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已經有四個同學來問我同一件事:老師我覺得我專八過不了了,我要不要直接棄考?
2013年的時候,我說了一句話,後來被各種轉載。
「專八要看什麼書?答:看什麼書不重要,重要的是看開。」
但是沒想到,現在大家真的都直接看開了,棄考是越來越多。
專八應該怎麼考?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是考完專四後就問比較合適。因為專八是很難速成的。
我想說的看開,不是直接躺平,而是你應該平常心去看待這場專八考試。
退回六七年前,大家哪怕是考不過,也都會回去考這個專八,那時候專八比現在更難,通過率更低,但是沒有現在這麼多棄考的。
那時候大家都是把專八當作最後一次大學裡面的重要考試,給自己的大學畫個句號,哪怕考不過,這個句號畫的不圓滿。
如今也許是因為大家實習壓力更大了,也許是因為疫情回學校太麻煩了,也許真的是有了「早知道不行就沒有必要浪費時間金錢」的世界觀,所以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了直接放棄。
那放棄有錯嗎?我覺得當然沒有。但是我覺得只要不覺得特別麻煩,還是要回去考。
原因只有一個,並不是什麼尊重考試尊重自己之類的,而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你咋知道你考不過啊?
有同學說,老師你太小看我了,我四年穩居倒數,我還能不知道?
我只能說:草率了。
但是這位同學,肯定不會有「要不要棄考」這種問題,有這種問題的,都是猶豫不決的同學。
這裡面很多同學都說,我做了往年的題目,錯的一塌糊塗,肯定過不了。
你說的沒錯。但是專八的題目,難度會不會有變化?當然會啊!
最近的例子,就是2018年。在這一年,通過率大漲,很多過不了的同學都過了,很多往年只能過一兩個的學校一下子過了二十多人,很多只能考個良好的同學,直接優秀了。
為什麼通過率會高?可能是因為題目簡單,也可能是因為給分更寬鬆。
那麼今年有沒有可能?當然有,因為去年的同學沒考,今年人多,去年還有那麼多同學,要千裡迢迢趕回來考試,最後給大家放一馬的可能性,我覺得還是很大的。
不光是我這麼想,我問了好幾個人,這是有識之士的共同願望。
所以,還是那句話,你不試試,你怎麼知道呢?
當然還有的同學覺得,考不好,嫌丟人。
大家都把這個考試看的太重了,其實這只是一次考試而已,考不過還可以去考C1,一次考不過C1可以多考幾次。
步入社會你就知道了,更多的失敗還在後頭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如果你害怕失敗,那你就直接啥都不要做了,因為以後的日子,成功是難得的,失敗才是常態。
很多人把專八當成是大學的一個答卷,這是一個答卷沒錯,但是答的好不好,說明不了你大學生活過得好不好,所以不要過分看重結果,就算不過,那麼走出校門還要繼續學習,過了也不代表你就可以不學習了,學習是一個永遠的事業,西語也應該成為你一生的夥伴。
我這些年,已經累計送了1000人出去讀碩士了,說實話,有C1的同學是少數中的少數。
相當部分的同學,都一直掙扎著一遍又一遍的考B2,屢敗屢戰,我從來不覺得他們不行,相反我很佩服他們。
我從來不會覺得西語學得不好是個丟人的事情,因為學得不好有很多原因,可能是沒有努力,但是以後努力就是了,努力都是階段性的,凡人都有某段時間懈怠或者迷茫的時候。
可能是天賦不如別人,但是你肯定有地方比別人的天賦更高。
有可能是你開竅太晚,但是開竅了以後西語就會突飛猛進。
但是我很清楚一點:在未來走出校門的日子裡,你的誠信比你的能力更重要,所以在大學最後一次重要的考試裡面(當然有的同學還要考英語的專八),不要丟掉了誠信,因為這是你走出校門後,最重要的東西。
如果你經歷了大學四年的生活,目睹了很多的大學內的內幕或者不公,但你仍然可以告訴自己,我自己做好了自己能做的事情。
至於說,最後一個月怎麼準備專八這種問題,
其實很簡單,每天精讀一篇報刊文章,看一段telediario,自己選個題目練練寫作,就可以了。
當然要把這幾年的真題做一下,做真題的時候,切記時間管理,看好自己最容易在什麼地方浪費時間。定好自己的每項的時間點,做閱讀的時候,不要反反覆覆的看,過度糾纏,可能會導致後面答不完題。
所以是不是,沒有那麼頭疼了。如果可以,就試試吧,說不定就成功了呢?
薛兆豐老師說得好啊,痛苦不是成本,失去機會才是成本。
西班牙碩士,博士申請,語言學校留學,請加微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