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

2020-12-17 澎湃新聞

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

2020-08-14 0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袋鼠式護理

去年,我院曾經報導過一例出生體重僅僅為765克的極早早產兒寶寶,經過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和生命支持治療後,接連闖過了體重關、呼吸關、感染關、營養關等一系列問題,最終頑強地存活、健康地成長的故事。

在整整3個月的救治過程中,有一個特殊的護理環節——袋鼠式護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那是在救治一個月後,當「小迷你」終於擺脫了人工呼吸機的幫助,改用了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後,經過醫生的全面評估,在帶著通氣管的情況下,她迎來了第一次與媽媽的親密接觸——她安靜地躺在媽媽的溫暖懷抱中,緊緊地貼著媽媽的皮膚,感受著來自媽媽堅定的心跳和滿滿的愛。

我院自2016年起開始逐步推行袋鼠式護理,關注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會在出院前鼓勵一些早產兒家庭來院進行皮膚接觸及餵養支持。至今已幫助了近300個早產兒家庭實施了袋鼠式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家屬的廣泛認可。

什麼是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又稱皮膚接觸護理,最早開展於住院早產兒或較早出院的低出生體重兒,在出生早期即可開始同母親進行一段時間的皮膚接觸,並可堅持到校正胎齡為40周時。

袋鼠式護理有什麼優點?

對寶寶:

▲保持體溫

▲調節心跳和呼吸

▲增加體重

▲ 有更多深度睡眠的時間

▲ 哭鬧的時間減少

▲促進母乳分泌和成功母乳餵養

對母親和家庭:

▲幫助母親與孩子建立情感聯結

▲減少產後抑鬱的發生

▲經濟省錢,父母與其他家庭成員均可實施

袋鼠式護理最適合怎樣的新生兒?

▲體重至少1500克以上;

▲須有自主呼吸,且無威脅生命的疾病或畸形;

▲出生後經過初步評估和基本復甦,便可進行袋鼠式護理;

如何進行袋鼠式護理?

準備工作

●環境準備:選擇安全、溫暖(溫度為22~24℃)、隱私無噪音的空間;

●物品準備:柔軟舒適的沙發、輕柔的音樂、軟靠枕、保暖烤燈、毛毯、擱腳小凳;

●父母親自身準備:洗手、身體清潔(無皮膚疾病)、不要擦香水、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穿著前開口寬鬆棉質上衣並移除項鍊。母親需解下胸罩,若有乳汁溢出情形時可準備小毛巾擦拭,父親胸毛若偏長可先稍加修剪;

●寶寶準備:脫去衣物穿尿片即可;

操作方法

●父、母先倚靠於沙發上(約60°),調整舒適坐姿,將上衣敞開;

●調整以最舒適、最適合寶寶的姿勢,讓寶寶以直立式或60°角趴睡在父母親胸前,肌膚相觸;用一隻手託住嬰兒的頸部和背部,將寶寶的下頜輕輕抬起;用另一隻手臂支託寶寶的臀部,可在寶寶的背上覆蓋小毛毯,或戴上帽子加強保暖;

●嬰兒的頭部輕輕地轉向一側,這種姿勢能夠保持氣道通暢和母嬰之間目光的交流;

●起初,單次時間可控制在30分鐘左右,若寶寶生命體徵穩定可延長至1小時;

●若寶寶出現面部膚色改變、皮膚發涼、呼吸費力等異常現象,需立即告知護理人員;

自2020年起,我院還開設早產兒家庭教育系列課程,以沙龍形式為早產兒家庭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提供院內信息和居家照料指導,聯合家庭共同參與早產兒持續成長工作。

針對入院的早產兒,我們會在入院後1-2周內安排家長來院參加首次早產兒家庭宣教沙龍課,在預計出院前1周內邀請家長參加居家照料宣教課。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原標題:《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袋鼠式護理:最好的高效護理方式,「早產兒」也同樣適用
    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一些因為突發事件,早早出生地孩子,身體都會比足月的虛弱,照顧這些寶寶的方式也與正常的寶寶不同,那麼有些家長了解過袋鼠護理嗎?這是在1983年,由哥倫比亞的雷及馬丁尼醫師提出的,在近幾年袋鼠護理被專家相繼研究肯定,現在已經推廣於各大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什麼是「袋鼠式護理」(KMC)?
  • 「袋鼠式護理」來了 早產兒可在媽媽懷裡吃奶睡覺
    荊楚網消息(記者 徐芳 通訊員 周建躍 溫紅蕾)以往早產寶寶被隔離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裡,家長想見一面都難,如今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媽媽不僅能跟寶寶在一起,還能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洗澡、作袋鼠式護理等。
  • 親子相偎,歲月靜好 青島市婦兒醫院「袋鼠式護理」守護早產兒
    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婦幼司為進一步降低我國早產兒死亡率,改善早產兒生存質量,組織起草了早產兒袋鼠式護理和母乳餵養技術規範,在全國11省(市、區)選取21家醫療機構試行,21家試點機構中,青島佔兩家,青島市婦兒醫院是其中之一。9月17日,記者來到青島市婦兒醫院對「袋鼠式護理」進行了探訪。
  • 令人驚嘆的繁殖方式,神奇的袋鼠,來看看袋鼠寶寶—育兒袋中的生活!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左右就出生了。所有的袋鼠科動物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它們都是早產兒,是發育不完全的動物。但這小小的生命剛出來就可以驅動自己身體穿過媽媽的皮毛到達育兒袋,是不是非常神奇。
  • 袋鼠的育兒袋
    袋鼠也雌雄兩狀,高大的公鼠不長育兒袋,嬌小的母鼠則有育兒袋。母鼠的腹長了一個色深顯眼、種族專有的育兒袋,專門哺育幼小的仔鼠的十分稱心的「神器」。母鼠的腹長了一個別致、稱心的育兒袋,是袋鼠的繁衍與生息中進化的使然。
  • 90後男醫生為早產兒做袋鼠護理
    照片上一名年輕的男性醫生滿懷柔情地對一名新生兒做著類似餵奶動作——袋鼠護理,整個畫面溫馨滿滿。&nbsp&nbsp&nbsp&nbsp記者7日獲悉,照片中年輕的醫生是資陽市雁江區婦幼保健院兒科的醫生鍾凌,「90後」的他是單身;小寶寶,出生一個月零幾天,因其只在母親子宮裡呆了29周零兩天,出生後一直住在醫院保溫箱裡,前期定期由其母親做袋鼠式護理。
  • 【科普】「袋鼠式護理」給早產寶寶最自然的愛
    做『袋鼠』後,她的奶明顯多起來,之後可以直接親喂,出院時奶多得要捐出來給其他寶寶。我們也覺得挺震撼的。」7月29日,在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來臨之際,談及「袋鼠式護理」的神奇「催奶」作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副護士長周文姬對其中一例印象深刻。據介紹,袋鼠式護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為早產兒提供的與母親進行皮膚接觸的護理方式。
  • 新生兒科開展「袋鼠式護理」新模式
    來源:普洱市人民醫院近日,普洱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一名早產兒在媽媽懷抱裡接受「袋鼠式護理」,享受著溫暖的母愛袋鼠式護理是指媽媽(或者爸爸)以類似袋鼠般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把早產兒直立式的貼在媽媽(或爸爸)的胸口,持續的皮膚與皮膚之間的接觸,讓寶寶感受到媽媽(或者爸爸)的心跳和呼吸,從而使寶寶獲得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因此它的另外一個名字為「皮膚接觸護理」。
  • 母袋鼠的育兒袋到底長什麼樣?相信我,看過裡面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澳洲擁有跟中國熊貓一樣古老特有的物種,那就是袋鼠,它們在地球已經生活超過一億年之久,這隻具有相當高人氣的動物,袋子裡到底藏著什麼東西呢?y一般來說只有小袋鼠指導,但是好奇的你我不能成為小袋鼠也想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揭開袋鼠口袋的神秘面紗吧...
  • 「袋鼠式護理」,新生兒科創新人文服務
    即便許多早產兒有幸生存下來,但都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視力、聽力或智力方面的缺陷。為保障早產寶寶的康復,普定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經過反覆評估,近日與患兒家長多次溝通,對早產寶寶實施了「袋鼠式護理」。30周、現體重1.2kg早產兒袋鼠式護理
  • 世界早產兒日,這些你需要了解!
    母乳,給早產寶寶更多免疫保護        母乳能夠為早產寶寶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禦和免疫調節,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也更適合早產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從短期看,母乳餵養能促進早產兒的胃腸功能成熟、降低感染風險、降低患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患病率。
  • 「袋鼠式護理」,流淌人間至愛
    脫氧後不久,在評估家屬和寶寶情況後,醫護人員決定為小傢伙提供「袋鼠式護理」。袋鼠式護理也稱皮膚接觸,也指父母親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將早產兒直立式地貼在父母親的胸口,提供幼兒所需的溫度及安全感。12月初的一天,樂樂終於像小袋鼠一樣趴在媽媽的胸前,這是她出生以來第一次與媽媽深情相擁。
  • 早產兒的正確護理,你get到了嗎?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 隨著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出生,他們的成長和發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這也要求我們多掌握一些早產兒的護理技能。由於早產寶寶出生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接下來跟大家介紹一種護理方法——袋鼠式護理,讓寶寶睡得更安穩。
  • 90後男醫生為早產兒做袋鼠護理,網友:沒有奶的「媽媽」!
    近日,四川資陽雁江區婦幼保健院傳出一組照片,溫暖了很多人.一位90後的男醫生對新生兒做了袋鼠護理.小寶寶因只在子宮中呆了29周另2天,出生後一直住在保溫箱中.而袋鼠護理是為了提高新生兒存活率的一種護理方法,一般由早產兒的母親來進行的.但是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婦幼保健院謝絕家屬探視.這位90後的鐘醫生便化身超級奶爸,定期對小寶和其他的早產兒進行袋鼠護理
  • 「科普」「袋鼠式護理」給早產寶寶最自然的愛
    據介紹,袋鼠式護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為早產兒提供的與母親進行皮膚接觸的護理方式。媽媽將早產兒皮膚貼皮膚直立式地抱在胸口,這種姿勢與袋鼠照顧幼兒的方式非常類似,因而這一護理方式被命名為「袋鼠式護理」。
  •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關於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是指早產兒的母(父)親,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將早產兒直立式地貼在母(父)親的胸口,提供他(她)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拓展:2013護士考試輔導:關於袋鼠式護理我們科前不久收治了兩名胎齡僅26周,出生時體重不足1300克的兩名龍鳳胎患兒,此前兩名患兒一直使用呼吸機,每天必須由護理人員進行人工排便,每次的吃奶量不足30毫升。
  • 給早產兒「袋鼠抱」有什麼好處?
    專家呼籲,要正確餵養早產兒,片面追求營養和追趕性生長,可能引起早產兒的肥胖和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另外,醫生建議對早產兒給予「袋鼠抱」。    Q 醫護人員都建議給早產兒「袋鼠抱」,「袋鼠抱」好處在哪裡?
  • 你知道「世界早產兒日」嗎?
    但是也許你不知道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的新生兒並沒有達到37周胎齡而過早地離開了媽媽溫暖的子宮,醫學上稱這些寶寶為「早產兒」。💕 在中國每年約有1600萬新生兒出生,早產兒接近120萬,居全球第二;近些年早產兒的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在城市地區。
  • 威海市婦幼保健院「袋鼠式護理」為早產寶寶賦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佳霖 通訊員 譚雅琴在威海市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大樓12樓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內,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泉泉(化名)像個小袋鼠一樣爬在母親胸前。「這就是我們去年8月開始開展的袋鼠式護理。」
  • 孩子趴在母親身上就算護理?「袋鼠式護理」真的神奇,快來長知識
    導讀:孩子趴在母親身上就算護理?「袋鼠式護理」真的神奇,快來長知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趴在母親身上就算護理?「袋鼠式護理」真的神奇,快來長知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