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克早產兒救活了 早產兒如何護理

2020-12-22 99健康網

  出生時胎齡只有24周 現在體重超13斤身體發育正常

  小寶九爺是個奇蹟。他出生時只有孕24周,體重500克,是名超早產兒。經過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和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和搶救,已經長成為十多斤重、發育正常的可愛娃娃。記者昨日獲悉,九爺是罕見的胎齡及體重均達最小極限的超早產兒存活下來的案例。

  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斤

  因住院床號是9床,小寶得名「九爺」。按正常預產期,九爺要在今年5月下旬出生,但卻因媽媽前置胎盤,陰道大量流血,在2月2日提前來到這個世界。緊急剖宮產娩出時,他的體重僅500g,皮膚呈膠凍狀,各個臟器發育均極不成熟,無法正常呼吸,因此出生時面色發紺,心率僅為正常新生兒一半。

  早早在手術室待命的新生兒科醫生馬上做氣管插管,進行早產兒特殊狀態下的「溫和」復甦。缺氧情況短暫緩解後,由復甦團隊護送,迅速轉入ICU治療醫院立即組成了搶救和特護小組,制定診治方案和護理計劃。

  由於九爺僅500克,皮膚嬌嫩,血管如頭髮絲般細小,外周靜脈穿刺非常困難且極易引起穿刺部位皮膚壞死,初期通過九爺剛剪斷的臍帶中細小的臍動脈和臍靜脈滿足輸液、採血及動脈監測血壓的需要。待九爺7天渡過第一關口後,此時皮膚稍成熟,護士又從仍然極其細小的外周靜脈將導管插入,直到將導管送入九爺的下腔或上腔靜脈,極大地減少了九爺的痛苦,保證搶救治療的順利進行。

  給九爺製作「鳥巢」

  為了減輕九爺的疼痛,醫護人員精心打造舒適的「小屋」。在暖箱上遮蓋了暖箱罩,在暖箱內為九爺製作了柔軟的「鳥巢」,儘量模仿母親子宮內的環境,保證九爺舒適,儘量減少聲光等刺激 。

  現在,九爺漸漸長大,從呼吸機輔助通氣到無創輔助通氣再到不需要吸氧,從胃管鼻飼奶到九爺自己吸吮,從剛開始奶量0.2ml到全胃腸道餵養,從皮膚薄如紙到皮膚逐漸成熟,從暖箱內保暖到出暖箱適應外界的溫度……醫生護士在治療護理間隙一有空閒就會去抱抱他,跟他說說話。大家不僅從家裡拿來了自己寶寶的衣物,還帶來玩具、米糊、水果……

  九爺糾正月齡1個月和3個月時,分別做了體格和行為發育評估。糾正年齡1月,患兒雙耳聽力篩查通過,磁共振示顱腦發育正常,體重3200克。糾正月齡3月時,體重長至4800克,均追趕生長良好,眼底和聽力檢查均正常。目前九爺的體重已達到6860克、身高62cm。

  知識連結:早產兒的日常護理

  1、沐浴:2000克左右的早產兒,早幾天採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以後可用溫水浴,過多的操作、搬動易使之疲勞,增加心臟負擔和消耗熱能,還會引起吐奶甚至顱內出血,因此,動作應儘量輕柔。

  2、保暖:保暖是減少早產兒死亡的最重要措施,室溫應保持在26—28℃,溼度維持在55%—65%,夏季可經常用溼拖把拖地,冬季在室內燒一壺啟蓋的沸水,充分的溼度可避免呼吸道黏膜的乾燥。體溫維持穩定在36—37℃之間為正常,觸摸手腳指(趾)端暖和,面色紅潤,呼吸均勻,吃飽了能安靜入睡為正常狀態。過度保暖可發生高熱甚至燙傷,熱水袋的水溫50—60℃,不能用沸水加入,也不能讓熱水袋直接貼挨寶寶的肢體,要隔被放置。

  3、居室衛生:由於室內溫度較高,溼度較大,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要求居室衛生清潔,空氣新鮮,每日通風兩次,每次15—20分鐘。

  4、預防感染: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更差,應儘量減少探視,對患呼吸道感染、發燒、腹瀉、皮膚感染等疾病親屬的探訪,要婉言謝絕,不讓其進入早產兒的居室,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定時通風,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5、測體重:每周可測體重1—2次,如體重不增,應請保健醫生協助查找原因。

  6、餵養:保證母乳餵養或選擇最接近母乳,易消化吸收的羊奶粉。如發現寶寶有頻頻嗆奶,氣促,面色難看或唇周發青甚至拒奶,就要警惕寶寶可能生病了。早產兒吸吮能力較足月兒差,宜少量多餐,在吸吮過程中,會有幾次含乳頭休息的正常現象。

(責任編輯:陳加勇)

相關焦點

  • 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教你如何讓早產兒奮起直追足月兒
    作者:寶寶知道 孕媽咪UP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把出生體重低於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於胎齡者。
  • 冬季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早產兒弱點有哪些
    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早產的寶寶身體比起正常的寶寶問題較多,需要特別的護理才可以和正常的寶寶一樣。那麼早產兒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首先要了解早產兒的弱點 1、吸吮和吞咽反射能力不成熟 嬰兒是靠吸吮和吞咽來攝取奶液的,但是,早產兒吸吮和吞咽的協調功能要到34周才能成熟,這些功能如果不成熟,不僅會妨礙經口攝入的充足餵養,而且也容易造成呼吸道吸入。
  • 龍鳳胎姐姐倖存 深圳500克早產兒「小橙子」順利出院!
    172天以前,新生兒小澄子在龍崗區婦幼保健院出生時,當時體重僅500克,身長僅27.5釐米,只有手掌大小。經過半年多的搶救治療,目前她的體重增至368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身體各方面趨向好轉、情況穩定,生命指數和足月出生的新生兒無異。8月6日,「手掌姑娘」小澄子出院了。
  • 早產兒家庭餵養與護理攻略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世界衛生組織將胎齡小於37周、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皮膚鮮紅,呼吸淺、快而不規則,吸吮力差,體溫調節功能和各種反射差,覺醒程度低。早產兒的餵養和護理方面要特別的注意。
  • 早產兒的護理,早產兒特別容易受傷,護理時需要特別注意
    早產兒一直要在產科醫院的兒科呆到健康狀況允許他出院回家的時候。在普通的產科醫院裡,也都設有為早產兒服務的單獨病房,病房的工作由有經驗的護士負責。出生時體重過輕的嬰兒或者由產科醫院的早產兒科護理,或者由為早產兒設有專門病房的區兒童醫院護理。
  • 巴掌大的超早產兒被救活
    11月17日,在歷經141個晝夜的緊張搶救和康復護理後,體重從出生時的530克增至3千克的新生兒亮仔(化名),終於從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暖箱回到媽媽陳女士的懷中,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剛出生時,亮仔僅醫護人員的巴掌一般大。
  • 早產兒出生率高達10%!早產兒應該如何護理?
    ,同樣的,她也特別擔心寶寶的護理問題,尤其是寶寶餵養困難該怎麼辦?正因為如此,爸媽們更應該仔細、耐心的護理寶寶,並嚴密監控寶寶的發育情況。但是初為人父母,在護理過程中難免會不知所措。關於早產兒護理需要特別注意的點:早產兒屬於
  • 胎齡26周僅500克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低體重早產兒
    胎齡26周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患兒家屬送來感謝信,感謝醫務人員不離不棄地守護。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日前,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療中心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胎齡26周且出生體重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廣西最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歷經長達100多天的精心醫治,該超低體重早產兒順利停氧康復出院,體重增長至2380克,能全量經口餵養。
  • 為何要對早產兒進行健康管理?如何護理早產兒?
    胎齡在28-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根據全國的流行病學調查,2002年全國早產兒約佔新生兒出生總數的7.7%,2005年比例上升至8.1%。近年來,眾多醫院收治的早產兒至少多了將近一倍。
  • 早產兒應該如何護理?如何避免早產?
    事實上,只要出生時沒有嚴重的腦損傷,再加上產後的精心護理,以及追趕式成長,早產兒和足月兒在智商上的差別並不大,導致智商的差異更多的是遺傳因素和後天成長因素,不過早產兒確實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那麼,早產兒的護理需要注意什麼呢?
  • 歷經122天超早產兒出院!出生僅500克 身長30釐米
    他出生時只有24+4周體重僅500克身長僅30釐米比成人手掌大不了多少奇蹟!超低出生體重兒在醫學上,胎齡小於28周出生的叫做「超早產兒」,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又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出生體重小於1000克,又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ELBW)。
  • 早產兒護理專題:出院回家後的餵養和護理技巧大全
    早產兒由於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強對早產兒的護理。尤其是早產兒出院回家後。 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護理? 早產兒出生後,醫院會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但當寶寶出院回家後,要怎麼護理?
  • 體重500克早產寶寶獲救治,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給父母出了個大難題。提前到來的天使 父母最寶貴的孩子11月4日上午,在早產兒重症監護室家庭參與式護理病房,媽媽把早早摟在懷裡,久久看著她,眼神捨不得挪開。早早似乎也有感應,忽靈靈的大眼睛看著媽媽。
  • 早產寶寶更需要關愛 婦幼專家教您如何護理早產兒
    為此,記者採訪了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病區主任、主任醫師劉松林,就早產兒出院後的護理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早產對寶寶的傷害 「早產兒是指胎齡小於37周的新生兒,其中胎齡小於28周者稱為極早早產兒或超未成熟兒,胎齡在28周至32周者稱非常早產兒;且寶寶出生體重多在2500克以下,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新生兒稱低出生體重兒,其中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小於1000克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
  • 早產兒要怎樣護理,兒科專家給出了建議
    近幾年,隨著高齡產婦人數增加、生殖技術發展、環境變化等多種因素,早產兒也隨之增多。如何照顧好早產兒?是不是讓早產兒待在醫院會更好?早產兒要如何進行家庭護理?不妨聽聽專家怎麼說。但大部分育齡夫妻對早產的危害沒有足夠的認識,也缺乏照顧早產兒的專業知識,一旦寶寶提前降生,整個家庭會陷入手忙腳亂的局面。早產兒家庭應掌握專業護理知識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科主任醫生貝斐,在美贊臣公司和中國優生科學協會聯合舉辦的「2018早產兒關愛講堂」上與現場的早產兒家庭做交流。
  • 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 要怎麼護理
    由於一些原因,有不少的寶寶會提前出生,成為早產兒。這類寶寶有些地方還沒有發育完全,出生的時候體重比一般的寶寶都要輕。那麼,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是怎樣的呢?早產兒應該什麼護理呢?早產兒奶粉要吃多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早產兒出生的時候大部分體重都是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
  • 體重500克早產寶寶獲救治,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她給父母出了個大難題。提前到來的天使 父母最寶貴的孩子11月4日上午,在早產兒重症監護室家庭參與式護理病房,媽媽把早早摟在懷裡,久久看著她,眼神捨不得挪開。早早似乎也有感應,忽靈靈的大眼睛看著媽媽。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開放,高齡產婦增加等,我國早產兒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如何正確照顧早產寶寶,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藉此機會,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護理、餵養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呵護早到的天使。
  • 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
    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去年,我院曾經報導過一例出生體重僅僅為765克的極早早產兒寶寶,經過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和生命支持治療後,接連闖過了體重關、呼吸關、感染關、營養關等一系列問題,最終頑強地存活、健康地成長的故事。
  • 「月嫂必備」早產兒護理專題:出院回家後的餵養和護理技巧大全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小於260天),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身長在46釐米以下的嬰兒。早產兒出生後,醫院會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但當寶寶出院回家後,要怎麼護理?02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科學護理?一般應每月或兩個月給嬰兒稱體重一次,一個健康的嬰兒每月應增加體重500克~1000克。若嬰兒體重增長不足,可能是吃的奶量不夠或生病,應仔細尋找原因,必要時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