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人合理控制血糖的問題,很多朋友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疑惑,前幾天有個網友留言問:我空腹血糖7.4,吃了二甲雙胍一段時間了,測量空腹血糖,反而升高到了7.6,是什麼原因?借這個問題,和大家一起探討下糖尿病人服藥控制血糖的相關知識。
空腹血糖7.4嚴重嗎?
熟悉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朋友都知道,當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或餐後血糖超過11.1mmol/L,兩者符合其中之一,就可以明確診斷為糖尿病問題,因此,空腹血糖7.4,的確是已經可以確診糖尿病的情況了。
但如果單單從這個血糖值來看,這個血糖水平,其實並不嚴重。如果您僅僅是血糖水平輕度超標,身體也沒有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的「三多一少」的典型糖尿病症狀,餐後血糖升高也不嚴重,對於這種情況的糖尿病,真的並不是特別嚴重,如果在這個階段就能及時地加強血糖控制,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機率是非常高的,而且糖尿病對身體造成的併發症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空腹血糖7.4,吃二甲雙胍後變成7.6,是升高了嗎?
其實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空腹血糖水平也並非一成不變,在一定範圍內持續波動,也是完全正常的現象,在進餐後,空腹時,晨起時,睡眠時,人體的血糖本來就會出現一定的波動,因此本來空腹血糖7.4,吃了一段時間的降糖藥以後,測量空腹血糖水平到了7.6,是算不上是不降反升,但也確實沒有起到明顯的降糖作用,為什麼糖尿病人有時候明明吃了藥,血糖還是降不下來呢?我們不妨從以下3個方面來查找原因。
糖尿病人吃藥降血糖,並不是血糖控制的唯一途徑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如果認為只要吃了降糖藥,血糖就一定能夠控制好,那就大錯特錯了,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應該以生活調理為前提,在嚴格做好生活調理,血糖仍然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才考慮加用藥物來進行控制。
對於這位朋友的情況,空腹血糖7.4,如果沒有相關併發症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考慮先不服用藥物,而是通過加強飲食、運動鍛鍊等生活調理的方式來加強血糖控制。飲食、運動與用藥一樣,都是綜合調理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方面。
從飲食上做好調理,科學合理安排膳食結構,注意營養的均衡適量攝入,多吃新鮮蔬菜,雜糧穀物,少吃高脂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的食物,特別要注意把握好攝入量,儘量減少熱量,糖分過多攝入,能夠從來源上降低血糖升高的風險;而運動鍛鍊能夠加強身體對於血糖的代謝利用,改善身體細胞胰島素抵抗問題,從加大消耗和改善血糖代謝兩個方面,都對於降低血糖有顯著的效果,如果能夠通過飲食、運動調理,把血糖控制到達標範圍內,又何必去吃二甲雙胍呢?
而反過來,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血糖輕度升高,就趕緊開始吃二甲雙胍,但吃藥的同時,飲食上仍然百無禁忌,平常也從來不運動鍛鍊,單靠藥物來加強血糖控制的方式,有時候往往效果就不那麼理想,甚至出現這位朋友血糖幾乎沒有下降的這種情況,如果您吃了二甲雙胍,血糖仍然降不下來,不妨先從生活調理上找找原因,捫心自問一下,在吃藥的同時,我們有沒有加強生活方面的調理幹預呢?如果飲食和運動都沒有加強控制,不妨先試試通過調理飲食、運動鍛鍊來加強血糖的控制,有的時候,這些方面都做好,血糖也就能夠降下來了。
吃二甲雙胍血糖降不下來,可能是用藥不合理
從藥物作用機理上來說,二甲雙胍的降糖機制是比較明確的,二甲雙胍能夠抑制肝糖元的輸出,同時還能夠抑制腸道對於葡萄糖的吸收,同時還有促進肌肉細胞葡萄糖利用等方面的作用,通過多種作用方式,能夠達到降血糖的作用,雖然臨床上用藥已經有60年的歷史,但二甲雙胍目前仍然是很多糖尿病朋友的首選用藥,綜合臨床數據來看,足量服用二甲雙胍(每日劑量2000mg),能夠使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下降1.8%左右,這個降糖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之所以服用二甲雙胍降糖效果不好,可能與用藥不合理有一定關係,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兩方面的可能性。
一是用藥劑量不足的問題,對於二甲雙胍,其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引起腹部不適,噁心,腹瀉,便秘等消化道方面的問題,因此,一般建議在初始用藥時,可以選擇低劑量起始,以減少藥物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推薦可以從500mg的日劑量起始,服用1~2周身體耐受後,在逐漸加大劑量,最大日劑量一般不建議超過2000mg,如果我們服用的藥物劑量較低,可能對血糖的調控效果就會減弱,可能就會影響二甲雙胍降糖效果,如果我們服用的二甲雙胍劑量偏低,降糖效果不理想,不妨試著加大劑量試試看。
用藥不合理的另一個方面,是有時候可能會忽略了藥物相互作用之間的影響,二甲雙胍主要在腸道吸收,其降糖效果也與腸道調節有密切的關係,而有些藥物,比如降血脂的藥物考來烯胺(消膽胺),控制腹瀉的藥物蒙脫石散等,有可能會在腸道上形成一層屏障,影響藥物的吸收和起效,也有可能會影響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這一點同樣是值得注意的。
吃二甲雙胍血糖降不下來,可能是腸道菌群影響
同一個藥物,在應用於不同個體時,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可能出現「藥物抵抗」的情況出現,所謂藥物抵抗,就是使用某種藥物用於治療疾病時,對個別患者無效或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二甲雙胍也不例外,來自韓國和瑞典哥德堡大學瓦倫堡實驗室的聯合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二甲雙胍對某些患者無效,可能與我們的腸道菌群代謝物有關。
該項研究發現,一種腸道微生物代謝物——丙酸咪唑,其濃度與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發揮有著重要的關聯性,腸道內丙酸咪唑水平較高的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雙胍的療效更差。研究者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這與丙酸咪唑能夠抑制二甲雙胍誘導的腸道降糖相關酶的活化有關。由於藥物與腸道菌群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影響藥物療效的研究越來越多,而二甲雙胍藥效受到腸道菌群代謝物的影響,對於服用二甲雙胍降糖效果較差的朋友,可能就是由於腸道內丙酸咪唑濃度相對較高所導致。
對於出現這種情況的朋友,一般建議可以換服其他類型的降糖藥物,比如近年來顯現出良好降糖效果和併發症降低效果的SGLT2抑制劑類藥物,卡格列淨、恩格列淨等,這類藥物通過調節降低腎糖閾,增加尿糖的排洩而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也已經逐漸成為了糖尿病人首選的一線用藥,還有其他類型的一些降糖藥,如胰島素促泌劑,GLP-1受體激動劑等藥物,也都是可以考慮選用的藥物,如果您通過生活調理幹預血糖無法有效控制,需要使用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而吃二甲雙胍降糖效果不理想的話,可以考慮上述藥物來替代二甲雙胍,加強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