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周劼人 桂濤 郭宇靖)一張按詞語使用頻率生成的「詞雲圖」清晰表明,溫家寶總理5日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次數最多的詞包括「發展」「經濟」和「改革」。專家認為,這延續了中國過去十年「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也預示著「改革」的推進。
這是溫家寶第十次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總結了過去5年間的政府工作,並對新一屆政府2013年工作提出建議。
「詞雲圖」對這份1.5萬多字的報告中出現的詞語進行分詞、篩選、統計後,按出現頻次高低排列展示,圖中字號最大、位置居中的詞語前五位為:發展、經濟、社會、建設、改革。
「一般而言,這些詞在『詞雲』圖中字號越大,重要性也就越高。」「詞雲」生成者、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成員陳新雄博士說。
實驗室基於溫家寶任總理十年所作政府工作報告生成的「詞雲圖」顯示,「發展」在九年中都穩居高頻詞榜單首位,而「建設」「經濟」「社會」等也榜上有名。
「這符合我過去十年的生活感受。」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武義更香有機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俞學文覺得,十年來城鄉建設發展迅速,農業產業化快速提升,都在圖中反映出來了。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發展、經濟、社會、建設也是進入21世紀後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詞。
雖然「發展」十年高居政府工作報告「詞雲」圖榜首,但統計數據顯示,其搭配的詞語在不斷變化。從統計中可發現,2004至2007年,「發展」多和「加快」「大力」搭配;2011、2012和2013年,「科學發展」「發展方式」等詞語搭配排名逐漸靠前;「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兩詞,在十年中一直穩居前三。
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春認為,這和中國政府10年間發展理念的演進有關:「過去的發展是『又快又好』,後來變為『又好又快』,實際上傳遞著一些信號,本屆政府兩個任期中的發展是一種更新、更持久、更全面的發展,今後『發展』一詞尤其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等詞組仍會非常突出。」
竹立家認為,過去以經濟發展為主,強調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現在更突出社會的發展,包括社會管理創新、社會公正,政府自身改革,社會中介組織的發展等。
除「發展」外,一直圍繞在側的「改革」也顯得格外醒目,十年來前三名的搭配基本穩定在「改革開放」「體制改革」「制度改革」,只有2005年時「經濟體制改革」躋身前三。
正如竹立家所說,可以看出「改革是新時期新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根本的驅動力。」
實驗室此前還對中國31個省區市今年年初陸續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詞雲」分析,發現「發展」一詞毫無例外地佔據絕對中心的位置,而圍繞在它周圍的也是「增長」「經濟」「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