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無底線,對方就敢肆無忌憚,這世上從不缺善良,缺的是原則

2020-12-17 青雲心理工作室

早上起來打開創作後臺,看到幾篇文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我們的內容,之前提醒過一次,今天再次發現這樣的情況出現。

心裡那個無名之火,瞬間燃起,差點就爆粗口了。

我們編輯團隊每天坐在電腦前,算不上優秀和突出,現在小夥伴們只剩下腰間盤突出了。

和對方打電話過去,要求對方刪文,對方說:你態度好一點。。。(心中一萬個MMP)

那感覺就像是:偷了你家東西,還勸你大度,請你不要介意。

瞬間想起了郭老師(郭德綱老師)的話:

那些勸你大度的人,另一層意思就是認為你小氣了,覺得你遇到的這事,它不算個事兒,就算你們是朋友,但你在他心裡是個什麼玩意自己沒數麼?

傷害永遠不會過去,怎麼會過去呢?能過去就不叫事兒了。

你連這個事都記不住的話,你這輩子就太冤了。

如果說記住了要報復你,那可能是我小心眼兒,但我記住都不行嗎?

不明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這邊扎你一刀,你血還沒擦乾淨呢,他告訴你要勇敢站起來,你死不死啊?」

一句句話說的擲地有聲,讓我看到了一個人應該有的堅持。

你可以大度,可以沒脾氣,但是,請別逼著我大度寬容,假裝原諒。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一如既往的喜歡郭老師

故事發生在別人身上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是命運。

因為我們總把別人身上的命運當做故事,成為暴力的同謀,才變得如此簡單。

善良之道,必須步步小心;

寬容之路,必須有所底線。原諒是美德,是豁達,但絕不能成為惡的推進器。

人生在世,需獨善其身。

人活這一輩子,心要寬,對人對事要大度一點。

在「得饒人處且饒人」這種觀念的教育下,我們不知道被原諒過多少次,也不知道原諒過別人多少次。

但是,多少人明白原諒和無底線原諒的區別。

沒有底線的原諒,是一味的妥協,是對惡的縱容。

沒有底線的原諒,會讓人以為你是非不分

人與人之間相處,實在太複雜,所謂的尺寸和界限,很多時候不過是人情與世故,讓人難以辨別。

動物世界就簡單得多。

大部分的動物,每去一個新的領地,就會想方設法在已經選好的地盤上留下自己的痕跡,以防止被其它動物霸佔。

就好像立起了警報和通告:

非我族類勿入。

其它動物聞到自己天敵或競爭者的氣味,便會遁走,免起紛爭。

心理學家萊斯·巴巴內爾說:

善良的人害怕敵意,所以才會用不拒絕來獲得他人的認可。

過度為別人著想,一次又一次地任由他人對自己進行侮辱,一次次地後退,最後被踐踏了尊嚴,忽略了人性的惡

適當地表達憤怒,可以幫你贏得尊重。

這便又要談及人性。

人的生物屬性裡崇尚力量,社會屬性裡崇尚美德。

故而:適度展現力量會贏取尊重,一個有美德卻無稜角的好人,最多得到同情。

更有甚者,好人一旦做爛,走至極端,連同情都湮滅。

心理學家託馬斯摩爾建議:你最好只和那些會表達憤怒的人做朋友。

他的理由是:與這種邊界明顯,且立場鮮明的人打交道,溝通更高效。

然而那些從不表達憤怒的人,倒不意味著從沒生過氣,氣而不發,小事化無倒好,萬一憋成了壞水兒,很難給人關係上的安全感和確定性。

面對衝突的威脅,我們這麼多年的進化讓我們自然而然的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逃,一種是反擊。

通常大部分人會選擇哪一種?

是逃對嗎?

為什麼,因為逃是最省力的一種方法,迴避了衝突,但是我們都知道,所有職場上管理上我們要經歷的挑戰一樣都避不開,今天躲開了,明天也會再回來。

別人對你的方式,是你親手教會的,而不是你要求或者是乞討來的。

面對衝突

弱者會說:「你應該尊重我,你不能這樣對待我」!

強者會說:「你欺負我試試看」!

面對霸凌,不公,永遠不要忍耐不要懦弱,忍耐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只有奮起反抗才是出路

通過衝突的互動,你維護了自己的利益。

是衝突,讓你有了自我。

2019年,一位女車主在4S店內哭訴維權的視頻火爆網絡,大家一邊倒的都站在了這個女孩子這邊,這個女孩子在維權的過程中,最開始沒有選擇鬧。

後來是奔馳4S店實在太過分了,才採取了在車頂上哭訴維權,整個哭訴的過程讓人感覺敬佩,邏輯正確,思路清晰,有理有據。

「我是受過文化教育的人,研究生畢業,但這件事,我覺得它讓我幾十年的教育得到了奇恥大辱!」

這位女士的做法值得稱讚:一來維護了自己的權利,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利得到了維護;

二來,引起了大家對於這種社會消費過程中不公現象的關注,相關部門都積極關注並著手調查這件事情,有效的促進了社會對類似事件的關注度。

事後,女士感嘆:「硬生生把我這麼一個美女子變成了潑婦」。

對此,網友有話說,「不丟人,努力維權是值得驕傲的事」

「你積極維權,一點都不丟人」

「女英雄,敬佩!」。

一味妥協忍讓,你會越來越感覺不到自己,所以當再面對你的權益被侵害的時候,你想妥協忍讓的時候,你需要問自己:

「我自己重要,還是表面的關係和諧重要?」你自己選一個。

人與人關係的本質就是合作,而衝突又是合作的根本,沒有衝突就沒有合作,因為沒有不衝突的合作關係。

如果放棄或逃避了衝突,也就等於放棄了關係,其真相就是放棄了自己。

我們多數人,更多的只會逃避衝突,而不是建設關係。

每個人都會遇到衝突,遇到衝突是回懟還是逃避,衝突之後關係是發展了還是萎縮了?

可能每個人都有些自己的小方法

給自己一個發洩情緒的渠道

對於這一類人,首先需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尤其是嫉妒、怨恨、討厭、憤怒等負面情緒。

允許自己是一個擁有「七情六慾」的人,允許自己擁有一些「小陰暗」、「小邪惡」的想法,因為想法並不等於事實。

你可以寫下來,說出來,哭出來...

給你的情緒一個宣洩的出口,而不是苦苦壓抑。

原諒不原諒,只有自己能決定

有句話是這樣講的:如果讓別人看到了你的善良,別人就會一直期待你善良。

每次看到別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情,你的同理心就會告訴你每個人都不容易,得饒人處且饒人。

於是你用一次一次的原諒才認識到你是在縱容一個怎樣的人去放肆他的惡。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我就是開個玩笑」

「隨便說說的,你怎麼還當真,真小氣。」

「我明明都道歉了,你有必要這麼不依不饒嗎?」

……

你不原諒,於是被說不夠豁達;你生自己的氣,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夠大度;

你鬱悶,是不是自己太過斤斤計較。

不是這樣的,不是世上所有的過錯,都能夠被原諒。

你有請求原諒的權利,而我也有不原諒的資格。

網球明星納達爾說:

當你把我從前場逼入底線的時候,那麼你就再也沒有得分的機會了。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千千萬萬個你和我。

當一個沒有分寸感的人向你步步進逼,把你逼到了自己的底線時,就不要再給對方得寸進尺的機會。

守住自己的底線,就好比給自己穿上了一件堅硬的盔甲,無論別人怎麼過火,也不會引火燒身把自己也搭進去。

在對方試圖理直氣壯地強迫你讓步時,不必假裝大方。

亮明自己的邊界,表達自己的喜惡。

即便對方因此翻臉,你也不過是從社交圈裡刪除了一個不知好歹的對方。

有限的寬容和大度,留給值得的人。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世間的一些惡,是從你妥協開始的。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塔羅牌佔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體會愛的老靈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

重要的是:一個認真熱愛生活的心理師

以有限文字,寫無限可能

倡導以愛為本質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諦,生命的真意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

相關焦點

  • 董卿: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我們都知道善良是一種美德,對人要和睦,處事要豁達。可是現在這個社會,越是善良,越是會變成被欺壓的對象。當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你如果不斷的施捨,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
  • 對一個人好要有底線,否則會給對方肆無忌憚欺負你的機會
    心地善良是人性中的一個優秀品質,但是在社會中也有一些人過於善良,或者說他們的心是不設防的,經常會被有心的人去利用。任何一個人,哪怕你再善良也不能失去最基本的判斷能力,不能迂腐的善良,毫無底線的濫發好心,這會讓他人有踐踏你的機會。
  • 「人太善良,做什麼都是錯」:在這4件事上,讓善良有些「鋒芒」
    甚至連一些善良的人自己,都覺得與這世界格格不入。其實善良並沒有錯,但不能濫用善良,你得讓自己的善良,有些「鋒芒」。做人可以寬容,可以不斤斤計較,但不能沒有原則和底線的濫用善良,不然只是在縱容他人,傷害自己。善良的人,應該在這4件事上,有些原則和底線。
  • 太善良的人,往往過不好這一生!(深度好文)
    善良是本能,更是一種選擇,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就是不動聲響的善良。有時候我們一味的隱忍,並不是軟弱,而是對他人的寬容。我們活在世上,人人都需要愛和善意。出門的時候,陌生人的一個微笑,會讓你覺得這一天都很美好,也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友善。善良從來不是笨,而是一種美德!中國有句古話說:「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 做人的原則,就這四句話!(經典)
    人無原則,難為人;人無底線,難處世!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是我們立身處世之本!做人的原則,就像牽引風箏的那根線,決定了我們能飛多高多遠,沒了原則的我們,就像斷了線的風箏,終會掉落。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做人原則,它就像法律一樣,約束著人們的行為。我們也要用這些原則,來約束自己,讓自己不至於迷失方向,犯下無法彌補的過錯。做人的原則,就這四句話!1、缺什麼,不能缺德人貴有德,有德者,必有厚福。
  • 強者的秘密:巧用心理博弈術,讓對方不敢欺負你、敬你三分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生活中職場中自己總是會受人欺負? 原因有兩個:1.你沒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2.你有底線和原則卻膽子小到不敢維護自己。
  • 軍婚文:長官大人缺老婆嗎,溫柔善良會暖床的那種?「我剛好缺」
    如果你感到無聊,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小說吧,這裡有優質又好看的小說,相信總有一款是你喜歡的。今天要和大家推薦的是軍婚文:長官大人缺老婆嗎,溫柔善良會暖床的那種?「我剛好缺。」他卻意外有些冷淡,一句等你考上再說激起她的鬥志。她一路披荊斬棘,虐渣婊撕情敵, 成軍醫,追在他身後不厭其煩,「長官大人缺老婆嗎,溫柔善良會暖床的那種?」他看著她,笑得溫柔寵溺:「我剛好缺。」精彩內容:莫思琪回手一個巴掌就扇在了「張總」的臉上,瞪著眼前那猥瑣的老男人說道:「姐姐我也是你能隨便拉址的嗎,你也不看看你是幾斤幾兩?」
  • 觸動內心的心酸句子‖這世上從來不缺讓人心動的新鮮感
    這世上從來不缺讓人心動的新鮮感。There is no lack of exciting freshness in the world.「我以前喜歡過你。」「略有耳聞。」你說人山人海,邊走邊愛,怕什麼孤獨;我說人潮擁擠,都不是你,該怎麼將就。
  • 從小缺愛的女孩,如何活出自己的幸福
    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會導致心態的自然變化,缺愛的女孩,成年後往往在很多方面會有缺失:1、不敢投入感情:慢熱,因為把控不住自己的付出,掌握不好與人交往的平衡度。 2、情感控制力缺乏:一旦投入戀愛,無法自持地將自己全盤託出。
  • 別讓你的善良成了別人拿捏的把柄
    1.善良是有底線的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如果身邊有愛佔小便宜的人,借錢不還的人,不懂感恩的人,一定要離得越遠越好。凡事太好說話,你就會變成便宜的人,沒有界限和分寸的善良,只會讓別人覺得你很廉價。
  • 作文大賽濱州賽區賞析:王世涵《我們從不缺英雄》
    我們從不缺英雄山東省濱州市第一中學 王世涵 2018級15班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題記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心中的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在2003年抗擊SARS的戰鬥中,鍾南山院士鍾南山主動要求承擔廣東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較早確立了廣東的病原,並率領團隊總結出「三早三合理」的診療原則,成為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他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主動向國外的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介紹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正確措施,維護了祖國的聲譽。如果說2003年對於現在的我們,太過於久遠,那麼2020年我們卻實實在在的參與了這場戰「疫」。
  • 缺愛的孩子不配幸福?不,你缺的只是勇敢
    缺愛不是你的錯,然而你卻不該因為缺愛而變得膽小懦弱,患得患失。正因為缺愛,我們才要比別人更加勇敢,更加果斷,更加珍惜命運所給予的每一次機遇。缺愛的孩子,永遠是愛情中被動和卑微的一方。每一次被愛,即使心裡不那麼愛對方,也會因為對方帶來的一點點溫度而感到欣慰,從而想要更好地回報對方——然而這並不是真正的愛情,而是恩情。愛是一把熊熊燃燒的大火,而不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 缺愛的家庭造就怎樣的孩子?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說話唯唯諾諾,從不懂得拒絕別人的請求,因為害怕別人不高興。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篇文章,我想這就是對於缺愛孩子最好的回答,想被關注卻害怕被說矯情,想被認同卻又害怕失落,想被愛卻在心裡告訴自己我好像不配。作者說直到前幾年,坐公交司機到站沒停都不敢喊一聲「師傅,停一下」,一直以為是自己嫌麻煩。後來才明白,我是怕麻煩別人。
  • 你自欺欺人以為的善良,無非是沒有原則而已
    為了更好溝通,你儘量避免和別人發生矛盾。為了得到好人緣,當別人提出要求時,你盡力去幫助他人。很多時候有些事在別人看來就該生氣,而你覺得沒什麼。你常常被人稱讚「性格好、沒脾氣、好說話」。但是這樣的稱讚你其實並不喜歡,因為這樣的你讓別人不知道你的原則在哪裡,好像你永遠不會生氣,永遠不會拒絕,慢慢變得不再重視你、珍惜你。
  • 當善良透支,人就會變得理性
    每個人來到世上,稟性都是善良的。一個原本善良的人,有一天變的不善良了,往往和一個人的經歷有關。比如,當真心待一個人好,換來的卻是欺騙和背叛。比如,當待一個人視如己出,哪一天損你罵你,把你當成了仇人。善良的人,容易上當受騙,是她太相信人,經歷了一些事,上過幾次當,慢慢的也就懂得了保護自己。在這個世上,有兩樣東西是最忠誠的,那就是時間和經歷,生命中的每一個日子,和糟遇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你人生中最深刻的領悟。俗話說:「人善人欺,馬善人騎。
  • 王陽明:你再善良,這3件事也不能讓,不然別人老欺負你
    一觸及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我們經常聽到做人要有底線,這句話,但是你知道什麼是底線嗎?簡單來說,底線就是一個人做人最起碼的標準,是我們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不能逾越的準則。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底線,在家裡的時候家規就是底線;在學校的時候校規就是底線;在社會上的時候校規就是底線。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一定要雙方互相知道底線,一旦你的底線被觸碰,就要警告對方。這樣別人才會對你尊重,才不會逾越你的底線。
  • 巴爾扎克《邦斯舅舅》:沒有底線的善良多麼可怕
    我也曾苦苦思考過這個問題,甚而為一些事情開口拒絕別人總覺得良心上過不去,直到讀完巴爾扎克的《邦斯舅舅》,我頓悟:沒有原則、沒有底線、沒有鋒芒的善良,是對自己的殘忍,是對他人的不負責,是對罪惡的縱容。《邦斯舅舅》中的主人公邦斯是一位藝術家,早年的成就讓他躋身上流社會,宴請不斷,也因此養成了貪圖美食的癖好;收集古董又讓他耗盡了家產。
  • 孩子:缺少鋒芒保護的善良,是無底線的,也容易被傷害,咱得避開
    孩子不懂得區分什麼是真正的需要幫助,是指在那些人說自己困難時,無差別進行幫助,當有一天樂樂選擇不幫助的時候,就會受到很多人的指責,孩子不明白明明是做好事的幫助,為什麼會受到這麼多責罵。一昧的教導孩子善良,會讓孩子變成一個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人,聽信別人的話語,沒有自己的判斷,甚至被善良這兩個字所束縛,不敢反抗。家長只有教會孩子有底線的善良,才能避免孩子被這些惡意傷害。
  • 內心嚴重缺愛的女孩,會有這幾種表現,但願你不是
    說到底,就是因為內心太缺愛,所以稍微一點愛就可以讓她們滿足,感動,這也就導致她們往往看不清楚一個人到底對自己是不是真心。這是一種心理障礙,需要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就要懂得自己愛自己,畢竟有些遺憾已經造成,但是人要自救唯有靠自己,所以,學會愛自己,這是能力,要慢慢去做。
  • 缺愛的女孩,從小就有這幾種特徵
    時常認為真實的自己不會被對方喜歡,不會被接受,也不會有人真的愛她。因為太渴望被別人喜歡,所以會不自覺地去迎合別人。不懂得拒絕,總是委屈求全,忽視自己的需求,不敢說重話,也不敢在別人面前生氣。對方對自己好一些就覺得很惶恐,覺得自己配不上。她容易在愛裡變得卑微,因為太害怕失去,於是不斷地放低自己。總是想著怎麼扮演一個懂事,善解人意的戀人;不敢誠實地表露自己的想法,可越是這樣越得不到對方的重視和珍惜,最終變成典型的「吸渣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