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早產兒發育不良,五大營養要跟上!

2020-12-19 寶寶知道

早產兒的出生,讓了多家庭特別擔心,我們都知道早產兒的發育不足,所以說,在出生後的照顧要更加細心,我們也要防止出現發育不良的情況。

早產兒發育不良對策

1、耐心餵養:餵養是生長發育的基礎。由於瘦小的嬰兒生後即經歷了痛苦的磨難,各方面能力較正常嬰兒差,表現為吃奶的力氣不足。由於孩子嘴小,應選用適宜的奶頭;由於吸吮力氣不足,應耐心餵養。一般出院初期,一次餵奶多需要30~40分鐘。而且,餵奶期間孩子經常會睡著。可以撫摩耳部弄醒孩子,完成餵養。由於控制胃部入口處的賁門肌肉發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現餵養後的嘔吐現象。遇到這種現象時,應將孩子置於側臥位。這時,一側嘴角處於低處,口腔內存留的嘔吐物易於流出口腔。 編輯提示:千萬不要豎著抱孩子,這樣存留口腔內的嘔吐物會嗆入氣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2、預防接種:當孩子體重達到2000克時,可以考慮實施預防接種。由於孩子出生體重不同,經歷的疾病過程也不同,達到2000克的早晚差異較大。今後的預防接種程序只能因人而異,由醫生為您的孩子制訂特殊的預防接種時間表。家長應該根據這特殊的時間表到當地保健部門為孩子進行接種。

3、家庭用藥:由於早產兒出生時發育不成熟,生後孵育治療過程會促進器官功能逐漸成熟起來,可仍然會存留一些問題。比如:貧血、骨發育不良(如早產兒佝僂病)、慢性肺功能異常(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視力發育異常(如早產兒視網膜病等。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孩子出院回家後會服用或吸入一些藥物。給小嬰兒餵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醫生的許可下,可以將一些藥物隨奶同時餵入,這樣可以保證藥物的服用。 編輯提示:對於吸入藥物,應在餵奶前完成,以避免嘔吐。

早產兒營養需要

1、熱量:一般認為早產兒對熱量的要求高於成熟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熱卡110~150千卡。因早產兒安靜代謝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兒大,但吸收能力低於成熟兒,所以熱能的供給還是以稍低開始為宜。視情況逐步加多。

2、蛋白質:成熟兒從母乳中攝入的蛋白質佔總熱量的6~7%,早產兒攝入的蛋白質佔總熱量的10。2%,高於正常兒。

3、胺基酸:正常兒必需胺基酸為9種,早產兒為11種,因早產兒缺乏有關的轉化酶,不能將蛋氨酸轉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轉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為必需胺基酸,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4、無機鹽:早產兒比成熟兒需要的多,因為胎兒的最後階段,是無機鹽增加的階段,如:鈣、磷、鐵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產兒體內就會缺乏無機鹽。

5、維生素:早產兒缺維生素E,易出現溶血性貧血,早產兒對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兒,並可能缺乏脂溶性維生素及其它營養素。早產兒食配方食品還是以母乳餵養好,待研究。總之早產兒的營養應因人而異。因情況不同,個體差異,營養上應結合個體情況細緻考慮。

早產兒母乳餵養注意事項

1、媽媽的奶水會根據周圍的環境而產生變化。研究調查發現大部分早產嬰兒媽媽的奶水裡面所含的蛋白質是特別豐富,而且還比一般媽媽的奶水多了一些不同的脂肪酸。這是為了幫助早產嬰兒度過最開始最困難的幾個星期所出現的特殊情況,而隨著寶寶的長大,媽媽奶水裡面所含的成分就會逐漸恢復到正常奶水的含量。

2、寶寶可能要在出生嬰兒加護病房中度過。你可能會對於寶寶不能夠陪伴在你身旁讓你餵哺母乳會覺得很失望,但請你一定要放心,儘量按照醫生和護士的指導去做,你的奶水還是能夠通過導管和瓶子等輸送到寶寶的身體中。

3、有時醫生可能會加入早產嬰兒奶粉。 即使由於母乳是最容易給寶寶消化,對於早產寶寶是最好的,但在某些情況之下醫生和護士還是會在寶寶的膳食中補充早產嬰兒奶粉,增加寶寶所需的卡路裡。記住:你的目標是寶寶只吃你的母乳就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所以你一定要每個兩至三個小時就吸一次奶水,這樣能夠保證你的奶水的供應量。

4、給寶寶餵哺母乳的過程需要給與足夠的耐性。要讓寶寶能夠順利吃上母乳的道路可能是不平坦的,特別是已經習慣了吃奶粉的寶寶可能會很難適應母乳。如果有需要的話,你可以使用特別的餵哺母乳的工具帶導管的奶瓶,奶瓶通過導管將你的奶水吸進瓶裡,然後寶寶就可以通過奶瓶吃到你的奶水,慢慢地寶寶就能夠順利過渡到能夠自己吸母乳。

5、取得朋友親戚的支持與幫助。對於生病的寶寶和早產嬰兒來說,母乳是母嬰最好的營養物質來源。但可能你的親朋好友不能夠理解母乳的所有益處,他們可能會擔心你需要經常吸乳會很麻煩,而且還會建議你轉用奶粉。但其實對於媽媽來說,只要是對寶寶有好處的話,她們都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解釋你的做法,然後讓他們幫助你爭取吸乳的時間 對於早產的嬰兒寶寶來說,家人的關心,尤其是媽媽的細心照顧才能讓他正常地生長發育。媽媽應該給予早產的寶寶更多的溫柔的呵護。要注意跟寶寶之間的感情交流,嬰兒寶寶已經能夠懂得一些表達感情的方式。因此對於媽媽的愛護是完全能夠感受的到的。新生媽媽應該學會以上這些照顧早產寶寶的注意事項,讓寶寶更好地生長發育。

早產兒護理注意事項

1、減少疼痛的刺激:疼痛對新生兒,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產兒和危重兒,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遠期不良影響,應引起臨床重視,並給予相應的幹預措施,包括:護理時儘量減少操作;在執行侵入性治療如打針、抽血或吸痰的操作時,應給予肢體支持(一手握住嬰兒的雙膝將雙腿靠近軀體,另一手掌輕壓上肢使其靠近前胸)使其形成:早產兒在活產嬰兒中的發生率為5.6%,美國為7.1%至17.9%不等。國內報導早產兒死亡率為12.7%~20.8%。

2、隨著醫療護理技術的提高,早產嬰兒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但其日後的生活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較正常足月兒差。為此,人們開始關注早產兒發育性照顧的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起,發達國家的醫務人員已開始對早產兒發育性照顧進行研究,並作了相關報導。現將國內外早產兒的護理進展綜述如下。加強環境管理。

3、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由於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產熱不足,散熱增加,導致早產兒體溫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早產兒室的溫度一般應保持在24℃~26℃,相對溼度在55%~65%,並應根據早產兒的體重、成熟度及病情,給予不同的保暖措施。早產兒的中性溫度(是指能保持早產兒正常體溫,而新陳代謝率最低、耗氧量最少的一種最適宜的環境溫度)一般在32℃~36℃之間,體重越輕者,周圍環境應越接近早產兒體溫。因此,早產兒往往需要置於暖箱中保暖,體重1001~1500g者,箱溫應在32℃~34℃;體重〈1000g者,箱溫應在34℃~36℃。

4、減少噪音的刺激:噪音對早產兒正在發育中的大腦有很多副作用,可引起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心率、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的急劇波動,還可帶來長期的後遺症,如聽力缺失和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等。國外調查資料顯示,在NICU中聲音的水平在50~90分貝,最高可達120分貝,遠遠超過1994年美國環保署(EPA)推薦的白天45分貝,晚上35分貝的指數。因此,護理人員應盡力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如說話輕柔,尤其在靠近早產兒時要降低音量,最好不在早產兒暖箱或床旁說話;走動輕柔、避免穿響底鞋;監護儀及電話聲音設定於最小音量,及時回應監護儀的報警;不要用力摔碰暖箱門,避免敲擊暖箱等。

5、減少光線的刺激:光線對早產兒腦部發育有很大影響,光線刺激可使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生率增高,生長發育緩慢,持續性照明能致早產兒生物鐘節律變化和睡眠剝奪。然而,大多數新生兒病房都採用持續的、高強度螢光照明。因此,必須採取措施,減少光線對早產兒的刺激,如拉上窗簾以避免太陽光照射,降低室內光線,暖箱上使用遮光罩,營造一個類似子宮內的幽暗環境。24小時內至少應保證1小時的昏暗照明,以保證寶寶的睡眠。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吳斤欠女開0423)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怎樣避免早產兒發育不良 六措施讓寶寶健康成長
    原標題:怎樣避免早產兒發育不良 六措施讓寶寶健康成長   早產兒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也時有發生,它在母體時間發育不完全,所以在出生後也會出現好多的問題,我們要對寶寶精心的護理,防止出現意外的情況。
  • 早產兒會智力發育遲緩嗎 早產兒智力怎樣開發
    原標題:早產兒會智力發育遲緩嗎 早產兒智力怎樣開發   早產兒一般都會比正常的寶寶相對差一點,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身體發育上,有很多媽媽都會擔心早產兒的智力發育會比正常的寶寶差,究竟早產兒會智力發育遲緩嗎?   究竟早產兒會智力發育遲緩嗎?
  • 腦髓鞘發育不良孩子我們怎麼幹預
    昨天接到一個家長電話諮詢,孩子是腦髓鞘發育不良,五歲多了,剛剛有語言,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媽媽非常擔心孩子到了上學年齡上不了學。專家對腦髓鞘發育不良定義是,腦髓鞘發育遲緩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腦部疾病,當小孩患上這個病之後會對身體健康有很多的影響,原因有多種,第一種,由於遺傳因素的影響或局部的缺陷,導致髓鞘形成障礙,從而影響腦白質發育導致腦髓鞘發育延遲。第二種,腦髓鞘發育延遲是腦發育不良的表現,發生原因是出生時呼吸窘迫,大腦缺氧導致的,主要強調早期綜合系統治療。
  • 什麼是早產兒奶粉,該怎樣挑選奶粉,及如何餵養早產兒
    早產兒奶粉進入國內大約已有6—7年的時間,全部為國外產品,但數量有限。早產兒奶粉作為特殊營養食品需求量很低。不能像普通嬰兒奶粉一樣流入市場,這種產品是特殊的配方,原料質量要求都極為高,我國一直沒有自己研製、生產的早產兒奶粉。
  • 特殊醫學用途食品對促進早產兒健康發育的重要性
    無論是在早產兒住院監護期間,還是出院後家庭中的養育,如何保證營養的全面支持,讓早產兒成功完成追趕生長,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早期合理而充分的營養供給,不僅影響了早產兒的救治成功,還對其終生的生活質量產生著關鍵的作用,大量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早產兒的體格發育指標和運動智力水平發育密切相關,同樣也和成年期的很多疾病的發生有關。
  • 早產兒出院不等於沒事,營養與健康的要點家長要知道
    早產兒,是指出生時胎齡小於37周的新生兒。由於提前出生了,組織器官還沒來得及發育成熟,之後出現營養不良、身材矮小、智力障礙、感染性疾病等等風險較大。尤其胎齡小於32周,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的極低出生體重兒。
  • 早產兒應該如何護理?如何避免早產?
    通常早產兒出生後會住在醫院專門的保溫箱中繼續生長發育,住的時間長短取決於嬰兒的發育情況,醫院在早產兒住院期間護理很完備。因此接觸寶寶之前,注意清潔雙手,親朋探視時也要注意衛生,防止感染。媽媽或者其他人照顧寶寶時,最好穿上專門的衣服,並注意清潔,如果感冒了,還要注意帶上口罩。4、營養補充對於母乳餵養的早產兒要在出生一周後補充維生素D或者是維生素AD,避免發生佝僂病。
  • 早產兒應注意哪些方面這五個方面媽媽要重視
    有不少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不足37周就來到了這個世界,被稱之為早產兒。由於出生的時候發育還不成熟,因此對早產兒護理要比正常足月出生的嬰兒要小心得多。今天是「世界早產日」,那麼,呵護早產兒應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來看看。
  • 為何要對早產兒進行健康管理?如何護理早產兒?
    同時,年齡增長易導致卵子老化、染色體畸形等,也可能促使早產高發;頻繁流產:年輕人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性生活開放、多次流產,都可直接導致宮內環境不良,胎兒發育遲緩,出現早產;生活方式:部分孕婦在懷孕過3個月後放鬆警惕,不再注意休息,又恢復熬夜上網、晚睡晚起等不良生活方式;情緒變化:孕婦情緒緊張、焦慮和抑鬱等,也易引發早產;試管技術:輔助生育技術的發展
  • 早產兒的營養與生長評估,這些要點必須要知道!
    合理的營養支持不僅關係到近期生長和疾病轉歸,而且直接影響遠期預後,充足均衡的營養是保證早產兒健康成長的物質基礎。 科學的營養管理有利於早產兒的體格生長、促進神經系統發育、降低成年期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 出院後營養管理目的,是幫助早產兒達到理想的營養狀態,滿足其正常生長和追趕性生長兩方面的需求。重點包括餵養和生長、代謝的評估。
  • 早產兒為何易患腦癱 三個因素新媽媽要知道
    原標題:早產兒為何易患腦癱 三個因素新媽媽要知道   由於早產兒全身各系統功能發育尚不成熟,對子宮外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調節能力均較差,因此死亡率較高。為了避免早產兒夭折,做好護理工作極其重要。下面我們看看早產兒護理有什麼關鍵點?
  • 早產兒的護理和智力發育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一、早產兒的護理 1. 更精心餵養。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必須補給充足的營養。母乳易於消化,營養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寶寶應儘早哺乳。早產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體表面積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穩定維持正常體溫,很容易隨著環境溫度改變出現體溫變化,合理保暖對於他們尤其重要。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早產寶寶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溼度保持在70%-80%。早產寶寶體重越輕,環境溫度應越接近於早產寶寶的體溫。媽媽要密切留意寶寶,勤量體溫,儘量讓寶寶的體溫維持在36-37℃。
  • 早產兒要怎樣護理,兒科專家給出了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對早產兒分類的定義。早產兒按出生時胎齡與體重分類。在11月17日的世界早產兒日,嬰幼兒營養品美贊臣公司和中國優生科學協會聯合舉辦的「2018早產兒關愛講堂」上獲悉,目前對早產發生的原因醫學界尚無定論,醫生僅能建議孕婦注重產檢與疾病預防,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和作息規律以預防早產發生。
  • 早產兒:引起孕媽媽早產的原因有哪些?孕媽媽該如何預防?
    為了減少早產兒的出生,孕媽媽需要了解一些早產兒的常識,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了早產兒的出生,應該如何預防早產?【引起早產的原因】1、提前出現宮縮如果還沒有到足月,孕媽媽出現了強烈的宮縮,就有可能是要生了。在孕中期,如果肚子收縮過於頻繁,一小時達到3次以上,另外還伴隨有腹部發緊,有下墜感、出血等情況,都有可能是早產的跡象,要及時去醫院。
  • 孕期小貼士:胚胎發育不良?該怎樣保胎?
    文文在懷孕做產檢的時候,醫生對產檢單搖頭,說是胚胎發育不良。要知道胚胎發育不良可能會出現胎停的情況,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高效保胎效果呢?孕期小貼士:胚胎發育不良?該怎樣保胎?胚胎發育不良期間,除了對膳食結構飲食烹調,飲食衛生以及食品選擇方面多加注意以外,消除對胚胎不利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挑食、藥癮、吸菸等情況。孕媽在生活當中可以適當的吃點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及牛奶,雞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保持營養的均衡。
  • 準媽媽忽視了這個睡眠問題,導致胎兒發育不良,生下早產兒
    導讀:準媽媽忽視了這個睡眠問題,導致胎兒發育不良,生下早產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準媽媽忽視了這個睡眠問題,導致胎兒發育不良,生下早產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期很注意,寶寶卻是個早產兒,該如何應對?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早產兒都有發育方面的問題,但是早產兒是個特殊群體,需要特別的關注和養育,原因呢還需要從胎兒的發育開始說起。任何生命都有一個最適宜的生長環境,胎兒、嬰兒、幼兒、…成人,都不例外,尤其是看不到摸不著的神經,需要一個集時間、營養和關愛過程,愉悅的母體環境,讓胎兒感覺到周圍的美好,會讓細胞活躍飽滿。
  • 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如何追體重?
    粉哥導讀:2019年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早產兒發生率為10.6%(9.0%~12.0%)。早產伴隨的危害有很多,比如生長發育遲緩,具體表現在生長體重、胃腸道、呼吸道等多個方面。此外,全球至少1.65億5歲以下兒童患有生長遲緩,發展中國家約有三分之一的嬰幼兒存在生長發育不良,如生長遲緩、低體重、消瘦等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果寶寶又瘦又矮怎麼辦?
  • 「0-1歲」早產兒發育遲緩能自愈嗎
    早產兒的身體健康素質和正常嬰兒相比是比較弱的,因此父母更需要耐心照料。有的父母會提出疑問,早產兒發育遲緩能自愈嗎?需要了解的是,早產兒出現發育遲緩的現象,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進行醫學幹預,因為它是不會自愈的。
  • 寶寶營養不良的表現有哪些?
    寶寶從出生到成人,每個階段的生長發育都離不開方方面面的營養支持,如果攝入的營養不夠均衡全面,就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寶寶們如果身體營養攝入出現了問題,就會發出一些信號。很多爸媽納悶:「現在這麼好的生活條件,孩子怎會營養不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