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30歲還是處男》火了,日本深夜劇的雙短+分眾能否照耀國內劇集?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壹娛觀察編輯部 壹娛觀察

文/杜威

2019年《輪到你了》《凪的新生活》等日劇在國內掀起一陣熱度。2020年繼《半澤直樹2》後,一部耽美純愛日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以下簡稱《到了30歲還是處男》)則再次具備出圈潛質。

劇集10月8日新播,僅播出一集,一集僅24分鐘,豆瓣就已經吸引超過七千人評價,開分跑至9.3,在年度日劇榜單中僅次於「神劇」《半澤直樹2》,碾壓多部熱播國產劇,衝上近一周豆瓣熱門劇集榜單首位。

微博上,#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話題也迅速吸引到2100萬次閱讀量。

與之前大熱的《輪到你了》《凪的新生活》等日本黃金檔正統劇集不同,《到了30歲還是處男》是一部成人專屬的深夜短劇,且時長僅為24分鐘。

《凪的新生活》劇照

談起深夜短劇,日劇迷一定不會陌生,其三大魅力在於成人向、獵奇元素以及時長短,高口碑代表作品有美食劇《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懸疑驚悚劇《世界奇妙物語》、耽美劇《靛藍色的心情》《昨日的美食》、頹喪劇《真幌站前番外地》、脫力系《勇者義彥與被引導的七人》等。

另一方面,在《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懸疑短劇勢能推動下,短劇在中國市場備受追捧。不同於日劇裡深夜短劇的集數、時長的「雙短」,現在國內的短劇集更多集中在12集體量左右,即集數變短。那麼,對於國內的創作者和平臺方而言,日本深夜劇這種「雙短」思維以及分眾思維能否在未來被適用?藏在日本深夜劇背後的創作密碼,值得每位國內的內容創作者們去深思。

日劇加碼深夜短劇賽道

《到了30歲還是處男》改編自日本同名人氣漫畫,原著在日本2019年LGBT漫畫銷售榜上位列第一名。《到了30歲還是處男》就是一部標準的深夜短劇,由東京電視臺在木曜(周四)凌晨一點播出,時長為標配的24分鐘,其題材則專注於耽美純愛,與前幾年大尺度耽美劇《情色小說家》《靛藍色的心情》不同,《到了30歲還是處男》則聚焦在奇幻等元素。

該劇集講述主人公安達清因為直到30歲還保持處男之身,從而觸發「都市傳說」覺醒技能,成為了只要身體接觸就能讀取人心的魔法師。當他無意間觸碰到公司精英人才黑澤時,二人戀愛故事意外展開了。

單從首集來看,劇集敘事並無特別之處,耽美屬性自然是國內腐女們的最愛,伴隨著高顏值主演CP、奇幻視角、高甜屬性等內容特點,劇集一下子在國內暫時處於「三高」狀態(高口碑、高熱度、高期待)。

《到了30歲還是處男》劇照

《到了30歲還是處男》背後,是眾多日劇迷津津樂道的日本深夜劇市場。

對於非日劇迷,深夜劇會有一個刻板印象,即大尺度H、極端暴力血腥的限制級成人專區。其實,深夜劇粗略概括,一般指的是日本各大電視臺播出時間在23點以後、非合家歡的、不適合小朋友觀看的劇集,其中包含成人限制劇情,如H部分、血腥暴力、同性等內容,但這些內容也非必備。

得益於成人向受眾以及沒有黃金檔那麼嚴苛的收視壓力,深夜劇的企劃更容易通過,其內容也更加獵奇,題材更加豐富。

懸疑驚悚如《世界奇妙物語》系列,治癒溫暖如《孤獨的美食家》《深夜食堂》,大尺度重口如《馬賽克日本》《情色小說家》,時而沙雕惡搞如《勇者義彥與被引導的七人》,還有暗黑邪典、脫力頹廢等等題材。

因為受眾較窄、難有直觀收視回報等問題,深夜劇長期面臨著捉襟見肘的拍攝預算管控,從作品場面到特效呈現,有時透露著一股廉價的氣息。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 》劇照

另外,深夜劇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小品、戲劇、綜藝等等都帶來獨特的藝術美學。對於普通的劇集內容日漸感到缺乏創新時,深夜劇往往給日本觀眾帶來極大的感官刺激。

日本深夜劇自1980年發展至今,隨著日本社會作息逐步往後推移,20~40多歲之間的社畜觀眾有效觀劇時間被推延在23點左右,因此對深夜劇的需求也更加強烈。

深夜劇的另一大進程,便是其單集時間、單季集數都在逐漸縮短。目前,深夜短劇一般固定在15~30分鐘之內,24分鐘是標配,單季集數一般在6~12集之間,這讓夜間觀劇的受眾不會那麼吃力,也不容易出現拖沓、注水等現象,如若遭遇收視低、口碑極差的情況,製作方可以馬上叫停劇集,將損失控制在最低。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受疫情的影響,目前各大電視臺的劇集播放時間開始不規則化,在這種情況下,深夜短劇進一步發展。

據2020年1月開播的日劇分布來看,黃金時段的劇集為19部,而深夜劇達到25部。4月開播黃金檔劇集有21部,而深夜劇是25部。9月開播黃金檔劇僅17部,深夜劇依舊超過20部以上。從數量上看,深夜劇已經超過了黃金檔劇集。

另一方面,深夜劇也在收視率、口碑、系列開發、觀眾期待值等各方面收穫頗豐。《我是大哥大》在2018年秋季平均收視率達到10.8%,成為深夜劇收視豐碑,《孤獨的美食家》成功系列化到第15部作品,深夜短劇《昨日的美食》能夠與《行騙天下》這樣的黃金檔高收視率作品一同日本觀眾選定為2020年最期待電影版的劇集。

《昨日的美食》劇照

回到國內,日本深夜短劇也多次受到國內觀眾的狂熱喜愛,無論是《世界奇妙物語》、還是《深夜食堂》系列、《孤獨的美食家》系列等等作品,觀眾口碑和網絡熱度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再到這次的《到了30歲還是處男》,一部日本冷門時段的成人向、同性劇集,僅憑藉首集18分鐘的有效時長,成功在國內豆瓣上斬獲9.2高分,並俘獲一大批忠實觀眾。可見,「雙短」的分眾劇集也能收割國內觀眾的芳心。

其實,整個2020年,國內劇集市場也一直圍繞著短劇和分眾在下文章。

「雙短+分眾」能否掀起國內劇集市場新浪潮?

龔宇在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總結今年的網生內容時說道:「網絡影視內容主流觀眾呈現多元化,娛樂內容一味追求『破圈』的時代已經過去,分眾必然是新的趨勢。」因此,愛奇藝今年的重頭戲是迷霧劇場,迷霧劇場在龔宇的前期設定裡並未拿「破圈」做衡量標準,而是滿足特定觀眾的觀劇需求,並且生產出高品質的短劇。

無心插柳柳成蔭,迷霧劇場跑出了《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爆款劇集,在此勢能下,2020年順利地成為了短劇元年。

《沉默的真相》劇照

迷霧劇場背後的思路,其實與日本深夜劇有異曲同工之處,另外,日本深夜劇其它特色也值得被國內劇創者挖掘。

比如說「雙短」屬性。但國內的短劇,基本上還是以集數縮短為核心,12集為目前主要現象,單集時長依舊在40~60分鐘之間。而日本深夜劇做到了單集24分左右,在國內觀眾的認知裡是普通動畫片單集的片長,但生產出的內容照樣能讓觀眾欲罷不能。

根據2019年9月份新京報的一項調查,67.38%的受訪者經常針對國產劇使用倍速播放功能,有88.7%的人用過倍速功能來追劇,「倍速播放」成為了中國市場的特色,這主要針對於劇情過於拖沓的普遍現象,而即使在短劇市場中,除了《沉默的真相》等頭部精品,其他短劇也會存在倍速播放現象,只是觀眾將4倍速調至了1.5倍速。

「雙短」劇集的出現或將進一步提升劇集的品質化。

拿日本深夜劇裡的「雙短」劇為例,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整理了口碑超過8分、時長在30分鐘以下的主要日本深夜短劇。據不完全統計,超過9分評價的系列劇集有《世界奇妙物語》《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真幌站前番外地》《到了30歲還是處男》等,擴展至8.8分還有《昨日的美食》《勇者義彥與魔王城》等作品,時間跨度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2020年,題材也幾乎涵蓋所有成人向題材。

此類憑藉獨特多元視角、獵奇屬性、實驗性作品、成人向內容等帶來的感官刺激,再搭配上較高劇集品質以及24分鐘理想追劇時長,一系列劇集成為豆瓣劇集爆款集中地。

如《世界奇妙物語》,自上世紀80年代一直延續至今,單集20分鐘時長,講述了日本不同的懸疑奇幻故事,每集風格迥異,涵蓋了多種元素,創意十足,敘事手法獨特,成為全球最經典的懸疑IP系列之一,也是眾多懸疑大師的靈感來源地。《深夜食堂》則搭建起深夜美食概念,食堂老闆根據每個不同食客的故事、心情選擇不同食材,製作出各種美味佳餚。劇集集觀賞性、社會性、科普性於一身.......

雖然國內的劇集市場有一根紅線所在,無法像日本深夜劇一樣在獵奇和感官刺激方面大展拳腳,但是如《深夜食堂》一樣兼備社會性和治癒性的劇集,或者其它多元化的類型創新,「雙短」劇集未嘗不能擔任起先鋒者的角色。另外,「雙短」劇集的創作,也可以在精準人設、獨特的敘事手法、獨特的地域性內容等方面進行開拓創新。

24分鐘時長,在創作上就能明顯脫離注水、慢節奏等弊病,也更加容易形成系列化作品,並且在日本進一步擴充到電影化、劇場化。如《世界奇妙物語》憑藉創意懸疑驚悚欄目特色已經開發出了50+以上的相關影視作品,2012年出品的《孤獨的美食家》,除了深夜短劇外,還被系列電影化,相關作品達到15部,同樣的例子出現在2009年開播的《深夜食堂》身上。

《孤獨的美食家(第一季)》劇照

「雙短」作品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為青年影視創作者開發出一塊很好的試驗田,這個部分,其實在國內短劇市場上也很明顯,《沉默的真相》導演陳奕甫、《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皆是首部市場化作品。如若在國內短劇的形式上,在進行「雙短」的創新,是否能更好控制成本,從而給到更多年輕力量發揮的機會。

短劇的創新,分眾的創新,不可否認,將是國內劇集市場的下一個核心話題,對於優愛騰芒而言,持續加碼是必然,但另一方面,「雙短+分眾」的選擇投入或許是短視頻平臺在精品內容上「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在這方面,涉獵較多的是快手。快手除了剛剛宣布與開心麻花達成戰略合作,未來的重點合作方向之一就是進行短劇製作,自身的「快手小劇場」也在積極運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快手小劇場累計收錄1.6萬部短劇,日活躍用戶數超2000萬,付費用戶超100萬。抖音則開啟了百億劇好看計劃,以流量扶持短劇,針對投稿的原創段子、原創短劇等展開打榜等等。

快手截圖

當然,快手和抖音還沒有對於「雙短+分眾」進行專業化生產,多數還停留在用戶或者MCN機構自發創作階段。但隨著快手與開心麻花等頭部內容生產方越走越近,未來優愛騰芒能否領跑劇集的「雙短+分眾」賽道,還值得觀望。

龔宇在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還直接表明D2C是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方向。D2C,意指直接面向消費者,一定意義上推動劇集直接由C端付費買單,在此建議上,日本深夜劇踐行過的「雙短+分眾」劇集或將是國內市場進一步D2C最好的試錯方式。

Recommend

原標題:《《到了30歲還是處男》火了,日本深夜劇的「雙短+分眾」能否照耀國內劇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到了30歲仍是處男,你還有機會變成魔法師嗎?
    提到日本深夜劇,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然而這部《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卻是靠著甜到令人髮指的劇情和讓人難以不注意的劇名,在10月8日首播時,僅播出一集,在豆瓣就已經吸引超過七千人評價,開分跑至9.3,在年度日劇榜單中僅次於「神劇」《半澤直樹2》,碾壓多部熱播國產劇,衝上近一周豆瓣熱門劇集榜單首位。
  • 從《30歲處男》到《你心釋愛》,9.2分「逆天神腐」劇的出圈之路
    打開豆瓣,近一周全球口碑劇集榜單上,泰國同性青春愛情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以下簡稱《你心釋愛》)以評分9.4分位居第一,並實現4周連續霸榜;日本漫改耽美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以下簡稱《30歲處男》)同樣也以9.2分高分佔據一席,兩部高分腐劇連續刷新了近幾年耽美劇口碑的天花板。
  • 《到了30歲還是處男,會變成魔法師》:同事成同室,讀心術賽高
    《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是風間太樹、湯淺弘章、林雅貴執導的愛情喜劇,由吉田惠裡香、おかざきさとこ編劇,赤楚衛二主演,町田啟太特別出演,於2020年10月9日在東京電視臺播出。目前已更新至第七集,雖然前期安達清扭扭捏捏,老是逃避的性格真的很磨人,但是黑澤的坦誠和熱情讓他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內心,也正視了兩人之間的感情,到了第七集,兩人已經互相告白,從同事成為同居室友啦!
  • 逆天BL神劇《30歲處男》火出圈!劇中同款被瘋搶,求婚鋼筆在某寶
    要說這季最火日劇,那一定是《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    都說,一部劇火不火,看它的同款就知道。  而劇中,黑澤幻想二人同居時出現的這套「情侶裝」,更是火到不行,日本官網已經賣到缺貨的狀態!
  • 【處男魔法師】
    necessary time to remember… and if I cannot do it, do not become nervous…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my conversation but surely to be with you and to have you listening to m哈哈,日本有個耽美搞笑劇
  • 日本新綜藝節目 21歲處男與AV女優同看成人片
    大澤佑香是產量超過500部的現役人氣AV女優  日本最近有一個全新企劃的綜藝節目,居然找來從沒交過女友的21歲「處男」,與拍攝AV超過500部的現役女優同居3天2夜,還要一起看對方演出的  這個節目由日本綜藝界「毒舌王」主持人有吉弘行,最近主持的全新綜藝節目,每個單元都會找來兩個生活習慣、價值觀不同的來賓,只要同住在一個屋簷下3天2夜,並且共同完成所設立的「目標」,就可以贏得獎金。  而日前,節目就找來一位21歲從沒交過女友、又是「處男」的大學生,與產量超過500部AV的現役人氣女優大澤佑香一起挑戰「同居」。
  • 日本的深夜劇《深夜食堂》,豆瓣評分 9.2!
    日本的深夜劇《深夜食堂》,豆瓣評分 9.2!《深夜食堂》前幾日看了一集美國的餐飲真人秀,地獄廚師來到經營不善的日本壽司店,日裔老闆移居美國多年,餐廳和跨過婚姻都每況愈下,多年來他幾乎不再有笑容,回傳流水線旁的竹籤沾著上一輪的雞肉殘渣,當他被批評管理無方的時候,美國老婆一旁的冷嘲熱諷得連主持的大廚都看不下去。餐館失敗和家庭危機互為因果,攪成一團讓那個瘦小的日本男人變成了一個徹底的LOSER。
  • 30歲處男變"魔法師",最近這麼火的劇你還不知道?
    最近有兩部霸佔了電視劇好評榜前二的耽美劇,一部是日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另一部是泰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分數都在9分以上,且評分的人不少。
  • 不愧是日本!公然搞黃大尺度深夜劇,車速太快跟不上!
    這個回答真的天秀,建議清華錄取,這段妹子之間的對話來自日本深夜劇《下輩子我再好好過》。  日本的深夜劇,你們懂得嘛,就是那些有點限制級的,不能給小孩子看的,選擇在深夜播出。
  • 鬼才知道這個日本31歲失業女青年經歷了什麼…
    31歲的日本女生平和子,從小到大,成績平平,家境平平,長相也平平。生活看似歲月靜好,但現實就像她喜歡的扭蛋機,怎麼也轉不到她想要的,充滿了小確喪。以上,是日本東京電視臺與Netflix聯手製作的深夜劇《戀之月》。至於深夜劇,說到《賢者之愛》、《情色小說家》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都是以「尺度大」為目標,「三觀不正」為標準,《戀之月》的劇情走向自然也是如此。
  • 一個人偷偷看,25點播放的深夜劇
    因為,這部25點播放的深夜劇,是真的好看,真的尺度大,也真的·小眾啊。(小科普,因為日本廣播媒體行業中經常採用30小時制,所以25點也就是凌晨一點。但是,這種說法是不是聽起來就更♂禁♂斷♂呢)目前這部《戀之運》在豆瓣還有8分,很ok。
  • 「處男就不算男人嗎?」| 中國性教育背景下,900萬男性的壓力.
    ——「都22歲了還是處男,一點都不男人」在中國性教育下,其實男性在性方面承擔著更大的壓力,只是礙於面子問題很少有男生願意拿到檯面上來講。玩轉君今天想跟大家探討下這個話題。日本著名處男渡部伸做了一件非常清奇的事——將全日本的處男聯合起來!成立「全國童貞聯合」,幫助男生儘快脫單、脫處。
  • 投資反思:同時抄底,為何分眾虧了30%,而騰訊盈利35%?
    在2018年10月,大致做了兩筆逆向投資:分別買入一定數量的分眾和騰訊。一年半後,兩筆截然不同的收益,擺在我面前。分眾大抵虧損了30%左右;而騰訊盈利則超過35%。同樣是逆向投資,同一時間的抄底,為何產生這樣的情況呢?
  • 如何科學鑑別一個男性是「處男」?
    那作為女生,該如何鑑別處男呢?這個關於男權社會中給女性構建的「貞操」概念,隨著女權意識的提高,不少女性在性方面會變得更加主動,而對於「貞操」的定義也轉移到男性頭上,有時候還不免對「處男」調侃一番。那麼,女性可以用處女膜來鑑定(其實也不一定),那男性究竟如何鑑定呢?到底能否用科學鑑定一個男性是不是處男呢?
  • 耽美劇安利:「30歲,魔法師」,「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
    最近耽改劇逐漸增多,於是《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和《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就是今天的主角了,也是最近比較熱門的兩部耽美劇了,感情線比《棋魂》明朗大膽許多。 首先第一部《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日本漫改劇,由赤楚衛二和町田啟太出演,共12集,現更新到第9集,每周更新1集,更新速度較慢,可以燉熟了再吃。
  • 情人節O2O式營銷:分眾全城示愛-情人節O2O式營銷:分眾全城示愛...
    關注全城示愛微信公眾號,發布表白內容和想發布的樓宇,就能向心儀的TA傳遞出自己的真情告白,精確發送到她樓下的分眾屏幕上。這是中國第二大媒體公司分眾傳媒發動的全城彈幕表白秀。在今年情人節,分眾已撤下平時播放的所有廣告,改播《大話西遊》、《失戀33天》、《將愛情進行到底》、《101次求婚》等電影的精彩橋段,同時用如今80後、90後、乃至00後最追捧的「彈幕」形式,發布用戶的表白內容。
  • 專攻特定消費群 臺灣百貨店「分眾」經營求生路
    面對全客層買氣衰退與平價時尚及網購侵蝕,臺灣百貨從日本取經,打算以「一百貨、一特色」來的經營分眾,未來僅有少數連鎖百貨能經營全客層,「分眾」將成百貨新顯學。   從近兩年開幕的新百貨,可看出「分眾」概念的風行,統一坂急臺北店專攻粉領上班族,結合轉運站的餐飲,年營收可破五十億元。
  • 分眾無線牽手成都尚揚
    近日,中國領先的無線廣告提供商分眾無線正式宣布,成都尚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將正式加盟分眾無線,負責成都地區的手機廣告業務,此舉可以讓成都企業充分體驗到分眾無線的「手機點告」產品特性,感受定點營銷的獨特魅力。
  • 李湘群:猿輔導、老鄉雞、分眾、唯品會的戰略啟示
    大家都喜歡漂亮小妹妹,我偏偏推一個《乘風破浪的姐姐》,聚焦30歲以上的姐姐們,特別有差異化,觀眾就非常能夠接受。當年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走的也是這條路,大家都是普通人選秀,我就請歌手來比賽,又成功了。我們在做企業的時候是不是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 電影缺席,劇集能否撐起2020暑期檔?
    於劇集而言,這是開閘洩洪的好日子,開春以來的緊迫感於炎炎夏日中紓解,古裝劇每每好風借力。今時不同往日。電影院開張依然沒有定音,但即使近期復工,停工半年的影院怕是也難以迅速恢復暑期檔的榮光。剃頭擔子一頭熱,今年暑期檔的流量似乎全然落到了劇集身上。當然,有人看好也有人懷疑。囿於今年的特殊行情,劇集真的還能攬得暑期檔優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