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閩潘始祖昭德將軍入閩1350周年慶典活動圓滿成功!

2020-12-12 潘姓

紀念閩潘始祖昭德將軍入閩1350周年慶典活動

在中國·泉州隆重舉行

祖國慶華誕,閩潘祭始祖。2019年10月6日至7日,紀念閩潘始祖昭德將軍入閩1350周年慶典活動在東亞文化之都泉州隆重舉行。全球1500多名潘氏宗親代表匯集泉州,共襄盛舉!慶典活動規模宏大、場次分明、內涵豐富、場面熱烈、節奏明快、安全有序、氣勢磅礴、使參加慶典的海內外宗親代表感受到強烈的震撼!

10月6日凌晨4時,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潘孝貞會長,從廈門驅車前往福州滎陽堂恭迎列祖列宗神靈。省潘研會理事長潘朝陽、泉州潘研會常務副會長潘四弘、副會長潘敬新、潘少輝及莆田潘紅生大師一路陪同護駕。泉州潘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潘天津、創會會長潘守立等眾宗親在文化園候駕,當列祖列宗神靈駕臨文化園時,頓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

10月6日下午2:30時,慶典大會由潘氏入閩始祖文化園建管會潘金福主任主持。

潘金福主任說:公元669年,我閩潘始祖昭德將軍,奉唐高宗皇帝詔,入閩平亂,2019年恰逢135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非凡而重大的歷史時刻,由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主辦、泉州潘氏文化研究會承辦的紀念閩潘始祖昭德將軍入閩1350周年慶典大會。在全體閩潘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在海內外廣大宗親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積極籌備,今天終於在美麗的泉州開幕了。對所有為慶典大會給予支持和辛勤工作的宗親們表示感謝。

參加今天慶典大會的有福建、泉州(省、市)兩級文化研究會的領導,有來自韓國潘基文先生的胞弟潘基祥先生、潘金芳女士,有來自美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有來自海南、河南、河北、甘肅、新疆、四川、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江蘇、安徽、陝西、寧夏、雲南、山西、江西、北京、上海、重慶等全國25個省、市一級潘氏文化研究會的組織、省外近100個地、市級宗親組織、全國各地源節公派下近200個宗祠、宗親組織及有關宗親代表,共1500多人出席。

慶典大會正式開始前,潘氏入閩始祖文化園建管會潘金福主任,宣布了有香港潘氏宗親會潘小燕會長等五十多個單位和個人的賀詞賀電。大會還播放了世界潘氏宗親總會理事長、臺灣國民黨中央常委潘維剛宗長發表的視頻講話,博得了全場宗親代表的熱烈掌聲。

第八任聯合國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源節公裔孫潘基文大宗長除委派其胞弟潘基祥出席慶典活動外,並錄視頻致辭祝賀,為慶典活動添光加彩!體現了四海潘氏一家親,一脈系華夏的宗親情懷。當播完潘基文大宗長的視頻講話後,全場歡聲雷動。

6日下午3時,慶典大會在莊嚴的國歌、激昂的潘氏會歌聲中和在向潘氏始祖季孫公、潘氏入閩始祖源節公行三鞠躬禮後拉開序幕。潘金福主任主持了慶典大會全部議程。

首先,泉州潘氏文化研究會潘天津會長致歡迎辭。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潘孝貞會長作主題報告。

潘孝貞會長在報告中說:翻開歷史的畫卷,潘源諱節字執中,滎陽世家,唐東齊太守,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潘源節奉高宗詔,隨陳政、陳元光平入閩平亂,經多年奮戰,討平三十六寨之賊,會師漳水。潘源節佐陳元光父子治漳數十年,盡心竭力,不避疆場,金戈鐵馬,掃蕩桀驁,招揖散亡,開拓村落,挖渠鑿井,墾荒造田,營農積慄,倡興庠序,通商惠工,造福一方,德威並重,威震南洲。

宋紹興二年(1132年),宋高宗皇帝為追念潘源節之前勳,敕封為「竭忠輔國昭德將軍」。潘源節晚年歸隱泉州(南安)潘山宅第,卒葬清源皇厝山潘厝口。閩潘始祖,昭德將軍,繁衍生息,薪火相傳,迄今椒衍瓜綿,方興未艾,子孫達120萬之眾。我赫赫始祖,千古流芳,偉偉功業,日月同光,感恩大地,敬奉神明。

舉辦潘氏始祖入閩1350周年慶典,旨在考究潘氏淵源、挖掘潘氏歷史、紀念先祖功德、激勵族人不忘初心,牢記祖訓。堅守「念祖念宗念先賢、同脈同心同奮發」的理念。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慎終追遠,子孝孫賢,凝心聚力,砥礪奮進,攜手共創閩潘更加輝煌的明天。

接著韓國潘基祥、潘金芳宗長、菲律賓宗親總會會長潘貽福、馬來西亞雪娥蘭州族親會會長潘福材、新加坡宗親總會原會長潘用味、臺灣世潘會常務副會長,臺北宗親會會長潘欽章、河南固始縣宗親會會長潘家雲、漳州雲霄開漳聖王燕翼宮主任陳嘉川、廣西潘氏文化研究會長潘仁山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賀辭。

源節公派下代表美國長樂三溪聯誼會主席潘敏輝(海外代表)、海南宗親會會長潘家海(省外代表)、泉州地區宗親代表潘守立、福州地區宗親代表潘依權、莆田地區宗親代表潘文定、漳州地區宗親代表潘世孟分別作了發言。

最後由倍受閩潘宗親尊敬的老領導、老宗長潘金全做了總結報告。

宗親們表達了潘氏一家親的理念,感受了血濃於水的親情。大家為潘氏的樹大根深、枝繁葉茂、興旺發達、人才輩出倍感驕傲和自豪!

慶典大會第一階段結束後,全體代表還參加了閩潘青委會授牌儀式。

晚7時,在泉州建明酒店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晚宴(會),紅禧園燈火通明,與會宗親歡聚一堂,共敘宗情,一句句問候,一陣陣笑語歡聲,傳遞著宗親們彼此的思念。在慶典晚宴(會)上,由潘孝貞、潘安源、潘金福、潘天津、潘守立分別代表福建省會、文化園建管會、泉州會舉杯向來自全球1500多位宗親代表們致謝敬酒。

晚會邀請了全國潘氏優秀歌手潘東亮、潘興周、潘海霞、潘文玲、潘勁松、潘菊桑以及潘氏優秀人才的文藝表演。宗親們杯盤交錯,在品賞美食的同時,盡情欣賞豐富多彩的文藝視聽盛宴,整個場面隆重熱烈,其樂融融。

晚會上山西潘氏文化研究會、江蘇潘氏宗親會、北京潘雪芳、深圳電視臺潘之江、湖北潘光亮等幾十個單位和個人贈送了墨寶、書籍及珍貴文化資料等;

由源節公裔孫著名畫家潘美英、著名書法家潘家駒、著名詩人潘炳煌宗長合作的詩、書、畫作品,省會潘孝貞會長代表他們分別贈送給美國、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臺灣等海外宗親代表團。

晚會於22:00時在祥和、歡快、熱烈和一曲《難忘今宵》的歌聲中結束。

10月7日上午,皇厝山天高雲淡,山川明淨,納氣聚光,視野格外寬遠,文化園內拱門聳立,旌旗招展,汽球高懸,雅樂陣陣,標語耀眼,人聲鼎沸,參加慶典的2200多位宗親代表身著紅色禮服,廣場上人頭攢動,像紅色的海洋。在潘氏入閩始祖文化園建管會潘金福主任的主持下,大家喜氣洋洋參加了潘基文大宗長為"千年潘井「題書的「飲水思源」的精美石雕和文化園「捐資芳名錄」、「文化園建設碑記」、「百福景觀圖」、「石雕瑞象」等六個項目的揭彩儀式,宗親們進!進!進!的山呼聲中震天動地。

10月7日上午9時,潘氏入閩始祖建管會潘金福主任宣佈:潘氏入閩始祖源節潘公已亥年祭祀大典正式開始。

正主祭人潘孝貞,攜主祭人潘天津、潘基祥,陪祭人潘金福、潘守立、潘貽福、潘福材、潘用味、潘家海、潘敏輝、潘欽章、潘泉霖、潘小燕、潘福財、潘光平、潘勇銘及各支派宗親代表按照泉州本地習俗儀程,通過獻三牲、五穀、敬獻餚饌,奠酒、百果、花藍(潘水源、潘家駒敬獻)、高香、誦讀祭文(潘維權恭誦)等傳統公祭儀式,在閩潘始祖源節公陵寢前隆重舉行。

緬懷始祖恩德,傳承潘氏文化,弘揚華夏文明,傳遞閩潘同根同祖、血濃於水的親情。整場祭祀大典莊嚴肅穆,隆重熱烈。表達了閩潘裔孫追根溯源,尋根問祖,弘揚祖德,報恩盡孝的德行善舉。祭祖大典後,宗親們前往昭德廟許願上香,隨喜添油,祈求合家平安、生意興隆、興旺發達,步步高升。十一時許全體代表在文化園百福景觀圖前合影。留下了精彩的畫面和令人難以忘懷的美好時刻。

中午12時,來自全球參加祭祀大典2200多位潘氏宗親代表在文化園共進午餐,並欣賞了舞龍、舞獅、拍胸舞、惠安女、閩南語歌曲等泉州地方特色的文藝表演。

10月7日晚7時,紀念活動領導組在泉州錢隆酒店舉行盛大歡送晚宴。宗親們舉杯同慶,盡情享受著慶典活動的溫馨,續不完的情,說不完的話,唱不完的歌,喝不夠的酒。新加坡93歲高齡的原會長潘用會老先生,一曲「十五的月亮」,把歡送晚宴推向了高潮。大家為閩潘始祖昭德將軍入閩1350周年慶典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潘氏的大團結、為書寫潘氏更加壯麗的發展新篇章盡情乾杯!

10月9日下午1時,送走了新加坡最後一批宗親代表後,紀念閩潘始祖昭德將軍入閩1350周年慶典活動圓滿落幕。

文 / 潘漢成 · 圖 / 潘金山

相關焦點

  • 浙江平陽蕭江莊裡宗親至潘氏入閩始祖文化園謁拜先祖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重陽節即至,懷著對潘氏入閩始祖的敬仰,浙江省平陽縣蕭江莊裡潘氏文化研究會一行160多人,分乘三部大巴,風塵撲撲駛入福建泉州潘氏入閩始祖昭德將軍文化園,受到潘氏文化園建管會主任潘金福、泉州潘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潘天津、副會長潘統西、潘駸義、秘書長潘文國、顧問潘毅力、潘文忠以及泉州會辦公室主任潘少華
  • 上杭官田李氏大宗祠,始建於清道光十六年,紀念入閩始祖-李火德
    三子分三房,裔孫播遷閩、粵、贛、桂、雲、 貴、湘、鄂、浙、瓊、臺、香港等地,甚至遠布美國、英國、泰國、加拿大、 模里西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歐洲各國。李火德被其後裔奉為「李氏入閩始祖」「臺灣李氏始祖」。坐落在上杭縣稔田鎮官田村的李氏大宗祠(亦稱「惇敘堂」),佔 地5600平方米,計有大廳三棟,客廳25間,住房104間,大小共130 間。
  • 開閩三王傳略/故事/《開閩傳芳》歌曲/王氏家譜/
    《開閩傳芳》歌曲開閩三王的子孫後代從中原入閩的太原衍派咱厝有外多的優秀人才為了前途打拼走遍四海愛拼的氣概弘揚先祖的威望開拓未來自由自在惦在成功的舞臺太原的衍派互相關心鼓勵團結友愛有的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以王族爵號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晉,其名晉,字子喬,系周靈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喬祠」就是對王姓始祖子喬的紀念。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位的大姓,擁有人口近一億,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四。
  • 從林姓的入閩看中原漢人的南遷
    因為,可以說入閩林氏是最早渡江南下的客家先民之一。我們研究中原林姓南徙入閩原由,至少可以得到兩點受益:一是從中可以看出,西晉以後中原漢人逐漸南徙的途徑和時間;二是可以看出南徙的中原漢人在客地的繁衍和發展的情況。  一、林姓的第一次南徙   林姓第一次南徙是在西晉末年。   林姓郡望西河。
  • 陳氏南遷五次入閩的過程
    陳氏從太始祖舜帝起繁衍至今一百四十多世了。陳氏為福建第一大姓,均由潁川衍派遷徙入閩。陳氏有悠久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血緣鼻祖舜帝。(公元前233l—2221)周武王克殷紂後,封舜帝後裔媯滿於陳,建立陳國,都宛丘(今河南淮陽),滿死諡胡公,後人以國為姓,尊陳胡公滿為得姓之祖,開山祖。奉舜帝為血緣始祖。
  • 紀念黃琬公遷徙天門黃家嶺650周年慶典成功舉行
    2019年10月7日上午,「紀念黃琬公遷徙天門東崗黃家嶺650周年慶典」在天門東鄉黃家嶺黃氏宗祠隆重開幕並取得圓滿成功。當天適逢九九重陽佳節和新中國70周年國慶,普天同樂,三陽開泰。會場紅底黃字的背景畫面及楹聯「思家兩處黃家嶺,報國一門中國心」,更突顯了此次活動敬祖愛國的家族精神。
  • 兩宋之交,趙氏宗室南渡入閩
    張春蘭說,烏山摩崖石刻存有大量信息,對於了解在福州的宗人活動很有幫助,其中以潘正夫題記意蘊最為豐富——靖康之間,金人犯闕,二聖北遷。逮建炎中興,天子受命,吳國長公主始至睢陽。明年,寇淮甸,遂浮江而南避於錢塘。車駕幸建康,還復入覲;繼適江表,會胡騎奄至;循贛水走湘湖,瀕南海而達閩川。館於福唐之神光,因登烏石山觀李陽冰篆,乃得古人之遺意。越五日而赴行在所。
  • 閩藝騰龍閣二十周年慶暨仰古軒深圳旗艦店開業大紅!
    北京時間2017年12月29日-2018年01月03日「閩藝騰龍閣二十周年慶暨深圳仰古軒旗艦店開業」活動於深圳明珠藝城二樓盛大啟幕閩藝騰龍閣閣主黃新昌,仰古軒創始人楊衛民以及近300位各界賓朋共聚一堂,只為共同見證這一璀璨盛宴。
  • 「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採訪活動「漳州站」圓滿收官_中國經濟網...
    12月14日,「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採訪活動「漳州站」圓滿收官。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裡,主題採訪團深入漳州高新區、古雷開發區、漳浦、雲霄、平和、南靖等地,實地採訪智能製造企業、精密製造、石化和水利建設項目、重點文物及紅色旅遊景點等,近距離感受漳州「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工業發展火熱氛圍,並用他們的鏡頭和筆觸記錄下漳州在閩西南區域協同發展中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新亮點。
  • 清軍入閩與鄭芝龍降清事考
    清軍入閩如此順利,民間文獻認為是鄭芝龍降清的緣故,因此,清軍入閩幾乎是不戰而勝;但《清史稿》則認為博洛等清軍將領苦戰而得閩中。如此巨大的差異,使我們感到有必要對這一歷史進程進行辨析,並研究這一事件的後果。
  • 福州得名比福建早 歷史上還有七閩、九閩的說法
    至於福建的別稱,除人所共知的「八閩」外,還有「七閩」和「九閩」的說法。那麼,福山究竟在何處?建州為何能「代言」福建?「七閩」、「八閩」、「九閩」各有什麼來處?福建稱「閩」起於何時?小字輩的「福建」之名在唐代出現之前,閩地稱「閩」已是周朝的舊事。《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 廣東省湛江市舉行紀念龍虎將軍陳夢雷隆重慶典
    2020年12月21日(農曆十一月初七日)冬至,廣東省湛江市雷州沈塘鎮大陳村舉行紀念抗元民族英雄《狀元,參知政事,右丞相,閩廣宣撫使》陳文龍之仲子陳夢雷的開基雷州沈塘大陳村隆重慶典。古人云: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物有報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世界形勢瞬息萬變,唯有宗親血脈一直不變!自古樹高千尺,落葉歸根。
  • 兩岸千名宗親共祭開閩三王 共同緬懷祖先
    兩岸千名宗親共祭開閩三王 共同緬懷祖先 2013年03月20日 14:23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SGS閩海石化實驗室福建新據點投入運營
    北京2017年6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6月22日,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SGS)在福建江陰港庫區舉行了「SGS閩海石化實驗室落成慶典」,當天約70位石化企業代表出席了活動,共同見證SGS在中國又一新據點正式投入運營。
  • 愛樂寶「六周年慶典活動」圓滿結束
    愛樂寶6周年慶典於2020年10月17日下午一點正式召開,我們邀請了很多新老學員來到了活動現場,為了讓學員們感受周年慶典歡樂的氣氛,增添新學員之間的友誼
  • 第八屆閩都文化論壇——閩都文化與海峽兩岸關係徵稿函
    閩都文化,是指有史以來,生活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中下遊地區人民創造的,在閩越文化基礎上,以中原文化為主體,融匯了海外文化,具有領風氣之先,開放和包容特徵的區域文化。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紓等是閩都文化的傑出代表。福州閩都文化研究會自2011年成立以來,每年都與將境內外著名高校等研究機構聯合舉辦一屆「閩都文化論壇」。
  • 閩A00001、閩A66666、閩A88888是誰的車
    [車友頭條-車友號-汽車百事通]  閩a,即福建省會福州。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境內有江叫閩江,以閩江為母親河,故簡稱「閩」。
  • 「臺車入閩」成為現實:開車自由穿越臺灣海峽
    說起剛剛過去的一年,最讓她興奮的是,「臺車入閩」由夢想變成現實。   潘蓮琴說她是「新平潭人」,已在平潭生活近2年。「我經常騎著電動車從城關到免稅市場上班,冬天風大,如果開車就方便多了。」潘蓮琴說,她臺灣家裡有2部汽車,等「臺車入閩」各方面政策、配套更加成熟後,她準備把家裡的車輛開到平潭來。
  • 「走進閩西南」:閩韻漳州 魅力之城
    「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採訪活動「漳州站」圓滿收官12月14日,「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採訪活動「漳州站」圓滿收官。待煉化一體化項目在2021年全面投產後,將為閩西南各地市的下遊產業鏈提供優質原料,惠及製衣製鞋等產業。」來自泉州廣播電視臺的記者陳曙玲聽聞後不禁感嘆:「這對泉州的各大鞋服品牌真是一項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