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和壽命的關係,終於有了科學的解釋

2020-12-20 神經內科李明超

吃和生活是離不開關係的,俗話說病從口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世界上發生率很高的癌症,有很多都是消化道上的癌症,每年因為癌症死亡的人數有三分之一都與飲食有關係。因此,因食而死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很多的人在面對美食的時候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的,尤其是女性人群面對美食完全沒有抗拒的能力。平時日常經常說,吃飯吃到七分飽,七分飽是腸胃最適宜的狀態。因此,有人認為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01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有過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選擇不同物種的生物,在節食的情況下,觀察它們的壽命,發現均得到了延長。但是針對人而言,只有適量的節食才能夠保證身體的健康,能夠延長壽命。節食並不是所說的真的什麼都不食用,這樣會損傷到腸胃,導致壽命縮短。

適量的節食代表在飲食上要合理,儘量少食用一些高脂肪類的食物一些不健康的飲食禁止食用。一日三餐還是要按時按點吃的,食用到七分飽即可,不用過量的食用。長時間堅持下去,會發現自己的體脂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減少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延長壽命

02飲食和壽命的關係有了科學的解釋

適當的飲食,對於身體來說是有幫助的。很多身體肥胖的人都是因為飲食上的問題造成的,經常食用高糖,高鹽,高脂的食物,造成身體中的脂肪含量超標,形成肥胖,過度的肥胖不利於身體的健康,會縮短壽命。所以,要適當的餓一餓自己,有助於減去身上多餘的脂肪,減輕了身體中很多臟器的負擔,讓人的大腦保持在正常的活動範圍內。

有個美國的科學家做過一組實驗,選擇兩隻小白鼠,其中一隻每天餵食加足量的口糧,另一隻餵食少量的口糧,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吃的過多的小白鼠先面臨死亡,而且發現身體中有很多的疾病存在。從這個實驗中可以發現飲食和壽命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控制攝入的飲食量和飲食的健康對壽命很重要

吃的要多對於身體的負擔很大,容易引發出三高等疾病,現在很多的疾病都是吃出來的,更應當控制好自己的飲食。控制飲食並不等於節食,過度的節食身體中的營養不足,沒有充足的能量供應正常的生活需要,對壽命產生副作用。在飲食上用的那個控制好熱量的攝入,同時還保證足夠身體所需。

想要做到少吃又保證身體健康,其實很簡單。每頓飯吃到七八分飽就足夠了,不用吃得過撐,也不能夠不吃。保持七八分飽,身體消耗的能量和攝入的熱量基本上可以在同等的狀態下,這樣對於身體沒有任何的負擔,避免各種疾病的出現,有利於延長壽命。

現在的社會上,美食的種類多種多樣,很多人在食用美食的時候都不是因為肚子餓了,而是想要滿足饞蟲。殊不知過量的食用,對於身體也是一種負擔,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壽命。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來源: 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張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講師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早生活丨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資 訊☞ 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有研究表明,在節食的情況下,不同物種的壽命均得到了延長,包括果蠅、嚙齒類動物等。而且,「限制性飲食」還能在嚙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的衰老過程中帶來廣泛的健康改善。限制特定的飲食成分,尤其是蛋白質,比起減少熱量可能效果更好。
  • 壽命長短和什麼有關?「吃得少,活得久」,有沒有科學依據?
    壽命長短和什麼有關?影響比較大的一個因素,就是體內DNA的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自己的親人,各個都是老壽星,那麼自己壽命長的機率也是比較大,還有一些人會受到遺傳疾病的影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壽命就會發生變化,如果排除掉這些因素的影響之後,飲食對壽命的影響力,就是最為突出,在很久之前,美國就有相關的研究團隊,對上千名長壽老人進行了研究
  • 吃得越飽,壽命越短?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3種吃法值得提倡
    人活一輩子,離不開吃,但怎麼吃才能延年益壽,是有講究的。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吃得越多,壽命越短」,但又發現自己身邊也有吃得多活得也長的人,一時之間不知道這種說法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事實了。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 ,3種吃法值得提倡,接下來就詳細跟大家說一下,看看你吃對了嗎?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越健康!飲食與運動的關係,解釋來了……
    由於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多數人對於飲食方面都沒有太過於注意,根本就不會過於在乎自己的身材,只要吃得好吃得飽,什麼樣的美食都會唱遍。可是卻忘記了,這些美食是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影響的。俗話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也就是說大家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不要吃得太飽,也不要餓著自己。飲食要適當,這樣對於自己的健康是有很大的重要作用。難道真的是吃的越少,就會越健康嗎?在不節食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健康呢?如何使自己的身材變得越來越完美。
  • 聽說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那不吃晚飯對不對
    自古至今,活得久一點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而如何更加健康地活下去,以及如何養生一直是人們經常探討的話題。雖然在以前有「人到七十古來稀」的說法,但是根據目前的最新數據,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而且平均壽命每年都在慢慢增高。但健康長壽和飲食的關係有多大呢?一、想長壽就要少吃點。
  • 鹽吃得越少越健康?長期堅持低鹽飲食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烹飪時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料,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很多人都知道鹽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比如會引起鈣流失,對腎的健康以及血壓都不好。為了身體更健康,低鹽飲食成了大眾推崇的理念,但鹽真的是吃得越少越健康嗎?那些長期堅持低鹽飲食的人,後來身體變得怎樣了?
  • 「吃得少,活得久」,到底有沒有道理?諾貝爾獲得者已給答案
    民以食為天,我們的生命的維持離不開飲食,通過飲食我們的身體獲得了很大的補充,不僅僅是吃飽喝飽,對調節我們身體,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等等都是飲食帶給我們的好處。人一旦不吃飯,一段時間之後生命得不到維持就會凋零。所以說飯是我們的根本。但是諾貝爾獎獲獎者卻告訴我們「吃得少,活得久」,到底有沒有道理?共同推動校園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這樣。犁頭草的功效三:犁頭草全草可以入藥。
  • 血型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越活越年輕的方法,值得一學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衰老能慢一點,活得久一點,想要比同齡人更年輕。有些人看上去有明顯的衰老痕跡,而有些人卻越活越年輕。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延緩衰老的到來,延長壽命。而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內在和外在都佔有一定的關係。在影響壽命長短的因素當中,有人提出血型也會影響到壽命,有人越活越年輕就是因為血型的緣故,尤其是O型血的人,壽命會更長一些。那血型真的會影響壽命嗎?一起來了解。血型會影響壽命嗎?
  • 顛覆認知:大規模研究發現,吃得越鹹,壽命越長?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飲食與健康11#科學新知30許多研究認為,過度攝入食鹽(NaCl)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它被發現與患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風險有很強的相關性。然而,每天究竟該吃多少鹽呢?目前尚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攝入1.5克鈉(相當於3.8克食鹽),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2克鈉(相當於5克食鹽),歐洲心臟病學會則建議2.3克鈉(相當於5.8克食鹽)。
  • 動物的壽命和什麼有關,為什麼哺乳動物的壽命相差很大?
    在正常範圍內,壽命的長短與心跳速度成反比。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的心率約為25-30億倍,是哺乳動物心跳的3-4倍。而人類也遵循這樣的規律:壽命的長短與心跳的速度成反比,即心率慢的人活得更長。雖然有許多死亡跡象,但心臟驟停是最重要的死亡指徵之一。一旦心臟停止跳動,生物就會死亡。
  • 男人刮鬍子的頻率影響壽命,有科學道理嗎?鬍子真的越刮越多嗎?
    男人刮鬍子的頻率,會影響壽命真的有道理嗎?在生活圈流傳,不是每天都刮鬍子的人,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很多。而頻繁刮鬍子的男人,壽命會比較長,所以流傳出男人壽命受刮鬍子頻率影響的說法。不過這種說法,根本沒有科學道理,雖然鬍子是男人特有的象徵,但是也有女人會長鬍子。
  • 「少吃一點活得更久」,到底有沒有依據?的科學家研究出爐
    健身運動成為許多中老年人的日常,飲食習慣上更是被認為與健康長壽密不可分。近日,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就從飲食習慣和健康長壽的關係出發,探討了食物攝入量和壽命之間的規律。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真理還是歪理?權威專家是這麼解釋的
    導語:我們一天都離不開吃,每個人想要保持自己正常的生活狀態,就必須要有食物攝入,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日子過得也越來越紅火,在吃上面就更不會虧待自己,所以有的人每天都會做很多好吃的,吃飯也會吃很多,把自己吃得飽飽的。
  • 「少吃一點活得更久」,到底有沒有道理?德科學家研究出爐
    近日,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就從飲食習慣和健康長壽的關係出發,探討了食物攝入量和壽命之間的規律。1.控制飲食,有助長壽!研究人員表示,實驗已經表明Sestrin蛋白是和Sirtuin相似的抗衰因子,倘若下一階段能夠有更多臨床研究支持,或許將會成為學界的一大研究方向。通過這兩項研究不難看出,飲食和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吃得少一點,活得久一點"的想法是有科學依據的。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有沒有科學依據?研究結果顯而易見
    雖然人們知道飲食對健康很重要,但面對美食的誘惑,很多人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中美兩國研究:「七分飽」可逆轉衰老,保持年輕如今,七分飽對健康的正面影響也有了科學依據。《細胞》在今年發表了一項關於飲食和衰老的相關研究。該項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美國索爾克生物學研究所聯合展開的。
  • 男人刮鬍須的頻率,和壽命長短有關係嗎?為啥有的人越刮越長?
    每位男性的鬍鬚生長速度不一樣,對鬍子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有的人隔一天就刮一次鬍子,而有的人卻可以做到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不刮鬍子。依據每個人刮鬍須的習慣不同,又有一種說法廣為人知:男人刮鬍子的頻率越多,就更容易讓身體感染細菌,進而縮短壽命。這不禁讓很多人都心生疑惑,難道對於喜歡刮鬍子的人來說,以後只能不得不減少刮鬍子的次數了嗎?
  • 體重和壽命有關係?一個人的體重,在什麼樣的範圍壽命較長?
    長壽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從古代到現代,人們一直在追求著長壽的秘訣,就想自己能活得更久一點,多看看世界的變遷,也能多陪陪家人。想法是美好的,可現實卻很打臉,現代社會中,疾病對壽命的影響實在有點大。當然,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想要破解,就要一一的尋找出來,且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 吃的越少瘦得越快?並非如此,避開3個減肥「陷阱」,順利減肥
    吃的越少瘦得越快?事實上,並非如此,避開3個減肥「陷阱」,順利減肥,有利於人們的養生。減肥「陷阱一「:吃得少瘦得快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每天吃的很少,就會瘦下來,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吃得少並不代表著身體攝入的熱量少,有可能你吃的食物的量是比較少的,但是食物中含有了豐富的熱量,進入人體以後,照樣會增加脂肪的可能,加重身體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