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臺灣版的中國地圖,你才知道.......

2021-02-14 外貿出口成衣

臺灣版中國地圖的特色是,維護了三十八年(1949)之前的法定疆域,國土不做政治上的退讓和外交友好的贈予。堅持外蒙古歸我,江東六十四屯地絕不退讓,保留對俄追討權利。


      

       對大陸上的行政區劃調整,法律上看來基本不予承認,尤其是省一級的變動更是關乎「法統」問題,地名上對北平、迪化、歸綏等幾個代表性城市有所堅持。不過民間基本尊重和適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對疆域的「減肥」以及省區的變更,地名叫法也隨從大陸的新習慣。在澳門的書局買了一份臺灣版的中國地圖,感覺特別大,國土像一片秋海棠的葉子,葉尖在新疆帕米爾高原,葉柄在山東半島,疆域很圓潤。

這種地圖在臺灣省到處可見,在香港和澳門不多見,但可以買的著。

感覺3200萬港澳臺同胞(臺2400+港740+澳60)真的很幸福,他們心中的中國比大陸同胞心中的大。

此地圖中,中國有三十五個行省,十四個直轄市,兩個地方,一個特別行政區。分別是臺灣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貴州省、雲南省、海南特別行政區,以上屬於華南地區。


浙江省、江蘇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屬於華中地區。

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北六省屬於華北地區。

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寧夏省及蒙古地方,屬於塞北地區。

西康省、青海省、新疆省及西藏地方,屬於西部地區。

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此九省屬於東北地區。

哈爾濱、瀋陽、大連、北平、天津、青島、西安、漢口、上海、南京、重慶、廣州、臺北、高雄,是十四個直轄市,也叫做院轄市。由中央(行政院)直接管理。


看來擁護祖國統一是民心所向。

臺灣開放大陸地區民眾自由行後,來自內地的背包客與旅行團團客逐漸成為臺灣商圈消費主力之一。尤有甚者,由於近年來「民國熱」的推波助瀾,不少以知識分子自詡的遊客到臺灣旅遊,總不忘了要安排赴24小時營業的臺北誠品或其他大型書店逛逛走走、買書購物,這也成了內地遊客到臺灣來最夯的個人文化遊程之一。

連帶讓臺灣書店販賣的中華民國地圖,也以其秋海棠的造型,成了內地遊客們的最愛。據說不少人買來收藏,或作為另類伴手禮以茲紀念。

內地遊客之所以對中華民國地圖有興趣,主要是因為臺灣此間的《中華民國全圖》,是依民國時期認定的中國固有疆域而繪製,迥異於目前流傳的官方地圖以及國界認定,自然看來別有一種懷舊與新奇的感覺。

尤其在臺灣官方認知中,外蒙古並未獨立,而是屬於中國的特殊行政區,所以也列在中國版圖上——這也就是所謂的秋海棠地圖。至於疆域的四極,大略是東至東經135度4分、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流處的黑瞎子島;西至帕米爾高原、東經71度噴赤河;北到北緯53度57分的外蒙古、薩彥嶺脊;南至北緯4度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從歷史角度觀之,的確不失為一件有象徵意義的紀念品。

倒是因為臺灣在民進黨執政時期,為強調臺灣本土性,廢除了《中華民國全圖》需以固有疆域為準的規定,取而代之的是《臺灣地圖》,疆域大幅縮水三百多倍,過去許多打著「中華民國全圖」招牌的地圖,如今更只能看見以類似番薯造型的臺灣為主體,不再包含大陸地區在內,因此所謂秋海棠地圖在市面上日漸稀少,如今能在書店找到一張以中國固有疆域為主的地圖,還不算一件容易的事。

記得伊朗總統內賈德說過,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我覺得這還不夠雷人,其實臺灣早已經把朝鮮從地圖上抹去了……

國民黨堅持秋海棠的固有疆域

國民黨來臺之後,無論歷史與地理教育,仍延續大陸時期的主軸,以全中國為軸心,也就是日後被民進黨批判為「大中國主義」的文化政策;但由於國民黨當局對大陸地區已無治權,所以雖然許多大陸行政區域或各省的範圍已然被新中國重劃甚或改名,臺灣的歷史課本與地理課本仍維持1949年之前的名稱與界定,中國面積仍維持1141萬8174平方公裡,是世界第二大國。

例如在臺灣,包括臺灣在內有35個省,以及海南特別行政區、蒙古與西藏地區;而且青海省旁有個西康省,北京還叫北平,尤其鐵路名稱、範圍、長度也都沿襲舊制。

尤其在外界關注的外蒙問題上,由於臺灣官方堅持外蒙並未獨立於中國之外,因此不但在學校教育上有所著墨,甚至國外進口的地圖及地球儀,只要數量是一個以上,都必須檢附「內政部」的同意文件,同時中國的疆界必須修正為「含外蒙古」後才準予進口。

     這些對原有行政區劃的堅持,不但突顯蔣介石「漢賊不兩立」,爭正統、正朔的原則,同時成為臺灣各級學校考試的主要題材。因此直到1980年之前出生的臺灣五年級、六年級學生,都還是接受類似的中國歷史地理教育。也因此上世紀80年代開放探親之後,許多臺灣民眾到了大陸,才發現故國的疆域與名稱已不復舊觀,甚至有適應上的問題。

基本上,國民政府在臺由官方出版的《中華民國全圖》,較為精細者多半由「國防部」下專屬單位或聯勤總部繪製,並不公開對外販賣,因此長年來,市面只能看到民間版自行印製的地圖,並未有官方認定的標準地圖。

但由於民間版本雖然依法要先送審才能印刷發行,可是在精確度及數據考證、編圖依舊屢生爭議,加上1980年代,兩岸民間展開交流,唯恐遭到「中共統戰」,混淆了「中華民國」的認同,最後臺灣當局先是制訂《編印我國大陸地區地圖注意事項》,為民間發行地圖的指導,同時要求印刷前一律送審。

並於1985年開始發行編印四百萬分之一的《中華民國全圖》、五十萬分之一的《臺灣區全圖》及三千萬分之一的《世界全圖》,共計三種標準地圖,此後並不定期出版,約6年印刷一批。

倒是在1998年,國民黨當局也對地圖問題做出了新的突破,先是正式開放了對於中華民國地圖的審查態度,許可民間印製的大陸地圖在維持原有疆界及首都之外,可以完全採用中共當局現行的行政界與地名。

緊接著,在官方《中華民國全圖》方面,雖然仍維持國民政府播遷臺灣地區前原狀,但也首度以較淺顏色畫上現行中國行政界與地名並陳。這是兩岸分隔多年來,臺灣正式官方版地圖首度出現對岸行政區劃可供對照,也是政治意識禁忌的一大突破。

民進黨版官方地圖正式排除外蒙

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臺灣官方立場則出現大轉變,首先就是外蒙問題。

對國民黨的歷史論述而言,外蒙古始終是中國的一部分,只是在蘇俄蠱惑與操作下,成立了外蒙古人民共和國,但國民黨並未承認其合法地位。

直到在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被迫接受列強的《雅爾達密約》,與蘇俄籤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因此才初步承認外蒙通過自決投票而獨立,但其國界仍須待談判而定,剛好內戰正酣,國民黨也沒空閒去處理此一問題。

1949年後,國民黨轉進臺灣,為了爭取正統,蔣介石以蘇俄並未踐約支持國府為由,於聯合國提出控蘇案,最後並獲通過,因此國民黨宣布廢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此後國民黨一直以此為本,堅持外蒙古獨立已失其效力;外蒙古獨立案更一直是國府在國際外交與聯合國事務上爭執的焦點,即便日後外蒙古已經是聯合國會員國,蔣介石對內仍拒絕承認此一事實。

但隨著民進黨與黨外勢力擴大,所謂中國固有疆域以及外蒙主權的歸屬問題,成為民進黨政治操作的重要議題。例如1993年,民進黨立委就曾帶頭要求臺灣「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進行憲法解釋,認為1949年後,中華民國未曾在大陸及外蒙行使領土主權,因此所謂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不該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

雖然最後此舉被打了回票,但也可以看出民進黨民代在此議題上有斧鑿的痕跡。同時隨著李登輝大打本土化議題,炒作廢省等政治事件,有著濃厚大中國思想的《中華民國全圖》,也的確越來越顯得不合時宜。

尤其民進黨上臺後,國家觀點更弦易張,終於由官方首度公開表示,將外蒙古自中華民國領土排除,認定外蒙古非中國「固有疆域」,同時公告修訂《編印大陸地區地圖注意事項》,明訂「我國大陸地區與外蒙古之界線以『國界』符號標示之」。形同認定外蒙古是一個獨立國家。

民進黨也宣稱,為增強雙邊外交,加上中華民國實在沒有理由再主張擁有外蒙主權,因此做此決定,而糾結數十年的外蒙古關係也至此底定。換句話說,國民黨長年以來營造國家疆域系秋海棠形狀的認知,已經遭到民進黨徹底打破,所謂中華民國的大陸地區疆域圖,也因此向新中國的「老母雞」看齊。

緊接著,為配合臺灣全面廢除管制出版事務的出版法,民進黨也於2004年宣布,同步廢止《水陸地圖審查條例》,因此民間出版中華民國地圖不用再送審,所以臺灣出版的地圖出現了領土、統獨各自表述的狀況,放任不同政治立場發行者各自主張領土範圍;相對地,也放鬆了《中華民國全圖》需包含大陸地區疆域的限制,營造出所謂臺灣已然實質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民間想像。

於此同時,民進黨也宣布,未來不再出版官方版的《中華民國全圖》,僅僅會印行四十萬分之一比例尺的《臺灣區全圖》。接連的幾個措施,等於在形式上否認了所謂中國大陸是中華民國領土的「大中國」概念主張。

從地圖品味歷史的流轉

在過去,臺灣流傳過一句笑話,就是臺灣學生讀的地理,都是大陸學生讀的歷史;臺灣學生讀的歷史,都是大陸學生看的章回小說。說來諷刺,這其實正反映出了兩岸分離數十年後,彼此間的隔閡與陌生,以及兩岸民間交流的必要性。

只是歷史無情地流轉,如今在臺灣,在蔣家時代屹立不動50多年的「秋海棠」,似乎也已慢慢走入歷史幕後,甚至有許多臺灣新生代不再知道「秋海棠」的涵義,對故國缺乏感情而只知有臺灣;這種情感認同上的日漸淡薄,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大陸成為臺灣的年輕族群心目中,工作機會、經濟前景更為蓬勃發展的地方,如此變化,看歷史離合,的確讓人感慨。

倒是在臺灣一度乏人問津,甚至被認為是政治不正確的《中華民國全圖》,隨著大時代的變化,以及大陸觀光客的青睞而翻紅,卻成為足以紀念臺灣行的禮品之一,倒也算得上是兩岸交流中頗耐人尋味的小小插曲。

謝謝收看

外貿出口成衣∣我一直在路上


長按二維碼,加關注!

個人微信號:baiwangju123

相關焦點

  • 【臺灣最美校服私藏地圖】看完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校服叫別人家的!
    但放眼中國各個學校,幾乎千篇一律的運動服,男生女生,傻傻分不清楚。為什麼有一種校服叫別人家的?看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才明白為什麼沈佳宜只屬於臺灣了,本期就跟著小編去看看寶島美美噠校服吧(文末最後有網友自製的臺灣中學女生校服地圖,戳之即可彈出一張或清純或可愛或妖嬈的制服萌妹紙照片哦。)
  • 央媒評「日發現中國版地圖劃釣魚島入衝繩」:你贏不了地圖戰
    中國明清兩代的古代地圖及海防圖標有釣魚島列島。企圖靠極個別地圖來改變這一事實是不可能的。       以下為全文:3月4日,釣魚島專題網站的英文版和日文版上線運行,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
  • 中國地圖缺臺灣,迪奧在想啥呢?
    校招展示無臺灣版中國地圖,迪奧凌晨道歉,是員工的個人失當行為,尊重並維護一個中國的原則。17日凌晨,法國奢侈品牌「迪奧」(Dior)突然發布一份致歉聲明,稱個別員工的錯誤言論不代表公司和品牌的立場,Dior始終尊重並維護一個中國的原則,公司已著手調查,並承諾予以嚴肅處理。
  • 港版中國各朝代地圖,與大陸版有何區別?都認可清朝對疆域的貢獻
    魯迅先生曾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 臺媒叫囂「中國地圖沒有臺灣」:以前是「不經意」加上
    海外網7月28日電 印度主流媒體《今日印度》最近一期的雜誌封面選擇以中國和巴基斯坦板塊圖作為封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的板塊圖上卻缺少了西藏和臺灣。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指出,「這種小伎倆的東西,你還認真去看?」
  • GAP中國地圖抹去臺灣,國臺辦:外國企業應尊重中國主權
    GAP中國地圖抹去臺灣,國臺辦:外國企業應尊重中國主權 環球網5月16日消息,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環球網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美國品牌GAP在中國境外販售的一款T恤上,印上刪減版的中國地圖
  • 臺灣中國地圖的領土為何是1141萬平方公裡?附超清晰中華民國秋海棠全圖下載(金時代1999年中華民國全圖)
    尤其在外界關注的外蒙問題上,由於臺灣官方堅持外蒙並未獨立於中國之外,因此不但在學校教育上有所著墨,甚至國外進口的地圖及地球儀,只要數量是一個以上,都必須檢附「內政部」的同意文件,同時中國的疆界必須修正為「含外蒙古」後才準予進口。
  • 中國地圖全圖
    中國地圖全圖 地圖導航 大小: 39.58MB
  • 高德地圖車機版4.0解析:看不見的升級才是重點
    在車雲看來,高德地圖車機版4.0的升級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看得見的:主要是用戶體驗端的進一步升級,包括界面布局和功能優化方面;第二,看不見的:主要指埋入了AR導航等核心能力,並開啟了與車企合作的新模式;車雲從高德汽車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浩方面了解到,在經歷了1.0、2.0、3.0
  • 臺灣高中女生校服地圖App
    除了清新秀麗的風景,臺灣最能引爆人們眼球的莫過於就是時髦值暴高的臺妹了。其中,身披各色制服的臺灣學生妹子又尤其養眼,要知道在大陸學生妹子多是只能穿運動服,平日我們哪能領略到水手服的魅力。在此前,我們曾經報導過有臺灣人民整理出一幅臺灣女生校服地圖,涵蓋了全臺灣200多所高中,飽眼福之爽自不必多說。
  • 中國地圖一點兒也不能少 小學生應該了解的中國地圖知識
    不過總發覺哪裡不對,哦,發現了,這個地圖不完整。我覺得有必要給她普及一下中國地圖的知識。為了更明白更準確,我找來了前段時間保存的一個視頻,視頻是國家自然資源部地圖技術審查中心的李映辰老師做的《識別正確的中國地圖》網絡微課,大家可以點擊播放一下。
  • 豎版世界地圖"改變"全球地理格局:美國在中國北面(圖)
    郝曉光拿出自己編制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圖,比劃著說:「當時『北鬥二代』覆蓋範圍的策略,主要依據的是傳統世界地圖所展現的中國與世界的地理關係,考慮的是『太平洋方向的戰略需求』。但實際上,就像這幅地圖展現出的,橫穿北冰洋才是中國與美國之間更近的線路。」令郝曉光欣慰的是,儘管自己讓專家下不來臺,但當氣順理明之後,有關部門還是採納他依據新編世界地圖提出的建議,調整了設計方案。
  • 臺灣地區通用版電子地圖今年內將完成繪製
    華夏經緯網1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內政部」土地測繪中心指出,通用版電子地圖為「臺灣地區地理資訊系統建置及推動10年計劃」的重要工作,自2007年度起建置至今。今年將持續繪製澎湖、金門、連江地區及花蓮、臺東、南投地區後,將完成全臺灣地區通用版電子地圖建置。
  • 豎版世界地圖,看完你的世界被顛倒了嗎!?
    顛倒的世界地圖豎版世界地圖顛覆你的世界觀只要你上過地理課,肯定知道世界地圖應該是什麼樣子。圖3豎版地圖 橫切地球我國今年新發行的「豎版地圖」,包括豎版中國地圖與豎版世界地圖。在豎版中國地圖上,南海諸島首次與大陸同比例展示出來,使我國的海陸版圖全貌、尤其是南海領土一目了然;可再看豎版世界地圖,越看越詭異:美國跑到了中國「北邊」並且上下顛倒,南北美洲天各一方,非洲仿佛被擠扁了,太平洋拉成了長條……其實對比一下地球儀和世界地圖,就會發現地球表面這個球面,是不可能直接攤開、鋪平在平面的地圖上的。
  • T恤「刪減中國地圖」,GAP回應:無意失誤,萬分抱歉
    問題大了去了的是別的屬於你的沒有印(而且還是反華勢力一直搞事的爭議地區)這才是重點啊還有印個四不像出來你做尼瑪的中國地圖啊」人家萬豪把臺灣列出來可以說討客戶喜歡,你一個中國地圖的衣服基本只能賣給中國人,你畫給誰看呢?
  • 親愛的,這才是中國地圖正確的打開方式!
    親愛的,這才是中國地圖正確的打開方式!在《親愛的熱愛的》第39集中,18:56秒出現了世界地圖板塊,從中可見地圖中對每個國家都標記了不同的顏色,中國則是深藍色,然後卻將臺灣、海南、藏南、阿克賽欽等多個地區未進行標記。「在電視劇中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導演、演員、後期、美術都沒注意到?」
  • 地圖上的中國:帶你看看中國古代地圖製作的歷史
    ,要靠衛星在天空中拍攝並且對地面傳輸數據,由此才有了如此精準詳細的現代地圖,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很疑惑這樣一個問題,人類上個世紀才發明了衛星,那麼我們中國古代是如何繪製出地圖的?如今衛星的導航的用處很大,我們的生活是不能離開衛星導航的,就比如繪製地圖,要靠衛星在天空中拍攝並且對地面傳輸數據,由此才有了如此精準詳細的現代地圖,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很疑惑這樣一個問題,人類上個世紀才發明了衛星,那麼我們中國古代是如何繪製出地圖的?中國地圖學史上的大家——裴秀在我國地圖學史上,西晉時期第一位文獻記載豐富的製圖員是裴秀。
  • 新疆首發維吾爾語版《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
    中廣網烏魯木齊9月12日消息 由新疆第二測繪院歷時5個月編制完成的維吾爾語版《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11日正式發行。     據新疆第二測繪院製圖分院黨支部書記張英哲介紹,此次完成的維吾爾語版《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均為全開掛圖,根據中國地圖出版社提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和《世界地圖》的基礎資料,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言委員會合作編制而成。
  • 臺當局今年將完成臺灣地區"通用版電子地圖"建置
    中新網1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內政部測繪中心」指出,「通用版電子地圖」為「臺灣地理資訊系統建置及推動十年計劃」的重要工作,自2007年度起建置至今,2011年持續辦理澎湖、金門、連江地區及花蓮、臺東、南投地區後,將完成全臺灣地區「通用版電子地圖」建置。
  • MAC就中國地圖沒臺灣道歉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近兩年,包括萬豪、GAP、無印良品等等著名品牌都曾被曝光使用殘缺中國地圖,引起輿論界的廣泛關注。 面對這麼多前車之鑑,美國雅詩蘭黛集團旗下彩妝品牌MAC(魅可)卻又重蹈覆轍——他們在今年「三八婦女節」宣傳圖片畫的中國地圖,缺失了臺灣地區和南沙群島,引發消費者強烈不滿。隨後,他們已經就地圖事件發表道歉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