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7 15:28:0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大地變冷,迎來立冬節氣。立冬養生要怎麼做呢?立冬後,人就要養精蓄銳了,而調養陽氣、滋陰潤燥,一重防寒,一重進補。 身體保暖口鼻防寒 立冬後,人們首先要預防呼吸道疾病,除及時添加衣物給身體保暖,防口鼻受寒也很關鍵,建議每天早晚出門時戴口罩,進門後以鹽水漱口洗鼻。如果能在晚飯時讓身體稍微發發汗就更好了。 進補遵循循序漸進「一到立冬,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就會增多,這與入冬後進補沒有掌握好"火候"不無關係。」葉主任解釋說,入冬進補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很多人一到立冬就大吃牛羊肉或者日日以人參泡茶飲,這些都是急進的表現,容易生出內火,損傷身體。最好的進補還是清潤緩慢,比如用紅棗、桂圓、百合、銀耳、山藥、慄子、白蘿蔔等食材來熬粥,既強健脾胃,又起到溫陽滋陰的功效。 足浴暖身因人而異 如果下肢總嫌寒冷,還可以足浴暖身。不過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通過泡腳達到「活血化淤」的養生目的,有下肢血管疾病的人要特別當心。天津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秀軍告訴記者,泡腳時局部溫度增加,會導致動脈尤其是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將使靜脈曲張和靜脈血栓患者加重血液淤積。同時,熱水泡腳還可能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形成皮膚上的出血點。 對患有下肢動脈閉塞的患者來說,如果是下肢缺血,熱水泡腳可以擴張正常的動脈血管,但已經閉塞的動脈血管並不能因此擴張,導致缺血組織更加缺血。張主任建議,動脈閉塞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遵循「加強肢體保溫,不給肢體加溫」的養生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