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短和什麼有關?「吃得少,活得久」,有沒有科學依據?

2020-12-18 骨科劉剛

壽命是無數人都在關心的事情,不管是對人體內部的探究,還是對外在事物的追求,包括很多科技的發展,都是在想著如何延長人類的壽命,大家都想長生,但是這件事情存在很大的困難,壽命有長有短,有的人比較長壽,能活到一百多歲,有的人生命早早就會結束,壽命長短到底是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壽命長短和什麼有關?

影響比較大的一個因素,就是體內DNA的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自己的親人,各個都是老壽星,那麼自己壽命長的機率也是比較大,還有一些人會受到遺傳疾病的影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壽命就會發生變化,如果排除掉這些因素的影響之後,飲食對壽命的影響力,就是最為突出,在很久之前,美國就有相關的研究團隊,對上千名長壽老人進行了研究,在這項長達15年的研究中,發現飲食比較健康的人,更容易長壽,飲食健康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吃什麼食物、什麼時候吃、吃多少等等。

關於吃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說,單純的去吃某一種食物,就能讓自己的壽命得到延長,如果真的有,那人人都會長命百歲了,不過大家在平常可以經常吃一些抗氧化的食物維生素C、番茄紅素都是很好的抗氧化劑,在很多綠葉蔬菜、橘子、西紅柿裡面,含量都是比較豐富的,雖然這些物質的確可以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是效果可能不是特別顯著,不過大家也可以嘗試一下,注意經常變化一下種類,讓自己的營養均衡,什麼時候吃,就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日三餐按時吃,這是人體形成的規律,破壞規律,容易打破體內的平衡。

「吃得少,活得久」,有沒有科學依據?

對於吃多少,有很多人會過來問醫生,自己在一些養生文章裡,看見的「吃得少,活得久」,這個說法到底靠不靠譜,有沒有科學依據,其實這裡說的吃得少,可能只是想讓大家不要暴飲暴食,也有一些研究人員做過實驗,在酵母、老鼠、猴子身上做實驗,通過限制它們能獲取的熱量,達到了延長壽命的目的,一些受年齡因素影響比較大的慢性病,出現的機率也降低,雖然目前關於這方面的證據越來越多,但是這些還只是實驗,實驗的對象也並不是人類,所以大家也要科學地看待這個問題,建議大家還是選擇一些科學健康的食物,不要暴飲暴食,要多運動,把體重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不要過分肥胖,讓自己身體抵抗能力更強,這樣才能減少一些因素對壽命的影響。

不過「少吃」這個概念,也要分對象,對於還在長身體的兒童來講,是不建議過分限制食物的攝取,避免出現發育遲緩的情況,一些青年人也有可能會出現骨量降低、免疫能力下降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症,需要謹慎。

相關焦點

  •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和壽命的關係,終於有了科學的解釋
    吃和生活是離不開關係的,俗話說病從口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世界上發生率很高的癌症,有很多都是消化道上的癌症,每年因為癌症死亡的人數有三分之一都與飲食有關係。因此,因食而死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很多的人在面對美食的時候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的,尤其是女性人群,面對美食完全沒有抗拒的能力。平時日常經常說,吃飯吃到七分飽,七分飽是腸胃最適宜的狀態。因此,有人認為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最新研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飲食與壽命的關係,科學的解釋來了
    來源: 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張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講師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難道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吃多少算健康?如何控制進食量?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少吃一點活得更久」,到底有沒有依據?的科學家研究出爐
    近日,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就從飲食習慣和健康長壽的關係出發,探討了食物攝入量和壽命之間的規律。1.控制飲食,有助長壽!通過這兩項研究不難看出,飲食和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吃得少一點,活得久一點」的想法是有科學依據的。飲食還從哪些方面影響我們的壽命?
  • 心跳快慢和壽命長短有關?心率在什麼範圍內易長壽?醫生告訴你
    平時比較細心的人,會發現,在體檢的時候,我們除了要測量血壓的高低以外,醫生往往還會用聽診器測試我們的心臟有沒有出現問題。有一個說法,是說心臟跳動的速度能夠影響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這個說法是不是準確呢?心跳快慢和壽命的關係如果一個人總是處在緊張或者興奮的狀態下,那麼他的心跳速度就會很快,這樣對於壽命的延長其實是沒有好處的。
  • 「吃得少,活得久」,到底有沒有道理?諾貝爾獲得者已給答案
    但是諾貝爾獎獲獎者卻告訴我們「吃得少,活得久」,到底有沒有道理?共同推動校園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這樣。犁頭草的功效三:犁頭草全草可以入藥。現在卻一天解5~6次大便。。該工程實施後臨河至包頭、呼和浩特、北京的運行時間分別為2小時、2小時55分和5小時15分。過早、過晚都是不好的。錯誤是硬幣的一種錯誤版本。培養優良品德。往後催發財運。觀看指定的視頻類型且滿足有效觀看時長。引起不適。
  • 動物的壽命和什麼有關,為什麼哺乳動物的壽命相差很大?
    此外,研究還發現細胞分裂的次數和周期與壽命有關。每隻動物的壽命可以用細胞分裂的次數乘以分裂周期來計算。例如,小鼠的細胞分裂約為12倍,分裂周期為0.25年,壽命為3年。構成人體的細胞分裂約50次,每個分裂周期為2.4年,因此人的壽命約為120年。再說,壽命還與什麼有關呢?
  • 「少吃一點活得更久」,到底有沒有道理?德科學家研究出爐
    近日,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就從飲食習慣和健康長壽的關係出發,探討了食物攝入量和壽命之間的規律。1.控制飲食,有助長壽!研究人員表示,實驗已經表明Sestrin蛋白是和Sirtuin相似的抗衰因子,倘若下一階段能夠有更多臨床研究支持,或許將會成為學界的一大研究方向。通過這兩項研究不難看出,飲食和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吃得少一點,活得久一點"的想法是有科學依據的。
  • 血型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越活越年輕的方法,值得一學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衰老能慢一點,活得久一點,想要比同齡人更年輕。有些人看上去有明顯的衰老痕跡,而有些人卻越活越年輕。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延緩衰老的到來,延長壽命。而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內在和外在都佔有一定的關係。在影響壽命長短的因素當中,有人提出血型也會影響到壽命,有人越活越年輕就是因為血型的緣故,尤其是O型血的人,壽命會更長一些。那血型真的會影響壽命嗎?一起來了解。血型會影響壽命嗎?
  • 壽命長短和刮鬍子的頻率有關?鬍鬚長得太快,暗示了什麼問題?
    ‍最近在某自媒體平臺看到這樣的文章,講的是男人壽命跟刮鬍子頻率的關係,經常刮鬍子的男人,相比那些刮鬍子頻率低的人,壽命要長一點。刮鬍子頻率高,說明鬍子長得快,身體氣血更旺盛,人更健康。那麼,壽命長短和刮鬍子的頻率是否有關?鬍子長太快,暗示了什麼問題?今天一起來看看,希望你沒誤解。壽命跟鬍鬚生長有關係嗎?
  • 男性刮鬍子次數和壽命有關?醫生:兩個時間段,但願你能忍住
    作為男性來說,基本上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刮鬍子,有些人可能鬍子長得比較慢所以刮鬍子的次數可能就少一些,大約兩三天刮鬍子,而一些長得快的人,可能就需要一天一次。不過最近流行一個說法,說是刮鬍子的次數和壽命有關係,他們認為男性刮鬍子越頻繁的人往往活得也就更長遠,而刮鬍子比較少的往往壽命也就短一些。這種說法真的可靠嗎?鬍子長得快慢真的和壽命有關係嗎?具體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男人刮鬍須的頻率,和壽命長短有關係嗎?為啥有的人越刮越長?
    每位男性的鬍鬚生長速度不一樣,對鬍子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有的人隔一天就刮一次鬍子,而有的人卻可以做到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不刮鬍子。依據每個人刮鬍須的習慣不同,又有一種說法廣為人知:男人刮鬍子的頻率越多,就更容易讓身體感染細菌,進而縮短壽命。這不禁讓很多人都心生疑惑,難道對於喜歡刮鬍子的人來說,以後只能不得不減少刮鬍子的次數了嗎?
  • 有什麼科學依據?看專家理解
    飯量的大小其實是相對比較而言的,如果飯量的大小與我們人的壽命有關,那麼,是不是飯量略大的人會長壽一些哪?但是,關於這個是否有科學的定論我們便不知道了。其實科學並沒有真正做過關於飯量的大小跟自身的長壽是否有直接性關係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所以在這個上面並沒有什麼絕對的說法。
  • 手指上的鬥和簸箕,決定人的壽命長短?是謠言還是事實?
    而在民間,有很多老人都會說,人手指上的鬥和簸箕,和你的壽命是有很大關係的,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把官做,九鬥十鬥都享清福。這個說法真的對嗎?首先,我們要知道鬥和簸箕是什麼?
  • 走路速度快的人,同時意味著他們的壽命比較長?有科學依據嗎?
    走路速度快的人到底是不是可以活得更久?它有沒有依據呢?走路速度快可以說明身體還算健康,各個功能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好的,腿部骨骼、關節都沒有什麼生病的現象,心血管以及呼吸也是健康的狀態。這說明我們的身體素質良好,這才是壽命長的原因。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有沒有科學依據?研究結果顯而易見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01太原市103歲的老人劉西亭生活十分自律,在飲食上他不管吃什麼,每餐飯只吃到七分飽,他早上會吃小半碗掛麵湯,中午吃一些易消化的麵食,晚上就煮南瓜紅薯小米粥,睡覺之前要喝2杯水,如今身體健康,沒有三高疾病。
  • 童年經歷好不好會影響壽命的長短?有科學研究給出了結論
    這些不好的童年經歷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那麼不好的童年經歷會影響壽命的長短嗎?美國的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在2009年10月發表了一篇關於這方面的文章。文章中稱,在一項長達10年之久的研究中發現,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經歷過六種或六種以上的不良童年經歷,他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54%,死亡的風險比那些童年時期生活無憂無慮,沒有受過虐待的人要高出1.5倍,而且這種人的平均壽命要比普通人的平均壽命少20年左右。
  • 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怎麼走能長壽?研究結果新鮮出爐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國醫養壽堂」,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免費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請放心關注!走路,在人們看來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是每個人生來就應該具備的生活技能,可能大家都忘了,走路這件事也是要學習的,不僅是剛出生時的慢慢走路,還是長大後的走路方式,說不定還能和人的壽命長短有關呢?
  • 血型與人的性格有關,那麼,血型與人的壽命有關嗎?
    血型跟我們的性別一樣,從出生開始就已經被決定了,沒有辦法更改了。隨著現在的醫療條件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都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些。對於長壽的追求,已經不再是中老年的專利了,好多年輕人都已經開始了養生。我們知道血型和人的性格有關,那麼,血型與人的壽命有沒有關係呢?
  • Nature:大腦佛一點,活得久一點,這是哈佛醫學院的最新研究
    慄子 魚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來自功夫熊貓佛系一點,活得更久。人類常常這樣以為,只是苦於沒有證據。但現在,Nature發表的一篇新論文告訴我們,這真的有科學道理。人體內有些基因,是和神經過度活躍相關的。哈佛醫學院領銜的團隊發現,活到85-100歲的人,比起只活到80歲以內的人,這些基因的表達明顯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