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 要怎麼護理

2020-12-23 三九養生堂

由於一些原因,有不少的寶寶會提前出生,成為早產兒。這類寶寶有些地方還沒有發育完全,出生的時候體重比一般的寶寶都要輕。那麼,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是怎樣的呢?早產兒應該什麼護理呢?早產兒奶粉要吃多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

早產兒出生的時候大部分體重都是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只有少數的早產兒體重超過了2500g,這類寶寶的器官功能等能力都比較差,要進行特殊的護理。

凡因胎盤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體重減輕到該胎齡正常體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較平均數低兩個標準差以下者稱為小於胎齡兒(小樣兒,成熟不良兒)。亦把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把出生體重低於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於胎齡者。

作為一般的標準,出生時體重2000克以上的早產兒長到2700克;出生時體重2000克以下的早產兒長到2500克左右,又沒有格外的異常時,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按時間算,如果出生時體重只有1500—2000克的早產兒,體重長到2500克,一般需要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早產兒體重已長到2500克以上,但還是比足月兒的抵抗力弱,所以絕不能疏忽大意。

早產兒怎麼護理

1、仰臥的睡姿可以讓全身的肌肉放鬆,這對寶寶的心臟、胃腸道和膀胱壓迫少。仰臥時因舌根部放鬆並向後下墜,可能會影響呼吸通暢,所以要密切關注寶寶。

2、對於側臥睡的寶寶,家長應適時調整左右方向,以免造成偏臉現象。新生寶寶不提倡俯臥位睡姿,容易發生意外窒息。

3、建議把寶寶放在搖籃或嬰兒床裡,床的兩邊要有保護欄。不要給寶寶穿的、蓋的太厚。

4、嬰兒要在溫暖和舒適的地方睡覺,睡眠環境的溫度以24℃-25℃,溼度50%左右為宜。夜間睡眠時光線不能太過強烈,儘量營造一個柔和而安靜的環境。

5、搖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震蕩,造成腦組織表面小血管破裂,輕者發生癲癇、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腦水腫,腦疝危及生命,所以不要搖睡。

6、媽媽不要陪睡,因為媽媽熟睡後不注意就可能壓住寶寶,造成孩子窒息。

7、3個月內的寶寶存在生理性驚跳現象,這是由大腦發育未成熟所致的正常現象,不需要處理。

8、吃奶量可根據孩子的體重來確定,一般說來,每千克體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嬰兒每天餵350~450毫升就可以了。餵奶的次數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

9、不要使早產兒傳染上疾病,除了專門照料寶寶的人以外,其他人員不要接近寶寶,也不要在家餵養小貓小狗,因為貓狗身上往往帶有病菌。室內空氣要清新,常開窗戶通風換氣。

10、由於早產兒機體狀況很弱,因此不要讓早產兒消耗體力,不要加重早產兒的心臟負擔,而保暖和安靜對早產兒顯得更為重要。冬天要注意保暖,不要讓風直接吹到寶寶的身上。

11、媽媽在為寶寶授乳、擦身體和換尿布時,動作要儘可能地敏捷,輕手輕腳。例如,換尿布時不能像對待健康兒那樣握住兩腳向上提,而要輕輕地把早產兒的臀部和整個後背向上抬起來,尿布也不能壓迫身體,要準備一些窄小、柔軟的尿布才好。

12、早產兒會經常嘔吐,容易發生紫紺,就是身體局部或者是全身因為血液缺氧,使皮膚和黏膜變成了青色,這是危險的狀況,父母要小心,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去醫院。

早產兒奶粉要吃多久

早產兒奶粉是一種對特殊人群、特殊時期適用的奶粉(僅食用20—30天)。在國內產科現有的環境條件下,早產兒食用專用奶粉,或者用專用奶粉與母乳共同餵養的效果要好於單純用母乳餵養的效果。對於新生早產兒要吃多久早產兒奶粉?

早產兒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這些成分有助於早產兒的發育。 雖然早產兒在新生兒中佔的比例不大,但卻需要投入更大的精神去關懷,所以早產兒奶粉也應有一定的購買市場。

早產兒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這些成分有助於早產兒的發育。早產奶粉的特點是能促生長。

低體重配方的早產兒奶粉是這樣的:糾正胎齡2月或者餵養到寶寶體重4~5公斤。只要寶寶體檢時,身高體重達到標準了,就能換成普通奶粉了,具體要諮詢醫生的。注意換奶粉要慢慢過渡,以免引起寶寶腸胃不適應。寶寶換奶粉應採取交替、漸進方式進行,整個轉換時間一般持續7天左右。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都有了一些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簡單講述了早產兒的一些護理事項,供大家參考。寶寶早產的,父母要小心呵護寶寶,多留意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相關焦點

  • 早產兒體重增長慢怎麼辦,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是什麼?
    1、讓寶寶儘量吃母乳早產兒生理機能發育不很完善,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特別是初乳)餵養。母乳內蛋白質含乳白蛋白較多,它的胺基酸易於促進寶寶生長,且初乳含有多種抗體,這些對早產兒尤為可貴。用母乳餵養的早產兒,發生消化不浪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機會較少,寶寶體重會逐漸增加。注意: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考慮用代乳品餵養早產兒,在用代乳品餵養的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寶寶有無嘔吐。腹瀉、便秘以及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 新生兒體重增長標準 教你如何護理新生兒
    對於孩子的體重很關心。那麼,新生兒體重增長標準是怎樣的呢?對於新生兒父母應該如何護理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新生兒體重增長標準在孩子出生後的兩到三天,由於胎糞排出,水分流失多,再加上一開始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可能會出現暫時的體重下降。可能體重比出生時還低。這種被稱作生理性體重下降。
  • 早產兒護理專題:出院回家後的餵養和護理技巧大全
    早產兒由於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強對早產兒的護理。尤其是早產兒出院回家後。 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護理? 早產兒出生後,醫院會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但當寶寶出院回家後,要怎麼護理?
  • 早產兒家庭餵養與護理攻略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世界衛生組織將胎齡小於37周、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皮膚鮮紅,呼吸淺、快而不規則,吸吮力差,體溫調節功能和各種反射差,覺醒程度低。早產兒的餵養和護理方面要特別的注意。
  • 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教你如何讓早產兒奮起直追足月兒
    作者:寶寶知道 孕媽咪UP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把出生體重低於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於胎齡者。
  • 為何要對早產兒進行健康管理?如何護理早產兒?
    胎齡在28-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根據全國的流行病學調查,2002年全國早產兒約佔新生兒出生總數的7.7%,2005年比例上升至8.1%。近年來,眾多醫院收治的早產兒至少多了將近一倍。
  • 早產兒要怎樣護理,兒科專家給出了建議
    近幾年,隨著高齡產婦人數增加、生殖技術發展、環境變化等多種因素,早產兒也隨之增多。如何照顧好早產兒?是不是讓早產兒待在醫院會更好?早產兒要如何進行家庭護理?不妨聽聽專家怎麼說。在「2018早產兒關愛講堂」上,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科主任醫生貝斐指出,從醫學角度來看,早產兒追趕生長要求體格與腦部發育的平衡,需要家長及早幹預。與寶寶互動,促使寶寶的神經、心理、智力發育得到改善,長期呆在保溫箱裡的寶寶是沒法和家長進行情感交流。對於早產兒寶寶的家庭護理知識,貝斐也給出了以下的專業建議。
  • 「月嫂必備」早產兒護理專題:出院回家後的餵養和護理技巧大全
    早產兒由於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強對早產兒的護理。尤其是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早產兒出生後,醫院會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但當寶寶出院回家後,要怎麼護理?02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科學護理?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一、什麼是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出生胎齡<37周的新生兒。通常情況下,早產兒與足月兒有明顯的差別,出生時的胎齡越小、體重越低,其各臟器的成熟度越差,可分為低危早產兒和高危早產兒。低危早產兒:胎齡≥34周且出生體重≥2000g,無早期嚴重合併症及併發症、生後早期體重增長良好的早產兒。高危早產兒:胎齡<34周或出生體重小於2000g,存在早期嚴重合併症或併發症、生後早期餵養困難、體重增長緩慢等任何一種異常情況的早產兒。
  • 早產兒體重僅1.2kg!該如何健康增重?新生兒科為你揭秘護理6方面
    早產寶寶體重普遍偏低,讓不少新手爸媽擔心又害怕,但是一般通過後期的科學合理餵養和健康護理,體重方面能夠與足月兒慢慢接近,身體其他功能也逐漸恢復, 我們要關注早產兒早期、過渡期及後期的一個追趕性生長並且追趕性生長至2歲應完成。
  • 月嫂: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護理?媽媽不用慌
    早產兒出生後,醫院會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但當寶寶出院回家後,媽媽們要怎麼護理?小脈孕寶月嫂總結了這些護理方法,學會這些,媽媽們不用慌。一、早產兒什麼時候可以出院1、首先體重要長到2000克以上。2、能食入每天規定必須的奶量,而且體重增加。3、唿吸平穩,哭聲已較響亮,無唿吸暫停。4、在室溫下嬰兒本身能維持其體溫在正常範圍,即腋溫要在36℃左右,而且比較穩定。5、一般情況良好,無其它疾B。
  • 早產兒的護理,早產兒特別容易受傷,護理時需要特別注意
    早產兒一直要在產科醫院的兒科呆到健康狀況允許他出院回家的時候。在普通的產科醫院裡,也都設有為早產兒服務的單獨病房,病房的工作由有經驗的護士負責。出生時體重過輕的嬰兒或者由產科醫院的早產兒科護理,或者由為早產兒設有專門病房的區兒童醫院護理。
  • 早產兒應如何居家護理?
    王彩霞 (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院區兒科副主任、新生兒科主任):體格發育:需要監測早產兒體重、頭圍的增長,選擇合適的餵養方案,避免出院後追趕過速或生長遲緩。神經發育:雖然是早產,但是神經精神發育需要按照實際月齡進行達標,所以早產兒父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家庭式訓練。
  • 早產兒護理的三大注意事項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早產兒因特殊原因提前娩出母體,對於早產兒的護理非常講究,除了醫院必要的早期監護之外,早產兒居家護理、餵養護理也很關鍵。早產兒分娩時的注意事項早產兒出生時必須注意保暖,處理時動作要輕巧而迅速。受涼常會造成不可挽救的併發症,產房溫度必須保持25℃左右。
  • 護理早產兒 爸媽必須了解的7個小常識:安寶睡
    照顧早產兒除了要小心翼翼以外,更要注意科學方法。早產兒護理常識你知道多少,小編告訴你。1.科學餵養對胎齡小、體重低的早產兒來說,純母乳餵養可能無法滿足營養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餵養後,最好添加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母乳強化劑,可以將其加入母乳中,調和後餵給孩子。
  • 500克早產兒救活了 早產兒如何護理
    出生時胎齡只有24周 現在體重超13斤身體發育正常  小寶九爺是個奇蹟。他出生時只有孕24周,體重500克,是名超早產兒。記者昨日獲悉,九爺是罕見的胎齡及體重均達最小極限的超早產兒存活下來的案例。  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斤  因住院床號是9床,小寶得名「九爺」。按正常預產期,九爺要在今年5月下旬出生,但卻因媽媽前置胎盤,陰道大量流血,在2月2日提前來到這個世界。
  • 早產兒和足月兒比有三方面不足,餵養、護理方面家人需要多費心!
    導語:生一個早產兒不是媽媽和家人樂意的,既然生了,在餵養和估計上多費心,還是能夠讓早產兒達到正常標準的!孕期一些個別因素會導致孕媽媽早產,作為早產兒的家人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安撫新媽媽,不要一味的責備她,也不要覺得生個早產兒是她的錯,作為媽媽比你更希望孩子健康。
  • 早產兒的全面護理技巧:5種餵養方式和7個注意事項!
    姐妹們都知道,早產兒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是需要我們非常細心的照顧的。在餵養方式上也不得馬虎!往往高薪月嫂和普通月嫂的技能區別體現也是在早產兒的護理上。那麼早產兒應該如何正確餵養以及有哪些護理的技巧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 新生兒滿月增長多少斤算正常?若是不在標準內,寶媽要反思這3點
    在寶寶出生之後,各位家長對於孩子體重以及寶寶滿月後體重的增長都特別的重視,經常會每隔一兩天就幫他們稱一下體重,記錄下來。到底為什麼大家都有這樣統一的行為呢?其實體重是衡量一個新寶寶成長發育重要標準。根據資料的連寶寶在出生之後每天的體重都會增加30~40克,平均每周的體重都會增加200~300克,滿月後,應該該增加至800~1200克。足月出生的新生兒,大多數體重在2500g~4000g,6個月內體重增長計算公式:體重=出生體重+月齡×0.6(kg),早產兒體重增長要慢一些。那麼寶寶體重的增長和哪些因素有關?
  • 「袋鼠式護理」來了 早產兒可在媽媽懷裡吃奶睡覺
    6月28日,記者從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新生兒科率先在省內實施了早產兒的「家庭參與式護理」,早產兒的媽媽不僅能進到重症監護室,還能直接參與寶寶的護理。  第一例參與的早產寶寶健康活潑  該科病區護士長劉歡翻出手機裡的一張寶寶照片介紹:這是早產兒點點,31周出生,如今已經10個多月了,聰明健康。  點點的媽媽是該院第一批參與早產兒家庭式護理的家長,她第一次進到早產兒病房的情景,劉歡至今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