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命與物質奧秘 中國兩個大科學裝置同日開建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探究生命與物質奧秘 中國兩個大科學裝置同日開建

2019-07-01 02:21:41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2019年07月01日 02:21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探究生命與物質奧秘,中國再鑄兩把「利器」

  ——北京懷柔科學城兩個大科學裝置同日開建

  本報記者 華 凌

  6月29日,北京風和日麗。在美麗的雁棲湖附近,懷柔科學城兩個大科學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和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同日開建。一個是探測微觀世界的「超級顯微鏡」,另一個是生命醫學領域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設施。

  不久前,美國能源部基礎能源科學顧問委員研究報告《調控物質和能量:科學的五個挑戰及展望》指出,「當前,人類已進入物質調控時代。通過更精細地認識物質(包括生命物質和非生命物質),在原子甚至電子水平調控物質,使其具有期望的功能和性能。先進光源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顯然,為讓人類遊刃於物質調控時代,中國正鑄造兩把「利器」。

  造把「放大鏡」探清微觀世界 精細到10納米量級

  「光越強,就越容易看得清楚。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的建築外形猶如『放大鏡』,寓意為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可達10納米量級空間分辨能力。」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副總經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主任董宇輝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要看清楚粵港澳大橋上某個工件如何斷裂,目前我們不能做到,而若模擬南方高鹽、高溼、高溫環境下工件的狀態,用先進光源觀察,可以看到其材料分子級的裂縫程度,從而可實現在其變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調控。」董宇輝表示,這種明察秋毫的本領適用於解決很多行業中的共性問題,可廣泛應用到先進材料、航空航天、能源、醫藥、化工、生物工程和微細加工等領域,提供突破瓶頸問題的手段,從而推動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相關高科技產業發展。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經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秦慶表示:「HEPS項目是在不斷研發、攻克難題中推進建設的,主要包括加速器、光束線站及輔助設施等,預計2025年建成運行,新建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

  據秦慶介紹,HEPS主加速器的周長為1360.4米,電子束流能量為60億電子伏特,設計亮度極高。主加速器採用7BA彎鐵消色散的結構單元,可實現電子束流的水平自然發射度小於60皮米·弧度,這也是第四代衍射極限光源的主要特點。這個設施將建設不少於90條高性能光束線和實驗站的能力,可提供能量高達30萬電子伏特並具有高亮度、高相干性等特點的同步輻射光,以及具備納米量級空間分辨、皮秒量級時間分辨、毫電子伏特量級能量分辨能力。

  據介紹,建成後的HEPS將是我國第一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

  生物醫學全功能研究平臺 將達世界一流水準

  「我們知道,同一尺寸下,顯示解析度越大,圖像越小,反之越大。而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裝置可以實現顯示解析度越大,圖像越大的效果。而且還可以從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形成『全景圖』。」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項目副總工程師、北京大學教授孫育傑告訴記者。

  孫育傑進一步解釋道:「生命科學研究的對象小到分子活動,大到動植物的生長,從納米級到分米級,從毫秒級到月、年,這就需要更清晰的成像技術。如要了解人是如何思考的,就要對人腦研究,神經網絡中有10億多個神經元,神經突觸達千億級。針對不同尺度,用顯微鏡看神經元細胞的大分子,用電鏡技術探看神經突觸,用磁共振技術觀察腦部的其他活動等,然後我們通過影像技術分析及大量計算,最終把不同空間、時間尺度的研究對象模態融合成完整的立體圖像信息。」

  「猶如谷歌地圖一樣,既有整個城市的信息,又能不斷放大,從北京找到頤和園路,找到北京大學,還可以記錄變化過程中的細節。」孫育傑表示。

  據介紹,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由北京大學作為法人單位,聯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總投資17.35億元,預計2023年建成運行。將實現高端生物醫學影像儀器裝備的「中國創造」,成為生命醫學領域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設施。

相關焦點

  • 探秘「雲上科學營」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專題營 在這裡尋找世界的未來
    「大科學裝置」,看似高深莫測,或隱世於高山峽谷,或藏身在喧囂城市,或悠遊於世外桃源。當人們走近「大科學裝置」,或許將觸摸到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自2012年起,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主辦,每年在暑期資助萬餘名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優秀高中生走進全國重點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參加為期一周的科技與文化交流活動。
  • 中科院大科學裝置理論物理研究中心2015年年會在高能所舉辦
    中心主任邢志忠作工作匯報,介紹了中心兩年來的基本人員和經費情況,詳細介紹了中心分別作為一個大科學裝置理論物理研究的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平臺及科技創新的平臺兩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他特別指出在人才培養方面,中心吸引了國際優秀人才並已經為中科院大科學裝置及部分高校輸送了一些優秀的青年理論物理人才。
  • 懷柔科學城首個大科學裝置進入科研階段
    原標題:懷柔科學城首個大科學裝置進入科研階段  作為肩負原始創新重任的「國之重器」,布局在懷柔科學城的大科學裝置建設一直備受關注。近期,隨著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懷柔園區投用,園區內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也成為了懷柔科學城首個進入科研階段的大科學裝置。
  • 「不再猶豫」,是誰為中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一錘定音?
    它的出現,生逢其時;它的認定,離不開中國的大科學裝置。細數近年來的重大科學發現,從億萬光年之外的宇宙星辰,到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越來越離不開功能強大的大科學裝置。「重大突破科研儀器先行」,我們的大科學時代踏浪而來。
  • 白春禮:探究物質世界奧秘的一把金鑰匙
    世界萬物是由什麼最基本的物質構成的?這些最基本的物質又是怎樣變成萬物世界的?這是人類一直好奇並致力於破解的物質世界奧秘。150年前,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並發表了元素周期表,成為打開物質世界奧秘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元素周期表把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組成了一個相互聯繫的完整體系,簡單、清晰卻非常深刻地揭示出複雜物質世界的內在規律。
  • 蘇州40名優秀高中生走進中科院納米所 與大科學裝置「親密接觸」
    學生們陸續參觀了納米所展廳、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和科學家進行面對面交流,收穫頗豐。 來到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後,同學們對這些「高級」實驗裝置十分好奇,講解員何高航說:「這是江蘇省內首個大科學裝置,是國家科技的基礎設施和科研平臺。這個實驗站對外界環境要求苛刻,進出要穿防護服,幾乎沒有灰塵,潔淨度很高。」
  • ...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大科學裝置」實驗中心預計9月底完成正負零
    內容提要:全球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這是對建成後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項目(簡稱大科學裝置項目)最清晰的描述。也是繼貴州天眼(FAST)之後的又一「國之重器」,建成後將全面提升我國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
  • 2019上海交通大學大科學裝置機械設計與製造博士後招聘公告
    基本情況:年齡:33以下 性別:不限 戶口:不限外語水平:良好 工作地點:上海交通大學 科研團隊:王浩偉團隊研究方向:大科學裝置機械設計與製造招聘要求:1、機械相關專業博士畢業,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2、學校學習或工作期間從事過機械設計與製造、機電控制相關研究工作;能根據需求設計研發
  • 物質性質或元素組成的探究
    [考情剖析]此類題型主要考查內容有:①O2、H2、CO2、C、CO等的性質;②金屬(合金)的物理性質;③金屬的化學性質;④酸、鹼、鹽的化學性質;⑤拓展性探究(如氯水的性質,鹽的酸鹼性等);⑥探究某物質的元素組成等。
  • 資產處黨支部、基建處黨支部與大科學裝置黨支部舉辦「博學篤行...
    9月23日下午,資產處黨支部、基建處黨支部與大科學裝置黨支部以「博學篤行,業務精湛」為主題舉辦聯合黨日活動。活動由大科學裝置黨支部書記韓慶華主持,副校長張鳳寶參加指導活動。活動開始,為增進部門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三個黨支部代表分別圍繞「博學篤行 業務精湛」這一主題,從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的發揮、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互促互進、黨支部建設等方面的介紹了各自黨支部的工作情況,大裝置的黨支部副書記高喜峰介紹了大裝置項目的建設情況
  •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5)實驗數據:(6)實驗結論: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_____。【要點探究】(1)為什麼要使用火焰相同的酒精燈(或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兩隻相同的燒杯裝液體?
  • 解讀: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 中國有出題目的「內功」
    解讀: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 中國有出題目的「內功」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4月4日電(凌紀偉)近日,國務院印發《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下稱「方案」)。
  • 「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
    該裝置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高效和最先進的自由電子雷射用戶裝置之一,為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等多學科提供高分辨成像、超快過程探索、先進結構解析等尖端研究手段,形成獨具特色、多學科交叉的先進科學研究平臺。
  • ...7月20日至21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
    7月20日-7月21日  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與中國教育在線聯合舉辦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直播諮詢會即將召開!  7月20日9點半準時開講,來了讓你收穫滿滿!  看直播可以獲得什麼?同學們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直播間諮詢哦~  直播入口:  入口一:下載掌上考研APP,點擊APP首頁【研招直播】,進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直播間。
  • 一大批科學裝置「在路上」 深圳加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12月18日,記者從深圳市發改委獲悉,2020年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扶持計劃擬對深圳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的兩個建設項目進行全額資助。其中,中能同步輻射衍射極限光源總體規劃和物理設計項目以研究明確中能同步輻射衍射極限光源核心部件技術指標和物理設計為建設目標,對加速器和光束線站進行物理設計和計算模擬。
  • 《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本節選自滬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三章第2節,本節課通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物質具有不同的吸放熱能力,也就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理解比熱容物理意義,然後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本節課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本節課的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 小記者走進婦幼保健院——探究生命奧秘 尊重熱愛生命
    本臺訊 (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家成)生命是神奇的,又是脆弱的。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生命誕生的奧秘,感受母親的偉大和白衣天使的辛苦。今天上午,九江市廣播電視臺小記者團走進九江市婦幼健康促進教育基地,參觀科普展覽廳、但福德劇場(兒童電影院),通過科普講座、體驗式教育、視頻影視播放等形式,向小記者們展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知識(人體結構、生命起源、兩性教育、生長發育、專科保健、智力開發等)理念,讓孩子們對生命的來之不易有全新的認識,從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
  • (9月8日)王成善院士報告: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數字驅動下...
    (9月8日)王成善院士報告: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數字驅動下的地球科學研究 來源: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時間:2020-09-02
  • 青藏科考尋找生命演化奧秘
    青藏科考  尋找生命演化奧秘  今年9月,新京報我們視頻作為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務七地層古生物專項2020年科考隊的獨家報導團隊,跟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南京大學的專家們一起見證了科考的整個過程,為科考系列科學傳播打造示範效應。這是中國科學院地層古生物科考和新媒體融合報導傳播方式的首次探索創新。