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護理:最好的高效護理方式,「早產兒」也同樣適用

2020-12-17 小允兒的媽媽

本文字數:約1270字

閱讀時長:約4分鐘

學習指數:★★★★

胎齡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

一些因為突發事件,早早出生地孩子,身體都會比足月的虛弱,照顧這些寶寶的方式也與正常的寶寶不同,那麼有些家長了解過袋鼠護理嗎?

這是在1983年,由哥倫比亞的雷及馬丁尼醫師提出的,在近幾年袋鼠護理被專家相繼研究肯定,現在已經推廣於各大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

什麼是「袋鼠式護理」(KMC)?

將早產寶寶赤裸的,抱直俯衝臥在爸爸媽媽懷裡,再用被子蓋住,在此期間,媽媽可以給寶寶哺乳。

袋鼠式護理,能提高母乳的餵養率,穩定寶寶的情緒,延長寶寶的睡眠時間,減少躁動不安,讓寶寶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還能促進寶寶安全感。

袋鼠式護理也可以用在正常寶寶身上,可以建立和父母的關係。

袋鼠式護理有什麼作用?

l 給予寶寶安全感

寶寶出生對於環境是陌生的,這時候進行袋鼠式護理能給寶寶一種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緩解了寶寶的情緒,同時趴在媽媽懷裡能夠聽到媽媽的心跳聲。

l 有利於母乳餵養

袋鼠式護理能夠讓寶寶更加方便的找到乳頭,減少了餵養的時間。而且袋鼠式護理能夠踧踖既能給寶寶帶來方便還能刺激母親的母乳分泌。

l 有助於寶寶發育

對於早產兒來講,袋鼠式護理就像依舊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讓寶寶的飲食、體重等發育很好的發育,並且能穩定孩子的心率。

l 減少寶寶疼痛感

早產兒出生後要做很多的檢查,這讓本就對環境敏感的寶寶更加難受。所以在袋鼠式護理中,寶寶能夠直接接觸到媽媽,感覺到媽媽的溫暖,慢慢的安全感回來,減少了一些程度上的疼痛。

l 穩定寶寶的狀態

早產兒一出生就會被放進保溫箱,同理袋鼠式護理也是這樣道理。在媽媽的懷裡,與媽媽的親密接觸能夠很好的維持一個穩定的狀態。

l 培養親子的關係

在進行袋鼠式護理時,除了對寶寶恢復有好處,還有增加親子之間的關係,寶寶雖然看不到,但是卻可以觸摸、聞到,寶寶與媽媽親密的接觸,能夠讓寶寶記住媽媽的味道。

袋鼠式護理怎麼操作?

因為需要直接接觸皮膚。所以要選擇在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空間,保持室溫在25~27°C,準備一張舒適的床和抱枕,以45°傾斜把寶寶豎直臥伏在懷裡。

輕輕地一隻手搭在寶寶的背部,一隻手託著寶寶的臀部,輕撫寶寶。

然後再給寶寶蓋上柔軟的毯子保暖,這個過程需要保持1個小時。

袋鼠式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l 家長要保持最佳的狀態,保持自身乾淨,穿一些柔軟的衣服,情緒也要平和,因為家長的情緒會直接的影響到寶寶,並保持清醒的狀態,時刻關注寶寶的情況。

l 家長身上一定不能有異味,因為寶寶的嗅覺十分敏感,有強烈的氣息很容易刺激到寶寶,讓寶寶煩躁,情緒不穩定,不利於寶寶的恢復。

袋鼠護理是一個省錢省力又有效的護理方式,各位有寶寶的家長可以去了解了解,一定要詢問專業的人士,現場指導在進行。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允兒的媽媽,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
    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袋鼠式護理
  • 「袋鼠式護理」來了 早產兒可在媽媽懷裡吃奶睡覺
    荊楚網消息(記者 徐芳 通訊員 周建躍 溫紅蕾)以往早產寶寶被隔離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裡,家長想見一面都難,如今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媽媽不僅能跟寶寶在一起,還能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洗澡、作袋鼠式護理等。
  • 親子相偎,歲月靜好 青島市婦兒醫院「袋鼠式護理」守護早產兒
    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婦幼司為進一步降低我國早產兒死亡率,改善早產兒生存質量,組織起草了早產兒袋鼠式護理和母乳餵養技術規範,在全國11省(市、區)選取21家醫療機構試行,21家試點機構中,青島佔兩家,青島市婦兒醫院是其中之一。9月17日,記者來到青島市婦兒醫院對「袋鼠式護理」進行了探訪。
  • 早產兒的正確護理,你get到了嗎?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 隨著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出生,他們的成長和發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這也要求我們多掌握一些早產兒的護理技能。由於早產寶寶出生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接下來跟大家介紹一種護理方法——袋鼠式護理,讓寶寶睡得更安穩。
  • 「袋鼠式護理」,流淌人間至愛
    脫氧後不久,在評估家屬和寶寶情況後,醫護人員決定為小傢伙提供「袋鼠式護理」。袋鼠式護理也稱皮膚接觸,也指父母親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將早產兒直立式地貼在父母親的胸口,提供幼兒所需的溫度及安全感。12月初的一天,樂樂終於像小袋鼠一樣趴在媽媽的胸前,這是她出生以來第一次與媽媽深情相擁。
  • 【科普】「袋鼠式護理」給早產寶寶最自然的愛
    做『袋鼠』後,她的奶明顯多起來,之後可以直接親喂,出院時奶多得要捐出來給其他寶寶。我們也覺得挺震撼的。」7月29日,在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來臨之際,談及「袋鼠式護理」的神奇「催奶」作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副護士長周文姬對其中一例印象深刻。據介紹,袋鼠式護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為早產兒提供的與母親進行皮膚接觸的護理方式。
  • 新生兒科開展「袋鼠式護理」新模式
    來源:普洱市人民醫院近日,普洱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一名早產兒在媽媽懷抱裡接受「袋鼠式護理」,享受著溫暖的母愛袋鼠式護理是指媽媽(或者爸爸)以類似袋鼠般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把早產兒直立式的貼在媽媽(或爸爸)的胸口,持續的皮膚與皮膚之間的接觸,讓寶寶感受到媽媽(或者爸爸)的心跳和呼吸,從而使寶寶獲得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因此它的另外一個名字為「皮膚接觸護理」。
  • 「袋鼠式護理」,新生兒科創新人文服務
    即便許多早產兒有幸生存下來,但都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視力、聽力或智力方面的缺陷。為保障早產寶寶的康復,普定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經過反覆評估,近日與患兒家長多次溝通,對早產寶寶實施了「袋鼠式護理」。30周、現體重1.2kg早產兒袋鼠式護理
  • 「科普」「袋鼠式護理」給早產寶寶最自然的愛
    據介紹,袋鼠式護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為早產兒提供的與母親進行皮膚接觸的護理方式。媽媽將早產兒皮膚貼皮膚直立式地抱在胸口,這種姿勢與袋鼠照顧幼兒的方式非常類似,因而這一護理方式被命名為「袋鼠式護理」。
  • 威海市婦幼保健院「袋鼠式護理」為早產寶寶賦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佳霖 通訊員 譚雅琴在威海市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大樓12樓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內,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泉泉(化名)像個小袋鼠一樣爬在母親胸前。「這就是我們去年8月開始開展的袋鼠式護理。」
  •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關於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是指早產兒的母(父)親,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將早產兒直立式地貼在母(父)親的胸口,提供他(她)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拓展:2013護士考試輔導:關於袋鼠式護理我們科前不久收治了兩名胎齡僅26周,出生時體重不足1300克的兩名龍鳳胎患兒,此前兩名患兒一直使用呼吸機,每天必須由護理人員進行人工排便,每次的吃奶量不足30毫升。
  • 90後男醫生為早產兒做袋鼠護理
    照片上一名年輕的男性醫生滿懷柔情地對一名新生兒做著類似餵奶動作——袋鼠護理,整個畫面溫馨滿滿。&nbsp&nbsp&nbsp&nbsp記者7日獲悉,照片中年輕的醫生是資陽市雁江區婦幼保健院兒科的醫生鍾凌,「90後」的他是單身;小寶寶,出生一個月零幾天,因其只在母親子宮裡呆了29周零兩天,出生後一直住在醫院保溫箱裡,前期定期由其母親做袋鼠式護理。
  • 早產兒護理要點 新手爸媽須知
    胎齡未滿37周出生的新生兒叫早產兒。由於出生時間提前,身體的各個臟器都未發育成熟,功能自然不夠健全,所以早產兒大多抵抗力差,同時體重還偏輕。雖然寶寶已經出院,但是對寶寶的照料卻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2、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指的是將寶寶赤裸,抱直俯臥在媽媽的懷抱裡,然後再以包被覆蓋,每次至少維持1-2小時,這時媽媽可以給寶寶哺乳。
  • 90後男醫生為早產兒做袋鼠護理,網友:沒有奶的「媽媽」!
    近日,四川資陽雁江區婦幼保健院傳出一組照片,溫暖了很多人.一位90後的男醫生對新生兒做了袋鼠護理.小寶寶因只在子宮中呆了29周另2天,出生後一直住在保溫箱中.而袋鼠護理是為了提高新生兒存活率的一種護理方法,一般由早產兒的母親來進行的.但是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婦幼保健院謝絕家屬探視.這位90後的鐘醫生便化身超級奶爸,定期對小寶和其他的早產兒進行袋鼠護理
  • 孩子趴在母親身上就算護理?「袋鼠式護理」真的神奇,快來長知識
    導讀:孩子趴在母親身上就算護理?「袋鼠式護理」真的神奇,快來長知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趴在母親身上就算護理?「袋鼠式護理」真的神奇,快來長知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藉此機會,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護理、餵養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呵護早到的天使。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家長參與式護理模式在早產兒中的應用
    本手冊結合早產兒的特點,通過專家諮詢和論證及徵集早產兒父母意見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內容包括早產兒一般知識、常見併發症的預防與觀察、餵養方法、基礎護理技巧、康復護理5個方面。②制定FIC培訓計劃表格,根據培訓手冊內容制定詳細的計劃表格。3.FIC的實施:責任護士採用個體化的指導方式,按照FIC培訓計劃表格對家屬進行培訓。
  • 給早產兒「袋鼠抱」有什麼好處?
    專家呼籲,要正確餵養早產兒,片面追求營養和追趕性生長,可能引起早產兒的肥胖和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另外,醫生建議對早產兒給予「袋鼠抱」。    Q 醫護人員都建議給早產兒「袋鼠抱」,「袋鼠抱」好處在哪裡?
  • 掌握這個護理方法,讓早產寶寶睡得香,長得快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 隨著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出生,他們的成長和發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這也要求我們的月嫂姐妹多掌握一些早產兒的護理技能。袋鼠式護理是從國外流行過來的,是指讓寶寶赤裸俯臥在爸爸媽媽裸露的胸前,就像袋鼠一樣,持續地進行皮膚與皮膚的接觸,同時爸爸媽媽通過撫摸等方式與孩子交流,從而使寶寶有安全感。
  • 早產兒應如何居家護理?
    王彩霞 (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院區兒科副主任、新生兒科主任):體格發育:需要監測早產兒體重、頭圍的增長,選擇合適的餵養方案,避免出院後追趕過速或生長遲緩。神經發育:雖然是早產,但是神經精神發育需要按照實際月齡進行達標,所以早產兒父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家庭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