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19萬字政府工作報告,數據分析師如何解讀

2020-12-11 大數據文摘

作者:秦時明月Cynthia、趙娟、Fay

正值兩會期間,每年人大會議上的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都是大家關心的重點。然而每年的報告都長達近兩萬字,十年累計起來共有快二十萬字,那麼如何快速地從中抓住重點和方向呢?今天大數據文摘的小夥伴們就和大家一起大開腦洞,看一看從數據角度怎麼來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的亮點與趨勢。

本文扒取了2007-2016近十年的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詞頻分析,先統計出每個詞語出現的頻率,再保留每篇報告詞頻排名前500名的詞語進行對比。第一步先關注高頻詞,第二步再看哪些詞的頻率出現了顯著的變化,最後看哪些詞語是其他年份都沒有提過的新詞。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發展才是硬道理

連續十年政府都強調發展,自2008年以來連續九年蟬聯詞頻榜首位。

不僅「發展」出現了152次,是2016年兩會第一熱詞。五大發展理念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也頻繁出現,加起來總共達到了95次。2016年兩會第二熱詞是改革,出現76次,體現出發展與改革仍是2016年、整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彰顯出我國政府推進改革與發展的堅定信心和勇氣。

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新動力

「創新」最近兩年的提到次數達到新高,可見創新的重要性。

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大理念似一條紅線,貫穿會上與會下、會內與會外,牽起中國與世界、歷史與未來,正在產生新動力,奏出激越昂揚的時代強音。 

與此類似的還有「創業」。這個詞08-10年時在報告中一度興起,這兩年又高調回歸。

近兩年來,創業與創新猶如孿生子經常被相提並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在各行各業成效顯著,大學生創業、返鄉創業熱潮湧動。

2016兩會新詞

在2016年的工作報告詞頻分析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在以往報告中從未上榜的新名詞,現摘取前三名與大家分享如下:

1. 「動能」 (出現次數14,排名79)

語境:動能轉型、新舊動能迭代更替……

意義: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下降,步入非高速增長的「新常態」,原有的經濟增長動力失效,因此中國經濟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報告中指出「經濟發展必然會有新舊動能迭代更替的過程,當傳統動能由強變弱時,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和傳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躍上新臺階。」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

2.「綠色」(出現次數9,排名150)

語境:傳統製造業綠色改造、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金融、綠色建築和建材、糧食綠色高產高效、綠色環保標準……

意義:隨著人口增長、經濟快速發展以及能源消耗量大幅增加,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挑戰,實現綠色增長已成為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2016年政府提倡將綠色理念滲透到各個領域,不僅將環境治理單獨提出,還將綠色理念深入到製造業、建築業、農業、城鎮化發展等各個環節,從整體上「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真正將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細節。

讓人耳目一新的是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個新詞:「綠色金融」。綠色金融指金融機構將環境評估納入流程,在投融資行為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注重綠色產業的發展。目前,綠色金融已經成為全球多個國家著力發展的重點之一。德國是國際綠色金融主要發源地之一,對環保、節能項目予以一定額度的貸款貼息,對於環保節能績效好的項目,可以給予持續l0年、貸款利率不到1%的優惠信貸政策,利率差額由中央政府予以貼息補貼。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國家利用較少的資金調動起一大批環保節能項目的建設和改造,「槓桿效應」非常顯著。綠色金融將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空間。

3. 「脫貧」(出現次數8,排名172)

語境:脫貧攻堅戰、異地搬遷脫貧、精準扶貧脫貧

意義:脫貧一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8次,雖然這個詞並未出現在過去十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但貧困作為當今世界最尖銳的社會問題之一,我國政府一直相當重視,過去的報告中經常出現貧困、扶貧等相關詞。今年將「脫貧」明確提出更是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擺脫貧困,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堅定決心和強力舉措。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脫貧主要出現在兩個地方,恰恰表達了兩個內涵。

一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到2020年使現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中國今後幾年最艱巨但又必須打贏的「硬仗」。這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聯合國2015年後發展目標的鄭重承諾。貧困縣政策開始於1985年,最初劃定了258個國家級貧困縣,隨著貧困標準的數次變更,貧困縣數量只增不減,因國家對貧困縣的政策扶持,甚至出現了「脫貧不摘帽」現象。隨著貧困縣全部摘帽政策的提出,我國區域性貧困問題將大大緩解。

二是「實施脫貧攻堅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中易地搬遷脫貧200萬人以上,繼續推進貧困農戶危房改造。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長43.4%。在貧困縣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堅持精準扶貧脫貧,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產業,支持就業創業。解決好通路、通水、通電、通網絡等問題,增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能力。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和民生項目,要向貧困地區傾斜。深入開展定點扶貧、東西協作扶貧,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扶貧脫貧是硬任務,各級政府已經立下軍令狀,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這段話明確規定了脫貧目標,提出了保質保量的高標準,是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是推進共同富裕的強力號角。

易地搬遷脫貧200萬人以上尤其值得關注。易地搬遷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最大困難所在,不僅要讓貧困居民願意並能夠離開過去的「窮窩窩」,而且還能夠在新地方發展新產業或者實現新就業,更要能夠易地搬遷後的生活水平明顯地改善,實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生活好、能致富。我國「十二五」時期花大約五年時間才實現394萬貧困人口的易地扶貧搬遷。現在按照脫貧「軍令狀」要在五年內讓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地方的1000萬貧困人口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每年至少要易地搬遷200萬人,其難度可想而知。

總結

從高頻詞到詞頻變化、新詞探義,數據為了我們展現了政府工作的重點及方向所在。我們看到了發展的主題,也看到了發展的目標、方向與方式。政府報告中基本不顯示情緒波動,所以我們只是做了詞頻分析並沒有進行文本分析中常見的下一步情感分析。如果你還有什麼新的想法,歡迎與我們交流探索,一起用數據來大開腦洞。

作者簡介

這次項目是大數據文摘翻譯志願者內部組隊,未來,我們願意做新的嘗試,與廣大朋友一起協作。將選題、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可視化展現、文章撰寫、項目管理環節逐步開放,有能力願意參與的朋友,請後臺留言報名,格式:姓名、擅長技能。每個團隊3-7人,持續時間約1個月。這將是一個全球協作的項目團隊,我們一起做些有趣有價值的事,認識一些優秀的朋友。

相關焦點

  • 數據分析師如何在企業中完成數據報告?
    不過目前為止,在企業中存在著很大的數據分析問題,如何進行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的結果要如何展示,企業中各個部門要如何才能最大化的利用數據分析結果。這些一直困擾著數據團隊。數據分析在企業主要是由於業務需求驅動的,但從數據分析師角度來看數據分析並不是簡單的坐在那裡等需求,需求來了就做沒有需求就坐在那裡等。數據分析師需要進行思考。
  • 「詞雲」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03月07日 23:04:57來源: 新華網(中國網事·銳話題)「發展」十年居榜首 重點十載皆不同——「詞雲」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新華網北京3月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周劼人 桂濤 郭宇靖)一張按詞語使用頻率生成的「詞雲圖」清晰表明,溫家寶總理5日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次數最多的詞包括「發展」「經濟」和「改革」。
  • 「發展」十年居榜首--「詞雲」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新華社北京3月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周劼人 桂濤 郭宇靖)一張按詞語使用頻率生成的「詞雲圖」清晰表明,溫家寶總理5日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次數最多的詞包括「發展」「經濟」和「改革」。專家認為,這延續了中國過去十年「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也預示著「改革」的推進。    這是溫家寶第十次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
  •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簡練與豐富
    3月5日上午8點,離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開幕還有1個小時,前來採訪的中外記者已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外排起了長龍,他們在等待從溫家寶總理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尋找新聞點。   和往年一樣,在會議開幕之前,記者們便拿到了《報告》。與外國記者不同,來自臺灣的記者,一拿到報告,眼睛直瞄涉臺內容。
  • 【乾貨】數據分析師工作實戰
    在日常的工作中,數據分析可以分為兩部分工作。建設報表系統,自動生成日、周、月報,機器人發送報告……簡單繁雜的工作都通過系統自動化完成。(2)突出價值點。日常工作往往很繁雜,價值點是對報告的解讀和提出決策建議。不能陷入雜事,要善於從雜事中找到價值點。(3)多尋求領導幫助。數據分析涉及問題較多,比如雜事太多可以請領導協助抵禦一下,比較敏感的決策分析可以先與領導探討一下等。
  • 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分析,大數據人工智慧有多重要
    2019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雲具體到科技創新這一領域,相比2018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先提出「智能+」,強調要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同時指出了要促進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
  • 數據分析師告訴你數據分析的結構體系
    這些人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確實數據很有用,但對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感到不滿意,進而想做出提升;第三類是傳統企業的業務人員,也是不知道怎麼就對數據感興趣了,想要從事數據分析相關的崗位,但缺少時間系統學習,工作經歷又不足以支撐自己跳到數據分析職位。
  • 數據分析師,我有份年終述職報告給你抄
    數據分析師的年終述職報告不知道怎麼寫?沒關係,本文集合了年終述職報告的多個版本,哪裡不會抄哪裡,so easy!12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終總結+述職報告環節。有很多同學表示:有沒有模板可以抄抄,今天它來了。
  • 人類圖線上1對1解讀、萬字全盤解讀報告 訂購須知
    本人從事人類圖研究、解讀、教學近3年時間。解讀及報告均為融合多方人類圖流派所學,及佔星、卡巴拉、NLP等各方知識所得。本人不隸屬於任何機構和流派,如介意資質、證書認證請勿拍。3. 人類圖解讀可以幫助您了解人底層的行為動機和能量運作,及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如何相互影響,促進和制約。
  • 學者解讀政府工作報告背後的「克強經濟學」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發展教研室主任謝魯江昨與本報兩會報導組同聽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發展教研室主任謝魯江教授接受本報特邀,昨日在廣州日報北京報網直播室,與本報兩會特派北京報導組的記者們一道聆聽政府工作報告,並在第一時間解讀報告的亮點。
  •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數據分析師,數據分析師需要哪些技能?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企業對數據分析師崗位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但是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數據分析師,為企業創造更好的價值,是一名數據分析師時刻反省的核心問題。當然還有部分即將就業、剛入行久、轉行加入數據分析領域的群體,對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數據分析師,數據分析師需要哪些技能還存在諸多疑惑,那麼今天們就一起探討一下。1、 理論基礎篇作為一名合格的數據分析師,你需要有應用數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專業數學知識背景。
  • 十大關鍵詞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統籌實施「四大板塊」和「三大支撐帶」戰略組合。    報告提出,在西部地區開工建設一批綜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態、民生等重大項目,落實好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網絡等建設,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支持力度,完善差別化的區域發展政策。
  • 如何成為行業分析師?工作內容、專業需求、薪資、職業規劃解讀(附全行業分析報告)
    其實我很自私,只是因為我現在工作比較鬱悶,有力無處使,好似秀才去當兵,軍爺去賣字;本來覺得自己至少是個韭菜,但人家把你當雜草;感覺不是棵人參也是根沙參吧,結果當胡蘿蔔榨成農夫果園了;做事左右掣肘,工作事倍工零;最初覺得長風破浪會有時,現在是破罐破摔永無出頭之日,想寫寫相關的東西抒發下感情,痛快哉。有人說「賣方是證券公司的分析師」,這句話也沒錯,基本上賣方分析師都是券商。
  • 玩轉大數據,近萬字政府工作報告最高頻詞彙來了!超預期和投資機會...
    證券時報 李志強5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多年以來篇幅最短,僅1萬字左右,證券時報網通過大數據梳理,雖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但發展、就業、經濟、企業、疫情、改革仍為最高頻詞彙,其中發展和就業分別出現
  • 如何閱讀賣方分析師的研究報告?
    熟悉金融行業的投資者都知道,證券公司的賣方分析師(研究員)要向各買方機構推薦自己的觀點,研究報告就是他們觀點的一個載體。對於所覆蓋的上市公司,分析師的觀點,一般都體現在研究報告上。因此,對於那些沒有條件和機會親自去上市公司調研的投資者而言,學會如何閱讀研究報告,便成為了一門很重要的功課。  第一:報告不能替代投資者思考,只是提供信息來源。
  • 國務院研究室有關負責人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國務院研究室有關負責人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匯聚各方智慧 回應百姓關切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新聞辦邀請了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黃守宏對報告進行解讀。
  • 馬雲、雷軍的建議寫進省政府工作報告,湖北要做重要數據樞紐
    馬雲、雷軍的建議寫進省政府工作報告,湖北要做重要數據樞紐 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2020-01-12 19:28 來源:
  • 從數據分析師的級別看:產品經理的數據修養
    BLUES在準備一個數據運營的分享PPT,看到網上流傳的一份,據說是阿里的數據分析師職級體系,於是想到這幾年的產品工作,一直和數據息息相關,BLUES在騰訊的第一個崗位就是QQ秀的數據運營,每天都要輸出一份產品數據運營日報
  • 數據分析師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文章來源: 接地氣學堂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我可能幹了個假的數據分析師!」經常有同學發出這種感慨,然後到處發《數據分析師是幹什麼的》《數據分析師、數據工程師、數據運營、數據挖掘工程師、商業數據分析師、我隨便寫個什麼分析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一類的帖子。
  • 如何成為數據分析師
    相比之下,從 2003 年興起的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職位,就成熟一些,至少你可以找到大量的書,教你如何成為一名產品經理。而數據分析領域就沒這麼幸運了,相關的書籍雖然也有,但總覺得還沒到火候。    數據分析師的職責範圍   通過上面的角色劃分,我們可以清楚數據分析師在整個數據版圖中的位置。數據分析師一方面要和業務人員打交道,滿足業務人員的數據需求,另一方面,要藉助 ETL 工程師建模好的數據,以及數據平臺工程師開發的平臺,來更高效的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