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均耗電量亞洲第一 低電價致臺電負債率達85%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低電價:臺當局不敢說的秘密

  人均耗電量亞洲第一

  不看數據可能不敢相信,小小臺灣,人均耗電量居然是亞洲第一。

  根據世界能源署統計,2012年臺灣人均年耗電量已經達到約10800千瓦時,超過日本、韓國,成為亞洲非產油國家和地區人均耗電量之最。而2014年中國大陸的人均年耗電量才4740千瓦時,不到臺灣的一半。

臺灣電力公司大廈。(資料照片)

  為了節能,臺灣不是連公務員都吹不上空調了嗎,怎麼還會用這麼多電?記者細細一查才發現,總耗電量數據中,有一半以上是工業用電,民眾生活用電「被平均」。

  難怪「電價太低,浪費成習」的論調一出來,島內民眾紛紛跳出來反對:普通家庭省電省錢都來不及,誰會浪費?一位林姓臺北市民說:「去年我家每人每年用電才3200度(千瓦時),不要把臺積電、中鋼用的電都算在我頭上。」

  根據2011年的數據,電腦通信及電子產業、化學材料、金屬和鋼鐵工業三個領域的企業年耗電總量佔全臺總用電量的33.1%,而且每年還會增加30億千瓦時以上,確實是用電大戶。有一種說法,臺積電一座5納米晶片廠開工,用電量就超過臺灣東部56萬人口用電總和。

  基於此,島內大部分民眾都覺得缺電責任不在自己頭上,家庭用電已經很省,「電價不能漲」成主流民意。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留言說,臺灣地狹人稠、天氣炎熱,再不開冷氣就「活不下去」,除非大家都搬到玉山(臺灣最高山峰)上住。保持低電價「是人民幸福的保證,也是當局的責任」。

  臺電公司虧損逾千億元

  有這樣「洶湧」的民意橫在眼前,臺灣無論是哪個政黨上臺,都不敢漲電價。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2016年8月發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臺灣工業電價為全球第8低,居民電價更是全球第3低。可是,眾所周知,臺灣要水沒水,要油沒油,能源99%靠進口。支撐這樣的福利,恐怕是早已力不從心。要知道同樣處境的日本,工業電價是臺灣的近2倍,居民電價則是臺灣的近3倍。

  既要維持相當規模的發電量,又不能漲電價,經濟高效的核電還被民進黨貼上「政治不正確」的標籤,臺灣的供電公司——臺電就如同被施了詛咒,從曾經的美國《財富》全球前500強一落千丈為臺灣欠債最多的企業。

  根據臺電公司日前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虧損近71億元(新臺幣,下同),累計虧損達1010億元,再加上各種長短期債務,帳上欠債高達1.06萬億元,可建造19座101大樓或2個臺灣高鐵,負債比率達85%。

  「電價必須市場化」是業界和學界的一致觀點。臺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分析指出,目前臺灣電價計算只考慮能源價格,隱形的治汙排碳成本等都沒有計算在內,這其實就是補貼,補貼就會鼓勵多用,推升需求。

  「低電價問題是當局不敢說的秘密。」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溫麗琪說,長期低電價的結果是,臺灣用電越來越緊張,甚至走向「黑暗」。

  是時候開始「截流」了

  其實大企業都不怕電漲價,只怕電沒了。

  臺灣最引以為傲的半導體業,最承受不起不穩定的供電環境。以臺積電為例,晶片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生斷電,就意味著生產線上所有的晶圓全部報廢,光一臺光刻機生產線斷電、恢復、重啟所需的設備代價就得以千萬美元計。

  「臺灣用電是民生補貼工業。其實,供給和需求應該用價格來調整,用電量越高的人支付越高的單價。」用電大戶、面板大廠友達董事長彭雙浪在缺電恐慌與漲電價的天平上,選擇了後者。「我們不怕貴,是怕不穩定」,8月15日大停電後,高科技產業企業家們喊出心聲。

  通過工業用電漲價,淘汰那些產值不高卻耗用臺灣便宜人力物力的企業,成了島內有識之士的一致訴求。

  「很多臺灣小企業主不求上進,寧可用廉價的成本、不符環保規定的生產方式存活,也不願跟大廠合作研發,提升競爭力。」臺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邱俊榮說,這種C咖的小企業,應該用合理的市場機制淘汰掉。是時候開始在能源方面「截流」了。

  然而年輕人擔憂,臺灣招商的一個優勢就是能源便宜,這樣一來不知會有多少廠商被趕了出去,但願這些不是就業人口多的產業,不然今後更加不好找工作了。

  有島內專家指出,現在才講產業轉型,已是臨渴掘井。什麼時候該談產業轉型、技術研發?一定是有充分資源的時候。等到情況不利了才談改革創新,等到資源危急了再講產業轉型,就是難上加難。如果當局真的有見地,根本不會讓自己陷入如此困境。

  本報記者 汪靈犀

相關焦點

  • 臺灣電價10月再度調漲 蔡英文曾許諾十年不漲
    臺灣電價10月再度調漲 蔡英文曾許諾十年不漲 2018年08月10日 17: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上漲,臺電在4月調漲電價後,上半年虧損達240億元(新臺幣,下同),期望能在10月再調整電價,且一次漲足。
  • 供電緊電價漲 蔡英文「10年電價不漲」承諾破功
    圖後右為臺「行政院長」賴清德 中央社  大公網3月31日訊 臺灣第二核能發電廠(簡稱核二廠)2號機27日重啟後就在28日跳機,加上日前臺電宣布施行新電價級距表導致電價漲3%,蔡當局上臺時承諾「十年內不漲電價」破功,用電問題連日來在「立法院」遭到不分朝野立委重炮攻擊。
  • 蔡英文剛一上任電價就要漲 網友又調侃"用愛發電"
    圖為核一廠二號機組冷卻池海外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臺灣氣溫連續飆高,26日更是達到攝氏35度,面對即將到來的用電高峰,臺灣電力公司(以下簡稱臺電)表示,如要避免限電危機,電價恐要上漲。為解決今夏有可能到來的限電危機,臺電準備讓第一、第二核能發電廠(以下簡稱核一、二廠)在夏季高峰繼續運轉四個月。但因為核一、二廠的高放射性廢核燃料棒冷卻池逼近全滿,無法啟用,加之「核廢送海外方案」預算又遭「立法院」冷凍,導致下批退出的核燃料棒無處可放。兩條路同時卡死,臺電錶示「若不改善,鐵定限電」。
  • 亞洲第一 臺灣高雄路竹太陽能示範場啟用
    路竹示範場佔地約兩公頃,設有自動追日功能的一百四十一座大型高聚光太陽能面板,能源轉換率達百分之廿四至廿八,高於以往太陽能發電的百分之十六至十七,規模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原能會主委蔡春鴻、國科會主委李羅權、高雄縣長楊秋興等人昨天都參加竣工典禮,一起按鈕啟用。
  • 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封存「核四」臺電恐破產
    (資料照片)東南網4月2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經濟部長」張家祝昨表示,他估計核四若停建,臺電將會損失3300億元(新臺幣,下同)以上,等於立即宣告破產。臺電總經理朱文成則指出,除直接損失外,接下來還要面臨毀約、訴訟難題,以及顧問、設備承銷商及正在施工廠商的損失。
  • 臺媒:錯誤的能源政策,肇致荒謬的決策
    臺灣核二廠二號機決定重新啟動、深澳電廠環評過關之後,臺當局「經濟部」電價費率委員會隨即於日前決定,自四月起較大用戶電價調漲3%。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此系列作為證明民進黨當局能源政策完全失敗,顯示民眾將面臨電價全面上漲及空汙加劇的威脅。全球電廠都在推動「無煤化」,各國家和地區陸續訂定「減煤」甚至「無煤」行動目標,只有臺灣地區用燃煤電廠彌補非核及再生能源跟不上的供電落差,這種做法既背離國際趨勢,更以犧牲民眾健康為代價。
  • 臺灣修訂電業法規:再次明確2025年之前全面「廢核」
    「電業法」修正案既要非核、減煤、降低汙染,又要節能、使用綠色電力,還要維持不缺電、不漲電價,曾被臺媒評價為一張華而不實的「政治支票」。1月12日,中國臺灣網援引臺媒消息稱,臺灣「立法院臨時會」已於1月11日三讀(指一種立法程序)通過「電業法」修正案,朝野表決通過核能發電設備應於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
  • 這事「鬧翻」全臺灣 蔡英文沒搞懂的真相在這裡!
    △ 停電了,官員的腰都挺不直了  這些對臺灣百姓來說,這可不是小事,畢竟從2003年以來,島內已長達十二年沒有限電。  臺灣怎麼就缺電了呢?△ 雲南石龍壩水電站  在建設電站的歷史上,臺灣可是全國領先的。  不僅如此。  1934年建成的日月潭大觀電廠曾經是「亞洲第一大水力電廠」。
  • 蔡英文遭隊友「打臉」:現在說電價幾年不漲不切實際
    臺灣準「經濟部長」李世光29日接受電臺專訪。(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30日訊 臺灣準「經濟部長」李世光29日表示,未來臺灣基本電價不漲,這很清楚;但現在說多少年不漲,是不切實際的說法;間接「打臉」蔡英文提出的「10年內電價不會大漲」。
  • 臺電跳電 2班高鐵停駛 密閉車廂沒冷氣
    臺灣高鐵表示,今上午因臺電跳電,導致雲林至彰化間131、134共2班車停駛。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6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鐵表示,今上午因臺電跳電,導致雲林至彰化間131、134共2班車停駛,延誤時間與受影響人次統計中。     據報導,3日上午11時07分,有臺灣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媽呀!剛剛高鐵沒電了,現在也沒冷氣。」
  • 超輕薄價格超低 臺電P88S mimi報799元
    (中關村在線福州行情) 臺電P88s mini銳翼四核擁有超越ipadmini的6.5mm全球最薄機身、7.85寸全貼合OGS高清硬屏、僅301.1g、OTA自動升級功能和第三代臺電全新「聚能」鋰電池等功能配置,這些硬體參數在目前的四核平板均為頂級,更大幅領先國內同尺寸7.85寸平板,再次全面顛覆你對國產平板的呆板落後印象。
  • 用電量邁入第三階梯電價漲60%
    部分率先進入第三階梯電價的家庭,電價執行每度0.81元標準,比首檔電價上漲約60%。   總量不超首檔   按原標準收費   2012年7月1日起,哈市開始實施階梯電價。電價分為三檔,每檔電價分別為0.51元/度、0.56元/度、0.81元/度。哈市居民階梯電價以年用電量為計算周期。
  • 蔡英文的秋天很憂鬱:菜價、7天假、電價都來擾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訊 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若你春天誇下海口,那就別怪秋天收到謾罵。蔡英文在臺灣大選前信誓旦旦承諾,上任後不會限電、漲電價,但近日臺電的備轉容量一再探底,蔡幕僚(「政務委員」張景森)卻接連發文呼籲民眾節電。對此,部分「綠委」頗為不滿,認為張景森講這些話會影響蔡英文的民調,因此要求他以後少開口。針對民眾疑惑重重的「電業法」修正草案,民進黨當局說,綠電先行、民生電價保證不漲。不過,這種保證,民眾能相信嗎?
  • 階梯電價每月多交多少錢
    因為與居民生活太息息相關,多年來民用電價一直處於國家的調控之下,無論煤炭價格再怎麼漲,電價始終保持穩定。但隨著十月份發改委《關於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有關電價的話題瞬間變得敏感起來,並引起了極大爭議。一方是站在國家立場上的擁護者,以「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這樣的措辭陳述著漲價的理由;另一方則是站在老百姓立場上的反對者,認為這又是新一輪盤剝的開始。
  • 電熱水器耗電量怎麼算?24小時開著費電嗎?這些參數你都會看嗎?
    不過,電熱水器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耗電量特別大,因此在使用上,人們總是擔心這些問題:電熱水器耗電量大不大?長期開著還是用之前開著更省電?怎麼才能省電?今天,院長就給大家詳細說說電熱水器的知識,解答一下與電熱水器相關的用電問題。
  • 老婦被井蓋絆倒摔骨折 臺電臺灣戲曲學院判賠21萬
    (原標題:老婦被井蓋絆倒摔骨折 臺電臺灣戲曲學院被判賠)中新網11月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朱姓老婦2016年晨運完步行回家,被高低落差2釐米的路面井蓋絆倒,左手骨折。她認為主管單位有疏失,索賠90萬餘元(新臺幣,下同)。臺北地方法院近日判臺電、臺灣戲曲學院連帶賠償21萬餘元,仍可上訴。
  • 臺電節能診斷中心正式揭幕 為民眾提供節電妙方
    華夏經緯網7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酷暑來臨,全臺用電攀升,為了讓民眾方便查詢節電妙方,臺電除建置「用電健檢中心」網站,提供用電管理信息及電價試算外,29日更在臺北西區營業處、臺中區營業處及高雄區營業處,同步成立北、中、南「節能診斷中心」,提供免費「用電診斷分析」,建議節電改善措施,為民眾節省荷包。
  • 臺灣持續高溫供電吃緊亮黃燈 臺電:部分機組故障原因
    臺灣地區炎熱高溫,臺電今日表示,最高用電量在下午13時49分,達到3692.6萬千瓦,再次刷新今年與歷年7月用電以及歷史次高紀錄,今天燈號轉為代表供電吃緊的黃燈。臺電方面表示,因為有許多機組故障檢修,大約減少了100萬千瓦的供電能力,再加上天氣高溫,用電量大增,才會亮起黃燈,預計17日就會回歸正常。據臺媒7月16日消息,受到熱帶性低氣壓、臺灣外圍沉降影響,氣象局指出,臺灣今天各地高溫炎熱,高溫普遍在33、34度以上,尤其桃園以北、高屏及東半部地區可能出現36度以上高溫。
  • 不怕階梯電價 冰箱節能省電妙招揭秘
    「階梯電價」成為市民談論較多的一個話題,如果「階梯電價」真的實行的話,那麼家用電器帶來的生活成本會大大增加,編者總結了一些冰箱節能省電的妙招,推薦給網友,一杯「階梯電價 」的到來。
  • 性能更高功耗更低 臺電Tbook10S僅1059
    (中關村在線鄭州行情)臺電Tbook 10S繼承了Tbook 10的外觀造工,窄邊框,薄厚度,全金屬機身。兼具輕:年輕、時尚、輕薄,奢:品位、精緻、內斂等特點。目前該機在商家臺電數碼專賣售1059元,喜歡的朋友可以聯繫商家(電話微信1553832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