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啟航學校,祁東所有留守兒童都將「藝術童伴」

2020-12-18 教育信息速報

祁東縣融媒體中心12月1日訊(記者:周俊霖 陳方志)1日,記者從祁東縣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工作部署會議上獲悉,我縣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創建25所以上的農村留守兒童藝術素養教育特色學校,著力打造「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切實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

會上,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肖鍾作工作部署。目前,我縣共有未成年中小學生留守兒童70028人,留守兒童佔比54.65%。我縣將以此次「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開展為契機,著力構建「政府、家庭、學校、社會」四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體系,通過結對子的形式,幫助鄉村學校組建合唱、器樂、舞蹈、書法、繪畫、手工製作、戲曲、體育等各類興趣小組,培養留守兒童的藝術興趣和藝術素養,引導廣大留守兒童樂觀開朗、積極向上、自信自強。

縣委副書記周志敏要求,全縣各有關部門要強化領導,協同推進,形成強大關愛合力。要摸底排查,明確底數,做好動態管理,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不斷夯實關愛基礎。要建優平臺,滲透親情,紮實做好結對幫扶、組織協調、支教等工作,切實深化關愛內涵,保障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雙鳳宣讀了我縣第一批示範點提名學校、結對學校、幫扶文明單位名單。縣關工委主任陳寧就如何進一步開展好關工委工作、保護好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表了講話。會議由副縣長鄒凌雲主持,縣政協副主席賀安生出席會議。

【轉載請標明來源:祁東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沛玲、江楊子 ◆三審:屈波 ◆總編:王志英

【來源:祁東宣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南衡陽「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啟動
    11月11日,湖南省衡陽市啟動「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該市計劃用3至5年時間,創建百所以上的農村留守兒童藝術素養教育特色學校,組織一支千名以上的專兼職文化體育藝術教育「衡陽群眾」義務支教隊伍,培養萬名以上的留守兒童藝術興趣愛好者,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加良好的藝術教育環境。
  • 衡陽啟動「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
    衡陽日報11月12日訊(記者唐海強)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和「要關心留守兒童」等系列重要論述精神,11月11日,全市「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
  • 「文化扶貧在行動·湖南篇」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打造心靈港灣 歌聲孕育希望
    「啟航留守兒童合唱團」是湖南省第一支由留守兒童組成的合唱團,成立於2017年4月,首批招募了66名留守兒童。湖南科技大學音樂系教授王育霖應祁東啟航學校創始人陳亮偉的邀請過來考察,王教授感動於學校對留守兒童音樂教育的重視和孩子們對藝術的渴望,便志願公益擔任了合唱團團長。
  • 讓留守時光更精彩!衡陽市啟動「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
    華聲在線11月1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成俊峰 通訊員 李英姿)11月11日,衡陽市啟動「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該市計劃用3至5年時間,在全市創建108所農村守兒童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培養1000名合格的專兼職藝術教育老師,培育10000名以上留守兒童各類藝術愛好者,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加良好的藝術教育環境。
  • 衡陽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唱出幸福的模樣!
    今天,我們繼續關注衡陽祁東湖南首支留守兒童合唱團的故事。在排練舞臺劇的間隙,學校和指導老師們特意為孩子留出了一天時間,前往湖南科技大學參觀。留守兒童合唱團孩子首次走進大學校園早上六點半,清晨的陽光穿透薄霧,給群山鍍上一層金黃。祁東縣啟航學校的42名合唱團學生登上大巴車,前往220公裡以外的湖南科技大學。
  • 洣水中學舉行「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捐贈儀式
    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衡東分站通訊員 陳美熙)為充分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作用,幫助廣大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今年11月,衡陽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組織牽頭在全市開展「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我縣積極響應,12月22日上午9點,結對幫扶單位縣稅務局在洣水實驗中學舉行捐贈儀式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衡陽 「藝術童伴」關愛留守兒童工程走進南嶽
    為進一步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充分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作用,幫助廣大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11月18日上午,衡陽市「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衡陽技師學院與南嶽區金月完小正式結對。
  • 四川西充:「童伴媽媽」呵護留守兒童健康
    「童伴媽媽的定位不是替代父母,而是通過她們督促父母落實監護責任。」據共青團西充縣委副書記李微介紹,「童伴之家」由該團縣委組織建立,每個「童伴之家」設有一名「童伴媽媽」,旨在通過童伴媽媽的陪伴,彌補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情感缺失等問題。童伴媽媽的基本職責包括排查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定期走訪、陪伴,輔導功課;督促父母履行監護職責;為留守兒童爭取各項保障等。
  • 留守兒童有了「童伴媽媽」
    新華社成都7月20日電題:留守兒童有了「童伴媽媽」  新華社記者陳健  正值暑期,走進四川省射洪市金華鎮西山坪村「童伴之家」,屋裡是擺滿各類圖書的書架,一面牆上是孩子們筆觸稚嫩的畫作,屋外是滑梯、鞦韆和一個小小的舞臺。幾個孩子正圍坐在屋裡畫畫、做作業。
  • 四川遂寧「童伴媽媽」:用關愛為留守兒童點亮心靈的「燈」
    對於今年10歲的王凌可來說,「童伴之家」為她的生活帶來了不少變化與驚喜。王凌可的父母在深圳打工,每年幾乎只有過年時才能回家,平日裡她就和外婆一起生活在西山坪村。「爸爸媽媽在外面工作,是為了賺錢讓我上更好的學校,但我還是很想他們。」懂事的王凌可並不埋怨父母,但偶爾仍會感覺孤單。  「我很喜歡『童伴之家』,周末和假期我就到這裡看書、耍遊戲,還交了很多朋友。」
  • 鄉村留守娃的「童伴媽媽」
    現在,有著兩個孩子的她,又和留守兒童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繫,她成了全村留守兒童的「童伴媽媽」。小時候,唐清英的學習成績很差,放學後經常被老師留堂直到天黑。她希望父母能陪伴在身邊,然而,在電話中,「那些想讓爸爸媽媽安慰自己的話,卻從來都沒有開過口。」
  • 「童伴之家」讓留守兒童快樂過暑假
    8月19日下午,在廣安區官盛鎮羊角村「童伴之家」,村裡的留守兒童在「童伴媽媽」梁小想的陪伴下,快樂地下棋、看書、玩耍。 據介紹,共青團廣安區委在8個村實施「童伴計劃」項目,為留守兒童建起溫暖的「大家庭」。
  • 「童伴媽媽」項目惠及樂平10村2000餘留守兒童
    ……日前,記者走訪我市部分「童伴之家」活動場所,了解了「童伴媽媽」項目的運行情況,感受到該項目對呵護好留守兒童確是一項非常好的關愛方式,值得廣泛借鑑推廣。▲有了童伴媽媽的陪伴,孩子們露出開心的笑容 據了解,「童伴媽媽」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留守兒童關愛項目,通過「一個人、一個家、一條紐帶」的模式,即在貧困村聘請一名兒童守護專員——「童伴媽媽」,依託當地資源完善一個兒童活動場所——「童伴之家」,組建一支兒童關愛志願者隊伍,形成一條紐帶,共同為農村留守、困境兒童開展關愛服務活動,建立留守兒童監護網絡,探索有效的留守兒童問題解決方法
  • 廣安消防助力童伴計劃 護航留守兒童安全過冬
    12月6日清晨,一輛滿載消防滅火救援器材裝備的搶險救援車開進了嶽池縣白廟鎮大龍山村「童伴之家」。早已等候多時的孩子們歡呼雀躍,鄉村的沉寂被他們稚嫩的聲音打破了……這是「消防宣傳走進童伴之家 安全知識溫暖留守兒童」主題宣教活動現場的一幕畫面。
  • 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受邀參加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趙福中 實習生陳鳳報導 12月31日晚,湖南衛視2020—2021跨年演唱會將在海口市五源河體育場舉辦,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受邀登上了湖南衛視跨年盛典的舞臺,40餘名孩子將合唱一首《聽我說謝謝你》,向全國觀眾表達感恩,送上新年祝福。
  • 「童伴媽媽」5年惠及農村留守兒童近50萬
    近日,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童伴媽媽」項目獲得「2020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示範項目」的立項,申請資金150萬元,在江西羅霄山片區等地開展了「童伴媽媽」兒童安全保護承接社會服務試點工作。據了解,「童伴媽媽」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於2015年底發起,主要關愛留守兒童,通過「一個人、一個家、一條紐帶」的模式,以「童伴媽媽」為抓手,以「童伴之家」為平臺,以縣級橫向聯動機制為保障,建立留守兒童監護網絡,保障留守兒童權益,探索農村留守兒童福利保障的途徑。
  • 1.14億元保障讓331位童伴媽媽放心守護留守兒童
    參加本次培訓的300多位「童伴媽媽」分別來自黑龍江、湖南、廣西、四川、廣東、上海等全國15個省/直轄市、40餘個地市、50餘個區縣,培訓內容包括「童心港灣」建設管理、疫情期間自我防護以及兒童心理建設、防拐防侵害等知識。培訓考核後,300多位「童伴媽媽」將分散到全國各地為近2萬名留守兒童提供關懷服務。
  • 四川大英:「童伴媽媽」為留守兒童營造愛的港灣
    看到玉玉抱著一隻肥貓玩耍,「童伴媽媽」任林趕緊制止,讓她去洗手。一旁的奶奶呵呵笑著,坦言自己平常忙於農活,帶孩子沒這麼細心。「童伴媽媽」的角色出自共青團組織在村級層面常態化開展的關愛留守兒童項目「童心港灣」。
  • 全城為留守兒童招募20位「童伴媽媽」 2017凱德「為明天•一起...
    2017「為明天一起善行」聚焦留守兒童,將邀請志願者參與線下體驗活動,感受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以行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公益力量,所得善款將用於支持中國扶貧基金會旗下的「童伴計劃」項目,資助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和通江縣的20個村落的凱德「童伴之家」一年的運營,惠及當地所有兒童。「為明天」公益品牌於2005年創立,,目前已有3萬名志願者匯聚於此。
  • 做好兒童安全保護工作「童伴媽媽」們在行動
    每逢周末,在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小陂村童伴之家裡都會開展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 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未來,他們的人身安全尤為值得社會各界關心。該項目聚焦兒童安全,針對「性侵、校園欺凌、意外風險、兒童心理」等多項兒童保護相關問題,「童伴媽媽」們通過開展入戶走訪、社區活動等服務,提高鄉村兒童、尤其是留守困境兒童的安全防護意識及其家長的兒童安全保護意識。同時,輔以兒童閱讀、美育的方式,寓教於樂,促進兒童綜合能力的發展。未來,「童伴媽媽」們還將繼續著重關注留守兒童保護領域,探索多元保護新機制,致力於有效解決鄉村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成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