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中所說的五穀、六穀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得了解一下 水稻這種作物,就是今天人們所食用的米。在北方地區本來是沒有水稻的,水稻本是南方的作物,到後來才傳到北方。今天東北的北大荒稻米就很有名。
五穀、六穀
五穀主要是指,稷、黍shǔ、麥、菽shū、麻。六穀就是在五穀的基礎上加入了水稻。也有白谷之說,並不是說有上百種可以吃的糧食種類,主要是指穀物很多。
稷,是指小米(去了殼的穀子的籽),又叫穀子、高粱、不黏的黍三種叫法。古代把稷作為百穀之長,所以帝王信奉穀物之神,也因此把天下稱為江山社稷。
黍,是北方所稱的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成線狀,仁熟了以後是淡黃色的,又叫做黃米,比小米大些,煮熟了後有糯米的粘性。通常和稷連起來稱為黍稷。《論語》裡有:殺雞為黍而食之。
菽,漢朝以後叫做豆子,基本上把所有的豆子都稱為菽,菽粟就是泛指糧食。
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籽用來製作麵粉,是北方的重要糧食作物,以麵食為主,可以分為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現在多指小麥。古代把大麥叫做牟。
麻,指大麻,大麻的籽可以榨油,且麻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後有麻粥這種吃法。麻的皮到一定時間,纖維度變強,可以製作麻繩,比如絲麻、桑麻。
水稻
谷、禾、粟、粱
熟悉了五穀六穀,現在說說谷。谷,是所有可以食用種植物籽的總稱,也稱百穀。
禾,本來是指稷。後來通指糧食。
粟,本來是禾黍的籽。
梁,是稷裡面比較好的品種,古人認為稻與粱都是比較好吃的兩種穀物。
糗qiǔ
古人經常要行遠路,沒有快捷的交通工具,到了外地又人生地不熟,荒郊野嶺的地方沒有人家要是餓了怎麼辦呢?所以自己帶著喝的和做好的乾糧,於是就用糧食炒出來,就是糗,也叫 餱hóu糗。
古人行軍打仗所帶的乾糧也是如此,在飢餓的時候就可以不用生火做飯暴露目標,先吃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