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師越來越多,男老師越來越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幼兒園、小學、初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師資來源
老師的來源主要來自各師範類院校。從大學錄取比例來講,男生報考師範類學校的人數要遠比女生少,這就導致了從源頭的差距就很大。據調查數據顯示,在師範院校近萬人抽樣調查中,在校師範生的男女比例:女生65.3%,男生34.7%。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教師中女性幾乎是兩倍於男性。
思想觀念
教師的工作相對穩定,女老師一般在家庭裡承擔照看老人、教育孩子的責任。 許多女生在考大學時就選了師範類院校, 把教師作為自己的理想職業;男生往往受傳統觀念,「家有五鬥糧,不做孩子王」,很少有人願意把教育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很多男生認為教師工作過於平淡且提升空間太小;而且教師工作很需要耐心,尤其面對初中和小學生,耐心恰恰又是不少男生所缺乏的。
經濟收入偏低
近年來,老師的經濟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但相對中高收入的職業來說還是偏低。在傳統觀念中,男人還是家庭的頂梁柱的,絕大多數情況下男人需要承擔家庭中絕大多數的經濟壓力。要靠當教師得來的工資來支撐養家餬口、人情往來等開支根本不夠,更不要說買車、買房了。因此大多數男生畢業後,都傾向於選擇前景好的職業或自主創業,而不選擇教師。
男生的筆試成績普遍不如女生
教師招聘考試要考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科目,這些科目普遍的特點就是都要大量背書才能過關,背書是女生的天然強項。在同等條件下,大多數的男生考試不如女生,導致男生落榜。
當然,男生不願意選擇教師這一職業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最終也就形成了現在各個學校男教師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