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焦慮的點有3個方面:
①我是個內向的人
②我不會與人交流
③我被別人討厭
這3方面引起我束手無策,怎麼辦?
我們應該:
第一,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第二,發揮自己內向的優勢;
第三,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爭取與同事在一起共事的機會。
一.怎樣處理負面情緒
在職場中善於處理負面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職場技能。
以上題主問題的3個點多多少少有一點消極意識,負面情緒,透露著為什麼會這樣呢?
說到情緒讓我想到了情緒ABC理論,舉個例子:
有一天有個年輕人,自我感覺非常的有才華,但是在生活中遇到許多挫折,於是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就想著去跳海。
他一跳下去,剛好有個漁夫用漁網把他拉了上了。
那個年輕人就生氣的對漁夫喊:「為什麼要把我拉上來」
漁夫答:「年紀輕輕的,為什麼要跳海呀,多可惜啊」
於是年輕人對漁夫講了自己在職場中懷才不遇的事情,漁夫聽完後,就對年輕人講「你遇到我剛好,我就是治懷才不遇者,可以幫你治治」
年輕人一聽,好極了,連忙問漁夫該怎麼治?詢問秘笈
漁夫說著,順手抓起一把沙子,扔向一旁,對年輕人說「快,把我剛才扔的沙子撿回來。」
年輕人一聽,怒著對漁夫說「你是不是在耍我啊,這麼多沙子都是一樣的怎麼找」
漁夫笑著說:「別生氣,我這裡面有一顆珍珠,你幫我撿回來」。
最後年輕人很容易的把珍珠撿了回來,對漁夫說「我幫你珍珠撿回來了,你可以告訴我什麼秘笈嗎?」
漁夫笑說「我已經把秘笈告訴你了」。
故事例子大概就是這樣,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之所以有懷才不遇的感覺,是因為自己是無數沙子中的一粒,跟旁邊的沙子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如果因為自己是一顆珍珠,那麼伯樂就會很容易地發現我們。所以同一情境之下,不同的理念情緒以及評價與解釋不同,最後會得到不同結果。
這則故事就是很好的運用了情緒ABC模型:
情緒ABC模型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其中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物的後果。從前因到後果之間,一定會透過一座橋梁B(Bridge),它就是我們的信念和對情境的評價。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評價與解釋不同(B1和B2),所以會得到不同結果(C1和C2)。
同理來看下我們的問題如果同一個內向且不太會交流的人士,有兩個情況下,結果是不是也會不一樣。
第一個情況:非常積極樂觀,他發現了自己問題與自己內向的優勢,有意向的去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與素養。
第二個情況:抱怨且負面情緒滿滿,認為內向是缺點,也不知道怎麼去做毫無頭緒,悶悶不樂
顯然第一個情況結果肯定是好的,積極地,因為他潛意識有內向是優勢的信念。
而第二種情況結果不容樂觀,負面的,因為他潛意思把內向作為劣勢的信念。
所以在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評價與解釋不同(B1和B2),會得到不同結果(C1和C2)。往往採用積極的理念,那麼結果也會是樂觀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運用情緒ABC模型來處理。
到底啥時候用這個模型呢,確切的來說:
當你被事物影響,產生負面情緒,用此模型察覺下,是否是信念出現問題?
而這裡的信念是什麼呢?在職場中我們是來工作,賺錢的,再者需要團隊合作,共贏。在這個前提下,想想我們的負面情緒還會存在嗎?還會出現被我們同一職場人討厭嗎?
當然其實題主非常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所以我們改善這3個缺點,把缺點化為行動如:
①我能不能改善自己的內向,或者內向的你平時有哪些優勢
②我可以學著怎樣與人交流
③我怎樣做可以不被人別人討厭。
二.內向人在職場中怎麼辦
在職場中工作是第一位,那麼如果你是職場內向型性格的人怎麼辦?
首先需要了解怎樣的人是內向性格的,判斷是否是內向型性格更好的依據是是否喜歡獨處?
內向型性格的人不喜歡打交道,不愛說話,但是往往他們喜歡思考。
1.第一.內向人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愛思考
在社交過程中,外向型性格的人說話張口就來 ,非常的熱情開朗,我們往往都很羨慕他們,善於調動氣氛,但是有時候說的話會無意識的得罪人,正是因為他們缺乏思慮。而內向的人喜歡先思考清楚,然後再去交流,有時候看上去比外向的不愛說話,其實表達出來的結果往往會比較好。
再比如談大項目業務時,外向型性格的人往往會熱情對待每一個來者,與他們混成熟人,而內向的人會思考哪個是業務的決策人,從而對決策人有目的交流。與多人在談業務時,發現決策人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耐心連續思考,而這正是內向型性格的優勢所在。
所以我們內向的人需要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2.第二.遇到不懂應該及時去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
如果是個內向的人,但又表達不出好的結果,怎麼辦?覺得自己內向,不好混職場,擔心不擅長與別人交際,不喜歡當眾交流怎麼辦?
這類人其實缺乏的是相應的職場知識儲備與技能訓練而已,與你性格沒有大的聯繫。換句話說其實你缺乏自信,這時就需要增加自己的知識量。
3.第三.及時的練習時間
利用自己的時間練習,這樣你就不用擔心與人交流沒有內容了。
有了交流,有了自信與職業技能,相信你的同事也不會討厭你。
職場中沒有說外向人好還是內向人好,每一類型都有自己的優勢所在。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過多注意自己的劣勢,自己的短板。
三.怎樣與同事相處
在職場中與同事友好相處首先體現在工作上的配合,其次是在生活上的照顧。
1.工作中
在一個團隊中,大家需要協同工作,分配給自己的任務,不要拖拉,不然會影響工作的進度,引起同事不滿。若是同事的進度慢,則需要跟催的技巧,不要隨著,影響自己的進度,結果對自己也是不好的。
多爭取一個團隊中共同做事的機會,也是有幫助培養同事關係。
2.生活中
第一:多參加同事集體聚會與活動,參與到跟他們一起交流,一起樂呵。
第二:在舉辦聚會時,提供自己的零食分享,主動做事也是可以獲得好感的機會。
第三:若同事有困難,主動儘自己之力幫忙,也是可以獲得不錯的友好關係。
平時可以多觀察你的同事,有需要時積極主動的幫助你的同事,可以幫你與你同事友好相處。
友好的與同事相處,有助於你在職場中工作。
總結:
在職場中,第一積極處理負面情緒,第二發揮內向優勢,第三掌握與同事相處方式,相信你被討厭的煩惱也就可以解決,同時還會助你在職場中一臂之力,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