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8中國企業彈性福利行業洞察報告】即可!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東方福利網發布《2018中國企業彈性福利行業洞察報告》(下簡稱《報告》,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內容),基於公開數據及東方福利網調研數據,解析中國福利市場現狀並展望中國彈性福利行業的未來發展。CBNData首席商業分析師李湘在由東方福利網與第一財經共同發起的「中國企業工會發展與研究論壇」暨「2018最佳企業福利僱主評選」現場,對《報告》進行了解讀。
CBNData《報告》顯示,在員工福利方面,企業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多:本財年員工福利平均總預算約9.2%,較上一財年提升1.8%;目前除法定福利外,企業最普遍採購的福利品類有年節福利、年度體檢、年假等,採購率均超過50%;近半數員工對福利滿意程度不高,與員工期待落差最大的福利項目TOP3依次為補充住房計劃、年金或儲蓄計劃及現金補助;彈性福利管理方式讓員工有自主選擇福利的權利,有47%的企業通過彈性福利項目讓員工提升了福利價值感受;超三成企業未來願意通過彈性福利平臺發放福利,其中外企響應最高;彈性福利行業未來5年在福利業務拓展、技術升級、深挖空間服務等方面仍存在深入發展的機會點。
企業福利執行之「痛」
預算提高、品類增加,但無法滿足多元需求
人才是一家企業的重要資本。2018年國內人才流動進一步加快,如何有效地保證多元化人才的穩定,成為目前中國企業招聘和人力管理人員面臨的最大挑戰。CBNData《報告》援引相關調查顯示,薪酬水平和職位晉升等個人情況是影響白領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但跳槽最看重的各項因素中,福利待遇的重要性僅次於薪酬。由此可見,福利待遇成為企業留住核心人才,穩定員工流動率的核心因素。
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常規的五險一金、帶薪休假等法定福利已經不再能給員工帶來更多幸福感和歸屬感。因此,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提供自主福利項目來激勵員工,如補充性養老保險、餐補、交通補貼等。
從東方福利網的調研數據可以看出,在員工福利方面,企業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多:本財年員工福利平均總預算約9.2%,較上一財年提升1.8%。而且,相較上一財年,福利預算佔薪資10%以上的企業比例提升13.4%,而低於5%的企業比例下降近10%。
此外,企業在福利品類採購上也有許多新嘗試。目前除法定福利外,企業最普遍採購的福利品類有年節福利、年度體檢、年假等,採購率均超過50%。同比去年,企業採購率上調最多的福利品類TOP3為彈性報銷帳戶,補充住房計劃和健康項目。而對比去年商業保險、體檢及現金補助等福利項目採購率有所下降。
但是,CBNData《報告》指出,超過半數的企業具有較為寬泛的員工福利政策。相比之下,根據員工需求制定精細福利政策的企業佔比略低。
因此,雖然資金投入高,採購品類增加,但是目前來看,無法滿足員工多元化需求,仍是企業福利管理上的最大挑戰。CBNData《報告》顯示,福利執行上,超六成企業遭遇「員工結構多元,無法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嚴峻挑戰;在福利執行壓力下,企業福利採購人員對員工的滿意度預估也缺乏自信。只有約四成企業認為員工會在很大程度上認可企業發放的福利,而有43.3%的企業採購人員持保留態度。
員工福利之「痛」
福利種類少、質量不好,供需不能匹配
正如企業所擔心,從員工角度來看,近半數員工對福利滿意程度不高,超四成員工的態度僅為一般滿意或者不甚滿意。員工滿意度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福利品類少,七成不滿足於目前單一的福利品類。此外,目前發放的福利產品還存在質量較差的問題。
具體來看,目前企業提供的福利品類中與員工期待比較吻合的有年假、年度體檢、年節福利和團建活動。但其他福利項目的提供情況不同程度上都低於員工的期待值。其中與員工期待落差最大的福利項目TOP3依次為補充住房計劃、年金或儲蓄計劃及現金補助。可見對於員工而言,他們更關心基本物質生活的福利補助,而這點從企業福利發放的實際情況上看難以得到真正的滿足。
從員工對企業福利的期待能看出,傳統的法定福利、年假等保障性福利項目已不再完全滿足員工需求,提供更定製化的福利品類及發放方式成為員工希望企業福利項目改進的重要方向。
《報告》顯示,在福利改進的方向上,不同人群有自己的個性需求:外企員工希望增加更多的時尚類福利產品,民企員工則更看重健康類福利項目。從年齡段來看,家庭事業穩定的60後、70後偏愛家庭實用類物品,更年輕的80後、90後注重福利項目的休閒性及趣味性,希望增加更多遊玩、時尚類產品。從性別來看,男性更關注福利質量,而女性更希望福利「好玩」又「好看」,偏愛遊玩項目和時尚類產品。
彈性福利有效平衡企業成本與員工滿意度
超三成企業未來願意嘗試
總而言之,在福利發放這件事上,企業希望可以在控制成本又讓員工滿意,員工希望能夠得到更定製化的企業福利,彈性福利的出現,可以更好地調和解決這一對供需矛盾。彈性福利管理方式,讓企業在控制總成本的前提下,擴大每一分預算的效用,同時給員工主導權,讓員工有自主選擇福利的權利,得到真正的定製化「照顧」,實現企業福利成本與員工滿意度之間的平衡。
同時,有相關平臺提供專業運營和售後團隊,幫助企業節省運營成本。CBNData《報告》指出,彈性福利平臺需要有效組合福利品類、靈活執行發放管理方式,為每個員工度身定做福利方案,目前市場上有越來越多專業的彈性福利服務平臺出現,為企業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以東方福利網為例,企業彈性福利服務覆蓋了電影票通兌、旅行遊玩、娛樂演出、運動健身、年節與生日福利、生活電商、團建籌辦等諸多品類。CBNData《報告》顯示,超三成企業未來願意通過彈性福利平臺發放福利,其中外企響應最高。
彈性福利制度的實際效果也較為顯著,CBNData《報告》顯示,有47%的企業通過彈性福利項目讓員工提升了福利價值感受,更有42%的企業通過實施彈性福利制度,達到吸引人才,塑造良好的僱主形象的目的。
中國彈性福利行業展望
時尚體驗類福利需求提升,更多平臺數據接入
《報告》指出,雖然彈性福利行業目前面臨行業門檻低、競爭激烈、觀念尚未普及等困境,但未來5年在福利業務拓展、技術升級、深挖空間服務等方面仍存在深入發展的機會點。
首先在福利業務拓展方面,未來員工對時尚體驗類福利項目的需求會提升。由於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健康」、「精緻」、「潮流/時尚」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追求。因此,企業在傳統福利品類的基礎上,需要增加電影通兌,演出票等時尚體驗類福利項目。
其次,專業化福利管理工具是彈性福利平臺的重要發展方向。專業彈性福利管理平臺藉助SaaS技術,將軟體與服務有機結合,與客戶自有系統API打通,完成企業員工信息數據的交互,實現信息數據同步。以東方福利網為例,將福利模塊直接嵌入SaaS平臺中,方便企業統一管理員工信息及福利發放情況。
最後,在優化彈性福利項目上,除了福利品類多元化及服務平臺智能化外,多方位多角度深挖服務空間,也是優化福利項目質量的另一發展方向。比如與提供相近場景下企業管理雲服務、支付等的平臺展開深度合作(如釘釘、北森、支付寶、微信等),通過API、帳號對接、權限對接等方式,打造福利服務立體生態布局,提供更加定製化和精細化的福利方案。而且,從各維度追蹤分析福利發放情況,能及時調整福利策略,不斷優化投入方向,實現企業及員工雙贏。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8中國企業彈性福利行業洞察報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