲峰坊新華書城承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