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又矮又瘦?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如何追體重?

2021-01-09 奶粉智庫

粉哥導讀:2019年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早產兒發生率為10.6%(9.0%~12.0%)。早產伴隨的危害有很多,比如生長發育遲緩,具體表現在生長體重、胃腸道、呼吸道等多個方面。此外,全球至少1.65億5歲以下兒童患有生長遲緩,發展中國家約有三分之一的嬰幼兒存在生長發育不良,如生長遲緩、低體重、消瘦等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果寶寶又瘦又矮怎麼辦?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兒如何追體重?

正確看待寶寶「又瘦又矮」

寶寶「又瘦又矮」屬於生長發育遲緩的範疇,但由於很多寶媽出於對寶寶的身高體重期望值太高,所以很難判斷寶寶是否屬於生長發育遲緩的範疇。首先對於新生兒/早產兒來講,如果體重低於2500g稱為低體重兒,其中1000-1499g之間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小於1000g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對於嬰幼兒來講,寶媽可以從4個方面來判斷寶寶是否生長發育遲緩。

第一,寶媽可以在做兒保體檢時,以醫生出具的報告為準,報告單上會詳細說明寶寶身高體重是否達標。

第二,在定期給寶寶檢測體重時,如果寶寶體重連續兩次不增加反而降低;

第三,如果寶寶滿月時,體重增加不到600g;3個月後,體重不到出生體重的2倍;1周歲時體重不到出生體重的3倍;2-3歲,體重增加不到2kg等情況。

第四,一歲時,身高並沒有增長25釐米,之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釐米。如果相對標準偏差大於10%,就是不達標。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後,寶媽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並確定寶寶是否真的屬於生長發育遲緩。一旦確診,應及時糾正,避免生長發育遲緩對寶寶身體造成其他傷害。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生長發育遲緩兒

如何追體重?

如果寶媽家裡有一個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生長發育遲緩兒應該如何做呢?下面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看~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

針對這兩類寶寶,媽媽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追體重。

①母乳餵養+母乳強化劑。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極低出生體重兒和超低出生體重兒的生長發育特點,純母乳餵養可能無法滿足其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的需求,生長速度較慢,而且母乳內的鈣磷含量較低,這些礦物質的不足會刺激骨的重吸收以及血清鈣濃度的正常,造成早產兒骨發育不良和代謝性骨病的危險。

所以母乳餵養的極低和超低出生體重兒想要達到追趕生長的目標,需要對母乳進行強化,比如在母乳中加入母乳強化劑。目前市面上的母乳強化劑種類較多,主要強化了奶液中的蛋白質、能量以及脂肪,保證寶寶的高營養。

②早產/低出生體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如果寶寶沒有母乳,那麼在選擇奶粉時需要選擇早產/低出生體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也就是早產兒奶粉。

生長發育遲緩兒

寶寶發生生長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腸胃消化吸收不好、膳食攝入和餵養方式不合理、疾病等多種因素。不過排除部分病理性因素,比如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各種急性、慢性疾病,如果寶寶還出現生長發育遲緩,那麼就要考慮膳食攝入和餵養方式不合理。寶媽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幫助寶寶追體重:

(圖片來源於網絡)

①繼續母乳餵養,配合母乳營養強化劑,幫助寶寶獲得高密度營養物質;

②奶粉餵養的寶寶可以從普通奶粉轉到早產兒奶粉;

③在輔食搭配時,需要攝入高營養密度的食物,例如紅肉、蛋、奶等,儘量避免給寶寶喝白粥、油炸食品、碳酸飲料等。

從以上的追體重方法中都提到了早產兒奶粉,那麼早產兒奶粉跟普通奶粉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早產兒奶粉與普通奶粉的4大區別

早產兒奶粉是一種對特殊人群、特殊時期適用的奶粉。在國內產科現有的環境條件下,早產兒食用專用奶粉,或者用專用奶粉與母乳共同餵養的效果要好於單純用母乳餵養的效果。它為什麼可以運用到低出生體重兒、生長發育遲緩兒追體重呢?主要是它具有「三高一低」的特點:

高能量密度

標準嬰兒配方奶中的能量密度約68Kcal/100ml,而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奶(PDF)的能量密度約74Kcal/100ml。能量密度越高,對於早產兒的生長發育越有好處,這也是早產兒奶粉能夠幫助寶寶追趕體重的重要原因。

高蛋白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物質的基礎。對於早產兒,高含量、易消化的蛋白質有助於滿足其體重增長。一般情況下,早產兒奶粉中含有更高比例的乳清蛋白,比如乳清蛋白:酪蛋白為7:3,而普通一段奶粉的乳酪比為6:4。

高脂肪

脂肪作為供能物質,1g能提供9kcal的能量。對於早產兒,足量、易吸收的脂肪有助於滿足其生長所需的高熱量,同時輔助其他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一般情況下,在普通奶粉中很少添加中鏈脂肪酸(MCT),而早產兒奶粉中MCT的含量佔總脂肪的40%,更易於寶寶消化吸收。

此外,部分早產兒配方中還強化了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更利於早產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低滲透壓

滲透壓越高,營養被吸收的速度也就越快,但是對於寶寶的腸道和腎臟負擔也會增加,如果滲透壓低,那麼營養吸收速度就會變慢,但是卻可以降低寶寶的腸道負擔並且提高耐受性。由於早產兒的腸胃比較脆弱,所以需要攝入低滲透壓的食物,降低寶寶發生滲透性腹瀉的機率。

據資料顯示:母乳的滲透壓約為290mosm/L。一般情況下,早產兒奶粉為了降低滲透壓,碳水化合物會由40%~50%的乳糖以及50%~60%的多聚葡萄糖組成,這樣既能保證能量供給,也不增加血液滲透壓,而普通一段奶粉中乳糖含量應佔總碳水化合物的90%以上。

我們可以看到,對於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生長發育遲緩兒,需要攝入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和低滲透壓的食物。在乳製品上,早產兒奶粉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了解了更多早產兒奶粉與普通奶粉的區別,有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哦~

好啦,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你對早產兒奶粉了解了嗎?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文末留言~

相關焦點

  • 重視早產兒的特殊營養需求可幫助早產低出生體重兒追上宮內生長速度
    早產兒由於其身體各系統未能發育完全,傳統的餵養方法不能完全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求,容易造成早產兒生長發育滯後,長大後身體智力等發育情況低於正常嬰兒。為此,有關專家強調,應該針對早產兒提供特殊的餵養方法,使其與宮內發育相仿。  本報記者 馬天行  低出生體重兒需特殊營養  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的嬰兒稱之為低出生體重兒。
  • 寶寶出生後體重低、發育遲緩怎麼辦?家長你莫慌,這篇文章告訴你
    我們人類的生長發育有兩個重要的時期,其中嬰幼兒期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保證嬰幼兒健康成長,那麼以後對其身體素質,智力及體能發育都是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的。但其實在嬰幼兒群體中,低體重、發育遲緩、貧血等情況較為多見,所以密切關注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狀態、及時發現異常並前往醫院接受正規治療至關重要,也可使嬰幼兒健康生長得到根本保障,那麼針對低體重、發育遲緩等情況應對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 寶寶身高矮,就是矮小症?就是發育遲緩?別急,看完這一篇再說
    家族性矮小指父母身高均<2SD或第三百分位數,父<160cm,母<150cm,骨齡正常,年生長速率>4cm,智力、性發育正常,亦具有遺傳性宮內生長發育遲緩是指胎兒的生長發育因各種原因未能達到其基因所決定的生長發育速度,臨床通常將足月兒體重低於2.5kg(即低出生體重兒)
  • 寶寶身高、體重長得慢,出牙晚、說話晚,是生長發育遲緩嗎?
    ,似乎孩子哪一點沒達到父母的「預期標準」,就會被貼上「生長發育遲緩」的標籤,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達標」!家長在關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要適時拋棄自己的固有經驗和觀念,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生長。今天,小編就結合家長們最關心的一些有關「生長和發育遲緩」問題,說說家長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問題一:寶寶囟門閉合晚,是生長遲緩嗎?
  • 0-6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
    身高和體重,是判斷寶寶生長發育的直觀指標,每個寶寶的生長都存在個體差異,有階段性波動,有一定的標準範圍。 在監測記錄寶寶的身高、體重時,可以參考下衛生部發布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
  • 早產兒會智力發育遲緩嗎 早產兒智力怎樣開發
    原標題:早產兒會智力發育遲緩嗎 早產兒智力怎樣開發   早產兒一般都會比正常的寶寶相對差一點,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身體發育上,有很多媽媽都會擔心早產兒的智力發育會比正常的寶寶差,究竟早產兒會智力發育遲緩嗎?   究竟早產兒會智力發育遲緩嗎?
  • 「巴掌寶寶」僅2斤!二胎媽媽當心早產超低體重兒
    作者:寶寶知道 熱點影像館新生兒的出生總是給家庭帶來喜悅,雙胞胎更是如此。不過最近,產婦李女士一家的心情卻像坐過山車,又開心又揪心——開心是因為他們一家新添了一對雙胞胎,揪心是因為雙胞胎是26周的早產兒,而且是極/超低體重兒!
  • 我國最大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數據首次公布
    央廣網上海8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近日,「中國新生兒協作網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臨床數據首次公布。該隊列研究由中國新生兒協作網牽頭建立,將25個省、直轄市的57家三級醫院的10823例早產兒(胎齡小於32周或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納入2019年統計數據,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
  • 桂林「巴掌大」寶寶出生時只有600克:如何預防超低體重早產兒
    以前看過一張圖片,一雙手捧著一個新生兒寶寶,當時認為是一種藝術誇張,沒當回事,但是現實生活真的就有如同巴掌大的早產兒。5月末,當時剛剛懷孕30周,患有重度子癇前期的李女士在桂林婦幼保健院接受了緊急剖腹產手術,因為當時李女士的情況很危急,血壓很高,胎兒在子宮裡的生長發育受到嚴重限制,出現了胎兒窘迫等現象,因此,醫生主張要進行緊急剖腹產。
  • 早產兒媽媽學習班:出院後生長發育評估與幹預手冊
    其實,早產兒出院並不是治療的結束,而是院內治療向家庭護理轉變,家庭護理結合規範隨訪促進早產兒追趕性生長發育的新徵程。 小編提醒:所有早產兒都需要進行隨訪、監測生長發育、健康檢查以及發育篩查。 早產兒體格生長監測指標 1.監測體重、身長、頭圍2.生長曲線:Fenton曲線、世界衛生組織(0-2歲)兒童生長標準3.根據早產兒生長趨勢和速度評價4.原則上2歲以內使用糾正月齡評價 5.頭圍——頭部生長緩慢與智能發育延遲有關
  • 2017超低出生體重兒和超早產兒管理國際論壇在京舉辦
    不同國家以及不同醫療機構對於超低出生體重兒和超早產兒的治療預後差異很大,10月22日,來自美國、香港、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的近200名知名新生兒/NICU專家,共聚北京和睦家醫院,針對「早產兒」這個充滿挑戰的特殊人群治療難題,就其治療和管理的最新理念,以及國際上最實用的臨床技術進行探討。
  • 關注早產兒發育遲緩表現,優博安能為寶寶健康護航
    對於早產兒的護理,需要家長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時刻關注早產兒發育遲緩表現,注意日常護理,儘量用母乳餵養,母乳不足的情況下選擇早產兒專用配方優博安能。一般我們將在孕三十七周之前生下來的寶寶稱為早產兒,雖然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還是非常高的。但是,早產兒在某一些方面特別是在身體免疫力方面還是不如足月的孩子的,甚至會出現早產兒發育遲緩表現。接下來具體給大家說說。
  • 北京兒童醫院專家說:家長要知道,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餵養建議
    ,分享中華醫學會的餵養建議,希望對大家及寶寶追趕生長有所幫助。、出生體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間的營養和出院前的生長狀況等。(2)強化人乳:對胎齡<34周、出生體重<2000g的早產兒,採用人乳強化劑加入人乳中,強化蛋白質、能量、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3)早產兒配方:適用於胎齡<34周、出生體重<2000g的早產兒在住院期間應用。(4)早產兒過度配方:對於>34周的早產兒或出院後早產兒,可選擇此配方。
  • 報告稱:中國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存活率明顯提高
    兒科醫院供圖   大規模隊列研究結果「面世」:中國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存活率明顯提高  中新網上海8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在全球範圍內,早產是5歲以下兒童及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 剛出生的寶寶體重越接近這個重量越聰明,你家寶寶多重?
    每個寶寶出生的時候體重都不相同,重的十多斤上都有,輕的兩斤左右都有(這個一般都是早產兒)而有醫學研究,寶寶的起重與智力是成正比的,至於原因科學家們還不是很清楚,只能猜測大概是寶寶大,他的腦容量也比較大,或者腦中的連結比較多吧,不過也因為考慮到寶寶如果太大會造成難產等一些不良的影響,
  • 早產兒、低體重兒,媽媽如何追奶,沒有寶寶吸如何維持母乳量
    出生體重低於2500克的新生兒稱為低體重兒,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早產兒出生之後,媽媽體內激素水平還達不到分泌乳汁的水平,那麼,早產兒、低體重兒媽媽應該如何維持乳汁分泌量?1、讓母親充分了解母乳餵養的好處及重要性,給母親信心和支持。2、產後60分鐘內儘早皮膚接觸、儘早開奶、儘早哺乳或擠奶。
  • 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 要怎麼護理
    由於一些原因,有不少的寶寶會提前出生,成為早產兒。這類寶寶有些地方還沒有發育完全,出生的時候體重比一般的寶寶都要輕。那麼,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是怎樣的呢?早產兒應該什麼護理呢?早產兒奶粉要吃多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早產兒出生的時候大部分體重都是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
  • 寶寶出生體重,對孩子未來健康發育有一定指導作用
    (資料圖)通訊員張祖國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2日訊(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高琛琛)孩子出生時的體重預示著什麼?9月開學季,看到網上流傳的一些說法,不少「準媽媽」提前操起了心。寶寶體重要怎麼控制?她在網上看到不少帖子,把孩子出生時的體重說得很玄妙。孟女士有點擔憂:「新生兒體重真的對未來影響那麼大?要怎麼控制胎兒體重呢?」對此,專家表示,準媽媽們不必為此焦慮,按照科學指導、正常孕育,確保孩子體重正常即可。如果擔心胎兒超重,準媽媽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飲食結構,也可適當增加活動量,比如晚飯後到小區散步。
  • 寶寶生長發育遲緩怎麼辦?選這款高能量奶粉來增重
    由於外界或是自身的原因,部分寶寶在發育過程中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的問題,進而出現體重、身高、頭圍等不達標的情況,長此以往,會對影響大腦發育,造成寶寶學齡前智商較正常兒童低約 10分的風險,甚至造成遠期心理影響如自卑、焦慮障礙、抑鬱等,以及成年後糖尿病發病風險將會提升超過2.3倍。
  • 紐荃星奶粉,低體重寶寶的貼心小幫手
    居高不下的低體重兒數量帶來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嬰兒死亡率,每年,世界範圍內有250萬新生兒死亡,其中80%是由於早產或宮內發育遲緩導致的體重過低,即便沒有夭折,低體重兒在成長過程中也要面臨生長遲緩和慢性病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