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從口入,牙齒脫落和牙周病讓食管腺癌和胃腺癌發生風險最高增加68%!

2020-12-09 騰訊網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病從口入」,癌症也不例外,口腔不健康,會讓多種癌症的發生風險顯著升高。

01

牙周病和牙齒脫落史,

增加食管腺癌和胃腺癌發生風險

7月底,美國哈佛大學T.H. Chan公共衛生學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雜誌Gut上發布了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牙周病和牙齒脫落史會讓食管腺癌和胃腺癌的風險大幅增加

圖片 |Gut官網截圖

研究人員前瞻性地研究了2大人群隊列,一是美國護士健康研究(1992-2014)中的98459名女性,二是美國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1988-2016)中的49685名男性患者,通過隨訪問卷和查閱病歷的形式,分析近15萬人的牙周病和牙齒脫落史與食管癌和胃腺癌發生風險的關係。

研究人員對近15萬人、平均隨訪22~28年後,發現了199例食道癌患者和238例胃癌患者。該研究結果顯示,在排除吸菸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後,牙周病史會讓食管腺癌和胃腺癌的風險分別增加43%和52%;與沒掉牙的人相比,損失兩顆及以上牙齒的人患癌症風險也增加了,胃腺癌和食管腺癌的風險分別上升33%和42%

表1 多變量調整後牙周病和牙齒脫落史與食管腺癌和胃腺癌的發生風險的相關性

進一步研究發現,有牙齦疾病史的人與從未有牙周疾病的相比,無論有無牙齒脫落,其患食管腺癌的風險增加了59%;與食管腺癌的發生風險不一樣,未掉牙的牙周病患者罹患胃腺癌的風險增加了50%,而掉了一顆或多顆牙齒的人罹患胃癌的風險增加68%

圖1 多變量調整後牙周病和牙齒脫落與食管腺癌和胃腺癌的危險比(HRs)

02

為何牙周病和牙齒脫落

與食管腺癌和胃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既往研究表明,與牙周病相關的口腔細菌,如福賽斯坦納菌(Tannerella forsythia)和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與食管癌發生相關;口炎消化鏈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stomatis)和咽峽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均與胃癌發生有關。

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可能通過激活免疫系統在口腔中的T細胞、抑制細胞凋亡和將乙醇脫氫為乙醛,導致上皮細胞的DNA損傷、突變和過度增殖,從而增加食管癌發病風險;不良的口腔衛生和牙周病也可能促進內源性亞硝胺的形成,而亞硝胺可通過硝酸鹽還原菌導致胃癌。此外,牙周病引起的炎症,也可能是導致癌症風險增加的一個因素。

03

這項研究有何意義?

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樣本量大、隨訪時間長,且嚴格排除了吸菸、年齡等可能影響研究結果的因素,前瞻性跟蹤了研究對象的癌症狀況,最終指出牙周疾病和牙齒脫落與食管或胃腺癌發生風險密切相關,是極具說服力的。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Mingyang Song博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支持了口腔微生物對上消化道癌症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充分驗證了有牙周病和牙齒脫落病史的人患食管和胃腺癌的風險較高,因此應該鼓勵患有牙周病和牙齒脫落的人改變其生活方式,例如戒菸和降低酒精攝入量,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此外,有牙周病和牙齒脫落的人可能也會受益於癌症早篩,但這一可能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04

我國由胃癌和食管癌造成的疾病負擔沉重

2018年公布的《第4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35~44歲居民牙周健康率僅為9.1%,口腔內牙石檢出率為96.7%,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7.4%,成年人牙周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口腔疾病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而牙周病是成年人牙齒缺失的最主要原因。由此可以推測,我國國民由於口腔健康問題而導致食管癌和胃癌的人群十分龐大。

事實上,我國胃癌和食管癌在我國全部惡性腫瘤中所佔比重很大,確實給我國國民帶來了沉重的疾病負擔。據2019年中國癌症統計報告顯示,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中,胃癌居第2位,每年新發病例40.3萬;食管癌居第6位,每年新發病例24.6萬。在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率中,胃癌居第3位,每年有29.1萬人因患胃癌死亡;食管癌死亡率居第4位,每年有18.8萬人因患食管癌死亡。

文章來源:鵾遠基因

相關焦點

  • Gut:牙周病會增加患癌風險
    該研究稱,與沒掉牙的人相比,損失兩顆及以上牙齒的人患癌症風險也增加了,胃癌和咽喉癌的風險分別上升33%和42%。該研究通訊作者、哈佛大學T.H.Chan公共衛生學院臨床流行病學和營養學助理教授Mingyang Song說:「患有牙周病和牙齒脫落較多的人患這兩種胃腸道癌的風險更高,即使在調整了其他主要風險因素後也是如此。」如果這些發現得到證實,那麼應該引起我們重視。
  • Leap Therapeutics和百濟神州宣布DKN-01聯合百澤安®針對轉移性...
    A部分將入組至多24例未曾接受過全身治療的局部晚期/轉移性G/GEJ腺癌患者(一線療法),B部分將入組至多48例先前接受過治療、不可手術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 DKK1高表達的G/GEJ腺癌患者(二線療法)。該項臨床研究旨在評估G/GEJ腺癌患者接受靜脈注射DKN-01及百澤安®,另加或不加CAPOX(卡培他濱和奧沙利鉑)治療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
  • SiewertⅠ型和Ⅱ型食管胃結合部癌不同手術方式的近期療效分析
    正  文食管胃結合部癌(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rcinoma,EJC)是發生於食管胃結合部的腫瘤,其惡性度較高,就診時多數為進展期,5 年生存率不足 30%[1]。術後病理腺癌 69 例,鱗癌 9 例,肉瘤樣癌 3 例,神經內分泌癌 1 例;見表 1。表1 82 例食管胃結合部癌患者臨床特徵[例(%)]
  • 什麼是胃腺癌 胃腺癌術後有哪些飲食原則
    什麼是胃腺癌胃腺癌是胃癌的一種,是由胃腺體細胞惡變來的,所以叫做腺癌。胃腺癌的發生率佔胃惡性腫瘤的95%,相對少見的是淋巴瘤(只能主要位於胃一類)和平滑肌肉瘤。.世界各地胃癌的發生率各不相同;例如,日本,智利和冰島發病率非常高。
  • 一文看懂:所有食管疾病的病理報告
    9.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癌變主要是由於憩室部食管排空減慢,殘留食物的刺激,使憩室內或憩室口發生慢性炎症和潰瘍,而有利於癌變發生。癌變多見於憩室中或憩室內。 三、巴雷特Barrett食管(伴有或不伴有不典型增生) 1.GEJ是什麼意思? 食管是把口腔和胃連接起來的管狀器官。食管與胃的交接的地方被稱為胃食管交界處,英文簡稱GEJ。
  • 哪些不良習慣可引發牙周病?會導致牙齒脫落?看看醫生怎麼說
    哪些方法能治療牙周病?1、先拍片檢查牙槽骨情況,三度鬆動的牙齒沒有治療意義,就得拔除,能保留的要牙周基礎治療,超聲波洗牙清除牙結石,已經退縮的牙齦,如果牙周袋較深,齦下還有感染物,得齦下刮治,利用刮治器刮掉根部髒東西。
  • 專家教你如何更好的護理牙齒
    吃完酸食別急著刷牙,刷牙方式不對更加「傷牙」,過度追求「牙白」,當心牙神經受損,口腔「潰瘍」超過一個月不好,小心發生癌前病變,老是覺得嘴裡發苦發燙,未必和牙有關……口腔問題非小事,要想更好的護理牙齒,不妨認真聽聽專家的說法。
  • 刷牙出血、咬蘋果出血、早上第一口唾液呈褐色 警惕牙周病
    齲病、牙周疾病是損害中國人民群眾口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更是危害兒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長發育最常見的口腔疾病。為了牙齒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我國居民的口腔健康觀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識,建立愛牙日,開展愛牙日活動是一項重要舉措。
  • 趙忠祥因癌離世:他得的是什麼癌,為什麼一發現就擴散了?
    至於鱗狀細胞癌,則是按病理類型命名,它其實可以發生在多種不同的器官和組織,像肺、食管、皮膚、咽喉、肛管、宮頸等等。 但一些特殊部位,如眼周、口周、鼻周等的預後就會差一點。 鱗狀細胞癌有兩個特殊類型,一類是角化棘皮瘤,病史短,生長快;另一類叫鮑溫氏病,屬於原位鱗癌,面積會隨時間增大,但很少會侵襲和轉移,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 可能是牙周病
    醫生檢查後告訴劉先生,他得的是牙周病,並不是所謂的「上火」。什麼是牙周病?牙周病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首要原因。牙周病最常見的兩類是牙齦炎和牙周炎。
  • 牙齒不好或導致血栓形成!今天你好好刷牙了麼?
    2015年, Leng WD等人發現牙周病患者患冠心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歷年來的許多研究都在探索牙齒健康與心血管病之間的關係。近期,一項J Endod橫斷面研究又添佐證,研究了根尖周炎(AP)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
  • 食管反流性胃炎「威力」不小,改變六種不良習慣
    燒心、劍突後疼痛的臨床愁訴越來越多,這可能是當今較常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表現。當前,食管胃結合部腺癌的發生在全世界都呈現上揚趨勢,反流性疾病、巴瑞特食管、及食管胃結合部癌的進展鏈條需要引起民眾足夠的重視。
  • 揭秘為什麼常抽菸的人更容易掉牙齒
    經常吸菸牙齒脫落風險大英國伯明罕大學和德國人類營養學研究所一項新研究證實,經常吸菸的人,牙齒脫落的風險會顯著增加。這項涉及2.3萬多名參試者的研究結果發現:與非吸菸者相比,男性吸菸者牙齒脫落風險高出3.6倍,女性吸菸者牙齒脫落風險增加2.5倍;菸癮越大,掉牙的風險越高;吸菸使掉牙風險增大,年輕人比老年人更明顯。為什麼菸民更易掉牙?
  • 牙周病的症狀有哪些?
    牙周病也是困擾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牙病,嚴重牙周病可能導致牙齒鬆動、脫落,對口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當我們出現牙周病時,要及時進行牙周治療,減輕對口腔的傷害。
  • 滿口牙陸續「下崗」牙周病惹的禍
    愛牙俱樂部: 貝臣齒科連鎖機構種植團隊擅長全口重建、各式疑難種植以及種植牙失敗補救、all-on-4(種4顆可恢復12顆牙)、即拔即種、單顆、多顆等種植修復術 N海都記者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的口腔疾病,會對牙齒周圍的支持組織造成破壞,如果不治療,最終會導致牙齒鬆動、脫落。
  • 牙周病,牽一髮動全身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牙周病很常見,但它真的引起你的重視了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內潰瘍面積可高達72cm2,相當於一個成年人手掌的面積。如果人體四肢或者腹部皮膚有這麼大面積的破潰,那大家肯定早就重視了。」南京市口腔醫院牙周病科主任吳文蕾提醒,潰面上有大量細菌堆積時,日常咀嚼活動可使這些細菌及毒性產物進入血循環中,增加全身病的風險。
  • 腺癌是什麼病 腺癌是怎麼引起的
    大家應該都沒怎麼聽說過腺癌,但是從字面上可以知道這是發生在腺上的惡性腫瘤,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癌症。那麼,腺癌是什麼病?腺癌症狀有哪些?腺癌是怎麼引起的?一起來看看吧。腺癌是什麼病很多人們會疑問腺癌是什麼樣的疾病呢?相關專家解答,其實腺癌是一種發生在涎腺上的惡性腫瘤,它的結構是不一樣的,腺癌在涎腺的惡性腫瘤中是屬於惡性程度比較高的。
  • 肥胖會增加18種癌症風險
    這樣大規模的資料庫,最終得出了「BMI與癌症風險的正相關關係」的結論。據悉,此項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等18種腫瘤的發病率,會隨著人的變胖而升高:當BMI值每增加5個單位,這18種腫瘤的風險就會相應提高2%到48%。當他的BMI值提高5個單位時,意味著他的體重變成了85.31公斤。
  • 醫療糾紛:未重視術後食管空腸吻合口瘻,致胃癌患者繼發膿胸死亡
    【關鍵詞】醫療糾紛,全胃切除術,吻合口瘻,胃癌,繼發膿胸一.引言未重視術後食管空腸吻合口瘻,致胃癌患者繼發膿胸死亡,本文通過一司法裁判案例對此加以說明 。資料來源於「謝某寶、謝某娟等與xx省腫瘤醫院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6)X0105民初3191號」。
  • 怎麼才能發現胃、食管早癌?——胃鏡精查最靠譜
    常規的胃鏡檢查一般應用的是普通白光胃鏡,檢查時間通常5-10分鐘,這種檢查方法對於發現普通的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中晚期胃癌等疾病已經足夠,但是對於早期癌的診斷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因為早期癌的黏膜變化細微,與正常黏膜的高低差、色差不明顯,與普通的黏膜糜爛、炎症很難區別。由於設備和胃鏡檢查技術的參差不齊,難免造成部分早期癌在普通內鏡檢查被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