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活得久一點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而如何更加健康地活下去,以及如何養生一直是人們經常探討的話題。
雖然在以前有「人到七十古來稀」的說法,但是根據目前的最新數據,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而且平均壽命每年都在慢慢增高。
但健康長壽和飲食的關係有多大呢?
一、想長壽就要少吃點。
根據一項國際期刊的研究表明,健康長壽和飲食是息息相關的,而如果可以減少食物的攝入,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壽命。
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篩選出了一種特殊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進而控制了果蠅的攝食能力,通過減少他們對食物的攝入,有效地延長了果蠅壽命的10%。
通過限制食物,健康狀況慢慢改善,並且壽命也隨之延長,說得更簡單點,少吃東西確實幫助了果蠅延長壽命。
但是用在人身上會怎麼樣,目前還不知道,期待研究有進一步的突破吧。
而無獨有偶,在很多研究中也都表明,飲食和身體健康有很大的關聯。
也有很多人通過不吃晚飯來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這種做法有道理嗎?
二、該不該吃晚飯?
很多人都不太喜歡吃晚飯,甚至有一種說法叫做過午不食,也就是過了中午就不吃東西了。
雖然這種方法看著有一些極端,但實際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也有很多人因為這樣的飲食習慣,體重逐漸減輕,一直保持著。
但是如果到第2天早上才吃飯,也就是說要經歷至少18個小時才能吃到下一頓。
看著時間真挺長的,但是這種方法對身體真的好嗎?
1.不吃晚飯對胃不好,因為胃酸無論吃不吃飯都會一直分泌,就算沒有食物,胃酸也會在胃中分泌出來,破壞胃黏膜,胃潰瘍和胃糜爛就是這樣造成的。2.血糖偏低也是很常見的,這種情況會導致很多器官的營養供不上,久而久之會出現各種血糖問題,甚至免疫系統也會遭受打擊。3.聽說很多不吃晚飯的人最後都被餓醒了,其實醒了之後對睡眠有很嚴重的影響,通常第2天的精神狀態也都不好了。
其實不吃晚飯的胃還是挺大的,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忍不住美食的誘惑,決定在深夜大吃一頓,這個時候對胃腸道的損傷也很大。
既然不吃晚飯不行那麼多吃一點晚飯可以嗎?
別鬧了,無論是肥胖糖尿病還是高血壓高血脂,這些都和大量進食息息相關,晚飯如果吃得太多蛋白質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都會對身體造成很多影響。
所以建議大家既要吃晚飯,也不要吃得太多。
1.7點之後就不要吃晚飯了,因為吃飯之後容易困,睡得太早,對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也是一種挑戰。2.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還是免了吧,吃晚飯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好,而不是為了讓自己胖。3.晚飯別多吃,吃的太飽非常難受的,而且吃多了也容易腸胃腸道的負擔。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表達晚飯一定要吃,而且一定要吃得好一點,特別是996的人們,出來就是為了混口飯吃。
一碗牛肉湯放倒11個人,難道又是細菌感染嗎?醫生:沒那麼簡單
打著噴嚏就腰疼了?原來是腰椎間盤突出復發了,醫生:可以這麼辦
「手指挫傷」怎麼辦?醫生:很多都不嚴重,可這類情況應該去醫院
為什麼控制血糖很重要?控制到多少才算合格?只看空腹血糖可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