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1270字
閱讀時長:約4分鐘
學習指數:★★★★
胎齡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
一些因為突發事件,早早出生地孩子,身體都會比足月的虛弱,照顧這些寶寶的方式也與正常的寶寶不同,那麼有些家長了解過袋鼠護理嗎?
這是在1983年,由哥倫比亞的雷及馬丁尼醫師提出的,在近幾年袋鼠護理被專家相繼研究肯定,現在已經推廣於各大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
什麼是「袋鼠式護理」(KMC)?
將早產寶寶赤裸的,抱直俯衝臥在爸爸媽媽懷裡,再用被子蓋住,在此期間,媽媽可以給寶寶哺乳。
袋鼠式護理,能提高母乳的餵養率,穩定寶寶的情緒,延長寶寶的睡眠時間,減少躁動不安,讓寶寶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還能促進寶寶安全感。
袋鼠式護理也可以用在正常寶寶身上,可以建立和父母的關係。
袋鼠式護理有什麼作用?
l 給予寶寶安全感
寶寶出生對於環境是陌生的,這時候進行袋鼠式護理能給寶寶一種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緩解了寶寶的情緒,同時趴在媽媽懷裡能夠聽到媽媽的心跳聲。
l 有利於母乳餵養
袋鼠式護理能夠讓寶寶更加方便的找到乳頭,減少了餵養的時間。而且袋鼠式護理能夠踧踖既能給寶寶帶來方便還能刺激母親的母乳分泌。
l 有助於寶寶發育
對於早產兒來講,袋鼠式護理就像依舊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讓寶寶的飲食、體重等發育很好的發育,並且能穩定孩子的心率。
l 減少寶寶疼痛感
早產兒出生後要做很多的檢查,這讓本就對環境敏感的寶寶更加難受。所以在袋鼠式護理中,寶寶能夠直接接觸到媽媽,感覺到媽媽的溫暖,慢慢的安全感回來,減少了一些程度上的疼痛。
l 穩定寶寶的狀態
早產兒一出生就會被放進保溫箱,同理袋鼠式護理也是這樣道理。在媽媽的懷裡,與媽媽的親密接觸能夠很好的維持一個穩定的狀態。
l 培養親子的關係
在進行袋鼠式護理時,除了對寶寶恢復有好處,還有增加親子之間的關係,寶寶雖然看不到,但是卻可以觸摸、聞到,寶寶與媽媽親密的接觸,能夠讓寶寶記住媽媽的味道。
袋鼠式護理怎麼操作?
因為需要直接接觸皮膚。所以要選擇在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空間,保持室溫在25~27°C,準備一張舒適的床和抱枕,以45°傾斜把寶寶豎直臥伏在懷裡。
輕輕地一隻手搭在寶寶的背部,一隻手託著寶寶的臀部,輕撫寶寶。
然後再給寶寶蓋上柔軟的毯子保暖,這個過程需要保持1個小時。
袋鼠式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l 家長要保持最佳的狀態,保持自身乾淨,穿一些柔軟的衣服,情緒也要平和,因為家長的情緒會直接的影響到寶寶,並保持清醒的狀態,時刻關注寶寶的情況。
l 家長身上一定不能有異味,因為寶寶的嗅覺十分敏感,有強烈的氣息很容易刺激到寶寶,讓寶寶煩躁,情緒不穩定,不利於寶寶的恢復。
袋鼠護理是一個省錢省力又有效的護理方式,各位有寶寶的家長可以去了解了解,一定要詢問專業的人士,現場指導在進行。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允兒的媽媽,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